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娱乐之最强大脑-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边的人全部将目光集中在这对帅哥靓女身上,定定地看着这一幕。要是小情侣的话,这一幕有些温馨,不过,这举动明明在撩妹啊!

    李凡指法还不错,摘下头绳,规整好乌黑的秀发,确定正中间无疑后,将头圈套上,还得意地打了一个响指:“完美!我终于把维纳斯的断臂接上了!”

    此时,顾亚婷耳畔的秀发已经被高高挽起,裸露出来的肌肤早已泛红。

    李凡这时才猛然惊醒,大庭广众之下给女孩子扎辫子,是不是很尴尬个事儿?

    自己这是怎么了,不是自己的一贯作风啊,智商情商全面崩塌,今天犯了什么邪?

    顾亚婷突然起身,回过头后,面颊鲜红欲滴,嗔道:“你好讨厌啊,你到底懂不懂时尚?今年就流行这个好不?”

    顾亚婷说到这儿,抬手往李凡鼻子上一抹,留下小块泥土,哼了一声转身走远了。

    “嘿,凡哥,上啊!”

    李凡擦了一下鼻子,“上个屁,我真没别的意思,我这么纯洁的一个孩子!”

    “没意思你撩扯人家?别扭捏了,这么多人,一会儿你找不到人家了。”

    “滚滚滚!”

    这时,走出不远处的顾亚婷突然回头问道:“葫芦娃,你会报名博雅杯么?”

    “当然报名啊!”

    顾亚婷哦了一声,转身消失在了一群校服之中。

    同校男生:“撩扯一半儿不撩扯了,我也是服了!”

    牛犇犇气得牛肝儿乱颤,“我呸,就你这样的,活该你单身一万年!”

    李凡连拍了几下脑袋,怎么今天的举动这么幼稚呢?

    一个女生眼睛雪亮,道:“凡哥,这招666啊,是不是你们男生的高级把妹手段——欲擒故纵?”

    牛犇犇猛然惊醒,张大牛眼牛嘴道:“啊!高!实在是高!”

 第110章 做客

    潇潇的讲座定于4月15号那天,国际草木节之后,13号这天放晚学,李凡意外地收到了潇潇的微信回复,很简短的四个字:收到,等我。

    李凡收起手机,连续打了几个哈欠,倚在公交座椅上养神,这几天看书太累了。

    他的生活很单一,读书读书还是读书,他的看书速度极快,一本书几个小时就完全记在脑子里了,不过,对书籍的反思和研究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是他和其他“记忆机器”最不同的地方,有些人记忆力超好,看过了也就看过了,图个乐,而李凡则是反复咀嚼其中的味道。

    最近这些个夜晚,李凡时时靠着飘窗,望着窗外的明月凝神(幸好没在京城),他开始对这个世界里的很多经典作品依次地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收获颇丰。

    铃声再响!

    潇潇来了一条信息:春城大饭店,抓紧!

    转了一趟公交,李凡斜穿过马路,正好看到潇潇对他欢快地挥手。

    潇潇还是那么有书香味。

    在李凡这些日子接触到的所有女性朋友中,真正能称得上美女的就三个人,贾芸、潇潇、顾亚婷,而潇潇身上自然流露出来的书香气息真的太独特了,别具魅力,和其他两人风格截然不同。

    有些女人的文青气质是装出来的,造作的,总显摆自己最近在看什么什么书等等,喜欢哪个文学家云云,你看到这种人就觉得烦。

    但潇潇不同,亲和而又“隔离”,她的一颦一笑都很文艺,也很亲切,但这种亲切感又不牢固,若即若离的。仿佛一阵风,人家随时会飘出你的生活。

    她的皮肤与半年前相比水润不在,多了点儿小麦色,估计是在外飘久了,没注意护理。

    她穿着一身及膝的红色大衣,半高跟儿的黑色皮靴,头发随意地披散在肩上,双手插在衣兜里,见李凡过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哟,半年而已,变模样啦!”

    “潇姐好,变了么,不至于吧?”

    “变了,由男生渐渐向男人过度了!”

    李凡又打量了一下潇潇,道:“潇姐,你好像瘦了!”

    “对啊,一直在旅游,走吧,都等你呢!”

    “啊?什么情况?”

    “跟我走就是了,别问那么多!”

    ……

    跟在潇潇身后,来到了包间外,推开门后,李凡一瞬间傻眼了。

    这是一个大包间,里面摆着四张桌子,满满登登全是人,大人小孩儿都有,有西装革履的,也有衣着随性的,大家都在推杯换盏,喜气洋洋。

    靠近窗户的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不过此时早已经被大卸八块了。

    肖老头上戴着寿星帽,见李凡进来,站起身招呼道:“来来来,小凡,过来,到我身边坐!”

    啊?肖老生日?李凡尴尬了,潇潇也没和自己说啊,不然就带礼物过来了。

    面对着这突发事件,李凡明显手足无措,他连忙道:“祝肖老66岁生日快乐,您稍等我片刻。”

    李凡说完要出包房。

    “站住!是不是要出去买礼物?刚刚我就特意嘱咐过潇潇,说让这个孩子过来,但绝对不能告诉今天是我生日,你又没有经济收入,我这个老头子还能让你破费?”

    “可是……”

    “没什么可是,都自家人,过来坐!”

    肖老对李凡的喜爱那是没得说,从成语大会开始便对李凡爱之如孙,而最近这半年时间,也请李凡上门做客了几回,这种长者对后辈的喜爱真的太浓厚了,肖老爱才,甚至有一次要将自己收藏的绝品歙砚送给他。

    当时把李凡惊吓住了,他怎么可能收下?自己得多大脸才能收这么贵重的礼物?

