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不觉就要走到了承天门,李治接着说道,“说得有些远了。”
裴行俭微微一笑,“其实一开始我以为会是老师去走动找人寻求帮忙,没想到是晋王殿下,不过晋王也放心我会劝说李承乾的。”
“交给你了。”李治停下脚步。
“看来这个人情老师要欠晋王殿下的人情了,这个人情怕是要许敬宗来还。”裴行俭说话微笑着走入承天门。
李治站在原地回味着裴行俭的话,这个家伙说话很有意思,说得明白却不会说的太明白,其实要救出许敬宗有很多的办法,顾青不可能没有办法救许敬宗,只是这个人情自己不想错过,裴行俭说得也很清楚,要让顾青欠一个人的人情难得,顾青的人情价值可不菲。
裴行俭走入宫中,经过宫中太监的禀报来到李承乾的面前。
“陛下,波斯的使臣都是已经安排好了。”裴行俭汇报着。
李承乾微微点头,“波斯使者这次朝贺一定有事情相求吧。”
“是的,这次他们的要求就是大唐出面来平息天竺和波斯之间的争斗。”裴兴建述说着,“如今西方的格局一变再变,大食的西方也爆发了战争,有几股势力在大食的西方征战,有一个信奉天主的国度开始征战,而且他们兼并了拜占庭,这个国度有一个名字用西方的话语来说中原话,因为就是罗马,他们的君王查理大帝对大食开始征讨,如今大食已经一退再退,为了生存,这场征战或许会祸及波斯,因为波斯对西方来说太过富裕了。”
李承乾听了一脸的疑惑,没想到如今的西方局势如此复杂。
“陛下。”裴行俭再次说道,“波斯使臣希望大唐可以出兵,保护波斯,波斯的贵族愿意每年增加朝贡。”
李承乾一阵冷笑,“这帮家伙想得美。”
“臣以为,这件事中大唐可以大作文章,不过陛下要小心如今的罗马,他们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底蕴深厚,波斯不过是一些小贵族支撑起来的国度,而罗马是西方的大国,他们的帝王查理大帝野心勃勃,大唐不可不防。”
“你觉得多久可以波及到波斯。”李承乾问道。
“不清楚。”裴行俭面如难色,“西方对我们来说鞭长莫及,或许用不了多久大食就会覆灭,说不准,罗马虽然实力强大,不过他们没有火器。”
李承乾微微点头,“如今钱庄就要成立,西方的动荡对大唐来说是一个机会。”
“确实是一个机会。”裴行俭脸色也挂着阴谋的笑容。
第六百七十二章 李治相邀
“陛下说到了钱庄有一件事臣觉得应该多说几句。”裴行俭躬身说话道。
“但说无妨。”李承乾看着裴行俭。
“陛下,若是钱庄一旦开辟怎么才能让顾青把钱放入钱庄。”裴行俭说话道。
听到这话,李承乾淡定说道,“知道顾青一定会有所犹豫,所以许敬宗就是朕和顾青之间谈判的筹码。”
“陛下,臣以为顾青不会因为许敬宗乖乖就范。”
“何以见得。”李承乾反问。
裴行俭思量了一会儿回答说道,“顾青与陛下之间的事情,是顾青会不会把钱放入钱庄,这一点其实陛下比顾青更加着急,对顾青来说银钱他顾青有的是,而且一旦东南风起,海贸船只一回来,会有大批的货物进入中原,还有更多的银钱,而且如今的顾青看在倭国的分厂已经建立有半年时间了,现在想来已经有不少的货物正在装载,与其说大半个中原的生意对顾青来说是负担,可对顾青来说不是燃眉之急。”
听到这话,李承乾犹豫了。
裴行俭再次说道,“可是对朝中与陛下来说,钱庄的成立与顾青的银钱脱不开关系,若是没有顾青源源不断把银钱放入钱庄之中,那钱庄维持不了多久,而且顾青的那些银钱大可以全部换成银饼,一旦顾青这么做,整个中原的贸易很有可能出现问题,顾青一旦不稳就会造成钱不值钱的局面,这是我们要防范的。”
