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想要的是什么?”李承乾眼神越加迷茫了。
“陛下只是想要在各国使臣面前表现的像是一个礼仪之邦吗?”长孙无忌反问道,“陛下真正想要是东征,是开疆拓土,太子的礼数多的太多了。”
“还请舅舅指点。”李承乾坐正自己的身体。
长孙无忌点头说着,“如今陛下已经把这件事交给了顾青,殿下就不要在去与陛下理论或者想要拿回与各国使臣朝会的权力,如今太子殿下要做的是放低自己的身段,不如去顾青的身边,多看,多听。”
“看看顾青是怎么做的,看看顾青是如何游说的。”长孙无忌对李承乾说的很耐心,“太子殿下就会明白,自己与顾青区别,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短处,顾青的短处是他的傲骨,深得人情世俗又是顾青的长处。”
“孤明白了。”李承乾酒醒了大半深吸一口气,“多谢舅舅指点,孤险先酿成大错。”
离开东宫长孙无忌脸上带着微笑,如果让太子成为顾青的对手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礼部的安排下,各国的使臣都知道了,接下来接待诸国使臣的是那位狠人县候顾青,大食使臣的下场他们都知道。
听到这消息倭国的王子心中高兴了不少,自己先前就见过顾青,比其他国的使臣早一步。
倭僧也心里高兴,如今是顾青支持事宜小声对自己倭国的王子说道,“殿下,顾青此人喜欢银钱。”
倭国的王子得意点头。
李治和小兕子又来到家中,顾青一头苦恼地看着这两个小家伙,武媚很喜欢带着小兕子,李治坐在顾青的身边,拿起桌子上的一颗大核桃剥开吃着。
“顾青,父皇和母后夸我了。”李治得意说着。
“嗯……”顾青有气无力的点头。
“父皇,母后夸我了!”李治有强调道。
“嗯……”顾青依旧面无表情。
李治自顾自吃着核桃,家中的一个下人来报,“侯爷,倭国的使臣来了。”
顾青的脸上终于有笑容。
李治瞧了一眼顾青的眼神,听到倭国的家伙来了像是看到了银饼一般。
“咳咳……”顾青清了清嗓子问道,“他们带礼物了没有。”
下人回报道,“侯爷,他们是空手来的。”
“不见!”顾青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给我乱棍打出去,这几个不识礼数的家伙。”
收到顾青家中下人的禀报,倭僧了然的拿出一块银饼交给这个下人,“麻烦将这个交给顾侯爷。”
当下人把银饼送到眼前,顾青这才收下笑呵呵,“叫他们进来吧。”
倭僧带着倭国的王子与国师终于见到了顾青,倭国国师用生疏的关中话说着,“鄙人自到关中以来一直听说顾侯爷的事迹,都说顾侯爷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
“过奖过奖。”顾青连忙推诿道,“在下不过是多学了一些东西。”
说着话,家中的下人又禀报,“侯爷太子殿下来。”
对话被打断,顾青愁眉思索着太子怎么来,只好说道,“让太子殿下进来吧。”
“是!”下人回话。
李承乾走入顾青的家中,一路走来坐下,“孤只是前来旁听,顾县候不要见怪。”
顾青心中古怪,对一旁的下人说道,“给太子殿下上茶。”
太子的突如其来,让在场的诸位一时间有些尴尬,只有李治吃着核桃的声音,咔呲……咔呲……咔呲……
“我们刚刚说到哪儿了?”顾青打破尴尬。
倭国的国师也回过神,“说到侯爷博学多才。”
“对。”顾青尴尬笑笑,“其实要说博学,在下想起了一个姓牛的娃娃,这个娃娃喜欢在苹果树下看书,然后就有一只成熟的苹果就砸到了他的头上。”
“然后他被砸傻了?”李治吃着核桃插嘴。
