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
    看到这一幕,嬴斐眸子一闪,轻笑出声。他没有想到,郑浑叔侄南下避难,却如此高调。
    这闹市之中,住宅巨大,生怕这里住的不是他二人似的。站在门口,嬴斐心里掠起一抹精光。
    “萧战,叩门。”
    “诺。”
    朱红色的大门,紧闭。这里行人并不多,只有零丁几人。萧战踏前几步,敲响了郑府大门。
    “咚、咚、咚。”
    “咯吱。”
    大门洞开,郑府管家伸出了头。朝着萧战,道:“汝是何人,焉敢扰之。”
    “公子?”
    萧战闻言,眸子一转看向了嬴斐。他只负责敲门,其他事,自有嬴斐接手。
    “在下嬴斐,久慕郑先生大名,特来拜会。”嬴斐淡淡一笑,道。神色自诺,从容不迫。
    “望请通传。”
    朝着郑容拱了拱手,其姿态极低。这一刻,嬴斐有求于人,而非敦煌之主,说一不二。
    “公子稍候,容去去就来。”
    招呼一声,郑容朝着原路返回。对于嬴斐,其不敢怠慢。作为郑家管家,眼力劲儿自是不凡。
    常年与各色人打交道,郑容一眼就看出了嬴斐的与众不同。举止从容,浑身上下充斥着一股霸气。
    这样的人,必是少年英才。
    “咯吱。”
    没有让嬴斐等太久,大门很快再一次洞开。这一次,大门开的很大,并没有遮掩。以郑浑为首,带着郑泰踏出门来。
    “浑见过大都护。”
    郑浑虽然年岁大,但嬴斐身居高位。是以,郑浑见之,并未以长辈持之。
    “斐,见过先生。”
    朝着郑浑执了一礼,道。有了收附阎象的经验,这一次嬴斐从容自若,收放自如。
    两者见礼,自是一番寒暄。一会儿后,郑浑一笑,伸手,道。
    “大都护,寒舍鄙陋,万勿弃之,里面请。”
    “先生,请。”
    眸子微闪,嬴斐同样伸出了手。郑浑亲自带路,嬴斐跟着踏门而入。两个人一前一后,内心深处的诡谲,却不尽相同。
    郑浑叔侄避难淮南,虽于士林声名显赫。但其白身一名,对于升官发财,自然向往。
    而嬴斐,此刻声名甲于天下。
    更是刘宏跟前的红人,只要交好嬴斐,其自有复出之机。
    而嬴斐心思更是单一,他此行几千里,目标就是为了郑浑。以其补不足,藏富于民,图谋霸业。
    郑府。
    书房里,两人落座。管家郑容端来一壶美酒,置于桌上。
    酒香四溢,别有一番香醇。
    一片酒香中,郑浑陶醉一笑。提起酒壶将酒杯一一满上,朝着嬴斐,举杯,道:“大都护,请满饮此盅。”
    “善。”
    袖袍一摆,嬴斐双手交错举杯,一饮而尽。一杯酒,一口饮尽。浓烈的浊酒,在胸膛内炸裂,犹如火山。
    “腾。”
    一下子燃烧了起来,嬴斐脸色涨红,因为用力,脸上,脖颈间青筋暴起,十分骇人。
    “哈哈,大都护汝无事乎?”
