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妻威-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一直感念晋王兄一脉,如今有这么个便宜功劳送给小晋王做礼,父皇自会高兴。”长宁道。
    这就和当初曹彧与秦无疆被派到庆安捡漏一样。
    别人用血汗将大局布置好,功劳却由上面指派来的同龄领走。
    这桩案子吃苦受累的肯定是刑部和徐节等人,但是最后,功劳一定会落在主审官的头上。
    现在建的二皇子和小晋王就都是来捡漏的皇亲国戚,混个资历。
    康尚书通晓官场上的人情世故,何况这个大案的功劳注定会被三皇子记恨到死,他可不想要。
    还是叫瑞王和晋王两位爷领去吧。
    长宁噙笑,果不其然,第二日的朝堂上,康尚书就举荐了二王主审此案。
    皇帝看了长宁一眼,长宁出列:“此案涉及行刺儿臣,儿臣应以证人之身出堂,不便主审,康尚书所谏正好。”
    满朝武便明白,这是康尚书事先和长宁通过气儿的结果。
    只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在重用瑞王?
    群臣心中暗惊。
    原来铁血公主的每一步棋都是早有深意。
    众人都以为当初公主扶持瑞王只是为了打击三皇子的气焰,让三皇子不能封王,锉掉他的锐气。
    没想到,长宁却是在给自己准备退路。
    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以五皇子这边刚一出事,她立刻就捧出了瑞王夺回主动权。
    真是高妙至极。
    只是
    五皇子方才式微,长宁公主就立刻转手腕,押宝在二皇子身上,是不是会受到秦家的阻挠?
    原本依附秦家的人便不敢擅自开口。
    “臣附议。”第一个站出来的,却是秦太傅本人:“瑞王乃陛下长子,初封王爵正该磨砺之时,此案交给瑞王再合适不过。”
    秦家的反应让皇帝十分满意。
    若说大公无私,秦太傅从来都是称得上的。
    “瑞王。”皇帝呼一声,二皇子匆忙上前,心里眼底都是怯弱和忐忑。
    皇帝看了就不悦,可眼前似乎也只有这个儿子可用,总不能用那十三岁的小儿审理此等大案吧。
    “瑞王仁善,辅以晋王殿下正可策万全。”秦太傅加言。
    长宁这才松了口气。
    老太傅果然没有私心。
    若只叫瑞王一人主审,便是要将毫无根基的瑞王推入火坑,但加上一个小晋王分担,情况就立刻不同。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皇帝拍板,群臣称是。
    唯有退朝时,瑞王匆匆忙忙跟上长宁,欲言又止,好生紧张。
    “二皇兄有什么话不妨直说。”长宁扬眉。
    “谢,谢谢,”二皇子木讷吐出一句,心里还是知道好歹的。
    长宁微微一笑,“不谢,护着李氏安安稳稳剩生下皇长孙才是最好的谢。”
    瑞王怔住,他不明白长宁在下什么棋。
    唯有老太傅幽幽一叹。
    大殿下这一招对子,可是连秦家都算计进去了。

第四八九章:转机
    五皇子被长宁对给了三皇子,现在秦郑两家各有损失,木讷老实的二皇子却成了最后的获益者。
    不,是瑞王。
    这个率先封王的爵位让所有人恍然明了。
    大公主这一招棋,分明是下在他们之前的,说不定大公主心里早就有所决断。
    虽然秦家树大根深,但事情总有意外,柳家那样的庞然大物不也是说倒就倒了吗,还有如今的郑家,都是血一般的例子。
    秦家虽然谨小慎微,但走上夺嫡这条路的哪个不是小心翼翼,可结果不还是君心难测。
    自从大公主归来,陛下倒还是那个陛下,只是所作所为总是多了两份“任性”让他们很难摸到脉搏。
    就像瑞王这件事,陛下竟然真的看在没出事的长孙的面子上,放弃三皇子而封了瑞王。
    而郑安侯的大树也一夕倾倒,凡是郑党皆人人自危,如今挂冠求去的已经有多少。
    现在大公主又提出让瑞王审理此案,分明是在扶持瑞王,让瑞王凭借这个王爷的头衔,迅速招揽一批幕僚成型,甚至连小晋王都送过去,她想干什么?
