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喝酒去。”顾青也同仇敌忾的点头。
 第二日,甘露殿
 李承乾最近心情不错,朝中的事情渐渐自己可以说的上话,而且新任官员也有几个做事能力拔尖,非常有资质的年轻的官员,一切都往好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正当这时吏部尚书杨师道拿着十多个奏章而来,“陛下出事了。”
 “怎么了?”李承乾看着杨师道。
 “这……”杨师道有些犹豫,而后拿出十多封奏章,“有不少人辞官不做了?”
 “是吗?”李承乾疑惑,“给朕看看。”
 杨师道把奏章递给李承乾,“陛下请看,这都是这些人的辞官奏章。”
 李承乾一本本打开看了起来,刘望?徐明?……这些名字怎么这么如此眼熟,李承乾回想着拿出前两日褚遂良递给自己的奏章也对照了起来,不对呀!怎么会这样?李承乾看了一遍又一遍,辞官的人数一共十三个,褚遂良定下来的人选一共有十五了,偏偏是这几个最翘楚的人全部辞官了?
 “这是怎么回事!”李承乾面带怒色说道。
 “这……”杨师道支支吾吾开口,“臣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了,这些人就是突然间全部都辞官了,辞官也就算了,一个个还写的有理有据,怕不是约好的!”
 “朝堂什么时候亏待他们了,朕做错什么了吗?”李承乾气得浑身颤抖。
 “其实臣打听过了。”杨师道说道,“这些人在辞官前一日都与别人接触过,好像是说客给说服了,而后辞官!”
 “有人指使他们的?”李承乾大身说道,“敢让朕的官员辞官,朕倒要看看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告诉大理寺的狄仁杰,让他彻查!查出到底是谁在背后指使。”
 “陛下这个要查是不是不合适。”杨师道又说道,“这种事情原本就是你情我愿之间的事情,人家要辞官,陛下总不能让大理寺把人抓起来审问吧。”
 听到杨师道的这话李承乾浑身无力的坐下,如果要拿那些辞官的官员审问确实不合适,臣子辞官要走了,父皇那时候也是礼贤下士,对臣子都不错,自己虽然不能做的比父皇更好,但不能犯错误。
 “把这些人的住处交给朕。”李承乾说道,“朕亲自去探访他们,他们到底去做什么了。”
 “是!”杨师道点头。
 顾家
 李治缠着顾青说道,“你就去一趟海贸司,只要你去一趟就好。”
 “不去。”顾青的态度坚决,“我今天和房遗直他们约好了一起去钓鱼。”
 “你去不去!”李治再次拦住顾青。
 “那这样。”顾青对李治说道,“你把你的红颜知己带到家里来。”
 “啊?”听到这话李治讶异,“为……为什么!”
 “丑媳妇总要见婆家。”顾青说着话,“人家跟了你这么久了,你总要给人家一个交代,像你这样不上不下的是怎么回事?来了家里之后她心中也会踏实,我们心中也会踏实,顺便让你父皇与母后也见一见。”
 “我……”李治有些扭捏。
 “不行就算了,我还是钓鱼去吧。”
 李治一咬牙说道,“慢着!留步!”
第七百三十章 李承乾愤怒了(中一)
 “晋王殿下改变主意了?”顾青很有兴趣的看着李治。
 “我可以带她过来,如果她不愿意的话也不能强求如何?”李治说道,“现在和我去海贸司。”
 李治能够这么说顾青放心的点头,“这样才像话嘛,走吧,我这就去你的海贸司耍耍威风。”
 顾青说了这些,李治总感觉自己还是被顾青给耍了,怎么说着说着还是顺了顾青的意思,脑子一醒突然觉自己是不是忘记了什么,本想着自己可以忽悠顾青来海贸司的,自己应该找个借口让顾青去海贸司就行了,干啥要和顾青谈条件,和顾青谈条件吃亏的一直都是自己。
 “晋王殿下怎么一脸不情愿的样子。”顾青又说道,“如果不愿意在下不去海贸司,在下不去罢了。”
 “哪有,哪有。”李治使劲赔笑着,一步错步步错,以后和顾青说话也好小心点才是,不一小心就要落进他的陷阱,心里推演个几遍才行。
 顾青与李治来到村外的海贸司,海贸司外站着十多年轻人,翘首望着忙碌的海贸司。
 这些人都是朝中叫了辞官奏章的官员还有几个还在犹豫要不要辞官,李治和顾青一起站在众人面前,所有人这才恍然大悟。
 刘望见到顾青连忙行礼,“见过相国。”
 “我叫刘望,我知道你。”顾青对他说道。
 刘望的神情激动,一时间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治对刘望也说道,“现在你什么都明白了?”