“你接着说。”李承乾提起精神。
裴行俭再次说道,“许敬宗不是陛下的筹码,对顾青来说许敬宗也不是他的软肋,押着许敬宗不能要挟顾青,还可能成为顾青不支持陛下的一个理由,说到底许敬宗的罪过确实罪不至死,还请陛下明鉴。”
李承乾点头对一旁的小太监说道,“传朕的旨意,让大理寺立刻把许敬宗放了。”
“是。”小太监立刻去办。
王金诧异地看着这个场面,这个裴行俭竟然三言两句把李承乾说动了,王金心里想着裴兴建与狄仁杰,还有自己对李承乾的劝说的方式不同,站在李承乾的角度来述说利害关系,这个裴行俭讲话的方式很高吗。
王金观察着许敬宗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少年,这个少年以后一定会身居高位。
李承乾低声对裴行俭说道,“许敬宗罪不至死,朕也不能让他继续留在朝堂,尚书令一职也会空缺下来,裴行俭如果你可以让顾青把钱放入钱庄,尚书令这个位置就是你的了。”
“多谢陛下。”裴行俭朗声说道。
“你也别谢朕,褚遂良向朕引荐过你,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从长安令到兵部直到如今你立下不少功劳,其实你早就可以提拔了,只是朕想在多看看你。”李承乾微笑说着,“若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你退下吧。”
“臣告退。”
裴行俭离开之后脸色没有多少欣喜的笑容,到底只是帝王权术,李承乾想要利用自己,而且会一直利用下去,李承乾身边需要人制衡顾青,拉拢自己让自己成为尚书令也是为了以后起见。
顾青的影响不会因为他不是相国了就失去,李承乾让自己成为尚书令是为了给他自己一个定心丸,对褚遂良李承乾没有太多的信任,自己也是李承乾的第二选择,除了褚遂良之外的第二个准备,顾青把钱存入钱庄自己就可以成为尚书令,一旦自己成为了尚书令,李承乾让自己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逼着顾青退位了。
大理寺很快就收到了旨意,李承乾念许敬宗为了朝堂殚心竭虑,罪不至死,下令大理寺放人,并且许敬宗终其一生不得再入朝为官。
这件事在坊间引起的不小波澜,所谓的玉门关造反也以一场误会的形势给解释过去了。
许敬宗一步步走出大理寺,走到阳光下看到站在不远的李义府。
两人相识一笑,李义府上前对许敬宗说道,“我已经辞官了,朝中的日子我厌倦了。”
许敬宗拍着李义府肩膀,“我就知道,顾候爷不会不帮我的。”
“听说这一次是裴行俭向陛下劝说,才会放了你。”李义府低声说道。
“莫非……”许敬宗思量着,想到当初上官仪等人是第一届书院科举的学子,贞观一朝的最新一届新任官员之中,裴行俭也是书院出来的,上官仪也是,心中也有些明白,点头说道,“到底还是顾候爷帮了我们。”
“你是说裴行俭是顾候爷的人。”
许敬宗微笑说道,“谁知道呢。”
“走吧,我们一起去见见顾候爷。”李义府说话道。
两人并肩走着,一个小厮拦住两人去路说道,“敢问两位是许敬宗和李义府?”
“你是谁?”李义府看着拦路人疑惑。
对方微笑回到说道,“我是程家酒馆的一个小厮,两位可是去见相国?”
“你……”许敬宗诧异对方怎么知道。
小厮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两位莫要见怪,两人刚刚离开朝堂晋王殿下已经知道了,晋王殿下邀请两人去程家的酒馆一叙,为两位接风洗尘,人生还长,还有很多路可以走,请吧。”
晋王殿下?