    有些大文化家大学者对后辈的喜爱真的是超出常人的想象,也许是因为在文化稀薄的时代里,大家变得太浮躁,像李凡这种想要传承文化的人太稀贵了,爱之如饴吧!

    李凡只好听从吩咐,挨着肖老落座,身旁则是潇潇。

    肖老道:“给大家介绍一下啊,这个小伙子叫李凡——”

    “肖老不用介绍了,大家都认识!”

    “就是啊,爷爷,我们全校都知道,成语大会冠军,尼威世界纪录保持者。”

    ……

    李凡听着大家的夸赞,更显手足无措。

    肖老给李凡介绍了一下:“这个是吉森大学历史系教授彭德虎,这个是省文联的副主席罗宇,这个是京大主任吴刚……”

    这张桌子上都是有头有脸儿的人物,李凡身在其中,顿觉资历鄙浅,如坐针毡。

    因为是新加入饭局的人,半年前又有特殊的经历,所以,众人开始对李凡进行各种“调查访问”,之后话锋才慢慢地转移。

    “对了潇潇,你之前说到你游了川府,之后下一站去了哪里?”

    潇潇道:“之后去了辋川!”

    罗宇一拍大腿,“我懂你,是不是去看那棵银杏树啦?”

    潇潇笑道:“对,那棵王维曾经亲手种下的银杏树!”

    “王维隐居蓝田辋川14年载,斯人已去,只有这一颗当年亲手种下的银杏树,历经1200多年而依旧枝繁叶茂!大文学家啊!”罗宇叹息道。

    “潇潇是最爱王维的,学生时代,几乎每天都要手书一篇王维的诗作。”肖老道。

    这时,文化学者武康道:“其实我觉得吧,要说山水诗,那还得谢灵运,谢灵运那是华国山水诗的祖师爷,意象之美之丰富,令人望洋兴叹……”

    这位估计是一个铁杆的谢灵运粉丝。

    此言一出,大家瞬间讨论起来。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我也不同意,山水之诗,我偏爱陶潜!”

    ……

    大家这时热烈地谈论起来。

    叮铃!

    微信响,李凡点开微信,潇潇发来的,上面就几个字:发表你的意见,一定要好好表现。

    这个李凡有些难为情了,毕竟在座谈诗论道的都是人物,自己的身份发言不太合适啊!

    潇潇见李凡犹豫不决,她再发微信:学问面前无大小。

    李凡想了想,还是没忍不住插话了,“诸位前辈,其实关于谢灵运,我也有一些拙见。”

    所有人停止讨论,看着这个年纪不大的高中生。

 第111章 谈笑有鸿儒

    (ps:抱歉各位,修改了前一章关于武康的剧情,武康纯粹变为甲乙丙丁的人物,去掉后续打脸剧情。对看过上一章的朋友道声抱歉。)

    酒桌之上,李凡阐述自己的观点。

    他微微倾身,道:“的确,就像武康前辈说的那样,我们众所周知,谢灵运是我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山水诗自谢灵运开始,便使山川成为了独立的审美对象,其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开创了我国文学史的一大流派。也像武康前辈说的那样,其语词清丽精炼,境界天然,但是!”

    一句“但是”,勾起了满座所有人的胃口。

    当然,这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深谙国学的,对谢灵运自然有自己的认知见解,但大家就是好奇,李凡这个17岁的高中生究竟能“但是”出什么见解来,大家对李凡还是很好奇的。

    李凡继续:“但是,谢诗摹形穷相,描物雕貌,寄以玄言奥理,极尽刻画之能,只得山川皮相,于其神韵之理,犹有未得。且意象密集,重于写实,将山川隔于人外,情景割裂,未能以情贯之。与陶潜王维差距明显!”

    众人满意地点了点头,暗自惊讶。李凡言谈举止远超众人想象,而观点一针见血,更显犀利。

    武康道:“如果没有谢灵运,何来陶潜王维?”

    李凡微微转动了一下酒杯,侃侃而谈:“如果没有谢灵运,文学史上定会出现个谢‘魂’运,山水诗一定会在文学史上崭露头角的,因为古代文人惯于寄情于山水之间,尤其是在仕途不顺人生跌宕的时候。从《孔子》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便有体现,古代文人寄情于景的这种情怀,必将催生山水诗这一流派,该流派是华国文学史上必然出现的历史产物,而不能仅仅归功于某个人。”

    众人再次微笑着点了点头,大家互相递眼色,心道这小伙子肚子里不仅仅有墨水,而且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实属难得啊!

    李凡接着道:“门派开启者大多是问题杂身的,不成熟的,还处在探索拓荒层面,而在艺术成就上,大多是继承者将流派发扬光大。哦对了,我个人认为,王维受到陶潜的影响更深。”

    李凡一番言语彻底打开了在座这些人的话匣子。

    罗宇率先发言:“李凡说得这点对,我举个例子,王维的《桃源行》直接取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而《蓝田山石门精舍》诗则意通桃源,两者不同之处仅是为诗为文之别。”

    彭德虎也道:“《渭川田家》中那句‘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凡补充了一句:“‘执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也是如此!王诗与陶诗存在一种续传的关系。”

    著名学者刘文急着发言:“我也说两句,文学就是一个不断递进完善的过程,大谢作为山水诗的开创者,的确功劳匪浅,但谢灵运受玄言诗影响较深,受到了桎梏。到了小谢谢眺时期,他已不拘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