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玄道主-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是修行人,过目不忘,找出一张白纸,就将知世君的神韵描绘出来,这画像有知世君神韵,纵然适才知世君并非本来面目,都可能被按图索骥找出来历。
    何淑英自是乐意之至,何家虽然是大赵国里都屈指可数的修行势家,可比起知影这玄女宫的核心真传,也不算多有重量,如今有机会交好师叔,何家的人可谓求之不得。
    她收下了画像,便盛情邀请师伯师叔去她们何家。
    何家坐落在九嶷山,那里也正是沈炼要抵达的地方。
    (未完待续。)m。。

第47章 九嶷山下何家女
    九嶷山不是天地生成的奇山,而是忽然一夜间出现的,且不说九嶷山大大小小的山峰足有九十来处,只说九嶷山名字的来由,便叫人惊奇。小说
    那就是九嶷山里有九座山峰十分特别,故有人注解道: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意思是,这里有九座山峰形式相仿,难以分辨出不同,让人进入其中后,不免疑惑,故而称之为九嶷山。
    九嶷山巍峨壮丽,风光秀美,溶洞随地可见,绿水到处长流,灵气在方圆数千里都是数得着之处,那何家自三千年扎根于此,开枝散叶,逐渐就成了九嶷山里最大的修行势家。九嶷山九峰,全数都成了何家的产业,剩下的八十余处山峰也不是留给了旁人,都是跟何家世代通婚的家族,故而九嶷山所在的罗岩郡虽然名义上还是受大赵的管制,但何家对罗岩郡的影响力却远非大赵国可比。
    而且何家占据这钟灵毓秀之地,适合修行的子弟,也远比凡尘俗世里的人比例要高,如果不适合修行,便会教其为人处世的道理,放下山去,经营人间产业,为何家开枝散叶。
    如果是天资横溢的子弟,就会想办法将其送入三宫四观这样的大派,这也是何家数千年来兴旺的原因。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等级差异,更有贫富之分,土地公也姓何,他家在五百年前就从何家本宗分支出去,而且之后也未曾出过人杰,渐渐地就败落成了普通农户,只是因为其到底姓何,日子还是比那些外姓的佃户要好过许多,否则土地公也攒不下那么多银子。
    何家在九嶷山西面,坐落在不属于九峰之一的一座普通山峰下,这峰叫做云母峰,上面有一条溪水流下,叫云母溪,何家就在秀美的云母溪畔。
    自从土地公走后,何家就剩下孤女寡母,办完了土地公的丧事后,也差不多掏了大半家底,日子愈发难过起来。
    偏偏何母因为伤心丈夫的去世,夜夜垂泪,在去年的时候,眼睛也哭瞎了,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何家的独女何香身上,她今年也才十三岁,按理说是到了可以说媒的时候,可是家境败落至此,又有瞎了的老母赡养,故而无人上门提亲。
    于是何香只能靠着上山采药,平日里做些手工刺绣,来勉强维持家庭的生计。
    她小小的年纪,本该柔嫩的小手都长满了老茧,足下草鞋露出的皮肤也多是粗糙,而且十分干瘦,明明都十三岁了,看起来也就十岁左右的模样。
    今天她如以往一样上山采药,行到深处,看见前方一片背阴的石崖上有一株铁皮石斛,不免眼睛一亮。铁皮石斛是珍贵的药物,能值不少钱,她如果采到,就可以给母亲改善一下伙食了。
    为了防止被其他人发现,早她一步将铁皮石斛采去,何香立刻就决定爬上那山崖,将铁皮石斛采到手。
