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百七十章 李二问话
说完之后,朝堂陷入了一片安静,一种幽怨的气氛在蔓延,所有人都沉思一个道理,死要钱是不是等于勤俭,顾青见李二迟迟没有反应开口问着,“陛下?”
李二回过神开口说道,换了换脸色,“顾青,昨日朱雀大街的事情你是不是应该说几句。”
“陛下罚的好。”顾青朗声说道,“以正视听,陛下英明!实乃帝王典范。”
李二双眼无神看着顾青,要数谁家最有钱就只都知道富可敌国的顾青,小小年纪坐拥家财万贯,家里的库房堆满了银饼,心中十分纠结,又十分生气,一个死要钱又油滑的家伙怎么说的出这么有道理的话,明明是昨日朱雀大街大乱的罪魁祸首却还能明目张胆理直气壮,简直匪夷所思。
最让李二头疼的是,顾青已经富有到用琉璃装窗户了,还要送给朱雀大街上的国公们琉璃,自己这个皇帝所过的日子还没有顾青来到舒坦。
朝堂上一片寂静,今日陛下临时召开朝会,原以为是来批判顾青的作为的,可是这么一带感觉话题的方向有些变了,偏偏这个死要钱侯爷说出来的话还真挺有道理的。
“尚书令,你为何要送如此多的琉璃。”褚遂良先开口说道。
“和我有关系吗?”顾青反问。
“你!”褚遂良指着顾青一时间说不出话。
“陛下,臣家中的琉璃多的用不完,所以想着给国公老将军们送点过去,也没想到事情会到这一步。”顾青低头说着话,“老将军们年纪一大把了,一个个老当益壮着实让人佩服,不过犯错就要罚,嗯!陛下做的没错。”
“尚书令此话在下不敢苟同。”褚遂良说话道,“若你顾青不把琉璃送到朱雀大街有不会有昨日的那一幕。”
“中书令此话在下也不敢苟同。”顾青也说道,“在下确实把琉璃的送到了朱雀大街上,可也并不是在下让老将军们打起来的,中书令,冤有头,债有主,话不能乱讲,岂有此理。”
“无的放矢。”褚遂良也扭过头不再说什么。
“据说你顾青真的会做琉璃?”李二瞧着顾青,“那些琉璃都是你做出来的。”
顾青点头,“是的,其实并不难做主要还是成分的缘故,不同的东西烧制在一起就做成了琉璃。”
听到这句话,朝臣们倒吸一口凉气,以后顾青想要琉璃岂不是要多少有多少,想想当年顾青拍卖琉璃的样子,这个新晋的凌烟阁功臣怕是日后会让琉璃变得不是那么值钱。
“朕明白了。”李二说着话,“纵使你把琉璃送到朱雀大街没错,可老将军们大闹朱雀大街,也和你的琉璃脱不了关系,朕罚你半年俸禄,你可有异议。”
“臣没有异议。”顾青说话道。
说道俸禄,顾青悲凉从心中而起,自己已经有多少年没有领过俸禄,上一次罚自己俸禄是几年来着,还要天天给李二干活,动不动加班加点还要随叫随到,更没有加班费。
散朝之后,顾青悲伤的走在出宫的路上,过年了宫里也冷清了许多。
“你们知道吗?这些日子太子处理政事日日通宵达旦。”
“派出波斯建设都护府的官员也是都是太子殿下一手点拨的。”
“太子殿下这些日子还要准备迎接波斯新任国王派来的使者。”
……
散朝的路上,有不少文官都在议论李承乾的事情,今日的朝会上太子殿下确实不在。
“尚书令。”王钦拦住顾青,“陛下召见。”
“我就知道。”顾青心中感慨。
“请。”王钦微笑着。
深吸一口气,顾青跟着王钦一路来到甘露殿前,抬头看了一眼李二和长孙皇后就在其中坐着。
“进来。”李二呼道。
顾青走入甘露殿中躬身行礼,“陛下。”
“说说吧。”李二开口问,“你的琉璃是怎么做出来的,都知道你顾青家琉璃多的用来装窗户。”
“回陛下其实不难。”顾青听出了李二的意思,“臣回家之后,就把多余的琉璃送到宫中。”
“你看看这小子油滑成什么样了,岁数在长,这个脾性一点长进也没有。”李二笑呵呵对长孙皇后说道,只要说出一句话顾青就明白了李二的心思。
从古至今送礼是一门艺术活,更是在职场或者交际之中,不能光听话外的意思,还要听话里的意思,所谓客气一下,李二打听着琉璃,不如把琉璃送到李二的面前,领导讨论着螃蟹,不如送给领导螃蟹,都是社会人。
长孙皇后带着宫女们离开。
甘露殿只剩下了,顾青和李二。
“昨日朕和房玄龄聊过了。”李二低声说话。
