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陛下。”王钦急忙忙而来。
李二颔首说着,“顾青人呢?”
“陛下,顾县候已经做出了收割机,并且也用了出去。”王钦禀报着拿出一份图纸“一共做出来十多辆,不知道够不够用,还有这是图纸,顾青让书院的学子打造了机器,书院学子也把这个图纸交给了老奴。”
李二接过图纸看了一眼,根本看不懂这么复杂的图纸甩手就交给王钦,“交给工部,立刻按照这个图纸给朕做出来,越多越好。”
房玄龄也看了一眼图纸,没想到顾青会做出这种东西,虽然还没见过如果能够赶上秋收倒也是一种利民的利器。
王钦点头还是有些思量说着,“陛下,可是这个东西要动起来需要牛来拉,若是做的越多……”
“那就给朕找牛去。”李二说着,“如果牛不够了,就从军中拉马出来,军中有的是马。”
“老奴明白了。”王钦急急忙忙就要离开,回头又补充道,“老奴看到那些收割机上有铁器,怕是顾县候买了不少的生铁应该是用在收割机上了。”
李二眼神闪过一丝光芒接着说道,“你们去办吧。”
“老奴这就去。”王钦又急急忙忙离开。
李二这才坐下,看着房玄龄回到刚出的话题,“朕还是觉得需要派出卫府人马来去收粮食,远水不解近渴,纵然能够造出收割机也需要时间。”
“陛下明鉴。”房玄龄点头,“不过这东西以后总是会用到,可以交给各地的官衙,由各地的官衙保管每到了秋收的时候交给农户们收割粮食。”
李二点着头,苦笑,“朕倒是错怪顾青了,这小子又如此利器为何偏偏要自己做,直接交给朕,朕在传下去不是更好吗?”
房玄龄不回答这个问题笑着说道,“臣,这就去向兵部安排了。”
李二点着头。
房玄龄迈着步子走出甘露殿,虽然步子很稳,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自己的身体已经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身为相国,他无数次想过自己的位置要什么人来坐,在朝中看过不少人,也有很多不错的,每每想到这些总是会想想到顾青这个人,他那张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嘴脸。
或许在心中每一次都会想着,等顾青准备好之后回来继承这个衣钵,就这么一直等着顾青,或许可能还要等好几年,房玄龄心中更明白顾青如今是尚书令,但是这小子一直很排斥这个位置,他从心里也一直没有接受自己可以进入官场。
如果等到顾青哪一年准备好了,或着新帝登基顾青也许会走上那条他最不想走的路,陛下一直很想绑住顾青,绝不会允许顾青一直这么闲下去,不想去勉强这个小子,但是时候到了也由不得他,在帝王面前谁都是笼中鸟,你的一身功业,你的价值全看帝王的脸色,你能活多久也逃不过帝王的一句话
第三百四十三章 来信
最无情是帝王家,人性的冷漠一面在帝王的利益面前就会被放大很多很多,房玄龄找到兵部尚书侯君集开始安排秋收的事情,长安附近的各处卫府出兵去帮着收割粮食。
朝中处理这次秋收的事情,虽然繁忙但也很平稳,一场不大的风波在卫所出兵的时候就此平定。
三日后,坐在家中顾青看着漫天的乌云,狄仁杰禀报着长安各地的状况,当一滴冰凉的雨水落在脸上,紧接着是漫天的大雨,深秋就要到了。
“老师,和尚好几次都和学生打听过伍老七的安排。”
看着眼前的细雨,风吹来还有些冷,“把伍老七的手下全部查一遍,底子干净的收到和尚的暗线里去,还有让伍老七去一趟长白山。”
“有个问题学生不知道该不该问。”狄仁杰站在顾青的身边,雨水顺着屋檐滑落破碎在地面。
“你问吧。”顾青过了好一会儿才说。
“老师,这个世界有长生吗?”狄仁杰低声问着。
“不存在。”顾青很果断说着,“但是我怀疑过。”
“学生明白了。”狄仁杰点头,“传说周穆王去昆仑山与西王母有过接触,还得到了长生药,还有一种传说是西王母希望周穆王留在昆仑山,并且给周穆王长生药来做一对长生眷侣,周穆王拒绝了西王母,所以学生觉得一切的谜题起源都在昆仑山。”
