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家别墅穿诸天-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祠遍布整个大汉朝,极其常见。
    一般来说,进门便是六个泥塑,分别是六位圣人,各自神色不同,其中有一位女圣人,泥塑雍容华贵,容貌瑞丽,瑞彩翩斓,国色天香,令人一见惊叹。
    除了这六位圣人外,旁边还有一个小点的泥塑,身材肥大油腻,脸庞坚毅,满脸络腮胡。
    这便是董卓了,他的泥塑居然排在六位圣人的后面,虽然说是侍奉道祖,但是却大家都心照不宣,知晓这亦是董卓借机为自己建立的生祠罢了。
    大汉朝这三十年来,徭役极其重,为了修建洛阳城内的元神台,每年从各地征发了百万人。连绵三十年,数代人艰难建造,这就给天下民众造成了极其大的压迫。
    很多爷爷辈的农夫修建元神台劳作而死,儿子接替之,然后再劳作而死,最后孙子接替之。
    民众生活几乎被压迫到极点,董卓却又为媚谀天子和六位道祖,再加上自己的私心,大肆建造圣祠,官员们为了拍马董卓,纷纷不顾下面的民众死活,导致天下圣祠林立,民众受严酷剥削,生活悲惨,几乎难以活下去。
    “唉!”
    刘备心中叹息了一句,遥望自个儿家里快到了。
    这一片近郊是典型北地平野生活形态,屋舍之间相距很远,有大片大片的农田,种着豆、黍米、高粱。田垄上是桑树,更远处是大片的树林。
    而官道笔直穿过去,黄土紧致密实,寸草不生。
    只不过刘备一路走来,所见的房舍都是敝旧屋舍,田野中劳作的人,多半是同样衣着寒素、面带腊黄的农人。
    阳光斑斑驳驳地照着,穿过村子两旁的树木,空气中似乎泛着一丝新鲜的味道。
    一间小院出现在路旁,院子前有一颗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树冠重重如车盖。
    “我儿,下市回来了?”
    一声苍老的婆婆声音从屋内传来。
    “娘……”刘备没有卖得几文铜钱,心中情绪黯淡,低声叫道:“孩儿……路上疲惫,想要睡去,并不饥饿……”
    刘备将草鞋和草席丢在地上,推辞了自己家老母的稀饭,自己去搬了个门板,往大桑树下一放,躺了上去,呼呼睡去。
    刘母叹息几声,将稀饭放在屋内。她也不吃,只是靠着门,坐下看着儿子,怔怔发呆。
    时间缓缓流淌而去,四周一片宁静平淡中,也不知晓过去了多久。
    忽然她的眼睛似乎花了一下,隐隐似乎见有云气从刘备身上升起,色泽发青,其中似乎有一只五爪青龙在张牙舞爪地惬意游动。
    “五爪青龙?此气发自我儿之身,跟大桑树地脉相连……”
    刘母心中诧异,揉了揉眼睛,眼前景象瞬间消失,依旧是刘备在树下阴凉处酣睡。

第四百六十八章 高眠独卧,大梦先觉
    “我老眼昏花了……”刘母心中叹息了一声,不动不言语。
    五爪青龙之异像怎么能跟自己的儿子刘备联系在一起呢。自己的儿子刘备只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普通人,没有被朝廷征发去做徭役,能捡得卑微性命就已经对上天千恩万谢了。
    等天色擦黑,暑气缓缓降下,天气也不那么炎热了,刘备缓缓转醒,起身扶起老母。饿着肚子睡了两个时辰,刘备感觉他的身体还有些沉重迟钝,似乎有些像宿醉未醒的感觉。
    “娘,您一直坐了一下午吗?可曾吃粟米?”