    看到嬴斐的窘态,郑浑一笑,道。
    “呼。”
    吐出一口热气,嬴斐压下了胃里的灼热,朝着郑浑,道:“先生之酒,烈如火,凶如刀,当是男儿血。”
    “男儿血。”
    郑浑呢喃一句,神色一喜,喝道:“好名字,男儿豪情烈如血。”
    嬴斐闻言淡淡一笑,未语。此酒虽烈,只是比之当世酒罢了。其较之白酒,差距大到难以数计。
    白酒,经过蒸馏,提纯了酒精度。自然奇烈无比,远非一般酒可比。
    赞誉,乃是为了下一步。
    投其所好,以懈警惕。
    高兴了好一阵儿,郑浑才收敛了得意。笑眯眯的,道:“大都护,不远千里而来,不知所为何事?旦请明言,浑虽不才,亦有些许手段矣。”
    郑浑豪气无比,就差拍胸脯保证了。
    嬴斐眸子一闪,端起酒杯,一下子饮尽。感受着胃里的灼热,道。
    “斐闻先生,通水利,善农牧,可藏富于民。”眸子里射出璀璨的光,死死的盯着郑浑,道:“先生大才,亦可冶金。”
    “敦煌一郡六县,民生凋零。百姓苦不堪言。斐此行南下,特意寻访先生,欲请先生出山,助斐一臂之力。”
    话落,嬴斐起身朝着郑浑行了一礼。这一次,嬴斐很突兀。两者相见不过一刻钟,就道出了招揽之意。
    这般快刀斩乱麻,实乃无奈之举。敦煌郡基业初定,兵不强,民不壮,虽有郭嘉震之,嬴斐自觉心里不踏实。
    他想收附郑浑,早日离去。
    郑浑神色一震,眸子里掠过丝丝惊讶。半响之后,惊讶压下,亦久久不言。
    嬴斐虽然潜力十足,但目前却给不了郑浑什么。郑浑是想一展胸中所学,但郑浑心怀家族,自不如郭嘉坦荡。
    这个时候,郑浑其实很纠结。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对于他,或者郑家都是一个赌博。
    明眼人,都看得出嬴斐崛起之势,不可阻挡。只要踏上嬴斐的战船,郑家就可以复兴。
    只是,这样做,风险太大。
    一个不好,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在郑家,其身份不低,却非家主。这一刻,郑浑做不了主。
    “呼。”
    深深吐出一口气,权衡利弊之后,道:“浑,不堪重任。”
    ps:感谢情之何殇大大100书币打赏,感谢处云大大100阅点打赏,感谢愚爱大大999阅点打赏。

第一百二十八章 仰慕中原文化的楼兰王
    不堪重任。
    一句话拒绝,直白无比。
    郑浑的拒绝,这在嬴斐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其拒绝太过直接,呛的嬴斐愣在原地。
    “斐打扰了,告辞。”
    话不投机,半句多。郑浑直言而拒,嬴斐起身告辞而去。
    一件事,有了结局,过程并不重要。嬴斐不是没有眼色的人,此刻不辞,只会让双方更尴尬。
    “主公,这郑浑也太不识抬举了。”
    萧战在其身后怒,道。他没有嬴斐一般的隐忍,其不快,畅言之。在萧战看来,嬴斐不远千里跋涉而来,亲自请之。
    郑浑不纳头就拜,居然还拒绝嬴斐。一路上,其闷闷不乐。
    “哈哈”
    轻松一笑,对着萧战摇头,道:“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选择。正如这天下万灵,各有其道。郑浑此择,自有其深意。”
    轻轻解释一句,嬴斐不再多言。郑浑的拒绝,来的太过于突兀,对于嬴斐打击甚大。
    收附阎象的自信,受到郑浑拒绝,一下子将嬴斐的气焰打压了下来。受到打击,嬴斐心情不爽,但在萧战面前,却要装作无所谓。
    一个上位者,当喜怒不形于色。
    回到客栈,嬴斐站在窗边,思考着得失。这一次,是他冲动了。
    只想到了收附郑浑的好处,却忘记自己跋涉千里,弃基业于不顾的后果。
    “郑浑。”
    望着城南,嬴斐眸子冰冷。虽然早知大才,各有脾气。但,郑浑的拒绝,让嬴斐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眸子里掠过一抹怒气,嬴斐心里自有杀意。
    其离开敦煌,已过月余。待在淮南,日久矣。此刻,典韦已领军队,兵出阳关,朝着楼兰国奔去。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楼兰建国于176年,其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