“错!”顾青摇着手中的扇子,“然后这个孩子就悟了,我们不妨来想想好好的果子挂在树上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因为熟了。”李治又插嘴。
“因为有一种叫做引力的东西,看不到摸不着。”顾青悠哉说道,“其实我们脚底下土地是一颗球,我们之所以踩在这颗球上不掉下去也是因为引力。”
倭国国事眼神很迷茫。
“跑题了,跑题了。”顾青连忙说道,“言归正传,说说你们这次的来意吧。”
倭国的王子开口说,“我们倭国想要归附大唐,愿意成为大唐的属国,如今倭国内乱四起,希望大唐可以借予我们火器,并且希望大唐可以赐予我们过好。”
听着他的话,顾青思索着这个倭国好没道理,只是喊了人家一句爸爸,就要爸爸给你出人出力帮你平定倭国,还要给你火器,还要给你一个名号?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看着对方沉思许久才开口,“你这是有病吧。”
“啊?”倭国国师讶异。
李治:“……”
李承乾:“……”
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的有病
倭国的王子也二十多岁的样子,讶异地看着顾青说道,“此话从何说起。”
忧愁地长叹一口气,顾青看着三人说道,“你不妨试试,下蹲一会儿然后重新站起来会不会头晕。”
倭国的王子听着顾青的话蹲下好一会儿又站起来,突然就感觉一阵头晕。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头晕目眩,眼前一阵发黑?”顾青瞧着这个倭国的王子。
“你怎么知道。”倭国王子讶异着。
“你们不妨也试试。”顾青对倭国的国师与倭僧说着。
倭国国师与倭僧也将信将疑试了试,蹲下之后重新站起来果然一阵头晕,脚步一时间也站不稳。
“顾神医名不虚传,我们果然有病!”倭国的国师慌张说道。
李治:“……”
李承乾:“……”
“敢问侯爷,我们为何会这样,我们得的是什么病。”倭僧着急问道。
顾青一脸悲伤,“看来几位已经病入膏肓,你们的病与气血有关系,若是再不医治怕是药石无医,若是现在治疗也还来得及。”
“还请顾县候诊治。”我国国师慌张说道。
“只是在下医术浅薄,倒是认识几个御医,御医的医术比在下高明不少。”顾青一脸正经,“我可以书写一封信,交给太医署,让他们给你们医治,记住你们的病一般的大夫看不出来,只有医术高深之辈才能治疗,而且会传染,几位切莫声张。”
三个倭国人面色煞白,难怪三人都有病,原来是会传染了。
倭国的国师着急说道,“那就有劳顾县候了。”
“不客气,不客气。”顾青摇头晃脑说道,“只是要太医署的人的帮忙,需要花些银钱。”
倭国的国事立刻拿出几块银饼交给顾青,“县候,够吗?”
“够了,够了!”顾青脸上的笑意更浓,“几位先回去好生消息,切莫多走动,,否则病入骨髓……”
“明白,明白。”
三个倭国人一脸惨白的离开,连脚步都漂浮了好多。
当他们离开之后李治疑惑道,“顾青,他们真有病吗?”
“晋王殿下觉得呢?”顾青似笑非笑。
李治也是一个深蹲,过了一会儿又重新站起来,果然一阵头晕目眩,“莫非,我也……”
“不!晋王殿下你没病。”顾青收拾着倭国人留下的银饼说道,“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人在蹲下之后猛的站起来,会导致短暂的供血不足,一时间血液不能马上回到大脑中,这也与引力有些关系。”
“真的吗?”李治将信将疑。
“当然。”顾青点头,“不如太子殿下也试试。”
李承乾扭过头不想说话,“有病!”
