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太子爷-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高明再次为自己倒上了一杯葡萄酒,然后将其举了起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念完了王翰的这首《凉州词》,高明顿时就一抖手,一整杯殷红的葡萄酒顿时就被他倒在战船的甲板上。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的脸上也多了几分动容。

    “好!好一个‘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看来这一次高丽你确实没白来!”

    说到这里,李世民顿时又古怪的看了高明一眼。

    “既然你能做出这样好诗,那你之前在泰山和莲子湖那边,是故意让朕丢脸的?嗯?”

    “呃……”

    听到李世民这话,高明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苦笑,正当他不知道该怎么给李世民解释的时候,孟欣却提着一桶冰块出来了。

    “太子殿下,牛肉拿来了!”

    看到这一幕,高明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老爷子,快看,冰镇牛肉!”

    李世民:“……”(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六十六章 盐城(上)

    (全本小说网,。)

    高明岔开话题的方式依旧还是这么生硬,李世民也只能假装被转移了注意力。

    不过当李世民看到孟欣提来的那一桶冰块时,他的注意力真的被吸引过去了。

    “冰块?难怪你能把牛肉保存这么长时间,原来是用了冰块,不过这么热的天,你是从哪弄来的冰块?难道是高句丽的地窖?”

    看着李世民好奇的样子,高明顿时就笑了起来。

    “当然不是,这些冰块是我用硝石做的,先把小盆装满水,然后再扔几块硝石进去,水就能结冰了。”

    “原来如此!”

    虽然李世民觉得很惊奇,但是他却没有怀疑高明这话的真实度,因为他的直觉告诉他,高明不可能拿这么容易拆穿的东西来骗自己。

    让李世民更加好奇的,是高明从哪学来的这些稀奇古怪的知识。

    “这硝石制冰的办法你是从哪学来的?”

    高明没料到李世民会问这个问题,所以顿时就愣了一下,然后才皮笑肉不笑的朝着李世民挑了挑眉毛。

    “这个嘛……你猜?”

    “……”

    李世民当然是不会去猜的,所以他顿时就瞪了高明一眼,然后就不再理他了。

    高明看到李世民不理自己了,也暗自松了口气。

    “呼……看来以后得少在老头子面前卖弄这些知识,省得问起来不好说,而且他这么精明,搪塞起来也不容易。”

    意识到这点之后,高明在李世民面前就收敛了不少,平时也尽量不在他眼前晃。

    而对于李靖来说,李世民上船之后他的日子就好过了不少。

    早上起来之后就跟李世民下下棋,下午喝喝茶,顺便探讨一下大唐的局势,日子获得既充实而又自在。

    蒸汽船的速度很快,而且因为夜晚也在航行当中,所以在第三天的时候,船就到了洛阳。

    下了船之后,高明就带着李世民去了天策府,然后把从高句丽运回来的战利品指给他看。

    “老爷子,这些就是我从高句丽和百济带回来的财货,包括战船上的那些,加起来至少有一千三百万贯以上,现在转交给你了。”

    饶是李世民定力深厚,但听到高明说的这个数字,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嘶……居然有这么多?”

    看着李世民震惊的样子,高明顿时就笑着点了点头。

    “是啊,当初我也下了一条,不过人家高句丽有几百年的国祚,平时用钱的地方也不多,攒下这些家底也算正常。”

    说到这里,高明顿时又朝着李世民拱了拱手。

    “好了,不管怎么说,现在这些钱都是您的了,你要充入国库也好,要充入内库也行,都没我的事了,那我就先告退了!”

    “嗯,去!”

    李世民突然得了这么一大笔横财,眼睛里都在闪金光了,自然也没有闲工夫理高明,所以当即朝着他摆了摆手,一副巴不得他赶紧走似得。

    看着这一幕,高明顿时就无奈的耸了耸肩膀,然后就带着孟欣离开了。

    从天策府出来之后,高明并没有在洛阳停留,而是带着孟欣就北上去了晋州。

    晋州离洛阳不算远,而高明和孟欣又是骑马去的,所以两人在日落之前就赶到了晋州。

    当高明和孟欣到达晋州城的时候,顿时就被城门口人来人往,马车来回穿梭的情景给给惊呆了。

    “这太阳都快落山了,这晋州城居然还这么热闹?”

    孟欣是第一次来晋州,原本她以为晋州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州郡,顶多比其他的中州上州热闹些。

    但是眼前这一幕,却彻底的颠覆了她对晋州的看法。

    这样热闹的场景,别说京兆和太原了,就算长安和洛阳也没有这般热闹?

    想到这里,她顿时就有些崇拜的看向了高明。

    “太子殿下,原来这就是您的自治州,这实在太热闹了,我们在这里玩两天好不好?”

    看着孟欣一脸央求的样子,高明顿时苦笑着点了点头。

    “好是当然好的,因为我本来就打算在这里休息两天,只不过这里为什么这么热闹,其实我也在纳闷呢!”

    听到高明这话,孟欣顿时就咧着小嘴笑了起来。

    “嘻嘻,原来殿下也不知道呢,那不如让妾身去问问!”

    说着,她不等高明开口,就走到城门口,朝着一对牵着毛驴的匆匆走过的中年男女问了起来。

    “大哥大嫂,你们这么晚还出城做什么呀?待会可就要关城门了呢!”

