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朝安笑道:“回来休息就休息呗,还自主创业,你李家沟那地方那么闭塞,除了风景好点,空气好点还有啥?”

    李君阁冷笑道:“还有虫子多啊,我这次回去就把麦冬地里的虫子都灭了!”

    朱朝安赶紧陪笑道:“哎哟哥哥你可别!”一边给李君阁猛使眼色,意思是别让他透出口风,萤火虫海可是他给小美准备的惊喜,然后说道:“我的意思是说你还不如到我公司来干,保证不会亏待哥哥你!”

    李君阁说道:“不是那个意思,这不那边荔枝马上就要大收了嘛,这东西要是运不出来那卖谁去?一棵树就是三四千块钱的产出呢,盘鳌乡的荔枝树少说几千棵吧!这可是乡亲们千万级别的家底啊。”

    荔枝越晚熟越贵,盘鳌乡的荔枝几乎是全国最晚,均价都在八元以上一斤,平均一棵树四百斤算,那几千棵树就是一两千万了。

    像李君阁家门口那几棵二十多年的老树,今年挂果起码每棵六七百斤,后山上一亩多地二十来棵半老的,那每棵也是四百斤的量,也就是说,李君阁家的荔枝要是卖不出去,那今年起码要少小十万的收成。

    如果天时不好那还就算了,明明丰收却卖不出去,这是整个盘鳌乡不能承受之重。

    王从军说道:“其实这事情也不是不可以操作的,要操作好了,可能还有得赚。”

    李君阁说道:“还有这好事?那你说来听听。”

    王从军说道:“这三百万是有承包期的,县里初步意思是十年,既然承包期是十年,那这三百万就不用一次付清,我估摸着第一次得一百五十万左右。这就少了一百五十万了。”

    “然后可以成立一个水产公司,理论上,你承包五溪河段后,李家沟,不,盘鳌乡往上,拦网一拦,这五溪河上游就是你说了算了,几个溪里的水产咋的也得捞它十万斤吧?这还不是一把就赚回来了?”

    李君阁说道:“趁早别打这主意,除非我上河李家不在李家沟呆了,那拆迁成本更高!”

    王从军又道:“如果开源不太好开,那就只有从其它地方找补,十斤荔枝收一块钱运费,一年也能捞几万块钱回来,平时的运营费用也就拉平了。加上拉拉客拉拉货,一年十来万是可以的。不过这船的配置就不能高了,只能搞搞县里船厂的最低配置,三十来万吧。五年船就能回本。”

    朱朝安说道:“这种船虽然配置差了,但是皮实,直接找个沙子滩,冲上去甩两块跳板搭起,连趸船都省了。”

    王从军说道:“哦对,趸船还几十万呢,这也省了一大笔。”

    李君阁气道:“怎么趸船都要这么贵!”

    朱朝安说道:“趸船可不能小看啊,生活区,办公区,停靠区,旅客通道,有时还要承担仓库功能,就是没动力而已,几十万我还是往小了说,好的好几百万呢。”

    李君阁猛翻白眼:“好好好,我李家沟暂时用不着那玩意儿,七八十万的趸船,停个三五十万的客船,还不够丢人的。”

    王从军道:“其余的我就想不到啥了,要不再在五溪河上搞搞网箱养殖?反正多的都欠下了,不在乎多点,还是刚刚说的弄个水产公司,把船搞个抵押贷款。基本上也就能运作了。”

    朱朝安说道:“搞网箱那是靠天吃饭,遇到涨水,山洪什么的,一个不留神,漂木将网箱弄个洞,那鱼就跑光了。这河里可跟水库不是一回事。”

    李君阁倒觉得可行,他想到了自己空间灵泉里那些鱼,到时候拉到市场上出售,鬼才知道是不是五溪河出来的。说道:“嗯,这个主意不错,是个思路。”

    小美在旁边说道:“二皮哥,我觉得还可以把旅游农家乐开发出来,如果有船了,李家沟就算通了,到时候在水边开几家农家乐,还有山珍野味啥的,都可以搞啊,猪儿虫给我带回来的那对相思鸟,我可是喜欢得很呢。听猪儿虫说满山都是,到时候组织下观鸟主题旅游,钓鱼主题旅游啥的,收入也应该不错呢。”

    李君阁说道:“我可是听说了,野味不让卖啊。什么养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运输许可证啥的,都要专门办呢。”

    王从军就笑了,说道:“这个好办得很,现在县里都抓不着缰了,要是有人开通这条水路,你说这些县里都会开绿灯的,保管一条龙服务。”

    李君阁惊喜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以干的就多了啊,养竹鼠,养野猪,开兰场,这几样搞得起来的话,一年下来三四十万该不成问题吧?基本可以把承包费弄出来吧?”

    朱朝安笑得倒仰,说道:“哥哥也,你可真是有出息,你难道就没打算赚钱?三百万的承包费了,十年啊,你不挣个两千万回来,我看着都是个亏。你看啊,你都有船了,又是李家沟坐地虎,为啥不干脆当果商呢?自己收荔枝到城里卖,一季下来那是多少钱?!”

    王从军一拍脑门,说道:“靠!还是猪儿虫你脑子灵!”

    小美也在一旁崇拜地看着朱朝安,眼里都是小星星。

    朱朝安在那里得意得直哼哼。

    李君阁又生气了,说道:“瞧不起我不是?哼哼,哥哥昨天卖了盆兰花,说出来怕吓死你们!”

    王从军问道:“你说的是你家那盆金边的兰花吧?我记得几年前就有人出了两万多的。那卖了多少钱啊?”

    李君阁说道:“嘿嘿,这次回来,我发现这兰花变异了,黄边变成了白边了,兰协的白老头说是极品,昨天帮我卖了。”说完比出四个手指:“这个数。”

    王从军说道:“嗨,四万啊,那也没涨多少嘛!”