“人们都想得到长生药,熟不知这个长生药到底是不是一味毒药。”孙思邈走出家门,坐在门槛上看着雨景,“孩子你要记住,这么长的岁月有多少人追求过长生,凡是一心想要长生的人物,没有一个得到好下场。”
“学生明白了。”狄仁杰点头。
“可以怀疑,但是不要着迷。”顾青对狄仁杰说着,“有些东西很虚无缥缈,好好过完自己的一辈子。”
狄仁杰长叹一口气。
安静的顾青家中一封来自赵郡李家的信打断了师徒三人的对话,来到冒雨送信件,门房把信送到顾青面前,“家主!赵郡李家的信。”
狄仁杰的脸色立刻冷峻起来。
顾青接过信打开信件看了许久,也是面色凝重。
“老师怎么了?”狄仁杰疑惑着。
“李然招惹上关拢了。”顾青把信交给狄仁杰。
狄仁杰也看了一眼信中的内容,关拢的人在抢赵郡李家的生意。
“秦岭之下就是关拢世家,李唐江山的建立少不了他们,他们也是李家的根基之一。”孙思邈开口说着,“世家?关拢门阀才是真正的庞然大物,连宫里的那位都不能轻易动弹,秦岭一动天下大乱!”
想着孙思邈说的话。秦岭东起太华山,经过终南山,骊山,西到嘉陵,是整个关中横跨长江的一道大界限,这个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军事作用。
秦岭的地势在脑海中铺开,是一条很好的行军路线,上可直击关中,下可征讨江南。
耳边的雨声不断,信中的内容提到的不多,李然虽然只是暗示希望可以让赵郡李家不受关拢的限制,也没说让自己怎么帮忙,但是暗示已经是很明显了,希望自己可以站在赵郡李家这一边。
“秦岭啊。”孙思邈回忆着,“老头子我在秦岭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当年的姜子牙也是出自秦岭岐山,张良晚年隐居秦岭,当年的尹喜在秦岭终南古楼一心想要迎接老子归来,西域的高僧鸠摩罗什,麻衣子李和,还有很多很多人,他们不是出自秦岭就是到了晚年回到了秦岭。”
“有人说秦岭就是中原的龙脉,老头子我在秦岭隐居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什么天地灵气。”孙思邈像是在吐槽还抚着自己的胡须。
顾青想起了当年韩愈的一首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那时候的韩愈是不是也对秦岭有着很深的眷恋,为何老子,姜子牙,张良,麻衣子,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和秦岭产生联系。
“老师,我们要帮赵郡李家吗?”狄仁杰问着话。
“家主!”门房来报,“关陇来信!”
关陇的动作好快,顾青心中惊动立刻打开信件看了起来,来信只是署名了关陇,没有说是谁,上面的内容也很直白,五姓七宗的落寞是必然,赵郡李家也是末路希望自己可以看清形势。
“这是在警告我。”顾青看完把信放在一旁。
“要说关陇的兴起还是要说道宇文泰这个人物。”狄仁杰说着话,“当年的宇文泰一手给关陇打下了根基,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才成了庞然大物。”
狄仁杰说的没错,关陇集团的成熟真正是在西魏时期,一个政事加军事为一体做核心。从西魏开始,关陇影响了关中很长时间,他们的人不像世家,他们出则就是拜将入相,把控朝中局势!李唐世家的祖上便是出自关陇八大门阀之一。
于皇家来说关陇的八大门阀是有作用的,他们制衡了江南与山东士族,他们的存在是有理由的,稳定一方也是有功劳。
看着雨景,顾青低声说着,“我倒要看看这关陇八大门阀,还有多少的底蕴在。”
“老师,他们动不得!”狄仁杰说着。
孙思邈也听出了顾青的语气。
“其实我的活法很简单,如果说关陇集团想要拿捏我,他们就要做好被刺扎的准备。”顾青开口说着话,“要是得罪我了,那就对不住了,只好仰天长笑出门去,大炮开兮轰他娘。”
啪!
