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晃没有送狄仁杰离开家门,等到一切安静下来之后,这才回想起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怯弱,以前为了吃口饭可以豁出性命,如今自己为了如今的官位,却也胆怯了,心中苦涩一笑这真的是我自己想要的日子吗?
杨胜听完了矮子的禀报亲自来到的顾青的家中,见到这家伙在看书好奇说道,“看什么呢?”
“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已经编撰出来了。”顾青把书放在一边。
杨胜坐到顾青的身边说道,“狄仁杰去查了查,查到一个叫做安晃的人,也是矮子刚刚来回报的。”
“安晃?”
“对!姓安。”杨胜接着说道,“是昭武九姓一脉的人,这孩子小时候的日子不好过,到了中原有长孙无忌的帮助才会有今日,狄仁杰打算不深查,在观望。”
“李承乾现在在做什么?”
“他啊。”杨胜笑了一笑,“现在他在召见西域三十六国的使者,高句丽与倭国的使者两日后就会到,也就这两日波斯,吐蕃的使者也会来。”
“哦。”顾青眼神淡定点头。
“怎么?想去看看热闹?”
“有什么好看的,家里清闲着不好吗?”顾青微笑着说道,“长孙无忌如今这一招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李世民帮我拦下来了,不过长孙无忌也露出了他的势力,我们再看看,再等等!我们千万不要自乱阵脚?”
“那长孙无忌暴露的势力,我们要不要想办法铲除了。”
“不行,动不了他们,不然朝中你查我,我查你,还有完没完了。”顾青摸了摸鼻子,“咱们以不变应万变,管他长孙无忌三拳六脚还是降龙十八掌我照样接着就是。”
“可不咋滴!”杨胜非常中肯顾青的这个想法。
“我们也要给我们自己留一个退路。”顾青说道,“别说什么破釜沉舟,一鼓作气?这都是极少数的例子,所以成功的人也特别的耀眼,长孙无忌现在比我着急,我为什么要着急。”
“你总是这个模样。”杨胜瞧了一眼顾青。
“我还能做什么呢?”
“那个安晃要不要跟着在查查,和尚那里还有一些人手在。”杨胜说话道。
“昭武九姓的人,以前我很想查,现在我又觉得没有必要了。”顾青思考着,安禄山这个人物对自己来说或许已经不足挂齿了,在如今的形势之下,朝中格局按照自己的机会这么走下去,会形成一种以选票和论证为核心的朝堂,节度使这个职位也没有给予太大的权力,有时候看着苍天连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这只蝴蝶会给大唐带来这么大的风浪。
其实安禄山的本姓并不是安姓只是之后被一个叫做安延偃的人收养之后才有了安禄山这个名字。
想到这里顾青对杨胜说道,“你让和尚找几个机灵的人,最近工厂会又一批货物送过河西走廊,我会让人混在商队中到了河西走廊去找找安延偃这个人物。”
“他是谁?”杨胜疑惑着。
其实顾青对安禄山这个人物还是很矛盾的,安禄山的造反让盛及一时的大唐走向了末路,这也是整个大唐一朝最关键的转折点,可是现在顾青怀疑会不会有安禄山这个人都不好说,新的格局让顾青心中没有什么把握,如果一切都已经变了,那么以后会发生的一切也都是自己始料未及的。
书院中
今日是顾晓上学的第一天,听着夫子在课堂上讲课,心不在焉,房承先早就等在了课堂外,顾晓侧目看着这个家伙等着夫子讲完一起出去玩。
“你叫什么名字。”坐在顾青身边的一个同龄少年问道。
“我叫顾晓。”顾晓呵呵看着对方,也小声说道,“你叫什么?”
