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珠传说-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纺织机械?刚才好像看到了纺织机械的也来参展了。他跟郭丕夷打了声招呼,就开始向纺织机械的展区走去,周道平赶紧放下行李箱,跟了上去。

    嗯?还有外国的厂商?李东文来到一个展位上,翻看着画册。

    “你收集一下资料,重点是丝绸纺织机械的。”李东文回头吩咐周道平。

    两人在纺织机械展区逛了一圈,周道平手里已经拎了一大袋子资料了。

    “这就看完了?走,回去研究一下。”李东文对周道平说。

    两人离开了会展中心,直接回了酒店。酒店是郭丕夷早就预定了的,离会展中心不远,出租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李东文要过来资料,就在酒店里开始研究,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出什么名堂。

    到了晚上,郭丕夷等人也回到了酒店。李东文请大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算是鼓舞士气。

    晚饭之后,李东文把郭丕夷叫到了房间,让他也看看这些资料。

    “这些参展的,都是外国企业在国内的代理商。这些中文资料,水分很大,看不出什么名堂。他们的技术和设备很先进,但价格也贵的离谱。这几家国内的厂家,技术传统,但好在技术成熟,即便出了问题,设备维护也方便。”

    郭丕夷一边翻看资料,一边给李东文讲解。

    李东文:“那他们还有什么区别?”

    郭丕夷:“产品的质量上会有区别。国外的印染技术要好,花色品种也多,程序都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国内的机械设备,多数还是生产单色的丝绸,印花技术和设备,都需要进口。”

    李东文:“国外,哪里的技术和设备比较好?”

    郭丕夷:“倭国的比较先进,欧洲的也还可以。”

    李东文:“咱们自己建厂,最快要多久?”

    郭丕夷:“最快也要一年,可能还要更久。”

    李东文:“一年太久了,不能更快点吗?”

    郭丕夷:“更快?那,除非收购现有的丝绸厂。”

    李东文眼睛一亮,“对啊,那就直接收购!”

    “嗯,再收购一家纺织机械厂。”李东文开始举一反三。

    郭丕夷有点跟不上李东文的思路,这是什么操作?

    难道为了吃鸡,就要收购一个养鸡场?再为了养鸡?去收购一家饲料厂?

    “趁着这个会展,你收集一下丝绸厂和纺织机械厂的资料……”

    李东文自以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心情十分愉悦。

    郭丕夷就开始郁闷。当老板就能这么任性吗?有了丝绸之后,那是不是还要收购一个服装厂呢?

    接下来的两天,郭丕夷就有事干了,要寻找收购的目标。他在会展中心里转悠,看谁都像看猎物。

    第三天,展会就结束了,李东文也准备回通远,何安江报告说,甘省官府的项目招商团,马上就要来通远,是单省z安排的,据说带了一批项目下来,请老板回来主持大局。

    然而,当天夜里,爆发了一件大事,震惊了全球!

    大洋彼岸的米国,爆发了“911事件”!两架飞机撞塌了两座大楼!

    国内和米国有12个小时的时差,12日的报纸,为了报道这个消息,连发行都发生了延迟,显然是连夜调整了新闻版面。

    这个事件对桃花仙公司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甘省招商团的行程延期了,招商项目需要重新调整。

    既然招商团改期了,李东文也就没必要回通远了,他直接回了鹏城。

    机场的安检,突然严了起来,候机厅排起了长队,行李都多检查了好几遍,奶粉都不不允许多带,而且必须托运。

    911事件还在持续发酵,全球都在热议,鹏城也不例外,连出租车司机都在讲这个事,而且明显带着幸灾乐祸的心理,脸上都是笑的。

    李东文深度感受了一下气机,恍惚觉得这个世界的戾气有些重,长期积累下去,爆发几乎是必然的。

    “米国,已经长期狂妄自大习惯了,出了这件事,也算是一个警醒。但米国人未必能有清醒的认识,报复几乎是必然的,而且不会等太久。”

    鹏城某酒店。李东文和李仙琼正在床上发泄着“戾气”,李仙琼做为曾经的《八卦报》记者,俨然一个国际问题专家的语气,在给李东文分析着时局。

    每个女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连李大仙也无法抵挡。

    然而生活还要继续。

    “咱们在海边酒店,是不是别盖那么高了?”

    “以后还是少乘飞机了,坐火车。”

    “米国还是不要去了,太危险。”

    “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意,出口可能要难做了。”

    “我们空运去米国的枸杞果,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

    在夜里,无法阻止一个女人八卦的时候,男人往往都会装睡。这个晚上,李东文装睡了无数次。

    李东文发现,不只女人爱八卦,男人也八卦,谢安平就是这么一个。

    谢安平第二天就追上门来,非要跟李老板分享一下他对此次事件的心得。

    “我一哥们说了,米国已经找到凶手了,就在中东,那个混乱的地方,又要乱了。”

    “不过对我们也有好处,石油肯定要涨了,咱们煤炭的价格,也要跟着涨了。”

    “徽城那里的煤,先不急着卖,至少要翻倍地赚。”

    “我有几个朋友,都琢磨着去晋省开矿去呢。”

    李东文见他啰嗦个没玩,赶紧打住:“我这每天白天黑夜地忙,你们就闲的没事干?你真要挖煤,我给你指几个地方。”

    谢安平来了精神:“那我先谢谢您。我还真有这想法。不过不能自己干,要联合几个这方面有路子的朋友,吃相不能太狠,有钱大家赚,否则遭人嫉恨。”

    李东文琢磨了一下,然后说:“你去找一本地图来,陕省的吧,我给你指一下,”

    谢安平立刻抄起电话就打。

    没多久,谢安平的一个跟班,就吧地图送了过来,厚厚一本。

    李东文回忆着自己第一次去陕省北部考察的情形,翻开了陕省地图,给谢安平画了一个圈:“大概就这里吧。”

    谢安平对着地图的比例尺,看着李东文画的这个圈,这起码有几百平方公里,找个煤矿,该怎么找呢?

