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御明-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单单是一个九边帅府内部就涉及诸多机构。
就这样又过了数日后,赵宗武才在九边帅府,正式召开军议。
“今天本公这心中很是高兴,真没想到我等弟兄,还会有齐聚一堂的时候。”赵宗武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看着端坐着的一应高级将领,语气带有亢奋的说道:“因为当前所处的位置不同,这也使得我们不能再像从前那般,可以肆无忌惮的做任何我们喜欢做的事情。
既然我们坐上了现在的位置,那么就必须要去承担相应的责任。
你们都是本公精心挑选出来的帅才干将,并且半数以上都是跟随着本公,在辽东战场上搏杀出来的,这一步步走到今日属实是不易啊!
我们用了这么长的时间,牺牲了无数袍泽兄弟,付出了这么多的血泪,才终于将这个本存在着诸多问题的九边重镇,彻彻底底的归纳到我们麾下控辖!
为了能让生活在我华夏境内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的生活,我们不断付出着应有的辛劳。”
在九边帅府召开军议的这一天,赵宗武罕见的身披盔甲,整个人看起来极为精神抖擞,大马金刀的坐于主位。
在这个不大的圆形会议室,各项保护措施做得非常到位,同时也为了确保机密性,除参与军议的相关人员外,在外围则驻扎有赵宗武的亲卫戒严。
在赵宗武的左手位,分别坐着参谋本署署长陈奇瑜、副署长洪承畴,宣抚本署署长范天雄,统筹本署署长丁悝,战备本署署长祖大寿。
在赵宗武右手位,分别坐着陆军分司副长赵率教,海军分司副长李赟,驻防军分司副长孙祖寿,关陇军校副长赵宗林。
而在赵宗武的正前方,则是毛文龙、满桂、马世龙、刘兴祚、李卑、王世钦、尤世威、尤世禄、祖大弼、陈继盛、祖大乐、张名世、姜弼、曹文耀、贺诚等诸镇总兵官。
同时参与此次军议的,还有相应的参谋人员。
看着眼前一应将领,赵宗武的心中是止不住的自豪,对于他来说,用了十余载的时间,费尽心血去聚拢,去培养,才最终让他拥有这样的资本。
对毛文龙他们来说,这十余年来的变动,使得他们也经历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要知道从土木堡之变后,武将的地位就受到了严重打击,对于活跃在政坛上的文官来说,在有些时候武将甚至于连狗都不如。
赵宗武的这一番话,让在场众将这心中很是唏嘘。
“大家都不用拘谨,今日本公把你们召集在一起,就是为了商讨一番今后我军究竟该怎样行进。”看着底下的众将欲言又止的模样,赵宗武笑着讲道:“在本公这里,绝不会有所谓的政治压制。
不同的分工,就应该去做不同的事情,对于你们这些久经沙场的悍将来说,在军镇一道上,恐这世上不会再有人会比你们在座的有更强的。
九边帅府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尽管说你们所领导的军队已经足够优秀了,但是接下来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不能因为处在一定的高度,就不再继续前行。”
有赵宗武在这里烘托气氛,这也使得在座众将皆放松了心情,那范天雄笑着讲道:“先前发生的一幕幕就好像是昨日发生的,我九边帅府能够拥有今日的威势,那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在国公爷的带领下,从一处处被建奴、被流寇肆虐的地方开始发展,使得原本法治崩坏的地方得以逐步恢复正常,这其中都是我们的功劳。”
作为九边帅府的宣抚本署署长,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范天雄已经愈发的熟悉自己的本职工作,思想这东西,往往是这世上最难把控的存在,如果说这些年赵宗武不去干预思想这东西,那么就绝不会有今日现状的默然。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是谁都能理解,赵宗武在大明之内又构建一个近乎于独裁的势力国度。
当前的九边帅府虽说在明廷的统辖下,但是它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军事势力,而对于这样的既定事实,以孙传庭、卢象升、陈奇瑜、洪承畴为首的官员、武将这心中并没有太大的反感。
尽管说所有人心中,多少已经知道自家国公爷的野心,但是他们并没有过多的纠结于这件事,相反却以不断改善地方生存条件,革新军队各项体制作为关键点,对于这些鸵鸟心理的东西,还是等到以后实在过不去的时候再去面对,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陈奇瑜点点头道:“当前的大明,因为英国公、成国公、平国公他们的无能治理,使得其正在逐步进入深渊,此次九边帅府要召开这次军议,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稳定边疆,待边疆彻底稳定后,便逐步遣派兵马奔赴大明其他地方,让这个近乎于跑偏的马车再度拨正回来……”
过分的去分属所谓的界限,这并不是赵宗武想要的东西,因为他心中也很清楚,当前的大明虽说已经开始让人失望,但是还没有真正彻底的让天下失望,过分的去纠结在意这一点,反而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与其这样,倒不如继续依附到这座破败不堪的大船上,继续积蓄着独属于自己的力量,而军队的自我革新、完善,就是确保这一切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赵宗武他召开此次军议的根本原因。
唯有拥有一个完善、上通下达的军地体制,才能确保一切都有可能独属于自己!
