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集团是餐饮连锁公司,蜀都最大的鸿宾楼,就在开远集团名下,是蜀州菜系的领军人物;这位是颜芳女士,是我国的膳食营养搭配大师,著名的宁膳堂就是她的产业。”

    李君阁这个商场小字辈赶紧跟几位握手,连道久仰久仰幸会幸会。

    王吉星是个高大的北方人,粗大的手掌握着李君阁直摇晃,说道:“小兄弟,您的事儿我可是听说了,实在人儿!你们李家沟荔枝也真不错,楞比两广晚上一个半月!就是还不上规模啊!这船就是给乡里拉荔枝添置的吧?这画儿可真稀罕嘿!”

    李君阁笑道:“小弟我这也是硬着头皮上了,今年得于丫头跟您的帮衬,这荔枝才算卖得顺当,多谢多谢啊。欢迎您来我们李家沟玩!”

    刘程先是蜀都人,对夹川也不算陌生,说道:“这夹川县我倒是听过,菜系承大河帮一脉,既不如渝州帮辣味充盈;也不像自内帮怪菜横行;比起小河帮多油炸的风味来,更符合现代饮食习惯;比蜀都帮来盐味又稍浓,因此味道鲜香;再加上地靠滇黔,多有两省菜色融汇,也算是一方特色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九斗碗

    第一百二十三章九斗碗

    李君阁竖起大拇指,赞道:“刘哥真是饮食的大行家啊!我们李家沟的风味菜色又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是河鲜和山珍,我大堂哥也在夹川县里开着一家餐馆,主营各种李家沟的菜式,都是乡里风味,我那农家乐也开张了,滋味什么的倒是不敢夸口,但是食材绝对的地道,到时候还请刘哥品评。”

    颜芳说道:“对,农家乐主要就是靠地道的食材取胜,这红水河可是整个中国唯一没有被水污染的流域,河边的酒厂可是数不胜数,你们的食材那肯定是道地的食材。”

    李君阁说道:“你们这次来得正是时候,明天村里开九斗碗坝坝宴,也算是我们这里的特色了,今晚我肯定忙不开,就只有麻烦于丫头好好的陪着你们了,晚上就住在农家乐,现在正是蘑菇下山的时候,娃子们每天在山里搜刮来卖给我,也存了不少货,到时候让玉莲嫂子给你们弄一桌这里传统的‘时菇宴’,她的手艺也是不错的。”

    几人都是资深吃货,齐声叫好。

    聊完又去司老爷子那边,司老爷子有司星准陪着,给他介绍五溪河的风貌,倒也不寂寞,听着自己的孙子在这里长进不小,司老爷子心里也是暗暗欣喜,不住的点头。

    先在小码头把李家亲戚都下下去,这些人在村里都有直系的亲戚,今晚就住亲戚家里,倒是不用去农家乐麻烦。

    之后五溪一号继续前行,停靠在久长居下面的江滩上面。

    久长居就艾玉莲带着李芸秋守着,李东升刘三娃都去祠堂那边帮忙去了。

    见一行人过来,两人出来迎接。

    让大家自己选好房间,李君阁开着皮卡,带着司老爷子,司星准,alice还有shirly去祠堂。

    警卫和保健医生还想跟着,被司老爷子喝止了,说道:“我是去见我的老上级,你们跟着算怎么回事?都给我好好呆着,午饭也不用管了,有皮娃在,饿不着我!”

    来到祠堂,可有点大变样了。石头门楼张红结彩,外面搭了好些帆布棚子,每个棚子下是一张圆桌,就是颜色有些不一样,有的挂了漆,有的是原木,有新有旧,显得花里胡哨。

    刘三高正在那里吆五喝六的指挥,见一行人过来赶紧上前打招呼。

    李君阁见司老爷子跟俩丫头都又忐忑又激动的样子,想着先缓和一下气氛,于是先不进祠堂,拉着刘三高发了一根烟,说道:“刘叔,你看这桌面花里胡哨的不齐整啊,这可是要上新闻的,还有好些大人物要来,怎么也得再捯饬一下才行啊!”