    李君阁竖起食指,做了个向上的手势。

    朱朝安说道:“我靠四十万?发财了啊哥哥!”

    李君阁继续做手势,都没停。

    朱朝安怀疑地说道:“到底多少啊?四,四百万?这不大可能吧?”

    李君阁这才收回手指,笑眯眯地点头。

    王从军大吃一惊,说道:“难怪问我承包的事情,原来是底子厚了啊!”

    朱朝安嚷嚷道:“请客请客!”然后又看了看手上的鸡翅膀,说道:“这顿不能算!改天再请!”

    小美揪着朱朝安的腰皮,怒道:“猪儿虫!你啥时候开始偷吃鸡翅膀的?!赶紧给我,晚上你只准吃素!”

    大家笑闹了一阵子,李君阁说道:“照大家的说法,这个事情可以搞?”

    王从军跟朱朝安都点头道:“有了这四百万,我看可以搞。”

    李君阁一拍桌子,说道:“那行!那咱就搞!”说完抠抠脑门芯子,说道:“那该咋开始弄呢?”

    王从军说道:“从船开始啊,从定船下料,焊接装机,调试,一套下来也得一两月呢。”

    转念又说道:“不过开始之前你还得先跟我去见见薛县长,先达成一个意向,把思路跟他汇报汇报,嘿嘿,也算我为领导排忧解难了。然后你要搞果品收购,水产养殖,农家乐,野猪竹鼠啥的,我估摸着要涉及好多主管单位,那也得去了解下情况,最好能让薛县长先给他们通个气,那事情就好办了。”

    李君阁一拍大腿,说道:“那可就得抓紧了,时间不等人呢。”

    朱朝安苦逼的剥着毛豆,说道:“真要干啊?那我还真有个门路。就是不知道你忌讳不。”

    李君阁说道:“啥门路啊?”

    朱朝安说道:“县里船厂那老板跟我爸认识,我们公司也给他的厂子做过几个钢构棚子,他那里有艘船,就是去年翻船那个船老板定的,新的航运标准倒是满足了,不过县里的工艺你知道,皮实是皮实,就是有点毛糙,现在那船老板进去了,其他船老板都不愿意接手,说不吉利。那船高不成低不就的,到现在还没卖出去,你有兴趣不?”

    李君阁兴奋地说道:“当然有兴趣!我上河李家的规矩,讲究存而不论,慎终追远,不兴这些迷信!明天我们就去看看。”

 第四十一章 买船

    第四十一章买船

    第二天一早,李君阁就跟王从军坐车到了县政府,王从军昨晚已经先给县长秘书打过了电话,因此直接开车过去。

    路上,王从军问李君阁:“二皮,你想好咋跟县长汇报没?”。

    李君阁一拍自己手里的公文包,说道:“放心,都准备好了。”

    昨晚李君阁回家,拿着一摞纸跟笔,直接进入了空间的小岛上,在那里精雕细琢,数易其稿,这才弄出一本关于五溪河承包的意向书,里面包括了李家沟的环境气候,人文历史,乡约民俗,传统作物,物种分布,以及初步规划和发展展望。都快成一本书了。

    然后还附列了自己希望得到的扶持帮助以及需要联系的相关各类手续和证件,希望意向书打动薛县长之后,能顺利的办理下来。

    这些东西一晚上是无论如何准备不下来的,不过李君阁有空间神器,呆在岛上搞了两个星期,才完成了这份意向书。

    岛上两星期也就外面一小时而已,他还有大把的时间休息。

    见到薛县长,李君阁将自己的意向书递了上去。

    王从军道:“薛县长,这是李家沟村村民李君阁,也是我同学,刚从渝州市回来,听说我们有意将五溪河承包出去,因此来了解下情况。”

    薛县长说道:“这小同志我们知道嘛,前天给水上派出所送锦旗那位!”

    秘书给两人泡上茶,薛县长打开意向书,首先就被一手手写的楷体字吸引了:“哟!小李啊,这是你手写的?”

    李君阁说道:“是的,还请薛县长过过目。”

    薛县长只能大致的翻了翻,就这也用了半个多小时,然后招呼秘书道:“去,复印一套,留下来我细细看。”

    然后又赞赏地对李君阁点点头,说道:“老话说,字是打门锤,现在你们是用不着了,我跟你们这么大那会儿,给老县长当秘书,什么会议议程记录之类全凭手写,连文件都是蜡刻纸上写的,看到小李这份东西,真是感慨良多啊。不错,真的很不错,内容很实在,小李你花了很大心思吧?”

    李君阁连忙谦逊道:“薛县长您过奖了,不知道您知不知道李家沟的李良储同志,那是我四爷爷,我这字还是打小跟他练的。”

    心里想道:“这不是空间里没电嘛,要不然我也不用费这劲!”

    薛县长说道:“那可是我夹川县出去的老干部啊,春节我还去看望过他呢,李老的身体还好吧?”

    李君阁说道:“四爷爷身体可好呢,他最近准备撰写我们李家的家史,我也一直从旁协助,这份意向书里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平时收集整理的。”

    薛县长感慨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李老这是一直没有忘记家乡的发展啊。”

    然后又对李君阁说道:“这个事情呢,我这里大致是同意的,不过你这意向书写得规制太宏大了,简直就是盘鳌乡的十年发展规划啊。我的建议是这样,我们先别慌着搞得高大全,一口气成立几家公司,这也分摊了你过多的精力。干脆先成立一个农业发展公司,业务范围可以先将你提到的那些都包括进去,如果刚开始力有不及,也可以只先发展一部分嘛,其它的我看可以慢慢的来,你说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