“我叫杨钊。”对方回答说道,“这个夫子好啰嗦,怎么说了半天也说不完了。”
“应该快说完了吧。”顾晓对杨钊说道,“我们等会一起去玩吧。”
“好哇,好哇。”杨钊连连点头。
“你们要去哪儿玩?”坐在顾晓身后的孩子也说道,“带上我好不好。”
顾晓回头看了一眼说话的人,“那好一起去。”
“我叫李林甫。”坐在顾晓身后的孩子介绍着自己,“我太爷爷是长平王李叔良。”
听到李林甫这么介绍自己,杨钊微微低下头,对方王侯的后代应该很容易就可以交到朋友吧,心中很羡慕对方的身份,不过杨钊在无意间听到过那些夫子的议论,这个顾晓就是如今相国顾青的嫡长子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告诉其他人,好奇地看了一眼顾晓。
夫子讲完后,顾晓带着杨钊和李林甫走出课堂来到房承先的面前,“房兄,久等了。”
“不碍事。”房承先笑呵呵说话道,“我带你们去书院转转吧,你身后的这两位是……”
顾晓连忙介绍道,“这位是李林甫和杨钊以后他们就是我的同窗了。”
杨钊和李林甫尴尬笑笑,房承先也带来一个人介绍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个人,这位是张兄。”
“在下张九龄。”张九龄躬身说道。
见到对方行礼,顾晓这边也赶紧行礼。
“都别行礼了,在书院里没这么多的规矩。”房承先笑呵呵说道。
顾晓眼神古怪,张九龄这个名字在父亲的密室中见到过。
第九百四十章 顾晓的结拜
心中越想越不对劲,张九龄这个名字是自己的父亲在自己出生前就写了,按照这么推算这个张九龄那时候也应该没有出生才对,怎么父亲会知道,或许是同名同姓吧,顾晓心中这么对自己解释着。
房承先带着顾晓与其他人在书院逛着显然成了一个带头大哥。
“即然我等都是同窗,又是相识一场。”李林甫说道,“不如来一场结拜,我们来结为异性兄弟如何?”
孩子总是玩心重,几个孩子立刻有了兴趣,房承先说道,“顾老弟,你意如何?”
“那就……结拜吧。”顾晓说道。
“好!”房承先点头,“前方不远处就有一处桃林,前有桃园三结义,今日有我们五人结拜!”
几人来到桃林中,顾晓,房承先,张九龄,李林甫,杨钊五个孩子相互说着各自的誓言在这里结拜。
房承先的年纪最大就是大哥,而后是张九龄,再是李林甫和杨钊,最小的则是顾晓。
书院的日子顾晓很喜欢,尤其是是可以和一群孩子一起玩,正在书院和几个高年级学子讨论的李泰一眼就看到笑呵呵玩耍的顾晓,这小子真的来书院了,李泰连忙对自己身边的学子说道,“你们这些日子去长安各个铁匠坊看看铁器的打造。”
几个学子朝着李泰行礼离开。
李泰大步拦住正在玩耍的顾晓,“哈!你小子果然落入我手里了。”
“呵呵呵。”顾晓尴尬笑着,“见过魏王叔叔。”
听到顾晓称呼对方魏王除了房承先,张九龄,李林甫,杨钊三人连忙行礼,这个魏王李泰如今可是书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除了当朝相国顾青,整个书院的掌握人就是魏王李泰,顾青之下,这个魏王李泰就是书院的第二人。
“你们不必多礼。”李泰说道。
遇到李泰,顾晓就知道自己在书院的日子要不好过了。
李泰小声对顾晓说道,“你回去之后和你爹说一下,我最近又想吃他做的煎饼果子了。”
顾晓讶异,“你不会自己做吗?”
“我就是要吃他做得。”李泰不可以用手中的折扇轻敲着顾晓的额头,“把话带给你爹就好。”
“好吧,我知道了。”顾晓很不乐意回答。
看到顾晓和魏王李泰这么自然的交谈,张九龄,李林甫,杨钊三人都看傻了眼,这个顾晓和魏王李泰是什么关系。
话说完李泰看了一眼房承先,又看着其他几个孩子,“你们接着玩。”
李泰走后李林甫立刻上前追问,“顾晓,你和魏王殿下认识?”