    刘三高说道:“哎哟,还真是,我想着这乡里乡亲的也不计较这个,没事,待会让徒弟把桌布铺上,一水的大红,又喜庆又齐整。”

    李君阁说道:“行,那效果肯定不错!”说完才领着四人进祠堂。

    进门照壁上就是字派诗,李君阁指着上面的“雨”字对alice和shirly说道:“看,你们的字派在这里。”

    然后又往上指,说到:“我的在这里,比你们高一辈,跟你们爸爸李君楼是一辈的,再往上是‘思’字,你们爷爷叫李思远,再往上是‘良’字,你们祖祖叫李良储,这一个家族的名字都是这样排下来的。”

    俩国际友人感觉很新奇,一通“鹅妹子英”,“豌豆腐”的乱喊。

    一群娃子今天都没心思上课,马上要开学,这作业也早做完了,四爷爷干脆就在那里跟他们聊天,随便扯扯典故。

    听到门口有动静,四爷爷便领着娃子们出来。

    一见到四爷爷,alice跟shirly立刻就把李君阁抛到一旁,扑到老人家怀里祖祖,葛软葛软帕的乱喊,又哭又笑,一人守着一边脸颊吧唧吧唧的亲。

    一群娃子在旁边看稀奇。

    “这俩姐姐可真高。”

    “嗯,要是以后我也能长这么高就好了。”

    “那得多吃饭,我妈说吃得多才长得高。”

    “那不一定,我们班小胖吃得可多,然而还是一个矮胖子。”

    “她们的鼻子好挺啊,等我长大了,会不会也这么漂亮啊?”

    “嗯,幸好头发跟眼珠是黑的,我开始好担心来两个黄头发绿眼睛的……”

    “还不都是人,黄头发绿眼睛有什么关系?”

    “黄头发绿眼睛的,我这堂姐叫不出口啊……”

    ……

    四爷爷高兴都见眉不见眼,:“哎呀俩丫头长得真漂亮啊,这都是大姑娘了,好了好了别闹了,这里还有客人呢。这位是……”

    司老爷子神情激动的走上前去,啪的一个立正,行了一个军礼,声嘶力竭的吼道:“十一军三十三师九十七团警卫连战士司青虎,向团政委,敬礼!”

    四爷爷也一下激动起来:“你是小老虎?哈哈!你是当年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小老虎!”

    司老爷子老泪纵横:“政委,就是我啊,就是当年那个不爱学习,浪费你馒头的小老虎啊!”

    说完一把将四爷爷抱住,哭得哇哇的:“老政委,这些年我好想你啊,好想你啊,我都跟老天爷说,要是能再见你一面,就算立刻见马克思,我也能闭眼了啊!老天待我不薄,待我不薄啊!”

    司星准连忙和李君阁上前劝慰,四爷爷也说道:“好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军人流血不流泪,你跟小准一起来的,你们这是……”

    司老爷子眼角还挂着两行泪,却哈哈大笑起来:“老政委,小准是我的亲孙子,你这是教育了我家老小两代人啊!什么是缘分,这就是缘分,这就是缘分啊!”

    四爷爷也挺高兴:“哟!这还真是巧了啊,小准这孩子聪明,有悟性,有想法,自尊心强,是个好孩子。这样的孩子要多深入的了解他,多夸奖,多鼓励,他就会做出一番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的,他在李家沟这几个月,可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司老爷子叹气道:“还是您老方法得当啊,我看他这几个月变化挺大的,这孩子,在家里可没少让他爸妈头疼啊。”

    李君阁跟司星准齐齐的翻白眼,一个心想:“他有那么好吗?”一个心想:“我有那么差吗?”