    见屋内破旧的桌子上有两碗稀粥,他心中知晓自己的母亲必然是没有用饭,便默不作声地烧火将稀粥煮热,伺候着母亲吃了半碗。
    “我儿,我不饿,余下的你都吃了罢。”
    刘母摇头,无论如何也不肯吃下半碗了,剩下的稀粥却是有些厚了,粟米在底部有一层,她吃的其实就是近乎于清水的上层。
    借助于黄昏的光影,古旧的房梁投下了长长光影,刘备家的这一个房子是寻常农家,房梁上有许多草鞋,用麻绳穿了,一串串挂满房梁。
    刘备摇了摇头,他将半碗粥放在破桌上,知晓母亲不舍得吃,留着让母亲歇息一会儿再吃。
    这个年轻实行两餐制,本来下午的一餐应该早吃了,但是刘母为了等待刘备,一直等到了傍晚。
    刘家几乎已经无米下锅。
    刘备一边端起自己的碗,吃了几口,碗中粥温热,直入他的腹中。他低声说道:“今日里,孩儿见太守刘鄢发榜招兵,抵御黄巾贼,孩儿有意去投军,破贼安民!一来领取俸禄,二来不负卢植老师教诲!”
    “啊……兵贼凶险,我儿……”
    刘母怔住了,不知道如何说。
    “娘,无妨,黄巾倡乱,孩儿有志欲破贼安民……况且我也习有兵马武艺……不碍事的。”
    刘备安慰了自己母亲一句,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明日定要应募揭榜投军,得了口粮,拿回家给老母。
    这时候的世事是天下烽烟四起,其中有大量不堪压迫的农民在一个名叫张角的道人带领下,起义造反。
    这些人用黄巾束头,被称为黄巾贼。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还不亮,刘备就摸黑起身,丢下自己仅有的几枚铜钱,放在桌上,开了门,要进城内投军。
    “我儿!拜了六位道祖再去!”
    刘母忽然出声,黑暗中,叫住了走到门口的刘备。大汉朝自从天启帝尊六位道祖为圣人后,整个天下都极其尊崇六位道祖,凡是有事必然要祈求一番。
    刘母跟大汉朝的无数农妇一样,也是都很迷信六位道祖。
    “是,娘!”刘备停下脚步,跪在地上,遥遥对着天空拜了一拜。然后起身跟自己母亲告别,身影消失在不远处。
    刘备一路进城,投身入军,因为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又是大儒卢植的弟子,有此名头,就做了一队民兵的队长——队正之首发
    不数日,人报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县。太守刘焉令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刘备斩杀大将,大破黄巾,很快在军中发迹。
    冻绝寒冰天中。
    万丈高空中,陈盛透过重重虚空,看着阎浮世界。
    元元子站在他的背后,躬身顺着陈盛的视线看去。
    “一入阎浮,五蕴皆迷。无论是任何人,都难免都忘掉自己的来历,全心全意地扮演着各自的身份,仿佛一场大梦。若想觉醒,谁也不知道需要什么机缘……”
    陈盛轻轻叹息道,面对着阎浮世界说道。
    无论是他的坐骑五爪青龙,还是芳芳仙子,还是混圆道祖门下的真君们,还是其他三位道祖的元神弟子们,只要是投身下了阎浮,都忘却一切,在阎浮世界的滚滚红尘中随波沉浮,不能自己。
    “元元子,你也下去吧!”
    陈盛淡然出声说道。在他的背后,元元子元神中的八阵图和羽毛扇潜藏在最中央,发出淡淡的光芒,元元子的更加深处,还有一个先天葫芦也发着淡淡的光芒。
    这个元元道人,虽然没有洞天真君的修为,但是有两百个元会的法力,还有三个先天灵宝在身,根器已然深厚。
    “敢问道祖,这阎浮世界是小道出身的世界,等小道下去后,您有什么交代?”元元子小心翼翼地问道。
    “哪有什么交代,也没有什么命令,在下界,一切随你所愿,你自由发挥吧。”
    陈盛笑了一下,扭头说道:“你已经是我玉虚宫的真传弟子了,又是我定下的下界之人,在下面自然能代表我玉虚宫的一切,你想做什么,就做好了。若是不想做,什么都不做也可以!”
