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明日就可以了办。”房遗直点头,“要怎么写。”
“就这么写。”顾青之前写的公告交给房遗直。
第二日,书院里,房遗直也开始组织学生再一次书写杂志来为这次的征召拉动民夫,孔颖达这些日子似乎在忙着什么事情。
杂志写好之后要交给长安的印书坊,顾青花了大价钱印书五千册!
就是要广而告之,把这件事闹得整个长安皆知,乃至长安以外。
李二第一时间通过印书坊就难道了这次杂志的手稿,看着上面的内容连李二都不感相信这一次顾青能拿出这么大手笔的钱财,大海上行进艰难,而且四处都是海水,甚至只有一些零星的荒岛,这个顾青到底有什么底气,敢在这次海贸上花下如此大的手笔。
“应招者需要到港口修建与劳作,每日每人劳作四个时辰,夜晚轮流,一月工钱一贯钱!每月八天休假,每年夏季休养一个月,来回车马接送……”
李二看着不自觉念了出来,这待遇可以朝堂上的官员好太多了,真怕有人不做官了,去给顾青建设港口去了怎么办。
王钦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看来这个顾青是铁了心要建设港口。”李二思量道,“王钦,派去东海的人,都是无功而返?”
“确实无功而返。”王钦躬身回答,“而且有不少人翻船在大海上,海上也很凶险,有大鱼出没,还有巨大的海风。”
李二放下手中的杂志,“那顾青为何要下如此银钱在出海之事上,他到底有什么依仗。”
“陛下!”小太监缓步走来,“陛下,关陇来奏章了。”
“呈上来。”
王钦接过奏章放到了李二的面前,关陇的事情也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之事奏章上还写出了一些怪事,在邙山之下钻出一条巨大的蛇,长达数百米。
邙山大蛇?李二接着问王钦,“李君羡有什么消息送来吗?”
第四百九十章 锅从天上来
“回陛下。”王钦躬身说道,“早在几日前李君羡就彻底没了音信。”
“再派人过去探探。”李二低声说话。
王钦匆忙离开去做事,李二把顾青的杂志放在一边,长安有人在第一时间就撤走了顾青派人贴出的公告,原本以为长安的那股势力会有动作,可是偏偏对方像是一潭死水。
顾青没有因为别人撕去公告而做出动作,反而直接在杂志上贴出了,这些年杂志早就成了长安百姓们脍炙人心的读物,基本上识字的人家都会买上一本非常的便宜,薄薄的一本也很容易让人看完,这一次顾青足足开印了数千册。
这个杂志就是顾青无往不利的利器,李二还是很苦恼,顾青这个招募民夫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一个月就有一贯,而且还有休假,想想现在朝中低层官员的俸禄,李二开始紧张了起来,要是那些官员跳槽了怎么办?要不给那些官员增加俸禄?可是朝中哪哪儿都要用到钱,国库哪有这么充盈。
“顾青,这个混账!”李二气的把奏章摔在地上。
长孙皇后刚走到甘露殿外就听到了李二的骂声,不自觉停下脚步,这个顾青到底又闯什么祸了,带着一碗羹汤走进说道,“陛下,这是怎么了?”
“观音婢。”李二犯愁说着话,“朕坐享江山,为何还是觉得没有顾青富有。”
“恕臣妾说一句不中听的。”长孙皇后笑着说道,“陛下这叫人心不足蛇吞象,顾青只是知道知足,他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而且也过上了他想要过的日子,活的快活陛下这才羡慕吧。”
接过长孙皇后递来的羹汤,李二喝了一口,“这个顾青没野心,可是朕不能没有野心,大唐的帝王不能没有野心,守成固然是好,但是一尘不变只会越来越腐朽。”
长孙皇后笑着不说话。
杂志一经发出就在坊间引起引起了轰动,这一次顾青要招收民夫所带来的益处不是一星半点,一月一贯钱可不是小数目,普通的百姓家一年要劳作几个月才能有一贯钱的收入,要是干个一年半载,娶媳妇盖房子的钱都有了。
正当不少长安的壮力打算去应招的时候,这个杂志上也没说怎么报名,几番打听之下才知道这是如今的新贵县公征召的,那个富可敌国的新贵县公到底有多大财力,人们纷纷猜测着。
杂志在朝堂之上,再次炸开了锅,朝会上李二还在犹豫要不要把涨俸禄的事情说出来,立刻就有朝臣站出朝班说道,“陛下!县公顾青以巨利怂恿百姓去造港口,若是群情涌动长安还有多少人肯种田?此心此举实乃祸国殃民!”