许敬宗心中越加疑惑了,晋王殿下要见自己做什么?莫不是说自己能够出来这件事与晋王殿下还有关系?
来到程家的酒馆,许敬宗看着酒馆之中的热闹,跟着小厮一路来到二楼的一个安静的房间之中,打开门就见到了李治。
“见过晋王殿下。”
两人一起行礼。
“不必多礼,请坐吧。”李治微笑示意小厮关上门。
“晋王殿下这是……”许敬宗问着。
李治给两个空酒杯倒上酒说道,“这些年,两位在朝中的忙碌其实顾候爷都知道,你们两位为他做了不少事情,见不得人的事情,见得了人的事情,你们都做过不少,我在顾青身边也听说过不少,以后你们也不会再入朝为官了,可扬名立万的机会有很多很多,如今薛稽还在倭国,上官仪不会一直在我身边帮我,阎立本在东海边上走不开,现在我身边需要人来帮我。
第六百七十三章 准备返航
许敬宗和李义府相视一眼,觉得李治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让两人感到很突兀。
看到两人神情不定,李治再次说话道,“其实这一切都是顾青安排的,我知道这对你们来说有些唐突,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顾青,可是你们问了顾青之后就别来找我了,也别来海贸司了,你们自己选。”
话说道这里许敬宗算是听明白了,在李治眼里自己就是顾青的人,如果自己还是什么都听顾青的,对李治来说自己还不如不去海贸司,只要今天答应了李治,那么自己就要和顾青脱离关系。
“想明白了吗?”李治再次问道。
李义府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接着问道,“晋王殿下和顾候爷有什么矛盾吗?”
“没什么矛盾。”李治淡然说道,“只是在海贸司你们是帮我做事,不是帮顾青做事,你们明白了吗?”
许敬宗按住要再次追问的李义府,颔首说话道,“我们明白了,明日一早就来海贸司做事。”
李义府诧异看这坐在自己的许敬宗,没想到许敬宗会答应的这么快。
“这样就好,明日一早我在海贸司等你们,告辞。”李治站起身又说道,“你们一定还久没有踏踏实实睡过了,酒馆里我给你们安排了房间,银钱我都已经付好了,你们好好休息一天。”
“恭送晋王殿下。”许敬宗站起身行礼。
李义府还是一脸的迷茫小声问向许敬宗,“你这么快就答应了?”
“没什么不好答应的,有一条退路不是更好。”许敬宗开始吃着桌子上的饭菜。
“那顾候爷那儿,要不要去解释一下。”
许敬宗连连摆手,“不需要了,晋王殿下见过裴行俭,现在又和我们说这些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我们对顾候爷已经没有价值了,顾候爷如今的地位太过敏感,如果我们接着给顾候爷做事,反而对我们自己不好,晋王殿下为我们着想,我们也该为自己想想,再说了我相信这其中就是顾候爷的安排。”
李义府低下头回味着这次谈话。
倭国,春日就要到了东南风向就要来了,薛稽正在安排这一次的返航。
“所有要返航的人,全部留在港口半个月,生病的人全部留在海岸,病好了才能上传。”薛稽下着命令,“船舱是一个很封闭的空间,如果有伤风的人,留在船舱很会有很多人传染。”
来到港口的民夫愿意听从薛稽,也就是说这半个月时间,所有人都要等着半个月后才能上船返航,第二次出海的人已经习惯了这个规矩,而且这也是出海的铁规,任何生病的人都不能上船。
“一块块琉璃正在装载,还有不少的香水与矿石,等等从倭国制造开掘的东西全部要送去关中。”
薛稽看着手中的橡胶,“这个就是顾候爷要造出来的东西吗?”
“应该就是了。”说话的是工厂的人,也是书院出来的学子他解释道,“之前也就顾候爷给的一个样品与配方,倭国的原材料太少,我们能做出来的只有一百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