 “下官都明白了。”刘望说话道,“下官回去之后就去写辞官奏章,原来昨日与在下一起吃饼的是晋王殿下,先前多有放肆,还请晋王殿下恕罪。”
 “不碍事,谁都会这样。”李治看着面前的众人说道,“诸位能够卸下朝中的官职来到海贸司,我非常感激诸位可以给予本王这次机会,海贸司虽然没有朝中的官职这么正统,不过我可以保证在这里你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与更高的回报,你的月俸会是朝中的数十倍,眼下我手中的海贸司有数十个位置空缺,还望诸位鼎力相助,本王在这里感激不尽。”
 赵瑞站在一边盯着眼前的这一幕,悠闲自若的顾青,慷慨激昂讲着话的李治,顾青的作为算不上是个君子不过用的也不是怎么正常手段,挖朝堂的官员,顾青如今的地位大可不必这样在暗地里进行,这个顾青是想要扶植李治,想的更加偏激一点如果如今的帝王不是李承乾而是李治呢,顾青的地位是不是会更高甚至更一手遮天。
 以顾青与李治的关系,顾青扶植李治会得到的好处更多,为什么当初顾青要支持李承乾登上皇位,还要如此对李承乾,况且如今这么扶植李治,是为什么?纵然心中百般的疑惑心中总觉得顾青这么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莫非顾青不是想要做吕不韦而是想做篡汉的王莽?以如今的局势来看,李承乾举步维艰,声望更是比不上顾青,顾青的功劳太大了,大到李承乾只能望其项背,不论是朝中官员的支持还是坊间的声望,除了李承乾拥有正统,在任何一方面顾青都稳稳压着李承乾,顾青距离那个至高的位置很近很近只要一步之遥。
 只要顾青想要得到李唐的天下,以他如今的实力来说唾手可得,想了这些心中还是一阵苦笑顾青真是一个看不透的人。
 顾青看着李治的一举一动,把这些人的位置分配好,与这些人开始聊天,聊生活,聊抱负,没有自己什么事情,在海贸司转了一圈,看了一眼指挥着人搬东西的赵瑞。
 长安
 李承乾离开甘露殿,走出承天门一副微服私访的样子,原本她是打算礼贤下士的去询问这些人辞官的缘由,找到了几个朝中新官辞官的人的住处,找到几个之后发现这些人不在家中,仔细打听了一番这才知道他们都去了海贸司!
 海贸司?李承乾怒从心中起原来这一切又是顾青在捣鬼,海贸司就是顾青开的,稚奴主持的,能够在一夕之间做到如今这个程度稚奴不可能做到,也只有顾青可以做成这样。
 李承乾让车轿一路离开长安,还没出城就被人拦下了,拦住车驾不是别人而是李泰与吴王李恪。
 李泰不足为奇,李恪不是现在在自己的封地东吴的江东吗?怎么来长安了,心中很奇怪吴王回到长安怎么没有禀报。
 “皇兄怎么今日准备出长安了。”李泰对着刚掀开车帘看着自己的李承乾问道。
 “见过皇兄。”李恪行礼说道。
 “李恪?”李承乾疑惑地走下马车,“你怎么回来了?”
