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和学生说过,问学生想不想进凌烟阁。”顾青收起手中的扇子,“都是些虚名其实我本不想进的。”
 “因为你听到朝中有人反对你进凌烟阁所以才想进去的吧。”房玄龄一眼就看穿了顾青的心思。
 “学生也不是较劲,也知道自己一个小小县候没有资格进凌烟阁,但是如果有人说自己不够格就浑身难受。”顾青说着。
 “呵呵呵……”房玄龄笑着说道,“你就是较劲。”
 顾青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爹,娘!”房遗直也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走入家中,看到顾青与自己的父亲交谈着,“顾青,你也在呢。”
 “我来看看老师。”顾青笑眯眯说道。
 “弟弟一家等会便来。”房遗直对着父亲说着又对顾青说道,“你跟我来一下。”
 奇怪看着房遗直来到房玄龄的书房中,这里还是放着一大堆的书,顾青疑惑看着他。
 “顾青,你进中书省吧。”房遗直看着顾青,“我父亲的衣钵你来继承。”
 看了一眼在院落中笑呵呵抱着孙子的房玄龄顾青疑惑着,“很着急吗?”
 “岑文本一直是父亲在中书省的左右手。”房遗直接着说道,“昨日岑文本就向陛下辞官了,虽然陛下没有答应只是让岑文本休养身体,我希望你能帮帮父亲,朝中关系繁杂,我希望父亲身边可以有一个信得过人。”
 “我知道了。”顾青点头说着。
 “你也放心,父亲不是一个喜欢争斗的人,做好手中的事情就好。”房遗直淡淡说着,“这些年陛下都看在眼中,陛下往往不喜欢那些玩弄权术献媚之辈。”
 朝中着一代的老臣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已经到了新血换旧血的时候。
 “先吃饭吧。”房遗直说着。
 “有件事我很疑惑。”顾青走在房遗直的身边,“其实你也可以进朝中。”
 “我父亲不让我进入朝堂,他更希望我可以留在书院。”房遗直看着自己的弟弟一家也来了,“父亲看着我长大,他对我的了解比我自己了解自己还要多,关于这件事情我不想忤逆父亲。”
 顾青想着岑文本的话,想着房遗直话,似乎他们都希望自己可以继承房玄龄的衣钵。
 房家的晚饭很简单,都是一些家常菜,吃了饭之后房家的几个女人拉着武媚说着家常,顾青和房遗直房遗爱一起坐在家中的院落,房遗爱娶了孔颖达的孙女,人生轨迹也在这里转了一个弯。
 “顾青,下一次是哪里打仗。”房遗爱说道,“我现在也担任的武职,是一个都尉了。”
 “不着急。”顾青喝着茶水。
 房遗直也说道,“父亲说过这些日子大食与波斯一直很排斥关中,他们常常侵袭吐蕃和西域,而且天竺也蠢蠢欲动,眼下都只是小规模的碰撞,可是父亲说过中东和关中迟早还有一战。”
 “还有东海。”顾青也说,“高句丽回过一口气之后与倭国之间必定有一战。”
 房遗直中肯点头。
 顾青举杯而起,“平定了东海,征服了西方,此战之后我们刀兵入库,马放南山。”
 房玄龄走来听到三人的说话声,“顾青,你和老夫说说接下来的仗要怎么打。”
 看着房玄龄顾青思索着说道,“我想把薛仁贵放到河西走廊盯着吐蕃境内的动静,防备大食与波斯,让上官仪治理山海关,将山海关打造一成一个港口,做好海战的准备。”
 “海战?”房玄龄说道,“你还是想要攻打倭国?”
