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5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行人,一千五百多人,肩负着秦公嬴斐对咸阳大宛道的全部期待,咸阳大宛道提上日程,同时也让太尉徐庶与军师郭嘉渴望不已。
    咸阳大宛道的开凿,意味着秦公嬴斐用兵大宛以西成了必然,这意味着秦国在接下来至少二十年内,不可以熄灭战火。
    战争继续,最大的得利者便是士卒,他们说到底就是一群利用战争掠夺他人才能获取功勋的人。
    只要战争继续,整个秦国的将士就可能以此壮大,有了与官抗衡,在秦国拥有话语权的实力。
    只要咸阳大宛道开凿,这就意味着秦公嬴斐的西征不再是夸夸其谈,这样一来,以太尉徐庶与军师郭嘉为首的秦国武将就不必担忧,在未来落得飞鸟尽良弓藏的下场。
    “君上,咸阳大宛道的实地考察提上日程,这意味着整个秦国朝廷开始为其倾斜,只是中原战事不休,臣能力不足,恐怕无法兼顾。”
    咸阳大宛道提上日程,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丞相蒋琬,这意味着他不仅要筹备秦军出兵攻打关东六国的粮草,同时也要统筹天下民夫的征发。
    这样一来,整个丞相府压力太大,这让事业心极强的蒋琬一时间也感受到了力不存心。
    秦公嬴斐的步伐太大,霸业版图全面铺开,这让一向游刃有余的丞相蒋琬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闻言,秦公嬴斐双眸闪烁不断,他心里清楚丞相蒋琬一人肩负整个秦国的运转,力不存心实属正常。
    如今随着咸阳大宛道提上日程,与此同时直道也要开始准备修缮,必须要提拔一个能臣来分担一二。
    毕竟中原才是秦国的根本,秦公嬴斐再如何热衷于开疆扩土,也绝不可能本末倒置。
    一想到这里,秦公嬴斐的目光瞬间便落在了军师郭嘉与太尉徐庶两人的身上,只是在顷刻间他就否决了心中的想法。
    军师郭嘉与太尉徐庶才华横溢,但绝不能轻动,如今秦国尚未统一天下,军师与太尉乃军方重臣。
    一旦失去其中的任何一个,必将会让秦军出现疏漏,这样的代价秦公嬴斐付不起,也不愿意付。
    目光闪烁间,秦公嬴斐望着蒋琬,道:“丞相,你觉得陈宫此人如何?”
    闻言,蒋琬眼中掠过一抹精光,他几乎就在瞬间便清楚了秦公嬴斐的打算,纵观整个秦国朝廷,也就只有陈宫一人适合担任右丞相。
    因为陈宫不属于诸子百家,也不属于故秦遗族,可以说他只是降臣,是最能够忠诚于秦公嬴斐的人。
    这样一来,秦公嬴斐才能保证朝廷的纯粹,而不是被故秦遗族以及诸子百家的人渗透,影响秦国决策。
    心中念头闪烁,蒋琬在心里就做出了决定,因为他明白在咸阳大宛道提上日程,直道开始修缮,是时候需要一个人来分担他身上的压力。
    一念至此,丞相蒋琬朝着秦公嬴斐,道:“禀君上,陈宫之才不下于臣,乃右丞相的不二人选。”
    “嗯。”
    微微颔首,秦公嬴斐望着丞相蒋琬,道:“拟旨,升迁陈宫为右丞相,全权负责修缮直道,以及开凿咸阳大宛道一事。”
    “诺。”
    听到秦公嬴斐的命令,太尉徐庶与军师郭嘉微微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秦公嬴斐的这一道任命就是一个信号。
    代表着秦公嬴斐任用降臣与降将的开始,毕竟陈宫位列三公,位高权重,这是一个明显,积极的信号。
    只要传出去,必将会加强降臣降将对于秦国朝廷的归属。从而更将秦国之中的降臣降将任用,减轻人才的匮乏。
    此刻秦国的朝廷有其实和没有没什么区别,因为真正在未央宫决定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
    真正的关系到秦国未来的重大决策,一般都由秦公嬴斐以及三公来决策,因为这样做效果佳,速度快。
    唯有将决定国家走向,生死存亡的决定权,牢牢控制在少数人的手中,才能保证敏锐的把握住战机。