    她在山里采药有不短时间了,因此这片山崖虽然阴冷湿~滑,但还是给她爬上去,眼见得离石斛很近,她心中激动,往上又爬一小步,恰好扯住石斛,小心翼翼将其采摘,却不曾想,一脚踩滑,结果就这么从山崖上跌落下去,结果最后要跌的粉身碎骨时,一团柔和至极的力量扶住她,让她安全地落下。
    何香奇怪至极,却没从周围发现蹊跷,只好带着铁皮石斛离开,刚走开不久,她又悄悄地折返,仔细观察了适才掉下的山崖一会,仍旧没有发现,这才真正离去。
    等到何香回家后,在适才掌铁皮石斛的山崖上才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穿着灰布旧袍的大和尚,一个是素净衣衫的青年,正是觉心和沈炼。
    觉心道:小丫头,还挺机灵。适才正是他出手救了何香一命。
    沈炼道:你最近善念倒是盖过恶念了,可以多多体会自己的心境变化。
    觉心点头称是,继续道:她家很不好过,咱们什么时候告诉她银子藏在哪里。
    沈炼道:还不急,你没发现么,这小姑娘体内有股灵性。
    觉心道:这里好山好水,出个有灵性的小姑娘,也应该不足为奇。
    沈炼道:她的灵性极不寻常,我生平所见的小孩里,唯有我侄女比得上。
    老爷,你还有侄女。觉心奇道。
    沈炼略皱眉,他是顺口就说出自己的侄女了,可是关于侄女的记忆却是雾里看花。好在沈炼对这情况已经习惯,因此没有纠结,只是道:也许将来有机会能见,我要说的是,这个小姑娘很不简单,如果她踏入修行之门,怕是很快就能完成修行的基础,触摸入道的边缘。
    觉心知道,所谓入道,在道家就是玉~液还丹,凡是成功玉~液还丹后,便可以称得上半仙,除却种种神通之外,更可参悟天地妙道,侵占日月玄机,开始夺造化之功。
    虽然人间里仙佛不算多,但是玉~液还丹的人,也不会比仙佛多出几倍来。一是因为还丹艰难,二是因为还丹之后仍旧会死,而仙佛要陨落就很不容易,各大仙门累积下来的仙人数量,因此也不会比玉~液还丹之人少太多。
    所以如果能够入道,差不多就等于凡人考上秀才,有了功名,同过去的身份彻底划清界限。
    沈炼金口玉言,绝不会有假,那么说明何家小姑娘在修行上的资质,当真是惊人了。
    修行资质惊人不代表一定会修炼有成,可正如读书人里,有的理解力很强,有的过目不忘一样,这样的人,要想金榜题名,总会比其他人要容易不少,花的时间也大有可能会更短。
    觉心道:老爷的意思,想要接引她入道么。
    沈炼轻声笑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倒是不介意做她的领路人,但也得看她有没有这个缘法。
    他红尘游戏,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并非一定要做出什么伟业,可是见到良才美质,主动帮衬一二,亦是情性所致,无须太过顾虑。未完待续。

第48章 因是凡身便被欺
    沈炼和觉心谈论何香时,玄女宫四人也到了九嶷山。
    她们从另外一个方向来,顺着流水轻舟逆上。何淑英道:师叔师伯,前面就是舜源峰,我家就在上面。
    知影朝前方望去,只见水清山秀,云雾盘旋,那一峰带水,正是上等的灵脉,格局超然,何家能成为数千年不坠的修行势家,跟此处风水宝地不无关系。
    待到前面山峰在眼中急速变大时,知影足尖轻轻点了点船舷,登时一股法力托着轻舟冲霄而上。
    此时正值黄昏,晚霞纷飞,舟上仙鹤清鸣,随即山峰上飞出一团云光,前来迎接四人。舜源峰半山腰以上虽是经年不绝的云雾,可是入了其中,方知另有景致,最高处自然是巍峨道宫,而山路上亦是移步换景,绝不重复。
    知影等人足踏实地,在何家接引之人的带路下,上山而去,远远就听到迎宾的仙乐奏起,这是何家给她的礼遇。
