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7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刻的秦王嬴斐冷静而理智,他对于当今天下大势了如指掌,自然清楚如今的韩国看似内乱迭出,却不可能在短时间爆发。
    朝堂之上的抉择,并不是最正确的,也不是最适合此时此刻的秦国。
    “诸位爱卿,对于韩国的分化离间,尔等可有何高策?”
    面对秦王嬴斐灼热的眼神,贾诩站起身来,朝着秦王嬴斐肃然一躬,道:“禀王上,臣以为韩国内部各大世家并不绝对忠诚于韩公。”
    “当今天下,风起云涌,我大秦一如当年大秦帝国,统一天下之局势,已见端倪。”
    “只要我秦国使者入韩,以重金利诱,以高官厚禄许之,必然会让我国得到韩国源源不断的情报。”
    “甚至于在关键时候,反戈一击,让我大秦轻而易举的兼并韩国。”
    “轰!”
    贾诩的这一番话,犹如暮鼓晨钟,让秦王嬴斐一下子惊醒了过来,他可是记得很清楚,在历史上决定曹操与袁绍生死之战。
    就是因为麾下大臣的背叛,导致乌巢被烧,袁绍大军分崩离析,让拥兵四十万,坐镇北方四大州的天下第一诸侯,从此之后走上了下坡路。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清楚,曹操之所以成为北地枭雄,虎视整个天下,压的吴蜀两国抬不起头,就是因为官渡之战的胜利。
    以数万人击败四十万,这一场战争的胜利,也是曹操气运飞长,彻底压过袁绍,成为汉末三国第一人的开始。
    而这一战,许攸极为关键。
    秦王嬴斐在乱世沉浮多年,自然清楚人心难测,他清楚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不过是利益二字。
    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历史上真正为了一个人,一个国家而死的忠臣,并不多。
    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王上,右军师所言甚是,韩公袁绍麾下武百官皆出自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牢牢掌控着韩国的军政大权。”
    “他们势力之大,可以说是骇人听闻,甚至于可以影响韩国的一举一动!”
    诸葛亮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抬起头看着秦王嬴斐,道:“王上,这些世家大族往往极其自私,他们看重的只是各自的利益。”
    “如今天下大势在我,只要王上派出使者,重金贿赂,许以高官厚禄,必能是韩国内部分崩离析。”
    “就算是韩公袁绍尚存,还能镇压韩国内部蠢蠢欲动的局势,一旦韩公袁绍驾崩,这些布局,必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到时候我军必将会一举兼并韩国,彻底立足北方,虎视天下,”
    诸葛亮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暗自布局,等到韩国的的分崩离析的最后一根稻草死去,就可以爆发出惊人的变数。
    这样做,对于秦国而言,可以说是以最少得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秦王嬴斐被贾诩与诸葛亮说心动了,他心里清楚,这样的布局成功的概率很大。
    毕竟历史上有一个许攸,在关键时刻,在袁绍最为强大的时候反戈一击,那么在韩国内忧外患之下,必将会有更多的人观望。
    世家大族都是利益至上者,他们从来不会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第1435章 魏公取而代之之心。
    世家大族都是利益至上者,他们从来不会将鸡蛋放在统一篮子里。
    想到这一句话,再加上眼前的诸葛亮,秦王嬴斐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那便是这个时候时期诸葛家族的选择。
    诸葛亮在秦,诸葛瑾扶持着孙权,诸葛诞则扶持着曹家。诸葛家族就是世家大族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典型案例。
    这样的布局,让人不得不怀疑,诸葛家是否在下着一盘大棋。这个时期,诸葛家一直“妄图”以一家之力掌控天下。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沉吟了良久,他自然清楚这不仅后人的阴谋论,而是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布局,极有可能发生。
    秦王嬴斐掠过一抹精光,他想起尘封在记忆深处的一些事,有人谈论过三国时期,诸葛兄弟的选择。
    在当时,诸葛兄弟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他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如果某一位得罪了主子,主子一发怒,轻则“穿小鞋”,“扣帽子”,重则蹲监牢,满门抄斩。
    如果三兄弟同朝共事,一人有罪,三人皆斩,岂不是绝了诸葛之后,诸葛三兄弟各为其主,此乃狡兔三窟之计。
    既或主子是圣明的,三个同等才华的人,同事一主,犹如一山藏三虎,必将互相排斥,以致互相残杀,毕竟人相轻是传统。
    最主要的是,一族之人皆在高位,将会形成功高盖主的假象。
    秦王嬴斐看着诸葛亮,心中一时间想到了很多,他清楚这个猜测十有八九是真的,毕竟诸葛家族也是这个时候世家之一。
    “嗯。”
    微微颔首,秦王嬴斐沉吟了片刻,看着其他人,道:“军师与孔明所言极是,此事就由孔明一力负责。”
    “以辛评,审配,许攸等人为主,切记不可招惹田丰与沮授,否则这一布局,只会失败。”
    “诺。”
    点头应诺一声,诸葛亮也是认同秦王嬴斐的话,因为他清楚田丰与沮授都是忠诚刚直之辈。
    韩公袁绍不死,田丰与沮授等人绝对不会投降秦国。