“你还没完了是吧!”程咬金当即大喝道。
“程大将军有什么看法吗?”对方笑着看程咬金,“不如说出来,让我们来听听。”
“老夫没什么看法,老夫只是知道你们这群老辈高坐朝堂不思进取!你们吃着俸禄不为江山做事,却想着欺压一个小辈!”程咬金挥挥衣袖,“老夫羞于和你们一起站在一个朝堂。”
“下官也只是在手自己应该说的。”他对李二再次说道,“陛下,农桑才是国之根本,顾青此举必须遏制!”
李二眼神闪烁,没有发表什么看法,“此事容后再议。”
事情到了这里打住,站在朝堂的李承乾可以感觉到,气氛不对!一次就算了,可是两三次,屡屡来针对顾青这件事情就有猫腻了,也难怪父皇一直不做决断。
山东士族?这是李承乾的第一个想法。
村子里,顾青听着矮子诉说今日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顾头,他们如此咄咄逼人实在是过分。”
“不着急!”顾青反而笑了,“先搁置一段时间,你放点风声出去。”
“什么风声?”矮子疑惑着。
“朝中的人都这么说了,我怎么敢再招人。”顾青长吁短叹,“世道炎凉,我不能顶风作案啊。”
“顾头儿!”矮子感叹道,“顾头儿这招实在是高!”
“去做事吧。”顾青懒洋洋躺在光滑的石头上,准备接着睡午觉。
矮子风风火火去做事,李治走来见顾青睡着就莫安静坐到石头边,好一会儿开口:“顾青,是不是有人在对付你,这件事是不是要泡汤了?”
“晋王殿下想要帮我吗?”顾青悠悠说着话。
“不想,我才不掺和呢!”李治认真点头,“是你自己说的,我现在要好好读书。”
“知道就好,所以哪边凉快哪儿呆着去,不要打扰我睡觉。”顾青眼睛都没有睁开。
人心是一件很复杂的东西,李泰也知道了消息,前后前后在朝堂上反对顾青的朝臣不是来自别处就是山东士族的人,顾青扳倒了世家,更是摧枯拉朽直接平了关陇门阀,中原势力之一的山东士族自然也看在眼中。
秋季的风很烦躁,房遗直对李泰说道,“不想夹着尾巴活着罢了,谁都在自危,顾青是陛下手中的一把利剑,他们要防备也要打压。”
李泰也点头,“山东士族很聪明,他们从事情的根本出发,让他们自己站的住脚,也可以把顾青压死。”
这件事经过十天之后,坊间很多壮劳力都在等着顾青什么时候开始招人,可是这件事像是石沉大海一般没有音讯,人们几番交头接耳的打听之下就知道,这件事之所以迟迟不动,是因为朝中的反对,县公顾青因为这件事只能掣肘。
来由在坊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惊动了很多人,声音越来越多,很多人是想去建设港口的,一个月就有一贯钱的收入实在是不小,而且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余粮,有了土豆之后粮食产量也翻了几番,加上南诏还有一个大粮仓,现在的中原根本不缺少粮食。
朝堂之上口口声声说着农桑才是国之根本。
“他们还活在十年前吗!”这是坊间人士喊出的话。
于此同时,中书令褚遂良带着尚书省的所有官员也来到长安,安抚关陇的事情也顺利完成了。
第四百九十一章 朝中两派
褚遂良回到长安就给李二去报道了,许敬宗和李义府在尚书省安排了一些事宜之后,两个人不约而同地走在同一条路上。
“老许,你走这么快也不怕摔着?”李义府说完下意识加快脚步。
“也真是奇怪了,长安的路这么多,你又何必和我走一道。”许敬宗也加快脚步。
“那你也可以掉头回长安城里。”李义府的脚步更快了。
道路边正在收拾田地的老汉看着一路快走的两个家伙,看着都穿着官服怎么走路如此怪异?