 “学生对倭国没什么好感,他们是狼!永远不要小看这个小国,学生想让倭国在百年乃至千年永远爬不起来,纵使屠国也在所不惜。”顾青的眼神中带着房家三父子看不懂的仇恨。
 家中传来的孩子的哭声,房遗直的儿子哭了起来,房夫人小心的哄着。
 “世界很大,跨过远洋之后便是新世界,一个等待开拓的世界。”顾青憧憬着说道,“新世界有很多很多的资源。”
 “是啊,也许我们这辈子看不到大唐征服世界的那一天。”房遗直说着,“但还有我们的后人,一代接着一代。”
 在房府说了很多的话,直到天色黄昏,顾青和武媚这才离开房府,一路往着家中走去。
 “夫君,师母说我们可以添几个滕妾的,你是县候也是应该的。”武媚低声说着。
 一个高阳和武媚已经够头疼了,可不想自己家里成了宅斗的战场,顾青扶着武媚坐上马车,“不需要了。”
 “师母还说了我们好歹也是一个权贵,就是要子孙延绵。”武媚坐在马车里看着架着马车的丈夫,“为了家室。”
第四百三十九章 处理奏章
 古人的那套想法,顾青不排斥但也不容易接受,有时候觉得好好的守着这么一个小家也够了,“丫头啊,我这人心眼小装不下太多的人。”
 “心眼小?”武媚瞅着顾青不由得笑了。
 回到家中狄仁杰正在细心教着李治关于物理的知识,家里还是老样子,孙思邈闲着无事逗着村子里的几只小奶狗。
 “师父想吃狗肉了?”顾青拎起两只小奶狗。
 “去你的!”孙思邈瞪了一眼顾青,“这两只小狗是人家用来看家的,就知道吃!多为乡里的百姓想想,最近要田地的浇灌出了毛病,你有空去看看。”
 “出什么毛病了。”顾青拎起小奶狗放在自己的眼前端详着。
 “村子里新开垦出来了几块地,在灌溉方面除了一些毛病,说是沟渠没有挖好。”
 “不是什么大事。”顾青把小奶狗放下说道,“改日我让书院的学子去看看。”
 “不论你多富贵都不要忘了乡里的百姓。”孙思邈说着。
 “师父啊。”顾青感叹,“我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孙思邈瞪了一眼顾青,“去见过房玄龄了?”
 “见过了。”顾青用手撑着下巴,“他老人家年纪也越来越大了,还是师父保养的好。”
 “人都会老的。”孙思邈说着,“魏征这些日子也住到了村子里,这老家火肝火旺的很,给了他一些祛火的方子,平日里还是要吃的清淡一些,你有空去看看他。”
 “我才不去,你徒儿我和他八字犯冲。”
 “呵呵呵……”孙思邈苦笑着,“魏征一身为官清苦,那日去看他的时候,他吃的都是些腌菜,这老东西的日子过的苦啊。”
 和孙思邈说完,顾青回到家中拿了一些腊肉和青菜还有一些粮食,“丫头,我出去一趟。”
 “哎。”武媚哄着孩子回道。
 扛着一整袋的东西,顾青一路走在村子里,走出家门之后就看到杨胜咬着草根扛着锄头坐在田埂上,“老杨,做啥呢?”
 “种田!”杨胜看着严重乱糟糟的田地,“你说这个田怎么就这么难折腾。”
 老杨眼前的田地被翻的七零八落,顾青笑着,“你还缺这么几口粮食吗?”