    是一个城廓之国,其建国时间不久。但其人,善于收敛钱财,富甲一方。由于钱财众多,导致其城高墙厚。
    兵精甲厚,非一般国家可比。
    “来人。”
    典韦眸子一闪喝,道。这个时候的典韦,经过了多次战争,自是明白情报的重要性。
    “将军。”
    一员猛将拍马赶至。典韦眸子掠过一抹精光,道:“派出侦骑,收集楼兰一切消息。”
    “诺。”
    王小猛闻言,转身便去。军中无虚言,军令皆单一直白。
    数以十计的侦骑,朝着四面八方分散而去。典韦虎目爆发出一道璀璨光芒,盯着楼兰的方向,久久不语。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领军,寄托着嬴斐的希望,典韦自然不愿让其失望。
    夕阳下的楼兰,一片璀璨。太阳光洒下,像披了一层金甲。
    在阳关之外的戈壁滩,荒芜之地,居然还有此雄城。
    楼兰城,高三丈三,厚七尺二,皆巨石堆砌而成。典韦虎目闪过一抹精光,脸上浮现出丝丝凝重。
    如此坚城,强攻不可取也。
    凭借五千异族骑兵,攻取楼兰。典韦瞥了一眼,自知不能。如此坚城,非云梯而莫攻,投石机不至,难强取之。
    “将军,楼兰城高墙厚,不可取也。”
    贺兰戈,眸子里闪过一抹凝重道。看着典韦,神色忧郁。他生怕典韦一根筋,下达了攻城命令。
    两千匈奴骑兵,三千羌人士兵,此刻攻城不吝于将五千人,送上死路。贺兰戈虽心里忧愁,却不敢轻言。
    动摇军心者,死。
    这是军中准则,谁也无法违背。特别是贺兰戈,做贼心虚,不敢张狂。其不相信他在沙头县,的所作所为,嬴斐丝毫不知。
    甚至于,贺兰戈怀疑。这一次出阳关,伐楼兰,就是嬴斐的阴谋。一切都是为了削弱羌族与他的势力。
    瞥了一眼贺兰戈,典韦神色一凝,道:“不必忧心,稍候之。”
    对于贺兰戈,典韦看不上眼。但是作为一军之将,出战期间必须一视同仁。其言有理,但,此刻侦骑未至。
    一切皆是未知数。
    典韦在等,等侦骑带来的消息,以决定攻城与否。
    “报”
    “何事惊慌。”
    一道洪钟大吕的声音,响起。给眼前的城堡,平添一丝威严。
    “国主,大事不好了。”
    楼兰国,国相高寰三步并作两步,朝着宫门踏入。
    “国相。”
    楼兰王虎目一眯,道。语气平淡,却锋芒毕露。话语不多,却压的高寰喘不过气来。
    “匈奴人与羌人联军,已过伽达岭,距离国都,只有三日路程。臣请国主,从速决断。”
    “三日。”
    楼兰王呢喃一句,心里念头百转。他心知,国相是不会拿此事开玩笑的。五千大军,对于楼兰,是一场灾难。
    楼兰国小,人少,只有大军万余,五千大军,其相当于全队的三分之一。
    “国相。”
    “国主。”
    楼兰王看着高寰,眸子一下子变得坚毅。朝着高寰,道:“传孤命令,弃守南、北、西城,聚集全国之兵,与之战于国都。”
    “诺。”
    高寰转身欲走,楼兰王眉峰一挑叮嘱,道:“派出使者,前往且末,若羌求救。各带黄金千两。”
    “诺。”
    不得不说,楼兰确实富甲一方。其人擅生财之道,是敛财的好手。千两黄金,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楼兰王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以钱财动人心,用千两黄金换取且末与若羌的支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震慑来犯之敌。
    近两万大军,灭掉五千。
    这便是楼兰王的如意算盘,作为一名王者,他对楼兰周围的局势,曾详细的了解过。
    且末与若羌,皆穷。他相信一千两黄金,可以让且末王与若羌王,悍然动兵,对上来敌。
    典韦一行人,是他们共同的敌人。他们自是愿意,合纵连横,共同对外。楼兰王眸子一闪,掠过一抹期待。
    他研究过中原化,深知要想堂堂正正而战,就必须有数倍的兵力。
    以众克寡,比以少胜多更难。
    “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