许敬宗的快走成了慢跑,李义府稳稳跟上,两人谁也不落下,一盏茶的功夫脚步由慢跑变成了狂奔。
见李义府跟的紧,许敬宗一路跑指向一旁的竹林,“李义府,你看!顾侯爷在那里!”
“我会上你狗当!?”李义府跑的更快了。
许敬宗缓慢停下脚步,微笑看着李义府跑远说道,“不怕你聪明,就怕你上当!哈哈哈哈!”
晚秋的风吹得竹林沙沙作响,顾青正在和李泰喝着自己酿做的啤酒。
“顾侯爷,下官回来了。”许敬宗笑呵呵,看着杯中刚跑完现在就有些口渴,“几日不见顾侯爷又挺拔了几分,真是恍如隔世,只有见到顾侯爷下官才会觉得自己恍如还在人间,关陇的苦难都不在乎了。”
“嘶……”
李泰和顾青没忍住同时打了一个冷摆子。
这家伙的马屁功夫怎么一点没进步,顾青倒下啤酒在竹杯里,递给许敬宗,“难得雅兴,一起喝一杯。”
“谢侯爷!”许敬宗一口灌下,哈出一口长气,“好痛快!敢问顾县候这是……”
“这个叫做啤酒,也是一种酒,小麦酿的。”顾青笑着会说,“李义府人呢?”
“那小子说自己身上有使不完力气,想要绕着顾侯爷的村子跑一圈,以示敬意。”许敬宗一本正经说话,又喝下一口,“好舒畅的酒水。”
“这酒确实不错。”李泰也点头。
“就是做起来麻烦。”顾青笑呵呵看向许敬宗,“说说吧,我走了之后关陇怎么样?”
许敬宗说话道:“有些起起落落,不过好在都已经平定了,那些孤儿如今就在长安安置,想等着侯爷来安排。”
“找个机会都招过来吧,书院养着他们,给你读书识字。”顾青冷静说话。
“侯爷,下官都听说了。”许敬宗开口说道,“朝中那些老顽固实在是不晓事。”
“他们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顾青又给许敬宗倒了一杯酒,“谁都有谁的立场,不过也不用担忧,海贸我势在必行!”
“下官誓死追随侯爷!”
“别急着表忠心了,你说着话连自己都不信。”顾青接着说道,“我不能动用举国之力来修建港口,事情有轻重缓急。”
“许敬宗,你个老贼!”
竹林外传来一声怒吼,之间李义府风风火火跑来,“侯爷!许敬宗这家伙骗我。”
“我怎么骗你了。”许敬宗理直气壮,“我说了顾侯爷在这里,是你自己不信。”
“你!”李义府气上心头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行了行了。”顾青又给李义府倒上一杯啤酒,“你也喝一杯。”
“谢侯爷。”李义府一口灌下,细细回味,“好奇怪的味道,还有酒味。”
“这叫啤酒!”许敬宗得意的看向李义府。
“不过我还是喜欢你的烈酒。”李泰摇着手中的扇子对顾青说话,“说说吧,你想要建成如此大的港口,必须徐徐图之,若要快速建成怕是要动用举国之力,这可不是一座工厂一个书院,这是一个不下于皇城大小的港口。”
“是时候出征东海了,高句丽与倭国之间剑拔弩张,这棋局布置了这么久也该动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