 第229章:船翻了(求推求订)

    李东文看出来谢安平犯难,就说:“这是我两年前考察的,现在也不知道变了没有。全本小说网,HTTPS://。m;你先去看一看,找一找。那里离通远不远,我过几天就回去,有空还能帮你细看一下。”

    李东文风水堪舆的本领,在通远已经早就传开了,都说李老板每次投资的必是风水宝地,从神鸟到通远,再到徽城,还有神龙,那都是堪舆过的。

    谢安平对此一直将信将疑,但他知道李大老板背景相当深,说不定知道什么内幕消息。

    谢安平拿着地图走了,李东文反倒有些无所事事。

    可能注定不让他闲下来,刚送走谢安平,周道平就过来敲门。

    “老板,万州出了点事,翻了一条船,死了一个人……”

    翻了的船,不是桃花仙公司的,是澳头镇的一条小木船,死的人就是船主张顺。

    原来,这些天,围绕洲仔岛捕鱼的渔船日渐增多,高峰的时候有三四十艘大小渔船,围着洲仔岛打转。

    但是大家都不敢靠得太近,就怕触礁。孔二愣子的船一直在那里搁浅着,大家都小心得很。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然而,偏偏有不信邪的。澳头镇距离洲仔岛很近,最近的地方不足3公里,这个张顺是个老渔民,跟梁山好汉浪里白条重名,水性自然也不错,仗着经验丰富,驾驶着一条不到十米的小木船,就想闯一闯这片礁石滩。

    大船进出不容易,小船就不同了。船小好调头嘛。

    越靠近洲仔岛,鱼越多,都在水面跳舞了,能不眼馋嘛。张顺驾着小船进去之后,就放了两片流刺网,有浮子的,不沉底,不用担心挂上礁石。

    张顺觉得自己运气不错,第一网就网上了大鱼。只不过这鱼有些太大,他网住的是一条青鲨。

    三米多长的青鲨在海里,张顺在船上,哪里是他能拉上来的。如果张顺此时放弃这片网,他也许还不会死,但是他总有些不甘心,不肯解开网绳,就想着把青鲨耗没力气了,他就赢了。

    结果,青鲨把船拽翻了,张顺落水了,然后倒霉的事情发生了,他被网给缠住了,没扑腾几下,就溺水而亡了。

    周围有不少渔船发现张顺的船翻了,但都来不及救援。

    大船进不去,等小艇小心翼翼进来的时候,张顺的尸体已经浮上来半天了。

    事情发生之后,万州官府出动了水警,把这片海域封锁了起来,并对附近的渔民发出了警告,远离这片海域。

    然而,这事还没算完。

    张顺的家属得知,这片海域已经被一个港商买下来了,属于有主的了,就把桃花仙公司给告了。说这么危险的地方,你们为什么不做防护,也不设立警示牌,你们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们要赔偿。

    李东文听了,真有些哭笑不得。

    现在的人,总喜欢有理无理先搅三分。

    其实这事还真跟李东文有关,怪就怪他这里的灵气弄得有点多了,吸引了太多鱼群过来。

    但是这个锅,李东文是肯定不会背的。

    他指示周道平,让张俊茹他们去处理吧,咱们有一个律师团呢,还怕他一个刁民。

    这就是一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桃花仙渔业公司的迅猛发展。

    李清海预定的10条渔船已经全部到位,船长也都招聘好了,这些天跟黎万龙的渔船一起,就在洲仔岛附近捕鱼,根本不用去远海。

    现在每艘船,每天都能运回来百十来吨渔获,让李清海乐得合不拢嘴,有些后悔船买少了。

    捕上来的鱼,经过分类分选,全部送到冰洞冷藏起来。谢安平的冷藏车队还没到位,海鲜暂时还运不出去。

    李清海琢磨着,这海鲜,能不能也放在桃花仙专卖店里卖呢?是不是能卖贵一点呢?

    他不想一个人拍板,就来找张春来商议。

    张春来知道李清海鬼点子多,原来在港岛,就是赵灿光团伙的军师,尽管是个狗头军师,多少还是有点料道的。

    海鲜这玩意,腥味太大,一般都是菜市场里卖的,放桃花仙专卖店里,合适吗?

    张春来觉得,这主意不怎么靠谱,怎么想都是一个馊主意。

    李清海还是不肯放弃:“我们做一个市场调查,弄一张产品价格表,然后传真给各个专卖店,看一看能不能卖。鸡蛋和蚕蛹都能卖,海鲜为啥不能呢?”

    “那咱们怎么定价?”张春来问。

    “薄利多销,咱们在码头的收购价基础上,加价50了运费和人工,至少能有3成利润。咱们以后除了捕鱼,也在码头收鱼,然后分类冷藏起来,销往内地。杂鱼细分,也有不少利润。”李清海分析着。

    “那就这么办吧。”张春来表示同意。

    在鹏城的温柔乡里待了几天,李东文就接到通知,甘省招商团马上要来通远了,让他回来坐镇。

    李东文又在路上折腾了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