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妻威-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点小事还要跟殿下说?”银乔轻斥,抬头才认出关窗户的宫女乃是木鸢。
    长宁提着笔抬头一扫,又低头写字。
    银乔便会意让木鸢先出去。
    木鸢讪讪退下,殿外顿时响起其他宫女的议论声:“能入宫已经是服气,有些人还没脸没皮地妄想缠住殿下,简直不自量力。”
    木鸢瞪过去:“我到底是殿下带进来的,你们敢背地里非议我就是非议殿下!”
    “哟,还在这儿耍威风呢,赶明儿被赶出去就知道自个儿是谁了。”
    “哈,还赶出去,有没有命出去还是一说呢。”宫女们叽叽喳喳,嫉妒木鸢和春晓初时得宠的大有人在。
    “你们!”木鸢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看到管事嬷嬷出现,两个宫女溜溜跑得没影,她气得扭头跑开。
    长宁在屋中其实已经听得清楚。
    “查清楚她在秦家耽搁那两日为的什么了吗?”她问。
    银乔摇头:“秦府是大宅,看得严密,春晓说还得两日。”
    长宁点点头,写下一个宁字,才道:“自她从秦府回来,看我的眼神就不再那样单纯,她已经意识到自己侍奉的是谁。大楚的嫡公主,想来吹捧她拉拢她的人必定不少,且再看她几日,瞧瞧是否忠心。”
    “是,奴婢明白您的意思,会小心查探。”银乔说。
    长宁嗯了一声:“父皇哪儿如何了?”
    “接见了一下午的大臣,他们还是不肯同意您参政,说什么”银乔小心看她:“牝鸡司晨。”
    长宁冷笑:“牝鸡司晨,还不是因为,我比他们强。”
    银乔微一呆滞。
    殿下此刻雄心万丈,虽是红妆,却比男儿还要自信。
    “殿下若是位皇子该多好啊”她无意间喃喃。
    长宁未尝听清,而是悬笔在架:“父皇在做什么?”
    “陛下请了大道宫的一位道长入宫,刚遣散了众大臣,单独召见的那位道长。”
    “道长?大道宫,是道衍么?”长宁扬眉问。
    银乔摇头:“也是道字辈的仙长,只是,好像不是衍仙长,因为衍仙长入宫数次,咱们的人多数都认识的。”
    “道字辈的,当初宋宜锦那个天星的事就是大道宫闹出来的,险些让她跑了,如今旧账未算,他们倒急着送上门来。”长宁走出书桌,长袖一展,合十腹前:“走吧,该我们登台了。”
    银乔立刻召人:“公主摆驾。”
    夜幕下的皇城因为下着小雨,显得湿漉漉的,泥土的潮味混合青苔的草香,让人闻之清醒。
    “陛下,大公主求见。”福安禀报。
    他深知皇帝心思,所以长宁的事他一贯不敢耽搁的。
    “那贫道就先告退了。”道虚见皇帝脸色为难,反正他要说的已经说完,也不急着巩固地位。
    “快给道长安排住处,就住在衍仙长的道宫吧。”皇帝吩咐。
    福安一扫拂尘请道虚出去,正和长宁走了个对面。
    长宁眯了眯眼,并不认识道虚,显然此人在前世并没有露面的机会,今生,却直接跳到了父皇面前。
    父皇笃信道教,道虚既是道字辈的,若和郑安侯一路,只怕是想给她添麻烦。
    长宁蹙眉,走进大殿,“儿臣参见父皇。”
    “皇儿免礼,这么晚了,皇儿来此是有要事?”
    长宁微微后望,不答反问:“刚才这位,就是道衍仙长么?”
    皇帝目光闪烁:“并非衍仙长,乃是衍仙长的师弟道虚仙长,道虚仙长是来给朕讲经的。”
    “巧了,儿臣这几日正想找一位仙长讨论经,不知能否请动这位仙长?”
    皇帝眼睛动了动,福安立刻上前:“陛下,您适才召见了几位大臣,不知现在是否要传?”
