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轮回开端-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是赵煦还是耶律涅鲁古,做梦都没想到,第一战便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胜负,特别是赵煦,他还以为这会是一场惨烈的大战呢!
    如此结果,让他快要乐疯了,此刻他正踏着凌波微步,在十余名大理护龙军将士的保护下,在圈内往来冲杀,疯狂屠戮着辽军士兵。
    而高鹏,却是漂浮在半空,随时注意着赵煦的情况,时不时也劈出一掌,将一群群聚在一起的辽军步兵覆灭。
    赵煦杀着杀着,慢慢发现,周围全是丐帮弟子和大宋武林豪杰,辽国士兵几乎看不到几个了。
    他还以为众人是为了保护他才聚在他身边,不由没好气的叫道:“你们都围着我干嘛?去杀辽兵啊!”
    一名丐帮七袋弟子哭笑不得的回道:“帮主,不是我们不去杀辽兵,而是辽兵都快被杀光了,我们抢不到哇!”
    “大理护龙军太凶残了,杀起辽兵来跟砍瓜切菜一样,段王爷更是不似凡人,从开战以来,他就没落过地。”
    “呃……”赵煦愕然仰头一看,便见高鹏施施然凌空立于他头顶不远处的半空,见他抬头,对他咧嘴一笑。
    “兄弟,借你肩膀一用。”赵煦对那名七袋弟子说了一句,随即纵身而起,单脚稳稳站在那弟子肩膀上,转头四顾,果见战斗即将结束,圈中基本上只剩大宋群豪,辽兵已寥寥无几。
    剩下的那些辽兵并非是最能打的,而是运气最好的,因为能打的通常都是高鹏与护龙军将士们重点照顾对象。
    得,今日是没的打了,赵煦跃下那弟子的肩膀,带着众人往圈外行去。
    盏茶时间过去,宋军之中也响起了鸣金收兵的声音,场中的尸首自有专门的军队负责处理,根本无须参战将士操心。
    战后结果统计出来了,宋军将士阵亡千余人,伤五千余人,总伤亡在六千多。
    武林豪杰中阵亡五百余人,伤两千余人,伤亡在两千五百人,其中八成是丐帮低辈弟子,大宋总伤亡为八千六百余人。
    而辽军,这一战便折损了近两万人,其中骑兵七千余人,步兵一万一千余人,最关键的是,这些全部是阵亡数,还没算逃回辽军本阵的伤兵。
    战损比例大概在1:3,但是许多大宋伤兵,经过治疗后都能够活下来,如此一来,死亡人数的比例还会拉大许多,这在大宋与辽国的战争中,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无论是宋军的领兵将领,还是武林豪杰中领头之人,都感到异常兴奋,对此战结果,也十分满足了。
    可赵煦还是不甚满意,在如此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大宋这边的情况下,还造成了这么大伤亡,他十分不爽。
    这也是赵煦与一般领兵将领的不同之处,将领们只看数据,因为伤亡数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战功大小。
    只有那些基层军官才会比较在意自己手底下的人死了多少,死了哪些人,至于赵煦这个皇帝嘛!那自然是死的人越少越好啦!
    雁门关长城最高处,赵煦与高鹏并肩而立,阿紫站在赵煦身侧,望着关下如蚂蚁般忙碌不休的将士们,赵煦突然开口道:“二哥,要不干脆今晚咱们兄弟俩亲自出手,摘下耶律涅鲁古与一干辽军大将的脑袋,如何?”
    高鹏哭笑不得的看了他一眼,道:“若要这样做何须如此麻烦?我直接施展神通,将这二十万辽军灭了岂不是更省事?”
