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要你的命。”他说道:“要查你的人是潼关第一美人,王家二姑娘!”
 既然对方没有想要自己的命,顾青长出一口气,不过手依旧放在腰间与他保持安全距离,“多谢这位大侠告知。”
 “我打听了一下,你是孙思邈的弟子!他老人家曾经救过我们村子,所以我这才来告诉你,不必谢我,是你师父积德了,这世道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太坏,小心点。”他转过身再次说道:“在下杨胜,告辞。”
 “不送。”直到他一路远处顾青才放心,明明城里不能携带刀兵的,这个家伙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回到破寺庙见自己的师父闻着一些不知名的草药,把肉放在一边顾青说道:“师父我们今晚吃肉。”
 孙思邈抬头一看,“哪来的钱买肉。”
 “挣来的。”顾青把木板放在一边。
 孙思邈看着木板好奇,“你讲个故事都能挣钱?”
 “可不咋滴,这年头像我这么有出息的弟子去哪儿找。”顾青一边说一边架起了火打算烤着吃。
 “你要是想有出息多和为师我学点医术。”孙思邈抚须说道。
 偶尔也要吃顿肉,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顾青说道:“师父我学着呢,这不是吃肉嘛,这叫膳食平衡,平日里一直吃素肠子里都快没油水了。”
 “啥是膳食平衡?”孙思邈对这个新名词不明所以,“老夫还教过你这个。”
 “咳咳……”使劲咳嗽两声顾青说道:“你教过,可能你忘了。”
 “膳食平衡?”孙思邈低语着,“膳食?平衡?好像有点道道,贫道真的教过你这个?”
 “真滴教过,正儿八经的。”顾青继续忽悠,“您老人家年纪大了记性不好。”
 “呵呵呵……”孙思邈怪笑三声,“臭小子,贫道虽然年纪大了,可不糊涂,跟为师讲讲这个膳食平衡是什么个道理。”
 “说了你也不懂。”顾青细心烤着肉,抬眼间孙思邈盯着自己顾青叹息一口,“比如说吧一个人光吃肉会变胖对不对?人胖了就会容易血脂高。”
 “血脂高是什么?”孙思邈再次追问。
 顾青:“……”
 不想和他说话了,跟古人讲话好费劲,继续烤肉……
 孙思邈想着顾青的话,结合自己的医术细细琢磨好像有些道理,平衡?这与人体的五行平横好像有关。
 因为顾青的一句话,孙思邈开始的天人交战一般的思索,怼天怼地怼自己中……
 睡了一个舒坦觉,顾青从干草堆里坐起身,用水洼做镜子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再用小河边的清水漱口。
 大清早孙思邈要去采药,顾青跟在他的身后离开潼关,走进田野这里有不少在劳作的农民,跟着爬上一座小山,孙思邈开始观察各类可以做草药的植物。
 无所事事的顾青一会儿去抓蝴蝶,一会儿又逮蚂蚱,见到一个老伯在砍这一些灌木,再仔细一看猛然觉得不对,这不是茶树吗?
 “大哥,你怎么把这些都砍了?”顾青问道。
 老伯说道:“都是些灌木,把地清出来可以种一些别的东西。”
 唐朝好像没有喝炒茶这一说,这个东西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发出来的,茶叶?
 孙思邈见自己的徒弟笑的贼兮兮,上来抡起一个巴掌打在他后脑勺,“傻笑个甚,还不来帮忙。”
 “师父,我们好像要发财了。”顾青看着长满叶子的茶树眼睛冒着绿光。
第九章 一人一文钱(三)
 和孙思邈摘完了草药,顾青再次来到讲故事的地方,玩泥巴的孩子们早就等在这里了,来到他们面前开口说道:“今天我们不讲故事了。”
 孩子们呆呆看着。
 唰!使劲摇开扇子,顾青说道:“你们的爹娘能挣钱,其实你们也能挣钱。”
 “小孩子怎么挣钱嘛。”说话的还是那小胖子一脸的桀骜不驯。
 顾青使劲给自己扇着风,“眼下我就可以让你们挣钱,你们家里的爹娘长长,他们的孩子能挣钱了!”