孙思邈一个巴掌打在顾青的后脑勺上,“我看你小子是活腻歪了!”
“老头子!”顾青瞅着孙思邈,“我打下这个家底容易嘛我。”
“你知道不容易,你还要一个劲的想去挑衅?”孙思邈上来又甩起一巴掌被顾青躲过。
销魂的气氛被毁得一干二净,狄仁杰长叹一口气,心里想着宫里的那位一直没有对赵郡李家做出太大的反应或许就是因为对关陇八大门阀的忌惮,要是真要动关陇怕是少不了流血。
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间郡王来也
孙思邈眼看着顾青,“都多大人了,还要让老头子揍你,你不嫌丢人,老头子我都嫌丢人。”
说完老家伙挥挥衣袖回到自己的房间,悻悻看着孙思邈的房门关上,顾青对狄仁杰说着,“你去查查我们的生意和关陇之间来往有多少。”
“学生明白了。”狄仁杰点头。
“对方既然想抢生意,咱们就从生意入手。”顾青点着头,“查清楚之后减少对关陇的出货,接下来我们等动静就可以了。”
狄仁杰点头。
商战商战,顾青很有信心对付这次商战。
第二日,伍老七被带着启程前往长白山,自此蒙上双眼就没有见到过光芒,再次见到阳光眼前已经是幽州附近,回头看去长安方向他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统领眼前这帮杀手的人到底是不是顾县候,为什么唐玄奘对顾青如此忌惮。
“吃点东西,我们休息一会儿还要接着赶路。”一个青帮从成员递给伍老七两张胡饼。
“多谢了。”伍老七接过胡饼狼吞虎咽起来,看着眼前的四周,看押自己的一共有十五个人,他们身上带着横刀,这些人身上的肌肉诉说着这些人有很好的身手,长期受过训练,这里的话语声几乎没有,这些人都有很纪律,吃东西的速度很快也吃的很仔细。
一张胡饼咬的细碎才吞下,看起来他们出身行伍而且有些年头了,一个成熟的士兵知道粮食的重要,粮食是恢复体力的重要东西,对他们来说吃不是为了吃,是为了恢复力气。
吃完东西,他们就沉默不语闭目养神,休息小半个时辰再次启程。
长安
李二也收到了消息,关陇给顾青送信了,这倒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这些年关陇一直沉寂着,五姓七宗败落之后才慢慢有了动作,现在竟然都给顾青送信。
世家对于中原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李二看着眼前的版图,李唐江山崛起与关陇有很大关系,这个江山能守下来不容易,对于李唐世家的威胁李二很想除去,李唐出自关陇,那么关陇也很容易出现第二个李唐,八大门阀树大根深不是能够轻易撼动的。
“陛下。”长孙皇后走来站在昏暗的烛光下,“不早了,御医说过陛下的身体不能再这么劳累了。”
李二没有回身去看长孙皇后,看着眼前的大唐版图长叹一口气,担忧像是在冷空气中的雪球越滚越大,“朕再想这江山的未来会怎么样。”
“陛下是想留下一个安泰的江山留给子孙后代。”
李二点头,回头看向长孙皇后两人相识笑着。
“陪朕走走。”
当今的帝王与皇后走在宫殿琼楼之间。
“这清冷的皇宫之中好在有你陪着朕。”李二低声说着:“当年在九成宫朕很害怕那一刻你会离开人世。”
“臣妾这不是还在陛下身边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