“臣不想让长辈们失望。”顾青抬头看向李二,“陛下,臣在长辈们心中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小辈,更像是一个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人,不过臣也明白长辈们对臣的扶持,老师的教诲,老将军们的带路,若是没有这些长辈,臣走不到今日,想着不犯错便好,臣更不想让长辈们失望,这一次让他们失望了,臣怕没有下一次了。”
没有下一次了,李二颔首想着,房玄龄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如今连上朝都很吃力,老将军们的身体小毛病不断,若是失去了他们自己这个帝王会有多么的孤单。
“顾青,你若继承了房玄龄的衣钵,你以后会怎么做?”
“臣只想让中原的百姓过的更好,回报教诲过臣的长辈们,回报臣脚下的这片大地与故土。”
王钦站在安静的甘露殿外,看着四周。
“很好。”李二接着问,“朕在问你,倭国的动静真是你让上官仪和李君羡做出来的?”
“是的。”顾青没有否认。
“告诉朕,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不难。”顾青来回走了两步,“其实就是引爆了火山,有些火山的脾气很差,它爆发起来的很可怕,中原也有火山,长白山就是一座火山,不过这座火山不活跃,不像倭国的火山那样容易引爆。”
“你的话是说长白山也会引爆?”
“没有绝对威力的火器做不到让长白山引爆。”顾青对李二开口,“陛下放心,未来数百年长白山都不会喷发。”
第五百七十一章 成像
李二还是孤疑的看着顾青,君臣之间不再说话甘露殿重新陷入了安静,阳光进入宫殿照在顾青的身上,许久之后王钦走入,“陛下,用膳的时辰到了。”
“朕知道了。”李二朝着王钦摆手又问顾青,“苏定方的奏章朕已经看到了,你对吐蕃做的事情朕也明白,你想要同化吐蕃?”
“只是顺手为之。”
“你退下吧。”
顾青先一行礼,“那臣先告退了。”
李二点头也没在说什么。
东宫
眼下的东宫已经成为了第二个中书省,褚遂良在一边帮着太子处理各地遗留下的奏章。
李承乾这里有不少的官员正在讨论政事,虽然是休沐不过身为太子还是没闲着,波斯国王已经昭告天下波斯成为了大唐的属国,派出军队先一步驻守波斯,眼下还要派往官员去波斯。
看着手中的名册,李承乾迟迟没有落笔。
“太子殿下。”弘文馆的官吏走来说道,“幽州附近出现了盗贼,这是幽州传来的紧急奏报。”
接过奏报李承乾奏报,“派出府兵镇压。”
又也一个官吏带着奏章而来,“太子殿下,这是江南两道的奏章,”
江南两道的商户希望可以加入这次海贸之中,李承乾看完这份奏章陷入了犹豫,海贸的事情一直都是顾青在主持,自从当初建立港口之时就是父皇就已经默认了让顾青来主持海贸这件事情,也还真只有顾青最懂海上的事情。
几番思量之下,李承乾把这份奏章交给了褚遂良。
看完之后,褚遂良了然的对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可以主持江南商户与顾青之间的会面,当初陛下也将东海的事情交给了太子殿下,虽然是由顾青来全权主持海贸,太子殿下也有过问的权力。”
听完褚遂良的话,李承乾看向自己忙碌的东宫,回过神意外的发现自己似乎号令不了顾青,虽然他在朝中没有什么势力,不管是碍于父皇对顾青的信任,还是自己与顾青相比,不知不觉这么些年顾青像是成了自己心中的一座大山,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这座大山压得自己跨不过去,顾青的功业太多太多了。
纵使将来自己称帝,只要顾青一句话或许就能推翻自己,父皇说的没错,顾青就是有一把双刃剑,能够开疆拓土,镇住了漠北,灭绝了吐蕃,河西走廊再无人敢来冒犯,也能祸乱天下。
“太子殿下?”褚遂良看着李承乾的表情疑惑。
“褚遂良。”李承乾低声说着话,“你觉得孤能够驾驭顾青吗?”