 进过一番鬼迷日眼,五迷三道的忽悠,顾青终于用一人一文钱的诱惑让这些孩子帮自己摘茶叶。
 “我们帮你干了活,你该不会不给钱吧。”
 这小胖子哪来这么多话,心里这么想着顾青的脸上还是笑眯眯,“你们这么多人看着我,我还能跑了不成?还是老规矩一人一文钱。”
 小胖子挥了挥拳头,“你要是敢跑……”
 “让你爹来揍我是吧?”顾青一边走说着。
 潼关外三里地出现了一道奇怪的风景,有个十一二岁的大孩子背着一个大竹篓带着一群七八岁的小孩子走过田地来到小山上。
 山上的茶树三三两两,不多倒也不少。
 放下大竹篓顾青指着茶树说道:“听好了,就是这种树的叶子,千万不要摘错了!”
 “不就摘叶子?”小胖子说着就要去摘,孩子三三两两开始行动。
 顾青吆喝道,“不许偷懒,谁要是偷懒没工钱。”
 听到这话孩子们的工作热情更高了,使唤小孩子会不会太要脸了?在良心的几番谴责下并没有什么用,顾青躺在石头上享受春风,让孩子们体验体验生活,让他们知道父母挣钱的辛酸,嗯!这么想果然舒服多了,而且还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在田野里劳作的农民看着这道风景越看越是出奇。
 一群孩子折腾的浑身是草又是泥的,眼前的竹篓也满了
 “发工钱!”小胖子擦着汗,不知手上有泥结果糊了一脸。
 拿出钱袋子顾青吆喝道:“一个个都排好队伍,一个一个的来领钱。”
 “你一文。”
 “你一文。”
 “你也一文。”
 ……
 “你又是一文,哎……”顾青急忙收住手,这小胖手好眼熟,抬头看见小胖子,“你不是刚领过工钱吗?小娃娃不要贪得无厌,赶紧回家去。”
 孩子们领了钱终于一哄而散,顾青看着满竹娄的茶叶眼睛光放,“都是钱呐,在大唐潼关应该算不上好地方,长安是帝都,长安有钱人多。”
 背着竹篓顾青又看到那个酷酷的家伙,对方还是酷酷的样子,他正在抛鱼线准备钓鱼。。
 顾青走近一看他的鱼钩说道:“这种钩子怎么能钓到鱼嘛。”
 他咧嘴一笑,还是把鱼线抛入河中一副姜太公钓鱼的架势,看着那把横刀顾青来了兴趣,“你以前是个当兵的吧。”
 杨胜点着头。
 “你会不会功夫?”顾青接着问道。
 “……”
 “你该不会是个杀手吧。”顾青接着问道:“最近要杀谁了?”
 杨胜深吸一口气,把身边这个家伙无视掉。
 咕咕……顾青说着话,杨胜的肚子叫了起来,顾青想着难怪钓鱼呢,原来吃不上饭了,看他衣服打着补丁生活也不咋滴,从怀里拿出一个干馒头,递给他说道:“给你吃。”
 干裂的馒头放在眼前,杨胜依旧一副酷酷的表情,“我为什么要吃你的东西。”
 “不吃算了。”顾青收回馒头,当着他的面使劲咬了一口,吧唧吧唧的嚼着。
 杨胜:“……”
 “逗你玩的。”说着顾青又拿出一个馒头扔给他,“我今天心情好,分你一个。”
 杨胜犹豫了几个呼吸,终于拿过馒头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生活不好过吧。”顾青坐在他身边说道。
 馒头吃下肚,杨胜长出一口气,“我十六岁就去打仗了,打了十多年回来的时候就只有一身的力气还有这把刀。”
 河面很平静,顾青:“打仗当兵是什么样子。”
 “人命不是命。”杨胜看着一动不动的鱼线,“很可怕,死了很多很多的人,很多人都是死在城下成了人肉梯子,让后面的人可以攻上城墙,这大唐就是用军人的血肉铺出来的……”
 他安静的诉说着,“有一次是大雪天,天寒地冻我们在截击隋帝的援军,在雪地里蹲了十多天,我和我兄弟靠在一起……”
 “我们一边聊着天,他说他要睡一会儿。”杨胜的眼眶红着说道:“当我想要把他叫醒,发现他怎么都醒不了,他是被活活冻死的,那时候他笑着和我说他当兵之前她媳妇怀上了,她媳妇等他回家给孩子取名字……”
 “战乱结束后,我回去找到了她的媳妇,当我看到她抱着孩子一脸的高兴,仗打完了丈夫该回家了,我没敢说她丈夫死了,我跟她说她丈夫要晚几天回来,我把军队里给的那点银子全部留给了她,你知道那种感受吗?”