 “媳妇说了家里有田才能安心,哪儿像你家大业大。”杨胜满不在乎说着,“顾青,你会种田你教教我。”
 “村子里这么多的种田老汉,你找他们就好了。”重新扛起一整袋的东西,顾青说道,“魏征住在哪儿了。”
 “房遗直家的隔壁,右手边的第三间。”杨胜说道,“你找他做什么。”
 “给他送些东西过去,你接着种田。”顾青说往扛着一整袋的粮食,朝着魏征家的方向走去,村子里有很多的萤火虫,几家户户都点着油灯,还能听到孩子们的嬉闹声还有家中长辈的呵斥声。
 按照杨胜的说法,来到的房遗直的家门口,往右手边就看到一个有院落的小屋,收拾倒是挺干净的一盏油灯在房间中亮着倒映出一个老迈的身影。
 走进院落中,推开们走入屋,魏征听到开门声抬头看见是顾青,“你怎么来了。”
 “家里的东西种多了,吃不完了给你带了一些过来。”顾青笑呵呵来到魏征的面前,看他正在看着诗经,这一板一眼的老家伙怎么喜欢看诗经了。
 “老夫不需要。”魏征板着脸。
 “反正家里吃不完也浪费,还不如给你呢。”顾青瞅着魏征的家中没有多少的家具,倒也干净简约。
 “我走了,这东西你吃也好,不吃也好,不要浪费了。”说完,顾青就离开,帮着魏征关上门。
 安静的家中魏征看了一眼放在一旁的东西,长叹一口气站起身打开袋子看到的是一堆的粮食。
 第二日,孔颖达来见魏征希望魏征可以去书院教书,几番推脱之后魏征还是答应了去书院教书。
 长安,朝会结束之后顾青坐在自己的尚书省发呆,整个尚书省无事可做自从对付了吏部之后尚书省就又成了摆设,李二完全忘记了这个还有尚书省这个存在,张三也撑着下巴昏昏欲睡。
 心里想着要不要去提醒提醒李二,还有尚书省这个东西您老别忘记了。
 此刻的李二对顾青记恨的牙根直痒痒,眼前是一大堆弹劾顾青的奏章,一份接着一份,这小子怎么就管不住他自己的嘴,想着顾青这小要如何大鸣大放的上凌烟阁。
 闲着无事的顾青游走在宫中,不知不觉走到了中书省想着现在房玄龄应该在忙着处理各地的的文书吧。
 一路走进中书省看着这里的忙碌,见到一旁有个空位置,也没打扰其他人就坐下帮着批阅一大堆的文书,中书省的官员见到顾青来,看房玄龄没说什么,在坐的官员也默不作声继续做事。
 拿起一本奏章顾青看了起来,上面写着的是江南道以东一带大风又来的村落糟了大水,粮食给淹了。
 台风起起落落到了秋季才会结束,顾青批阅着奏章写下了由官仓放粮,处理大水之后趁着时节,可以重新播种还能有些收成,为了长久之计修建下水道,以防以后的洪水,对于下水道的构思写在奏章之上,其实就是一种地下沟渠,有些村子地势坑洼容易积水就可以用下水道来排水,最早的下水道雏形是出现在的古罗马时期,关中最早有的下水道还要往后推几百年,现在拿出来用也不错。
 处理完之后写上加急两个字,顾青不动神色交给身边的官吏,官吏又交给了房玄龄。
 房玄龄看了一眼,孤疑地看着顾青的处理办法又放心的点头,把下水道这个新鲜名词改成了地下沟渠,交给了身边的小吏嘱咐道:“不要误了时节,加急送下去。”
 “是!”小吏接过急忙离开送去。
 顾青重新拿起一本看了起来,在洛阳一带又出现的很多蝗虫的幼虫,如今还在田地中没有长出翅膀,希望朝中可以早做准备,心里几番思量之后提笔写下,将民户家中的散养鸡放入田地之中,可以捕捉虫子,也可以再水田之中养鱼同样可以吃掉虫卵,并且准备好官仓里的粮食以备万一。
第三百五十章 旧去新来
 写下之后顾青再次写上加急交给一旁的小吏,“这个也比较急。”
 小吏拿着奏本给房玄龄看了一眼,看过之后眼神中奇异之色更浓,随后也批复之后交给身边的小吏,“加急送下去。”
 顾青接着处理下一份奏本,下一本也是关于田地的情况,说是幽州附近麻雀非常的多就怕粮食成熟的时候麻雀会影响收成,这个年头稻草人还没普及吗,顾青在奏本里写着稻草人的做法与使用方法,然后将渔网做捕鸟的网用,放在田地交错的地方,写完之后同样是加急。
 房玄龄再次接过奏章过目了一眼,放心的点头交给小吏。
 中书省的奏章很多,几个中书省的官吏看着顾青一本接着一本的批阅速度非常的快,面对各地的难题,中书省很多官员都要再三思量有些棘手的问题还要互相讨论,可是顾青总是三下五除二就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