    同时这一路上,亦能见到许多年轻的修士,或者互相较量,或是席地谈天,不过等知影等人经过时,俱都放下手上的事,朝她们行礼。
    何淑英是何家本宗现今族长的女儿,而且修道资质很好,受尽宠爱,这些修士大都认得她,至于她身旁的女子,不消说自然是玄女宫的人,何家虽然是修行大家族,可比起三宫四观,就小巫见大巫了。
    到了山顶,道宫之前,一个气度雍容的中年道人率着一众人等候。
    中年道人正是何淑英的父亲,何家的族长何心隐。
    到了近前,不久前才恢复前身记忆的知音率先开口,微笑道:如渊兄,许久不见了。
    何淑英不免诧异,这个师伯竟是父亲的旧识。她入了玄女宫,方知天高地厚,虽然出身何家,但也知道何家跟玄女宫的差距,如今见到知音这位颇受她心中偶像知影师叔推崇的师伯,竟对父亲有些敬重,让她不禁为父亲自豪起来。
    何心隐不免一怔,瞧向知音,道:仙子是
    如渊可记得,当年泰和山,你向不舍禅师问道之后,行在山涧时,听了一首琴曲,那便是我弹的,只是我当时有事,不便久留,唯有以琴会友,这一晃就是三十年过去,而今我也非从前之我。知音柔声道。
    何心隐如何记不得此事,那时候他方才三十出头,游历天下,磨砺道心,在问道禅宗的高僧不舍禅师之后,下泰和山途中,忽然听得一曲美妙琴声,登时如拨云见月,进入道者罕见的顿悟状态,由此奠定这三十年来他修行的根基。
    虽说即使无那琴声,他迟早也能修炼到如今层次,可是会晚上几年,因此每每想起当年之事,他犹自心存感激,不过多年来都未能找到恩人。
    谁知此次跟女儿回来的玄女宫弟子,其中的一位便是当年那人,他到底是何家的掌舵人,很快想到知音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段旧事,于是好生打量对方,才发觉对方修为几近于无,心下就有了计较,看来当年的恩情,要还了。
    何心隐含笑道:人事代谢,自是无从预料,今天既有此缘,何某更得好好招待诸位了,三位仙子,还有阿英,我们先进去说话。
    接下来何心隐更是殷勤备至,尤其是对知音,尤为热情,看得何淑英心中吃味,难不成父亲看上了师伯,她母亲生她后大病一场,生机败落,纵然何家有灵药续命,也在她出生后不久去了,这些年何心隐因为她也未曾再娶,一心向道。
    如今何心隐招待知音,不免有些冷落女儿,何淑英骄纵惯了,自然心态有所起伏。
    这非是何心隐所能预料。
    知音和知影说明来意后,何心隐也立即帮她们调查知世君的来历,很快就有了结果,知音是报仇不隔夜的性子,便决定邀几个道友去找回场子,至于知音,转世重修,自然帮不上多大的忙,加上九嶷山风光秀美,知音干脆就留在九嶷山。
    而知影也吩咐何淑英和袁子仪留下照顾师叔,接下来何心隐也时常去找知音。知音有前身记忆,在修行上的见识非同小可,两人谈玄论道,各有所获,到底是何心隐获益多,于是他对知音私下里的一个请求愈发用心地去做,落在何淑英眼中自然是两人感情升温的表现。
    因此何淑英有些闷闷不乐,这一天私下里跑了出去。
    九嶷山层峦叠嶂,地势广大,可九峰之人认不得她的人很少,何淑英出来是散心,所以不愿意落在认识自己的人眼中,所以去了九峰之外。
    这日~她就到了云母峰,见得前面云母溪水质清澈,就动了戏水的心思。溪水流到山脚下时,有个很大的隐秘石窝,四周有灌木丛和岩石遮挡,恰好积蓄了溪水,形成个水潭,何淑英就在里面戏水,不觉玩得兴起,潜入其中,放松身心,忘却对周围的感知。
    突然间她心中的静谧被打破,原来又有人入了水潭,她神思一动,便知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