    秦公嬴斐心里清楚,在这个时代,读书人不多,所以真正有见识,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是站立在金字塔尖的那几个。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句话也更适合这个知识掌握在少数读书人手里的年代。
    “君上,升迁陈宫为右丞相一事,恐怕需要在朝议上宣布,如此一来,武百官才会心服口服。”
    太尉徐庶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望着秦公嬴斐,道:“同时,金城大营,成都大营,白土大营都已经做好准备,等君上一声令下就可以出兵讨伐异族。”
    “嗯。”
    微微颔首,秦公嬴斐顿了一下,他心里清楚时至今日,秦国霸业版图彻底铺开,这意味着整个秦国就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
    唯有源源不断的运转,才能勉强供应各方面的输出,可以说,这样的模式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模式。
    其中任何一环发生意外,都将会导致全盘大规模的崩溃。
    “太尉,出兵讨伐异族一事暂时停下,等到来年开春,直道修缮完成,再开始讨伐。”
    “要不然全面开花对于朝廷的压力太大,这个时候,一旦魏、赵、韩等诸侯兵向秦国,将会让我们鞭长莫及。”
    秦公嬴斐的霸业版图,分布极其清晰,它的根本就是中原大地,唯有以中原大地为根本,秦国才有能力持续输出。
    正因为如此,秦公嬴斐的霸业版图,那一环节都可以出问题,唯独中原九州不可以,因为中原大地一出问题,秦国将会失去根基。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了坚实的根基之地,就算是秦国如何强大,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心中念头闪烁,秦公嬴斐望着太尉徐庶与军师郭嘉,道:“来年开春中原大地必将会爆发战争,这一点,必须要时刻警惕。”
    “如今秦国外强中干,根本无力支持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毕竟中原秦军不可能像外籍军团一样以战养战。”

第1111章 秦公嬴斐的转变
    大幕之上,以部落生存,骑兵纵横就可以掠夺一切,只要击破一个部落,不论是战马还是牛羊都足以支撑大军的继续劫掠。
    而且大幕上的部落,他们以牛羊为粮草,就算是旷日持久的战争,也能够坚持下来。
    而且大幕辽阔万里,生活在大幕上的鲜卑,匈奴人沿水草而居,可以说是居无定所,再加上大幕上空旷无比。
    这样的环境,可以说是得天独厚,是大军以战养战的天然场所。
    因为只有一支骑兵纵横,在草原上可以说是来去如风,如果不是事先埋伏,一般情况下,根本无法遇上。
    正因为大幕辽阔,而真正有实力的部落都在王庭,单于庭附近,就算他们得到了中原大军劫掠屠杀,等到出兵也追不上。
    但是中原大地不一样,中原民族讲究群居,农耕明的方式决定他们以城居,这导致中原九州城郭遍布。
    就算是再骁勇的大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击破一座有了敌军守卫的雄城。
    攻城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战争,不仅需要大量的攻城器械,更需要长时间的对持。这对于一支军队的后方考验极大。
    游牧明与农耕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它们的战争模式。
    在大幕上,基本上就是大规模的骑兵追逐战,而中原九州,不仅有骑兵追逐战,更有攻守城之争,水军来回纵横。
    中原大地的复杂,导致中原战争模式极多,在大幕上有五万以上的骑兵,就可以以战养战,不断壮大。
    但是在中原大地,你想以战养战根本就是纯粹的找死。秦公嬴斐心里清楚,五万以上的大军,纵横中原不出一个月,就会全军覆没。