 “今日是母妃四十岁的寿诞,来看望母妃回来的匆忙,还没快来得及禀报。”李恪说话道,“本想着现在就去向皇兄禀报,看着皇兄的车驾出来,这就前来了。”
 李泰又说道,“皇兄这急急忙忙是去做什么?兄弟们许久未见,一起喝一杯如何?就在我长安的府邸。”
 李承乾也是一阵思索,“也罢,青雀你带路吧。”
 “是!”李泰转身带着李恪与李承乾往着自己的府邸而去,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李承乾想要去做什么自己心里门清,现在稚奴一定正在游说着那几个朝中刚刚辞官的年轻人,这个时候气氛是很微妙的,千万不能让李承乾去打破现在的气氛。
 魏王府邸如今有些萧条,李泰全家都已经搬到的书院里去住,很久没有回来了,留在这里的都是一些看着府邸的下人。
 三人在府邸落坐,李承乾看着李恪说道,“有些年没有见到你了,这些日子可还好?”
 “一切都好。”李恪礼貌说道,“其实东吴一地很肥沃,鱼米更是一年四季取之不尽,一年四季的气候也非常的好,其实皇弟有一个请求还请皇兄应允。”
 “但说无妨。”李承乾对李恪没有太多的恶意,李恪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很本分人,没有什么城府。
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承乾愤怒了(中二)
 李恪鼓起勇气说话道:“其实这些年与母妃之间的书信来往,母妃虽然没说如今她过的不好,但是来到长安之后臣弟才明白,父皇离开了皇宫,母妃与其他妃子住在大明宫其实过的并不好,臣弟想把母妃接到东吴,这样臣弟也可以随时照顾好母妃。”
 李恪是一个很有孝心人,特别是对他自己的母妃,早年前的点点滴滴李承乾都看在眼中,可李恪要接走的是自己父皇的母妃这一点于情于理都要自己的父皇同意。
 “这件事……”李承乾迟疑说道,“你去见过父皇了吗?”
 “还没有。”李恪回答说道,“只要皇兄不反对,臣弟明日就去向父皇请命。”
 “李恪是一个孝顺的人。”李泰长叹一口气说道,“母后与父皇都已经老了,而且李恪把东吴经营的很好,东吴又是中原水路的要地,当初上官仪他们海贸回来李恪废了不少的力气。”
 李泰说着李恪的事迹,李承乾听的出来李泰是在提点李恪的重要,以及江东水路的重要。
 犹豫了一阵李承乾说道,“不如这样,如果父皇能够同意,朕也不会作出什么主张,你可以带着你的母妃离开宫中,但毕竟是皇妃,父皇答应之后朕会废了你母妃的位置,从此她就不再是父皇的妃子,如此她才能名正言顺离开大明宫,也可以给很多人一个交代,皇妃离开皇宫要居住到外面这本就是于理不合,朕只好这么做。”
 “多谢皇兄!”李恪躬身行礼。
 “别这么多礼,大家都是兄弟。”李承乾笑呵呵说道,“朕还要你管好东吴这片地。”
 李恪又说道,“其实东吴的事情当地的官吏管的很好,臣弟不过是从中给了一个方向,他们都会自己做下去,这段时间我还接触了江东的顾氏。”
 “顾氏?”李承乾听到这个心中骤然紧张。
 “怎么回事。”李泰也追问道。
 “再早几年的时候也就是六年前。”李恪诉说道,“顾青就派人去东吴找都顾氏子弟,当时顾氏的宗族没有全部答应过去,顾青收拢了一批之后便作罢了,从此再也没有招收过,这件事在接下来就没有再提起过,臣弟也查过顾青这个人没有在这一代的顾氏族中出现过,也就是说顾青不是出自东吴一地的人。”
 这件事听起来不离奇,李承乾和李泰都知道早年前父皇一定派人去查过顾青的来历,只是这件事一直查不到线索只好就此作罢。顾青不是从顾氏一脉出来了,这件事早就有结果了,只是李承乾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