    他们猜不到长宁的心思,秦家也猜不到。
    而且,长宁也没有给秦家任何的提示,就像她和秦家间那微妙的联系就像从来都不存在一样。
    甚至到了这一刻,都没有任何交代,转头便走。、
    秦公允有些慌神。
    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得罪了大公主。
    “是无疆,还是昭宁?”
    秦太傅摇头。
    “难道是五殿下的事?姑姑现在身体不适,从涵儿递出来的消息看,跟当初利用五皇子令牌进宫的一个小宫女有关,也导致五皇子被此事牵连,罚了禁足。”
    秦太傅摆了摆手:“多思无益。”
    秦公允却负手走了走:“这如何能不多思。”
    他们已经走到了钢丝上,哪里容得下半分错处,可大公主现在的样子,却像是放弃了五皇子。
    “公主自有公主的思量,从前你看不懂,如今你依然看不懂,有什么奇怪。”太傅嘱咐,让秦公允放轻松。
    秦公允抿唇,脸色紧绷。
    他自然没有老太傅那般的虚怀若谷,处变不惊。
    “公允,你该知道,当初我们参与此事乃是逼于无奈,如今郑贼将倾,在这关键时刻,不论大公主扶持的是谁,我们都该支持她。”秦太傅谆谆教诲。
    秦公允低头受教,像个年少的孩子:“儿子明白。”
    可他表情并没有放轻松。
    秦太傅叹了一声:“我知道,你是担心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父亲高见。”秦公允拱手。
    要知道,他们对于当年不得圣心的二皇子也是一样的漠视,瑞王受到的冷漠是来自于整个后宫和朝堂,并非皇帝一人,郑家一家。
    而且二皇子的生母当年还曾受到过老太后的责罚。
    以狐惑太子的名义贬去做苦工,若日后瑞王得势,是否心中记恨,要清算这些这也未可知。
    秦太傅摇摇头,“现在要紧的是太后娘娘的身体,陛下让曹家那孩子亲自抓捕,可见是动了真活,也不知太后现在怎么样了。”
    太后是他的亲妹妹,多年感情深厚,现在命在旦夕,秦太傅自然担忧。
    秦公允正想劝说两句,就听小厮扣门。
    “夫人来了。”
    “夫人?”秦公允扬眉,秦太傅正襟危坐到上首。
    秦公允则亲自上前请曹氏入内:“夫人怎么到书房来了?”
    曹氏端着羹汤给老太傅请安,脸上是盈盈的笑。
    “媳妇此来是想同父亲商量一下,昭宁的亲事。”
    秦太傅略略点头,并不吃惊。
    秦公允也反应过来,昨日妻子带着昭宁到曹家小住,原来是这个意思。
    只是
    “当初衍仙长留下的判词上不是说”
    曹氏将搭上夫君的手:“嫂嫂十分喜欢咱们家宁儿,早就许了镯子,还是太后赠的,此事父亲也知道。”
    秦公允看到曹氏的手就知道,什么尚主命格,已经休得再提。
    细细想来也对。
    大公主这一桩显然是高攀不上,七公主也是风雨飘摇,八九公主与曹彧年岁差得就有些多了,而且这两位公主的母家出身太过一般,想必长公主也看不上。
    如此说来,倒是秦家这位堪比公主的嫡女,更得长公主欢心。
    “嫂嫂这边要探探我的口风,媳妇不敢擅自做主,就听父亲吩咐。”曹氏温驯笑道。
    秦昭宁若是个庶女,她随手一指都无伤大雅,但她是代表着秦家的嫡女,婚姻之事就不是她一个妇人可以做主的。
    秦太傅倒是没有说什么,倒是秦公允开了口:“昭宁的心思我这做爹的也能猜个大概,只是曹家那小子与大公主的一段旧事要如何去了?莫不要算作是昭宁抢了公主的人,惹公主不满。”
    曹氏一怔,她倒真没想这么多。
    她只想着两家亲上加亲,是再合适不过的事,何况昭宁和曹彧也算作青梅竹马,两情相悦。
    “大公主不是婆妈之人,你这个担心多余了。”秦太傅开口,他微显浑浊的眼珠略带迟疑:“我是担心曹家那孩子,他可是真心实意,要娶昭宁?”