    正因为这个原因,秦公嬴斐当初才敢率领大军兵出阳关,纵横西域三十六国,硬生生的将西域三十六国打残,建立了汉州。
    虽然秦公嬴斐自负无敌,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在中原大地以战养战,因为他心里清楚,在中原九州,想要称王称霸没有一块地盘绝无可能。
    以战养战根本就是花样作死,就算强盛一时,也绝不可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在中原大地上,争霸天下必定要有稳固的后方,唯有如此,才能屡败屡战,虽百败而犹能战。
    “诺。”
    点头应诺一声,太尉徐庶与军师郭嘉神色也变得更加凝重,作为秦国的重臣,他们自然清楚中原大地对于秦国的重要性。
    看到蒋琬三人神色凝重,秦公嬴斐心里自然清楚这是三个人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的表现。
    想到这里,心中念头一动,秦公嬴斐,道:“太尉,通知卫尉随孤出城,孤要见一见从各州郡汇集而来的百万民夫。”
    “诺。”
    点头应诺一声,太尉徐庶转身离去,他心里清楚秦公嬴斐去城外会见百万服役的民夫,其中危险重重。
    这不仅需要卫尉史阿动用卫尉军,同时他也要以太尉的名义,调集京师军前来维持现场秩序,以及保护秦公嬴斐的安全。
    “太尉,让恶来前来护卫。”
    “诺。”
    秦公嬴斐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他可以战死在沙场,但不愿意像历史上的小霸王孙策一样,死在刺客的手中。
    典韦武力无双,乃秦国除了赵云之外的第一大将,有了典韦护卫,秦公嬴斐的安全性,将会得到巨大的保障。
    “秦一。”
    “君上。”
    瞥了一眼从后方闪身出来的秦一,秦公嬴斐,道:“将铁剑死士散入民夫之中,除去有心人。”
    “诺。”
    心思一动,秦公嬴斐为了保险起见,道:“林峰。”
    “君上。”
    深深的看了一眼林峰,秦公嬴斐一字一顿,道:“继续加大黑冰台对于百万民夫的渗透,孤要万无一失。”
    “诺。”
    点头应诺一声,林峰等人纷纷离去,秦公嬴斐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他的性格冷静多于冲动,善于谋定而后动。
    既然他要见一见百万民夫,就不可能不做出准备,百万民夫从秦国四州诸郡调集而来,成分复杂。
    如此短时间征发百万民夫,下级官员难免会疏忽,被有心人利用。
    秦公嬴斐一连抛出三道防线,就是为了杜绝意外发生,因为他清楚,在秦国以及秦军之中,他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时代,领袖的个人魅力与能力,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兴盛还是衰败。可以说,秦公嬴斐就是秦国的顶梁柱。
    整个秦国三千余万人,谁都可以出意外,唯独秦公嬴斐不可以。
    虽然秦公嬴斐后继有人,但是世子嬴御尚幼,根本肩负不起秦国复兴的历史重任,大秦帝国复辟,舍秦公嬴斐之外无人可行。
    看到秦公嬴斐行事越来越有章法,对于自己的安全越发在意,不再像以前一念起,而兴兵,丞相蒋琬与军师郭嘉颇感欣慰。
    可以说军师郭嘉与丞相蒋琬一路见证了秦公嬴斐的成长,特别是军师郭嘉现在还记得秦公嬴斐当年在十里桃花林中的意气奋发。
    当初那个意气奋发的少年,一晃已经成了一方霸主,这些年的蜕变,让秦公嬴斐少了一分毛躁,多了一丝沉稳。
    可以说,连续不断的战争,加速了秦公嬴斐的转变,特别是称公立国以来,秦公嬴斐的表现越来越像一个枭雄。
    走在秦公嬴斐后面的郭嘉与蒋琬对视一眼,彼此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跟随秦公嬴斐这些年来,秦公虽然权势越发壮大。
    但是他的心依旧未变,那颗志在一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