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媚也走来说道,“玄奘法师,斋饭已经备好了。”
 要留在顾青的家里,唐玄奘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会想刚刚见面的数年前顾青还是一个少年,那时候的顾青就有着一般年龄没有的果决,现在的顾青看起来更加的内敛,要住在顾青说不定可以更好的观察顾青。
 “多谢顾施主收留。”唐玄奘点头。
 “不知玄奘法师此来长安所为何事?”
 “贫僧只是来见故友,那人就是大宁寺的方丈。”唐玄奘低声说道。
 一旁正在骑着木马的顾晓也看着唐玄奘,等到唐玄奘进屋之后他急忙来到顾青的身边,“爹爹,这个和尚是什么人啊。”
 “他是唐玄奘。”顾青对自己的儿子说道,“他走过很多地方,去见过很多很多我们没有见过的事物,说不定他可以给你讲故事呢。”
第七百七十六章 昭武九姓
 顾青帮着武媚准备斋饭,小顾晓鬼灵精怪地往唐玄奘的屋内探了探,瞧着这个和尚正盘腿坐着,顾晓小步走入上下观察唐玄奘,唐玄奘也看着小顾晓。
 “我爹爹说你有很多的故事。”小顾晓盯着唐玄奘说道。
 “你就是顾青和武媚所出的嫡子?”唐玄奘微笑问着这个小家伙。
 “对呀。”小顾晓点头,“你有什么故事,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没想到顾青的孩子都已经这么大了,转眼已经数年。”唐玄奘看着这个孩子,“贫僧的故事没有你父亲的故事来的奇妙,贫僧不过走的比别人要远而已。”
 “对了!”小顾晓也盘腿而坐而道,“有人说我父亲是一个坏人,有人说我父亲是一个好人,你觉得我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顾青说不上是一个好人。”唐玄奘低声说着,“顾青只能说是一个做事很有目的的人,他的想法总是与很多人有差别,你的父亲也是贫僧所见最特殊的一个人。”
 “那我父亲是坏人咯。”小顾晓有些傲娇的抬起小巴。
 “也说不上是一个坏人,这个世界上的正义与邪恶正在意义上是很模糊的,只有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非对错除了要问别人还要问你自己。”唐玄奘低声说道。
 “所以说我父亲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一个坏人,你再骂我爹不是人对不对!”顾晓说道。
 唐玄奘一阵苦笑,不知道眼前这个孩子是真的不懂,还是听懂了。
 “斋饭准备好了。”顾青让家中下人把饭菜带到唐玄宗的房间。
 “爹!”小顾晓说道,“他说爹爹不是人。”
 “你回去吃饭吧。”顾青对自己儿子说道。
 “哦。”小顾晓应了一声离开。
 “你的孩子已经这么大了。”唐玄奘微笑看着顾青。
 “一晃眼就这么大了。”顾青对他说道,“坐下来说话吧,刚刚话的还没有说完。”
 唐玄奘坐下看着顾青许久,“对那帮家伙你真的要一直追查下去吗?”