    放着几人聊天不提,李君阁出门去察看宴会安排,顺便准备几人的午饭。

    先去祠堂边上,这边已经垒出了一溜的灶台,摆上了好多口大锅,旁边堆着一堆土黄色的粗瓷大碗,这碗不是一般的大,几乎等同一个一个小盆子,这就是这场宴会的主体“斗碗”了。

    旧时,粮食的容积单位分为石、斗、升、合,采取的是十进制。

    但计量器具只有斗和升,斗比升大,古时一斗等于十升,所以斗成了大的代名词,故有“斗大的字认不到一萝筐”之说。

    旧时的碗,最大的称为品碗,一般是用来盛放带汤的菜肴。

    其次才是斗碗,斗碗用在筵席上,就表示菜装得多。大碗装菜才不显小气。

    再下来是扣碗,这三种碗都算是大碗。

    故此“九斗碗”又有九大碗之称。

    当然“九斗碗”不是说宴会就只有九道菜,中间还穿插这其它的凉拌小炒之类。

    刘三高拿来的菜单对李君阁说道:“皮娃,来看看菜式。”

    李君阁结果单子一看,安排得很不错。

    其中干碟包括:

    杂糖一盘(带香烟一盒,纸巾一包)、干桂圆一盘、瓜子一盘、花生一盘、怪味胡豆一盘、寿桃一盘、糖油果子一盘、香酥排骨一盘、芝麻肉干一盘、红苕丸子一盘。

    这可不光是席前用的,席后还要和一些凉菜干菜一起包成杂包,给客人带走回家的,类似于城里宴席的伴手礼,不过却大方许多。

    接下来是凉菜:

    卤牛肉一盘、卤猪耳朵猪尾巴拼盘一盘、凉拌鸡一盘、凉拌鸭一盘、凉拌鲫鱼一盘、农家香肠一盘、腊猪心腰舌拼盘一盘。

    再下来是正菜,品碗斗碗都在里头了:

    镶碗一品碗、清蒸甲鱼抱蛋一汤盆、扣鸡一斗碗、大蒜肚条一盘、扣鸭一斗碗、肥肠寿面每人一小碗、三鲜汤一品碗、红烧鳝鱼一斗碗、脆皮鲤鱼一条、肘子一个、海带炖猪蹄一品碗、甜烧白一盘、酒米饭一盘、银耳汤一品碗、鲊排骨一盘、咸烧白一盘。

    这还没完,还有尾菜:火葱炒猪肝、芹菜炒肉丝、莴笋肉片、蒜苗回锅肉、熊掌豆腐各一盘、血旺时蔬汤一品碗、凉拌折耳根一盘、红豆腐乳一碟、泡菜一碟。

    李君阁看了看说道:“这扣鸡扣鸭是‘綑菜’不?”

    “綑菜”就是完整的鸡鸭入菜,一碗菜是整鸡整鸭,称为“綑”

    刘三高说道:“你大伯说了,让大家吃好,但是又不要浪费,这次没有弄綑的,都是乡里农家收来的小脚乌骨鸡跟土麻鸭。我跟王黑子商量,今晚宰杀打整干净后,整只煮至八成熟捞出晾凉,切成手指粗的条,规整的放在扣碗里,皮贴着碗底。鸡肉上放涨发好的竹笋、蘑菇,黄花,鸭肉上放酸萝卜,掺入高汤,入蒸笼蒸至烂熟。出菜时,将扣碗翻扣在斗碗里,掺足调好味的高汤,撒葱花上席。你看要得不?”

    这也是九斗碗的特色了,因为客人多,现炒肯定来不及,所以都是大蒸菜提前备好,当做主菜上桌,在添补几个大火现炒的菜式,一台席面就算办下来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论菜

    第一百二十四章论菜

    李君阁点头道:“嗯,这个好,热闹又不浪费,大伯考虑得周到。”

    又指着豆腐道:“这是寿席,这个不忌讳吗?”

    刘三高说道:“旧时寿事席喜事席白色菜都是不能上桌的,白事席米糕豆腐泡凤爪之类的又都不能少,不过这熊掌豆腐是豆腐炸成金黄后才入菜的,跟卤凤爪一样不会有忌讳。这是因为四祖宗喜欢这个菜,特意叫加上的,算是个改良吧。”

    李君阁说道:“行,那就没问题了,刘叔那就辛苦你跟王叔了,事后少不了有个红包,对了,这九斗碗梁乡长是申请了非遗的,这次宴会省里市里都来人,县里书记县长估计都要到场,这次宴会弄好了,让他们有个直观的印象,也更好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