    长宁眸中疑色越重。
    父皇显然有事瞒着她,而且是和道宫有关的。
    “郑安侯到。”门前小厮按规矩唱礼。
    “原来父皇是召见了郑安侯。”长宁声音轻飘飘地,一直观察着皇帝的表情:“父皇这么晚召见郑安侯,可是想商量怎么救天星?”
    如今大道宫参与的,就只有天星这一件事,长宁往这个方向试探无可厚非。
    只见皇帝脸色一沉,“当然不是,福安,让郑安侯在殿外侯着。”
    “是,”福安亲自退下,也带走殿中服侍的众人。
    “长宁啊,你该知道,父皇最近在为你的事头疼,”皇帝提道:“突厥的那若王子偏偏要你作陪才肯商定议和条约,虽然此事你本无错,但如今满朝武都在反对,认为是你有意为之招惹那若,妄图参与政事,”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长宁一眼,“此事,朕想问问你的意见。”
    长宁并不想就这么被皇帝转移话题,但毕竟是她的父皇,长宁深知何时该软何时该硬,故而接话:“父皇明鉴,非是儿臣妄议朝政,而是您早已允许儿臣参与此事,难道父皇忘了?”
    皇帝一怔:“何时?”
    “当日在大殿,当着几位重臣的面,您不是已经将议和的事交给儿臣了么?”长宁上前,提醒一声:“儿臣请命。”
    皇帝蹙眉。
    “如此说来,长宁是愿意了?你就不怕朕怀疑你有心参与朝政?”
    “儿臣是您的女儿,便是寻常百姓家也该为父分忧,儿臣如何不能?”长宁应道,一顿,眉眼上扬瞥道皇帝,又添:“儿臣只担心一旦负责议和便需要频频出宫,恐无暇再顾及后宫诸事,又要麻烦秦妃娘娘了。”
    无暇顾及宫中诸事。
    皇帝却是一笑:“秦妃进来倒是将宫中管理得井井有条,前几日宫女的案子也告破,行凶的内监也抓到了,这里面还有长宁一份功劳。”
    “长宁不敢居功。”长宁拱手。
    “好了你退下吧,父皇会考虑的。”
    长宁倒退两步出了大殿。
    银乔急忙迎上来,“殿下怎么样?”
    毕竟长宁这样主动请缨实在冒险。
    长宁回望巍峨宫殿一眼,下巴微扬:“回去给我准备一套铠甲吧,我自不会穿女装去见那若。”
    果然,第二日传来旨意。
    皇帝力排众议,将议和使的工作交给了少将军木生。
    群臣哗然,上书者不绝。

第三三二章:格局
    “陛下这是怎么想的,怎能封一女子做将军。”
    “虽说大公主在庆安一役上守城有功,但也不能因此就开了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啊,如此一来,叫其他公主怎么想,是不是她们也能入朝参政,让天下人怎么想?”
    “就是,高祖定下的规矩不容更改!”
    言官们聚在一起,议论不休,最终决定集体跪谏。
    这可是一把利剑。
    楚氏王朝在位四百年,历经皇帝十二任,那一代也不敢真将跪谏的大臣真得处死。
    皇帝爱惜名声,怕史官的口诛笔伐,自不会将事情做得太绝。
    而历朝历代跪谏者不论对错都能落得个忠正的美名,何况,于此事他们确实有理。
    “众位大人这是要去乾祥宫门前跪谏么?”郑安侯就等在路上。
    “侯爷可要与我等同往?”
    郑安侯摆手:“虽然本侯也十分反对此事,但诸位都知道大公主对本侯误会颇深,若此时本侯带头反对,恐怕会让大公主误会本侯是落井下石。”
    “忠言犯谏,岂怕身后议论!”有一年轻小言官初生牛犊不怕虎地喊了声。
    郑安侯瞧他一眼,几位言官挡住小官:“侯爷请便。”
    “告辞,”郑安侯收回目光,拱手让开与言官们擦身而过,忽然回身看向小言官:“对了,本侯才注意到,为何御史台集体跪谏,却未看到老大人的身影?秦太傅呢?”