 顾青微微点头,“从我入长安开始,我对谁都不是这么的忌惮,我知道我走上这条路会有多少的敌人,我也清楚有什么人会与我为敌,这些年遇到的种种事情,让我心里很没底,这些人的出现出乎我的意料。”
 “昭武九姓,你可知道?”唐玄奘低声说话。
 顾青自然知道昭武九姓,汉初的时候,匈奴功破月氏,月氏被迫西迁,以河西昭武为故地的月氏部落向西逃亡,进入中亚粟特地域形成若干城邦,这些城邦也就成了月氏的新地带,
 各城邦重获独立后,复姓昭武,其中有安、曹、石、米、何、史、穆、毕,统称昭武九姓。
 大唐人对这些人的总称是胡人,其中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昭武九姓的其中之一,如今昭武九姓已经接近突厥化,族人分部在突厥西陲,不过在大唐的中后期昭武九姓氏开始与中原人融合,更有昭武九姓的人在朝中任命为官员,安禄山与史思明就是其中之一。
 “顾青?”唐玄奘见顾青出神呼唤道。
 “想到一些事情。”顾青回过神说道,“他们与昭武九姓有什么关系。”
 “这些人其中的有些人就是出自昭武九姓,神农架的老人也与昭武九姓有关。”唐玄奘说道,“记得解八两吗?其实他的真名不是解八两,而是史平,昭武九姓的后裔。”
 顾青盯着唐玄奘心情很不好,昭武九姓!如果真如唐玄奘说的那样,这个局就太大了,昭武九姓中的人。
 如果安禄山的造反是必然,那么整个唐史中的历史沿革昭武九姓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想到这里顾青脊背发凉。
 “看起来你已经看出了什么。”唐玄奘说道。
 顾青余光看到门外躲藏的身影,无奈说道,“进来吧。”
 小顾晓有些不情愿的走进门。
 唐玄奘很有兴趣地看着顾青的儿子。
 “都听到了?”顾青问着自己的儿子。
 “你又没关门,如果不想让孩儿听到,就关上门便可。”小顾晓有些倔强。
 “那你就坐下来听。”顾青说道,有些事情自己的儿子多知道一些也好。
 唐玄奘又说道,“你不妨沿着这条线索查下去,说不定可以查出什么线索。”
 顾青知道唐玄奘说的是什么,比如府正这个家伙的真实姓名是不是也在昭武九姓之中,也不能非黑即白昭武九姓不是所有人都是对中原又敌意的,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说的就是昭武九姓的生活状态,更是享誉很久的大唐六大都护府。
 河西走廊一带胡人商业贸易繁盛,从张骞联通西域之后大量的中亚和欧洲的商人就陆陆续续的踏着张骞走过的足迹来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这条路也就是现在的丝绸之路,而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中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张掖、武威这几个地方成为了商人进入中原地区的重要驿站,大量的胡人从西域而来到河西走廊进行交换,这一代也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这个地方就是突厥的西陲河西走廊的敦煌一带,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也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群一代代繁衍下出现了著名的姓氏群体——昭武九姓。
 到了唐朝的开元年间,在丝绸之路的滋润之下,昭武九姓越来越庞大,也就有了之后六胡首领康待宾在长安被腰斩,从而造成了安禄山,史思明对满目苍夷的晚唐发动战争。
 昭武九姓的延续非常长安,安史之乱以后昭武九姓开始分离,形成一个个的国度一直其中地盘一直可以追到千年之后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两国,他们的起源就是昭武九姓,也就是如今的胡人。
 昭武九姓与中原的五姓七宗不同,五姓七族在中原根深蒂固,土生土长的中原人,可是昭武九姓对与如今的大唐的来说就是胡人。
第七百七十七章 线索
 在原本的历史中昭武九姓是连接着西方与中原的一个交接点,现在的昭武九姓也没有发展起来,在自己顾家的生意下昭武九姓想要接触丝路贸易还要看中原人的脸上,顾青还是觉得以如今的大唐国力可以是昭武九姓还在萌芽的之后事先就能压住昭武九姓。