    “你要知道,这场战争的意义不在胜负,因为胜负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打这场仗,最大的意义在于练兵。”
    “要让宋军将士们知道,辽军并不可怕,同样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契丹人也并不比汉人强到哪去,只要他们敢打,未必就打不过。”
    “如此,方能让将士们拥有作为一个军人最基本的勇气,竖立敢打必胜的信念。”
    “只有拥有了这样的信念,你日后的大练兵才有意义,否则,他们始终只是一群军事素养不错的雏儿,真要上战场,却又跟训练的时候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赵煦缓缓点了点头,叹道:“我也不是不明白这些,但……这些都是我的子民,看着他们去流血,去牺牲,我……唉……”
    高鹏失笑的摇了摇头,道:“所以说,慈不掌兵啊!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本就是用铁与血铸造出来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就是军人的生存法则。”
    赵煦苦笑一声,道:“或许吧!我根本就不适合带兵打仗,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做我的皇帝吧!”
    高鹏哈哈一笑,拍了拍赵煦的肩膀,道:“你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一个见不得部下牺牲,动不动就想亲自出手的将军,并不一定是个好将军。”
    “区区一个辽国又算得了什么?日后咱们要横扫六合,荡平宇内,要打的仗还很多,要征服的疆域也很大,你能每次都御驾亲征?每一仗都亲自出手?”
    “那你还不如别当皇帝,也别当将军,当个专业刺客多好?看哪个国家不顺眼,便在那个国家的朝廷上朝时,将皇帝与满朝文武杀个干干净净,让他们死一户籍册。”
    “哈哈哈哈……”赵煦被高鹏最后这句话给逗笑了,“好一个死一户籍册,这句话有趣,有趣……哈哈哈哈……”
    结果赵煦把这句话给记住了,大宋律法中如谋反、叛国之类的重罪,后面满门抄斩四个字,全部改成了死一户籍册。

第八十八章 战事结束
    首战的正面硬刚之后,接下来的日子宋辽双方不再摆开阵势,面对面的列阵而战,而是开始拼计谋与指挥水平。
    各种奇谋妙计层出不穷,各种出人意料的战法让赵煦大开眼界,宋辽双方都是派出小股部队交手,互有胜负,却很少再出现大规模的对战。
    此刻便进入了对耗阶段,耗兵力、耗粮草、耗后勤运输、耗国力经济、甚至耗战斗意志。
    兵力上,大宋占优,粮草双方都十分充足,后勤保障则是辽国占优,辽国境内大多是平原地形,且辽国马匹充足,运输十分给力。
    大宋地形相对复杂,山高林密,对运输不利,但大宋人多,倒也勉强能跟上。
    经济上更不用说,大宋在高太后的休养生息下,国库充盈,很是积攒了点家底,辽国则相对贫瘠,要不他们也不会老想打下大宋了。
    最后,对持久战影响最大的战斗意志,大宋则是全面处于下风,交战两个月以来,大宋将士可谓身心俱疲。
    毕竟已经多年没有动武,如此高强度的战斗,脑子里那根弦一直紧绷着,这对大宋将士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辽军却不同,他们时常保持着一定强度的战斗,与东北的女真人打,与基辅罗斯(古俄罗斯)的留里克王朝打、与西州回鹘打……故而对于战斗,契丹人已经十分习惯。
    不过在这两个月的持续作战中,宋军将士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他们身上那羸弱的气质渐渐发生了改变,变得开始有了铁血气息。
    或许是已经麻木,经过两个月的作战,他们再上战场时,已经不会再恐惧,很多人都懂得了越怕死就越容易死的道理。
    无论战斗形势如何,他们都能够不打折扣的执行将领的命令,很少会再发生一旦战事不利,就很容易产生混乱的情况。
    总之,宋军将士,在向真正的能战之士蜕变。