 “我知道……”顾青说着站起身,“天色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
 走了几步回头看着杨胜落魄的背影,有些同情他,一路回到破寺庙顾青找了一口还能用的破铁锅,然后架起锅生了火,开始炒茶叶,回想着当年饭后没有一杯茶就浑身难受。
 “套马滴汉子,威武……”顾青一边唱着歌,一边使劲翻炒。
 孙思邈看着炒这不知名树叶的徒弟一脸诧异,还越炒越起劲,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一边揪自己的胡子低语:“这失心疯是怎么治来着……”
 炒完了茶叶,顾青赶紧泡了一杯递给孙思邈,“师父,请喝茶。”
 “你自己怎么不喝?”孙思邈看着茶很嫌弃。
 “呵呵……”顾青笑道:“我哪儿知道,我炒出来的东西是啥玩意儿,万一喝出人命咋办。”
 孙思邈脸色逐渐红润……
 “不喝拉倒。”顾青拿起茶杯往自己嘴里灌,回味着……记忆茶叶的味道不应该这么苦涩才对,手艺果然不行,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有些茶叶的滋味,提神醒脑果然还是茶叶。
第十章 路遇碰瓷
 在歌舞升平的长安城尽头是巍峨的皇宫,李世民从噩梦中惊醒,正在一旁帮着扇风的长孙皇后也没有说话安静地端来一碗羹汤,“陛下,喝一点吧。”
 “什么时辰了?”李世民嗓音嘶哑。
 午后的阳光照在殿外,长孙皇后心中知道当初的事情在自己丈夫心中是一个禁忌,那个梦魇时不时都会出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低语回答,“未时。”
 李世民坐直身体看奏章不知不觉睡着了,喝了一口羹汤让自己的咽喉舒服一些,继续看着眼前的奏章。
 长孙皇后把一份奏章放到他的面前,“陛下,刚刚看到这里了。”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继续看着。
 一份一份的奏章,到处都在诉说着民生,粮秣,人口,倒是有一份奏折让他有了兴趣,这份奏章没有述说该说的事情,而是写着一首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李世民一边念着:“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难……”李世民点头,“好诗。”
 长孙皇后用余光也看到这首诗,笑骂道:“怎么读起来一股子不得志的酸味。”
 “诗却好,怎么没有题名?”李世民看到落款,是个叫顾青的人写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孙皇后笑着:“不过倒是一个有志气的人。”
 李世民把这首诗放在一边,然后接着看其他的周章,不管怎么说只是一首好诗,诗词这种东西出现在处理国事奏章上总是有些不妥。
 长孙皇后知道李世民的态度,把诗词写在奏章之上确实有些卖弄取巧之嫌,她回头低声对一旁的宫女说道:“该准备晚膳了……”
 ……
 “从此七个葫芦娃与蛇精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一个改编版的葫芦娃故事说出口,顾青一脸得意开始收钱。
 故事被改的有些恶俗,孩子们听得也意兴澜珊。
 “下次讲什么?”小胖子拿出一文钱。
 “下次嘛……”顾青摇着折扇,“下次讲什么还得看我的心情。”
 “那孙猴子后来怎么样了。”小胖子追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