站立着李治也觉得自己头不晕了,“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你深蹲个几分钟,然后猛的站起来不晕才怪。”顾青笑呵呵,“这倭国人果然有钱啊。”
李承乾看着顾青,“顾县候,父皇命你主持倭国朝臣朝贺事宜,你如此做是何意思。”
“太子殿下,这都是计划中的一步。”顾青手里掂量着倭国人送来的银饼,“这是第一步,还有第三步,第四步。”
“你切莫坏了父皇交代的大事。”李承乾警告道。
“太子殿下放心。”顾青笑着。
太医署,倭国人?李治站在一边思索着立刻明白了什么,脸上也笑着,顾青出手了。
当李承乾离开之后,李治缠着顾青问道,“接下来是不是有什么计划?”
“那是自然。”顾青将刚刚收下几块银饼放入库房,“接下来就要在倭国与太医署之间搞事情。”
“怎么搞!”李治兴致勃勃。
没搭理李治顾青自顾自走出家中,走在村子里,冬季过后便有百姓在田地里劳作的身影,百姓们在田地里翻着泥土,将泥土翻新把那些杂草的嫩牙给盖在泥土之下,这样可以让杂草在春季长出来,有些百姓赶着牛在拖着犁翻着泥土。
自己村子里有不少的牛,大多数都是各家之间把牛借来借去相互使用来耕种。
杨胜抱着横刀而来,“想什么呢?”
“在想怎么挣钱。”顾青看着眼前的景象说道。
“张羽宫来消息了。”杨胜说道,“他们就要回来了。”
顾青点着头,“二贤庄的事情没有查清楚吗?”
“没有查清楚,不过已经大概摸到了一些脉络,我们的暗线已经摸过去了。”杨胜低语着,“你说虬髯客到底在什么地方?他真的已经出海了吗?”
“我不知道。”顾青也摇头。
虬髯客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一直很缥缈,后世对于虬髯客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存在也很有争议,顾青见一个农夫拖着犁走着路说道,“你们都是用这种长直犁吗?”
“老汉种了半辈子地都是用的这种犁。”农夫对顾青的问题觉得奇怪。
“曲辕犁呀,曲辕犁多好用。”顾青看着笨重的长直犁说着。
“什么是曲辕犁?”农夫越加疑惑。
“你们没有曲辕犁吗?”顾青也疑惑了。
“侯爷,我们用的犁都是这样的,哪里听说过什么曲辕犁。”农夫不以为然。
顾青思量着,也对曲辕犁这个东西到了唐朝中业才有,最早出现的是在江东,江东一代种稻米就是用的曲辕犁,然后才开始在大唐普及了,也不知道到底是那个老祖宗发明出来的。
“把你的犁放下。”顾青挽起衣袖,“我给你们做一个更好用的。”
“侯爷不可。”农夫连忙说道,“这都是下地做的活计,上面都是泥,侯爷还是让老汉自己来吧。”
“不必,我自己来就好。”顾青说着,“你去拿锯子,再多拿几个犁过来。”
“好!”农夫只好点头,急忙去办。
顾青按照着记忆开始制作曲辕犁,村民们见到侯爷在倒腾着一个犁也觉得奇怪,纷纷围上来打量,顾青如今也是权贵,也是大唐的贵族,更是一个侯爷,村民们纷纷劝说让这个侯爷不要折腾这个犁了,上面全是污泥。
顾青专心改造着长直犁,几个时辰后一个曲辕犁渐渐的诞生。
第二百六十八章 第三个弟子
顾青在倒腾着百姓种田用的犁,这件事正在书院的许敬宗也知道了,急忙忙而来,挤过围观的人群上前问着,“侯爷,你这是做什么呢?”
“我在做曲辕犁。”顾青手中的曲辕犁就要完工了,“你去书院叫几个学子过来。”
“哎!”许敬宗点头。
打量着手里的曲辕犁,顾青对农夫说着,“放田地里去试试。”
“好嘞。”农夫拖着新奇的曲辕犁放入田地中,本想着用牛来拉没想到自己在田地里随便一拉一推就动了,格外的省力,“好东西啊!”
周围的村民也见到稀奇,纷纷过来试新犁。
许敬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