    听到孟欣这话,那对中年夫妇顿时就笑了起来,牵着毛驴的男子一把拉住毛驴,然后就朝着孟欣笑了起来。

    “哈哈,小姑娘,你是外地来的?告诉你啊,我们可不是晋州城的人,晋州城里的房子那么贵,我们可住不起,我们是蒲州城的,来这里是买盐的。”

    “买盐?”

    听到她这话,孟欣顿时就瞪大了眼睛。

    “这盐不是哪都有卖的吗?蒲州城不是也有盐吗?”

    孟欣的话音刚落,那名男子的妻子也跟着笑了起来。

    “嘻嘻,这盐确实是哪都有,蒲州城自然也有的,但是要说便宜的,却只有晋州城才有呢,我告诉你啊,蒲州的盐一斤要一百多文钱,但这晋州城的盐一斤只要十文钱呢,听说是当今的太子殿下让人卖的,要说太子殿下可这是个好人呢,还有……”

    孟欣搭话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关中女人,性子干脆,还有些一颗热心肠,唯一的缺点就是一打开话匣子就停不下来。

    她拉着孟欣讲了将近一炷香的功夫,从盐价的高低讲到了自己家的鸡下了几个蛋,直到她男人拉了她好几次,才把她给拉走了。

    不过正因为遇到了这个“话匣子”,高明总算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在年初的时候,前去范阳建造盐场的田易终于回来了,同时带回来的,还有一百万担食盐。

    他根据当初高明的指示,准备把这一批盐低价放入市场,为了保证一切顺利,他选择了税官和商人最集中的晋州城。

    当初高明给田易的价位是两文钱一斤,但是面对市价已经达到了一百多文钱一斤的高价盐,田易便把这批盐的价格提高到了十文钱。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低价盐对市场带来的冲击,当这批价格仅为市价盐一成的低价盐出现时,晋州城顿时轰动了!

    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商人和百姓涌入晋州城,把晋州城里专门负责卖盐的衙门口挤得水泄不通。

    很多人甚至带着被子在外面排队,吃睡就在衙门口,就为了排队买盐!

    而这样的情况,从年初到如今已经持续了四个月了,如今很多人已经给了晋州城另外一个名称——盐城!(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六十七章 盐城(下)

    (全本小说网,。)

    晋州城能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获得了“盐城”的美称,由此可见从晋州的盐引来多大的反响了。

    不过为了防止有人从中牟利,田易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比如限购。

    大唐的普通家买一斤盐,差不多要吃两个月的时间,所以田易就限制一个人只能买五斤盐。

    买盐的人需要拿着自己家的户籍——名为“手实”的东西,到晋州的售盐衙门交钱盖印,然后才能买到这种仅为市价一成的低价盐。

    而商人想要多买一些用于售卖的话,则需要提前一周到长安,或者晋州的大唐皇家联盟进行报备。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田易怕他们拿这些盐谋取暴利,所以给他们定下了一系列的规则。

    这些商人必须经过审核并缴纳押金之后,才能获得大批量购盐的资格。

    比如按照晋州的卖价,一担盐的价格是一贯钱,但一个商人想要购买一担盐的话,他就必须交十贯钱的押金。

    不过田易给商人们的价格却比买给百姓便宜,一斤盐只要八文钱,但这并是没有条件的,这些盐商人们不能卖超过十二文一斤。

    也就是说,他们有四文钱的赚头。

    但是,如果他们违反了这个条件,卖价超过这个价格,一旦被发现,那么他们以后不但不能再从晋州买到盐,而且就连他们留在晋州商盟的押解也会被扣掉。

    对于商人们来说,这个惩罚不可谓不大。

    不过饶是如此,还是有很多商人铤而走险,然后盯梢的百骑卫抓了个正形。

    经过了一开始的混乱之后,商人们也开始慢慢的规矩了下来,而且四文钱的利润已经很大了,他们只需要把晋州的盐运出去,然后很容易的就能脱手赚到这个钱,可以说基本没有风险。

    一些有眼光的大商人也开始意识到,这是大唐朝廷准备打压的盐价了。

    准确的说,是大唐太子准备打压各地的盐价了。

    晋州的商人心很齐,他们知道他们今天的地位是谁给的,而且他们中有很多人的孩子还在大唐皇家书院里学习,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孩子,这些商人在卖盐方面都是非常本分的。

    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从晋州八文钱拿的盐,运到洛阳、长安周边各州郡,都只卖十文钱,只从中找两文钱,只有运到巴州这样稍微偏远的地方,才卖十二文。

    在这样的情况下,晋州的商人才打出名号来了,外地的官员和百姓都称他们为“晋商”,因为打上了晋州和太子的标签,极少有人敢为难他们。

    晋商的成功,让不少其他地方的商人十分羡慕,他们也想加入晋州这个圈子。

    但是,想要加入这个圈子,首先得在晋州有一套房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晋州的房价再一次迎来了一次暴涨。

    俗话说得好,要看一个地方的经济环境好不好,看这个地方的房价就知道了。

    如今晋州的房价可谓创下大唐之最,就连朝堂上的某些大佬开玩笑的时候都会说,等到告老还乡的时候,希望李世民能赐给他们一套晋州的房子,不要求三进三出,一套小四合院就行。

    由此可见,晋州的房间高到什么程度了。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