    陈盛派元元子下界不过是应景罢了,他对于先天神灵之位并不看中。
    虽然他自己算了算,大约需要数个先天神灵的位置,但是无论是哪一个道祖门下争夺到了元神榜,他去讨几个名额,还是极其简单的。
    毕竟未来还需要道祖论道,决出造化人选。
    作为一名新的先天道祖,一旦不打算争夺造化,就立刻显得逍遥自在多了,剩余的五位先天道祖,都需要拉拢他。
    道祖论道中,无论谁得到陈盛偏向一些,就能多一分机会。
    “额……小道明白了!”
    也不知道元元子明白了什么,他躬身行了一礼,便意欲告辞,打算跨越重重星域,前去无穷远的阎浮世界中。
    对于阎浮世界他心中也极其想念,自从证就元神后,他作为一介散修,不得不去茫茫星河中寻找机缘,早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回过阎浮世界了。
    他自己心中居然也有一丝彭拜,不禁暗暗叫道:“莫非本道人修炼无数年月,这养气静心工作还不到家,怎么也忍不住生出久别重逢、归乡激动的感觉来?”
    忽然他听到陈盛呵呵一笑。
    “且慢!我送你下界罢,还有你想不到好处给你!”陈盛的心中颇为轻松,暗暗说道:“系统,挪移世界!选择阎浮世界!”
    元元子一呆,不明白还有什么好处,他正准备行礼谢道祖送他,便见一道白光卷过,忽然之间,他进入到了一个莫名的地方。
    眼前无数星域转换,瞬间到达阎浮世界内。
    白光消失不见。
    他自己不知晓降临到什么人身上,忽然睁开眼来,见身处一间茅庐内,颇为精美。茅庐内有书卷,还有书案。
    他正躺在茅庐内,高卧深眠,外面正是下午时分,阳光灿烂。
    “什么?我似乎并没有忘却一切,沉沦在阎浮世界中,仿佛一场大梦?这就是寒冰道祖对我说的意想不到的好处吗?”
    他睁开眼,发出哈哈大笑声。
    “先生,您醒来了?”一名书童从茅庐外跑进了,问道。
    “嗯!”
    元元子控制着这一具身体,口吟诵诗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第四百六十九章 打算寻人、后殿召见
    “我东洲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果然我又回来啦!”元元子闭目感应了一下方圆百里山川地理,发觉自己在中原之地,如今叫做南阳郡的便是。
    “奈何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元元子低声自语了一句。
    这阎浮世界是他出身的世界,他是阎浮世界的土著。当年他成就元神之时还是在商周时期,后来他遨游星空,在宇宙中四处漂泊,如今也不知晓多少年过去了,再回来时,这一方世界变得既熟悉又陌生。
    昔日的大商之地,变成如今的中原,眼下他所在的位置,乃是一条连绵起伏的长岗,郁郁葱葱,土地肥沃。
    岁月,当真无情。任凭光阴流逝,世事变迁,将一切都改变,哪怕是天地和山川。
    元元子乃是散修出身,他当年有一个小宗门,还有两个修为浅薄的弟子,自从他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得到过弟子和宗门的消息了。
    “我曾经建立的丁甲宗,也不知晓消亡了没有……”
    元元子在童子的服侍下,更衣下榻,他这具身体是一个容貌轩昂,丰姿俊爽之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姿。
    正是在南阳隐居,被人成为卧龙先生的诸葛亮。
    “先生,您要在茅庐内读书么?”童子问道。
    “不用了,今日外面天气明朗,你跟我在附近游览一番风景!”元元子踏步出了茅庐,外面迎面大量暑气袭来,仿佛一股热浪。
    此时正是夏天,下午时分,天气依旧炎热。
    童子头一缩,身形一滞,咋舌道:“好热的天气!”元元子哈哈一笑,怡然不惧,悠然踏步而行。
    “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