    大宋武林豪杰们倒是一直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毕竟无须与辽军正面作战,他们刺探刺探情报,散入林中清剿清剿辽军斥候,晚上搞搞夜袭,杀一波就走什么的,精神压力倒是不大。
    两个月的作战,宋军的伤亡数上升到了三万余人,辽军要稍微少一些,却也少不了多少。
    但是耶律涅鲁古发现,这样打下去,大辽亏大了,他们总人口不过九百万,军队不过三十万,而大宋人口有一万两千六百万人口,禁军就有一百六十万,光东京就能拉出八十万禁军。
    所以打持久战消耗战,辽国根本打不起,一比一的战损比对耗,辽国就算把人拼光了,人家大宋也不在乎,连人家的零头都没伤到。
    所以耶律涅鲁古心里已经生了退意,而宋军方面,赵煦也觉得,战事差不多该结束,否则再拖下去,将士们就要崩溃了。
    在与高鹏商量后,赵煦决定发动大决战,一举结束这场战役,如今练兵的目的已经达到,再这么耗下去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决战前的部署紧锣密鼓的开始进行,第一件事自然是清理辽军斥候探子,同时排除辽军在山林之中埋伏军队的可能,这些活大宋豪杰们已经做得十分熟练。
    随即赵煦集结大军,告诉他们,他决定对辽军大营发起全面进攻,这也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最后一战,打完这一战,他们就可以班师回朝,大军凯旋。
    将士们听到“班师回朝,大军凯旋”八个字,顿时爆发出了无边的士气,原本有些萎靡的气势骤然高涨。
    耶律涅鲁古做梦都想不到,从来都是处于守势的宋军,竟会主动进攻,不过在不断收到斥候失去联系的消息后,辽军将领们已经隐隐有了预感。
    待得派出一支千人队前往查看情况,却了无音讯后,耶律涅鲁古已经意识到,宋军竟然发动了全面进攻。
    耶律涅鲁古当机立断,集结大军,据营寨而守,同时派出骑兵队迎战。
    而这一次,高鹏不再留手,万佛朝宗终于在天龙世界展露峥嵘,一招消耗了高鹏三十年真元的万佛朝宗下去,辽军直接灰飞烟灭了四五万。
    原本军容整齐的辽国大军瞬间崩溃,形成了大溃散之势,大决战,变成了宋军单方面的追杀。
    此战宋军追杀辽军二十里,尸横遍野,物资军械丢了一地,辽国集结二十万大军攻宋,活着回到辽国的,只有不到八万人。
    最关键的是,辽军已经彻底胆寒,耶律涅鲁古也终于明白过来,这一战,大宋根本就是在拿他们练兵,他们有那样可怕的怪物存在,哪里是他们能够抗衡的?
    而大宋这边,宋军上下与武林豪杰们也终于明白了,皇帝陛下为什么一定要与大理结盟。
    太出人意料了,太挑战他们的三观了,大理镇南王,竟然是一个有着毁天灭地之能的神仙中人,这一刻,他们惟愿大宋与大理的友谊永世长存。
    而大宋军中许多基层将领心中却对高鹏升起了些微不满,作为盟友,你既然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却一直不出手,白白让大宋伤亡了数万人。
    高鹏对他们的心思,自然十分明白,在他决定出手之时,就已经料到会有人出现这种心态。
    所以军中很快就开始有一个传言传出,大理镇南王并非凡俗中人,而是方外之士,原本不该出手大肆屠戮凡人。
    但他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减少宋军将士的伤亡,不惜沾染莫大杀孽,承受天谴,出手毁了大辽数万大军。
    之后赵煦也公开表示,这一战他本就是为了练兵,所以一直不让高鹏出手,否则这一战,只需高鹏一个人来即可,何须大军出动?
    有了那条传言与赵煦的说明,宋军将士与武林群豪心下那点芥蒂顿时消失无踪,反而对高鹏升起了由衷的感激。
    战事结束,参战的武林豪杰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份粮饷,虽然不多,却也是赵煦的一番心意,终归是没让他们白跑一趟。
    虽然他们都是自愿为保家卫国出力,但赵煦如此作为,毫无疑问,会更加激发出武林群豪的爱国热情与对大宋朝廷的归属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