    许都。
    由于魏国与秦国距离韩国最近,三国领土相互接壤,在韩国境内发生的诸子夺嫡,自然而然的传入了魏国。
    许都王宫中,魏公曹操眉头紧锁,看着韩国的地图,心中念头百转千回,这一刻,他有太多的想法。
    魏公曹操乃不世奸雄,可以说是关东诸侯中,真正意义上的高瞻远瞩之人。
    在秦国以一己之力镇压天下的大背景下,曹操自然看的明白,只有兼并韩国亦或者楚国,魏国才有与秦国一争高下的可能。
    如今楚国稳如泰山,楚公袁术虽然才能有段不如韩公袁绍,但是楚国太子早立,楚公袁术地位稳固。
    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数,但是韩公袁绍则大不一样,韩国内部没有提前定下继承人,而袁谭,袁熙,袁尚三人都手握一州军政。
    可以说是有权有势,身后更有一大批的追随者,这样一来,反而让韩国的储君之争,变得越发扑所迷离。
    魏公曹操与韩公袁绍自幼相熟,他太了解袁绍了,清楚袁绍性格的缺陷,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但是袁绍的才智与能力,曹操从来就没有小觑过,正因为太了解,他才清楚出身四世三公袁门的袁绍,有多大的能力。
    他相信哪怕是如今,韩公袁绍对于当下韩国发生的事情,一清二楚,只不过他还没有决定,亦或者故意放任自流。
    心中念头闪烁,魏公曹操盯着韩国的地图,目光如刀,心中有太多的想法与念头在流转。
    “来人。”
    “君上。”
    瞥了一眼内侍,魏公曹操沉默了一会儿,道:“立即请丞相与军师过来,孤有事相商。”
    “诺。”
    点头应诺一声,内侍转身离去,他对于魏公曹操的想法,不敢有太多的窥探。
    作为魏公曹操身边的老人,老内侍自然清楚曹操的多疑,特别是经历过了荀彧一事后,这种多疑变得越发重了。
    “臣等见过君上。”
    由于魏国的武百官,特别是三公九卿的府邸,距离许都王宫并不远,短短一会儿,荀攸等人便联袂而至。
    “嗯。”
    微微颔首,魏公曹操看着荀攸与程昱一字一顿,道:“两位爱卿,刚刚有消息传来,如今韩国三子夺嫡,为储君之位颇有大打出手的可能。”
    “对于这一点,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闻言,荀攸与程昱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荀攸朝着魏公曹操,道:“王上,此事如果处理妥当,足以让韩国内乱,给我国一个机会。”
    “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便是韩公袁绍驾崩,如果韩公袁绍在,凭借其在韩国的极高威望,必然会将一切的变数压下去。”
    “臣以为,韩国是否内乱,一切都取决于韩公袁绍是否健在。”
    闻言,魏公曹操点了点头,他清楚荀攸说的不错,只要韩公袁绍不死,韩国就乱不起来。
    “那军师以为面对韩国境内风起云涌的乱局,我魏国该当如何自处?”
    迎着魏公曹操的目光,荀攸沉默了一会儿,他自然能够看出曹操小眼睛里的那一抹渴望与热切。
    清楚魏国的出路就在于韩国亦或者楚国,只有吞并韩国与楚国,魏国才有唯一出路。
    闻言,荀攸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他望着魏公曹操,道:“禀君上,臣以为关于此事,我魏国当旁观。”
    “毕竟韩国这样的风起云涌之势,秦王嬴斐绝对不会坐视不理,这个时候我国应该休养生息,不应该参与其中。”
    “等到韩国局势尘埃落定,到时候才是我国出手之时,在第一时间,抢先一步,就可以率军入青州,借袁谭之手,逐其余二袁,彻底占据河北之地。”
    荀攸心里清楚,这个阶段的中原争霸,已经最后的关头,魏国是否能够鼎立一方,就看这一段时间了。
    正因为如此,魏国上下才更应该小心谨慎,悄悄的发展,在最关键的时候,祭出必杀一击。

第1436章 韩 | 国举世瞩目
    许都之中的商议,出乎预料的一致,不管是军事荀攸还是丞相程昱,他们都认为此时此刻的魏国应该做的就是。
    坐山观虎斗,最后坐收渔翁之利,最终让魏国受益。
    这一次,哪怕是魏公曹操也没有想到武百官居然会在这一次,对于韩国内部的这件事情上,意见达到惊人的统一。
    心中念头闪烁,曹操清楚之所以出现这样一幕,最大的原因就是魏国武百官,都清楚魏国当下尴尬的处境。
    如果秦王嬴斐强势东出,届时魏国首当其冲,这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怀疑,因为整个中原的大势如此。
    在大势所趋之下,个人的能力,就算是在逆天,也不可能逆势而起,最终大败一切强敌卫冕。
    就像是吴公孙权才华横溢,坐拥孙氏三世根基,如此正是乱世,遍地都是机会,但是吴国确实最不可能统一中原,甚至于就连鼎立一方都维持不了的国家。
    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不是吴公孙权能力不足,也不是时机不成熟,而是江东偏安一隅,地小物薄,根本不适合作为王霸之基。
    这样的情况,就算是吴公孙权拥有堪比秦王嬴斐的能力,也不可能在天下大势所趋之下,逆转乾坤。
    魏公曹操小眼睛里掠过一抹精光,这一次的漠北一战,再一次让他震撼了,这一次他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了秦王嬴斐的霸气。
    一国之力,五十万大军北上大幕,相当于关东联军的两倍之多,这样的情况,又岂是一般人可比。
    心中念头闪烁,魏公曹操陷入了沉思,他心里清楚,魏国看似风雨飘摇,摇摇欲坠,其实还是有机会的。
    此时此刻,就看秦王嬴斐与韩公袁绍给不给他时间了。
    只要秦王嬴斐延迟出兵东向,亦或者韩公袁绍提前驾崩,让韩国内部争斗频繁,这样一来,魏国尚有一战的机会。
    “嗯。”
    一念至此,魏公曹操点了点头,他看着底下的程昱与荀攸,一字一顿,道:“军师所言甚是,对于韩国内部诸子夺嫡一事,我们持观望态度。”
    “但是必须要时刻关注诸子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