“不能够。”褚遂良非常直接了当说道,“太子殿下没有发现,顾青与陛下之间的相处方式吗?”
李承乾手中的奏章迟迟没有放下,“此话怎讲?”
“陛下与顾青虽是君臣,但也有很多契合的地方,更多是相互取得利益。”褚遂良躬身说着话,“太子殿下不能想着驾驭顾青,而是要和顾青各得所需,此人性格乖张,处事随性,好在对于权势毫无觊觎之心,太子殿下不妨有空与顾青坐而长谈,必有所收获。”
东宫很忙碌
回到家中的顾青也开始忙碌起来,小孔成像的原理很简单,早在当年墨子和他的学生就研究过这个原理,只是做照相机却不容易。
李治坐在一边看顾青鼓捣的半天,还是没有看明白,“顾青,为什么这个影子是倒着的。”
“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顾青手脚忙活着,“说了你也不懂,晋王殿下可以找一些工匠吗?”
“要宫里的吗?”
“不需要。”顾青说着话,“只要找几个会干木活的就可以,一个暗箱不难做。”
“你到底要做什么?”李治疑惑问道。
“照相机。”顾青思索着,“一种可以留下人影像的东西,晋王殿下知道什么叫做光学成像吗?知道光的照射吗?知道光的传播速度吗?”
李治使劲摇头。
“不知道就好赶紧去找几个会做木活的工匠过来。”
李治走出顾青的实验室,甩上门黑着脸来到院落中,“范健,你给我过来。”
“晋王殿下有何吩咐。”范健急急忙忙走来。
“顾青要几个会做木活的工匠做一个叫做暗箱的东西。”李治说道,“赶紧的去找几个工匠过来。”
“是!”范健恭敬的离开。
照相机?李治左思右想,可以留下人影像的东西?这是不是又是顾青的发财大计,要是自己可以抢着顾青前头做出来,然后交给父皇,父皇会不会开心?
想到这里李治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照相机这个东西连听都没有听说过顾青会交给自己去做吗?
整整在家三日,顾青一直在忙活,范健小心翼翼端着一个东西而来,“家主,这块板已经好了。”
带上手套,顾青拿着这块镀银的铜板,已经抛光了,要有照相机缺不了这个东西,“很不错。”
范健苦笑连连做这个东西废了很大的劲,就是因为这个镀银的功夫可气走了不少的铁匠。
“幸苦了。”顾青收下这块铜板,“你去找夫人支点钱给那些工匠,你自己也领一些。”
有了这个镀银铜板,还需要样东西那就是碘,在这个感光材料稀缺的年代,也就只能找出碘话银这种东西,去哪里找碘呢。
苦思冥想之下,找到孙思邈,“师父,你知不知道一种叫做碘的东西。”
“是药材吗?。”孙思邈问着。
“应该不是。”顾青摇头。
“那没听说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