“哼,就是一个吃干抹净的胖子。”顾晓有些嫌弃地看着李泰的背影。
像是听到了自己的话,顾晓看着李泰停下脚步回头还朝自己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让顾晓不自觉打了一个寒颤。
“你太厉害了。”李林甫羡慕地看着顾晓。
杨钊也看着顾晓的眼神闪烁。
房承先咳嗽了两声说道,“我们带你们去书院的藏书阁看看,不过我们只能站在外面看,等你们十三岁的时候就可以进入藏书阁看书了。”
“为什么一定要十三岁之后。”张九龄好奇问道。
“我也不知道。”房承先说着话,说是孔颖达老夫子和其他老夫子定下的规矩。
顾晓跟着几人在书院里走着,走了好一会儿才来到藏书阁,这个书院很大,几个孩子也走累了。
杨钊悄悄往藏书阁里面看去,整个藏书阁坐满了看书的学子,不过这里很安静,连自己说话的声音都不自觉放低了不少,“你说他们怎么都不说话。”
“这也是藏书阁的规矩。”房承先说道。
“为什么会有这种规矩。”张九龄疑惑。
“这个……”房承先一时间有些回答不上来。
“你们几个孩子不要站在这里了。”一个在书院里干活的女子说道,“你们还小现在是不能进入藏书阁的,快回吧。”
管理藏书阁的是一群女子,也是顾青安排的一直延续到如今。
见有人要赶自己离开,几人不免失落。
顾晓拿出之前李泰交给自己的令牌递给她说道,“我有这个,我们可以进去吗?”
女子接过令牌看了许久,又看着眼前这个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顾晓。”顾晓回答。
“那好吧。”她微微一笑立刻明白了,书院能有令牌的人不多,每一个有令牌的人都在藏书阁有记录,其中年纪最小的就是这个顾青的嫡长子顾晓,把令牌交给顾晓,“你们可以进去,不过进去的时候不许说话,也不许随便翻看这里书知道了吗?”
“知道了。”几个孩子点头。
房承先也有些奇怪,其实这个令牌自己也有,只是现在自己的年纪已经可以进入藏书阁,在整个书院这个令牌没几个人拥有,有了这个令牌可以随时进入藏书阁,因为藏书阁的到了子时就会关闭,想要在子时以后进入只有靠这个令牌,不过想想也是,以前自己不知道,之后听了自己的父亲的解释才明白,这个顾晓是顾青的滴在嫡长子,这也不奇怪了。
张九龄看着这里书籍的眼神尽是激动,五个孩子参观了好一会儿。
“藏书阁的书好多。”张九龄感叹,“真了不起。”
“其实藏书阁的书一直在增加,很多古籍还有孤本都在藏书阁中,以后你们有空可以去看。”说道这里房承先有些自信,又说道,“不过有些书藏书阁也不能拥有。”
顾晓知道房承先说道就是自己父亲的那些书。
顾晓说道,“天日也不早了,我们明日再会吧,我先回家了。”
“你不住书院吗?”李林甫疑惑。
“我家就在村子里。”顾晓笑着说道,“对了,你们都可以去我家吃饭,我家的饭菜可好吃了。”
张九龄有些迟疑,“这个……”
“好。”房承先立刻答应了。
“即然大哥去,我们也去。”李林甫说道。
范健算好了时辰来到书院门口等候,就看到了顾晓带着几个孩子走出来,而就在这时一个孩子灰头土脸地跑向书院,顾晓看着那个孩子慌张跑来问着李林甫,“今日课堂上是不是有一个人没来。”
“对呀。”李林甫点头,“开课第一天就不来,架子还真是够大的。”
第九百四十一章 心事重重
那孩子看着十三四岁的模样,急急忙忙而来对着书院门外的守卫说道,“我是来上学的,这是我的路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