    众言官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老太傅一直反对,听闻这个消息气晕过去,正由太医诊病呢。”
    “原来如此,那本侯可得去看看老大人,告辞。”郑安侯说,转身后却冷冷吐出一句:“老狐狸。”
    秦家瞒得住皇帝却瞒不住他。
    当初秦无疆一直在帮着楚长宁收集证据,跟他作对,现在楚长宁恢复嫡公主的身份,还不投桃报李,和秦家站在一处?
    否则,那秦妃是怎么掌权的。
    虽然大殿上秦太傅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楚长宁女子参政的,但那时在场众臣议论了近一个时辰都没有答案,召楚长宁参与议政是势在必行,秦太傅怎么谏言也无用。
    如今楚长宁玩真的,说服皇帝因庆安一役的功劳封她一个少将军做。
    言官们集体跪谏,老太傅就病了。
    鬼才信。
    没有了老太傅这样重量级的人物,朝中那些望风而动的墙头草自然不会参与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一群无伤大雅的言官跪谏就跪谏吧,皇帝下令前怕是早就想好怎么面对了。
    郑安侯磨牙,去了三皇子府上。
    “舅舅这可怎么办?咱们这边刚想将宋宜锦扶持起来,她就弄出一个少将军陪同议和,一旦她议和成功,可就足以在朝中站稳脚跟了。”三皇子有些气急败坏,“到时候咱们在后宫插再多的钉子,又有什么用,父皇前朝离不开她,后宫自然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何况,议和本是他的功劳!
    突厥人主动议和那是天大的好事,怎么这块肥肉就被楚长宁叼去了。
    “你去拜访过那若没有?”郑安侯问。
    “去了,那群突厥蛮子竟然说只认两个大楚人,旁的一概不见。”三皇子咬牙切齿,“等我当了”
    “殿下!”郑安侯提醒一声,三皇子忿忿拍桌子一掌,没说话。
    郑安侯安抚似得拍拍他的肩,也坐他旁边:“不是两人吗?”
    三皇子冷哼,没好气道:“另外一个也是位谁也不见的清高大爷。”
    郑安侯恍然。
    慕清彦。
    “倒也是,庆安一役,那若正是败在这两人手里,不过陛下是绝不会允许慕清彦去见突厥人的。”郑安候道。
    三皇子嗯了声,这件事他明白。
    郑安侯:“也不知那若这小狐狸肚子里打得什么主意,他找借口赖在长安不走,陛下派人严密监视,发现他像是知道有人监视一样,根本没和任何人联系,他到底在搞什么鬼。”
    “不管他搞什么鬼,舅舅,咱们不能让楚长宁入朝做官,这不合规矩啊。”
    郑安侯不语,三皇子抓着他的手又道:“舅舅!您忘了我是多不容易才能在朝谋得一席之地的,那楚长宁只是个女儿,岂能这么轻松就得到,在说,一旦父皇为她破了这个先例,又怎知父皇不会再破一个?父皇对她的宠爱可是山高海深啊。”
    三皇子想到那日的眼神。
    他差点杀死楚长宁时,父皇那个嗜血的眼神。
    “楚长宁就是父皇的命根子。”他自嘲似得冷笑一声。
    郑安侯也因三皇子此言紧张起来。
    “难道,陛下还能封她为女太子不成,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郑安侯失笑摇头,但终究是在心里种下一个疑心。
    “你也不必着急,昨夜陛下召我已经将安排天星入宫的事交给我了,这一步棋我们赢定了,至于楚长宁那边,言官们不会松口,我们再给秦家加把火,逼着他们表态。”郑安侯冷笑,扬起下巴。
    “虽然你舅舅被她算计过一回,但根基还在,我的人加上秦家就是半壁江山,不怕陛下不应。”
    三皇子舔舔发干的唇:“如此就好,楚长宁若在前朝赢得一席之地,我们在后宫精心布置的这份胜利可就太渺小了。”
    郑安侯长出口气。
    他当然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