    秦昭宁从门外听着,眼睛顿起酸意,泪水止不住地落下。
    时至今日,真正关心她未来能否幸福的,只有祖父。
    “大表哥是愿意的。”她进门叩头。
    “胡闹!”秦公允呵斥,“你真是越来越放肆了!”
    秦昭宁却知道,自己只有这一次机会。
    她就要嫁给曹彧了。
    决不能退缩。
    “祖父,您明白孙女的心意,自然明白,孙女的幸福从何而来。”
    秦太傅沉默。
    良久。
    “好吧。”
    秦昭宁耳中嗡地一声,像是一颗大石终于落了地。
    成了。
    祖父同意了,曹家那边长公主和曹侯都巴不得早将婚事落定,收一收曹彧的心。
    她进曹家大门的路上,再也没有阻碍了。
    秦昭宁喜极而泣,对上父母的笑又脸色刷地红了,匆匆起身行礼道了声告退,扭头便跑。
    曹氏笑着追了出去。
    “父亲,”秦公允心中也有些放松。
    和曹家亲上加亲,至少目前看,是给五皇子增加了一枚有力筹码。
    因为陛下对曹家一贯是信赖有加。
    随着秦曹两家的亲事敲定,京兆尹衙门也迎来一场同样一件大事。
    “老太爷!有人敲响鸣冤鼓,说要状告工部蒋尚书私受贿赂,掉换出入账目。”
    “什么?”
    饶是秦太傅也坐不住。
    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

第四九十章:食子【为亓粥+2】
    秦公允搀扶着老太傅一道往京兆尹衙门去。
    秦家的马车经过,沿途听到不少百姓们的议论,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百姓对郑安侯那是恨之入骨,多少人当他是贪官头子,蛊惑陛下的佞臣贼子,恨不得立时诛杀殆尽。
    所以当鸣冤鼓响起来的时候,立刻围了不少等着再看郑安侯受审的百姓。
    可惜,此次的主角是蒋尚书。
    有人带着证据去状告蒋尚书三大罪状。
    众人向里张望,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高举状词,跪在大堂当中。
    蒋尚书早因郑党一事被收押天牢,只是现在还没定罪,不过京兆尹反应也算迅速,很快就把刑部的人请了过来,还特意请了秦太傅做旁听。
    “啪!”地一拍惊堂木,小小身影抬起头报上名来:“民女莫春晓,求大人为我爹伸冤!”
    京兆尹下巴微动,显然有些懵。
    这个名字他可熟啊,当初就是这春晓跟着长宁公主一道为柳家伸冤,在重审柳家一案中唱了重头戏。
    听说春晓还是大公主的贴身婢女,现在春晓出现在这儿,难不成,是大公主有所吩咐?
    不过柳家的案子早已定性,即便是陛下也不肯给柳家翻案,他何德何能,焉有胆子受春晓的状?
    京兆尹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当堂审道:“将卷宗呈上来!”
    他得自己辨别。
    春晓将状子呈上去。
    “民女状告工部尚书贪赃枉法,勾结郑安侯郑勤辉,陷害忠良,草菅人命,蒙蔽圣聪等三条大罪!”
    京兆尹瞟了春晓一眼,先将状词上下看过,手心浸出层层薄汗。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春晓还是不忘给她爹伸冤的事,纵然郑勤辉和蒋尚书已经要死,她依然希望能在此之前,先为她爹伸冤。
    至于另外两条。
    草菅人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