 “多谢了。”顾青微笑对他说道。
 “贫僧知道的也不多,那一位擅长奇门遁甲的人贫僧也见过几次。”唐玄奘又说道,“就是在大理寺犯下大案的那一位,贫僧想不起他的长相了,只是知道这个人的右脸上有一块疤。”
 右脸有疤?顾青记下这个线索。
 “这些都是贫僧知道的,希望对你有用。。”唐玄奘说道。
 “多谢。”顾青站起身离开。
 小顾晓跟上顾青的脚步追问道,“爹,昭武九姓是什么。”
 “是胡人,一类不得不防的胡人。”顾青牵着自己的儿子说道,“去吃饭吧,爹爹我还有些事情要去办。”
 “是不是要去找杨伯伯办事了。”
 顾青微微点头。
 范健看着小顾晓,虽然这个孩子年纪还小不过看起来和顾青小时候是一模一样,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有时候连对金钱的执拗都是如出一辙,有其父必有其子,顾晓这个孩子鬼灵精,大多数时候都是家中的夫人武媚带着还会与高阳公主晋阳公主一起玩,顾晓会有这种性格和夫人的管教有很大的关系。
 与他父亲一样的机敏,又有她母亲一样有着一双明媚的双眼,这个孩子以后不是一个会吃亏的主,顾家的未来看起来会更好。
 范健对小顾晓说道,“少爷还没吃呢,夫人该着急了赶紧去吧,再晚等一会儿又要挨板子了。”
 “哦。”顾晓不乐意地看着自己的父亲离开,回到饭桌上与家人吃着饭。
 范健跟上顾青的脚步,一直以来顾青就是让自己传话给笔斋,看起来这一次顾青是在唐玄奘那里得到了很重要的线索。
 一路来到杨胜家的门口,顾青见老杨坐在家门口的太阳底下吃着面条。
 “顾青,你怎么来了?”杨胜一口气把碗里的面全部放入口中,放下碗说道,“出什么事情了?”
 “有些线索了,唐玄奘告诉我的。”顾青对杨胜说道,“那个杀了唐俭全家的人脸上有一块伤疤。”
 “我派人去大理寺找狄仁杰对一对。”杨胜接着说道。
 “还有一件事。”顾青又说道:“派出我们的人去盯着昭武九姓,昭武九姓说不定就有我们要的线索。”
 “我知道了。”杨胜拿着碗说道,“吃了吗?”
 “还没!”顾青说道。
 “媳妇再拿三碗,顾青来了。”杨胜朝着自己院子里喊道。
 杨胜的媳妇端来面条,顾青,杨胜,范健三人一起吸溜着面条。
 “唐玄奘的话可以相信吗?”杨胜一口面条一口蒜。
 “他没有理由骗我。”顾青回答。
 “嗯。”杨胜咽下一口面条又说道,“还是你儿子听说,我闺女一天玩在外面野,好不容易魏王殿下帮忙把我闺女列入了书院,她听课听不了多久又跑出来野玩,我说落他几句话,她就顶我的嘴,越来越难管喽。”
 “还不是你平时给惯出来的。”杨胜的媳妇在后方低声说着。
 杨胜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我就着一个女儿,我不惯着她,我惯着谁?”
 顾青看着村子的不远处,杨胜的女儿正率领着村子里一帮熊孩子玩着行军打仗的游戏。
 看得出杨胜很喜欢现在的生活,闲散的时候可以扛着锄头去田地里干活,更闲散的时候可以坐在家门口看着村子里的炊烟袅袅,杨胜也不太管如今青帮的事情了,顾青也打算慢慢接手给范健。
 “东海的海船也该出发了吧?”杨胜说道。
 “嗯,这一次我信中交代给阎立本的事情很多,现在的他应该忙的分身乏术。”顾青语气平淡说话道,“海贸司已经正在准备第二次民夫的征兆了。”
 杨胜点头,“这些日子遇到的事情越来越讳莫如深,和尚与矮子不止一次抱怨不好查,先说一直没有消息的二贤庄,再是吴王殿下,你现在又来了一个昭武九姓,看来我还要忙碌一阵子,清闲日子还没到呀。”
 顾青搭着杨胜的肩膀说道“这么快就想着撒手不干了?”
 “我看你比我更着急。”杨胜说道。
 有时候确实很着急,只要查清楚了二贤庄的事情这个组织也可以就地解散了,至于昭武九姓,至于吴王殿下?这些事情就让它自己慢慢发展吧,顾青从来不会质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而是庆幸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
 东海
 这个季节的第一批海贸又要开始了,阎立本在东海边上忙的不可开交,指挥着民夫开始准备开船,这一次海贸的任务很重,而且这一次要送到倭国去的人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