第026章:重塑边境的可行性(上)
“远的东西,我们现在不提,今日我们就提些实际的。”先后有范天雄、陈奇瑜在这发话,赵宗武一转画风道:“这人还是实际些好,站在怎样的位置,处于怎样的高度,就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当前的九边帅府来说,尽管说它已成功将北部边疆囊括其中,并且有你们这群干才统御,但是这么长时间,积攒下来的隐患,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
赵宗武用征讨流寇的名义,顺势掌握了九边重镇,尽管说从大义上来讲,九边重镇已经归属于赵宗武麾下,但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许多时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掌控,就能够彻底解决的。
赵宗武他费尽周折,将驻守各镇的总兵官叫来,那就是要对现阶段的军队,再次进行大规模的调整革新。
如果不是这样,赵宗武绝不会将各镇总兵官喊来。
毛文龙感同身受的说道:“国公爷您说的非常对,这段时间对末将来说,那绝对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作为赵宗武的结义大哥,毛文龙在九边帅府中,拥有着独特的地位,因此越是到一定的地位,那个生性洒脱豪爽的毛文龙,渐渐的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对于毛文龙来说,尽管他拥有着超高的指挥天赋,但是更多的他也需要有所顾及,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千世界,谁又能真正做到一成不变?
恐谁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根据九边帅府,所提供的边镇军饷机制,这段时间太原镇的所属军司,一直在筹算有关饷银调动。”与昔日的豪爽不同,此时的毛文龙,脸上多少却带有几分凝重。
到了毛文龙现在的位置,需要他考虑的问题成倍增加,尽管说控辖的范围,远不如他在皮岛时的权限,但是此时他手中掌握的精兵,却也是成倍增加。
毛文龙继续道:“因为边镇内存在着诸多要冲之地,这使得我部需要控辖的范围亦非常宽广,尽管说在太原镇境内,成立了对应的地方驻防军体系。
但是依照九边帅府的定论,对应边镇地方驻防军,应归边镇总兵官控辖,所需银饷辎重,亦由边镇总兵官统一调拨,这也就使得本应用在强军途中的银饷,多半却浪费在无用的驻防要冲之地上面。”
与大明在边镇之地执行的兵策不同,因为赵宗武组建了九边帅府,所以使得北部沿线军镇,皆形成了一条动态的防御体系,再加上已经逐步固化的军队体制,使得北部边疆能够逐步恢复平稳。
这样优良的策略,必然会造就一些冲突。
毛文龙此话讲出,让在场的多数总兵官,皆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因为毛文龙讲的这些,也是他们当下最为苦恼的事情。
“毛帅讲的,亦是末将想提的。”满桂接着讲道:“国公爷,想必在您心中也知道,宁夏镇那独特的地理位置,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使得宁夏镇控辖的要冲之地,有许多都是可以通过前提、归拢,来使得宁夏镇境内的防线变得更为合理。
如今因为不合理的防线体系,使得宁夏镇每年都会最少白白耗损五百万银元,虽然末将知道,前提防线,这中间涉及到的问题有很多,但是如果能够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那受到积极影响的,不仅只有宁夏镇一地,还会对周边边镇带来相应的变动。”
作为跟随赵宗武时间最长的武将,那都清楚赵宗武是怎样的脾性,只要是合理有效的问题,就直截了当的讲明就行,在这里不存在所谓的勾心斗角。
站在赵宗武的高度,因为他知道自己想得到的是什么,也清楚自己聚拢在身边的每一位武将官员,究竟是怎样的脾气秉性,因此他的心胸也比想象中的要大。
认真听着毛文龙、满桂所讲的话,赵宗武点点头道:“你们说的都没错,既然提到了这里,那么我们就先讲一讲,九边帅府现有边镇疆域不合理之处。
因为大明对外态势的不断变动,再加上朝中大臣,对于边镇了解不足的缘故,才使得现阶段的九边重镇,看似是牢靠稳定的,但是却依旧还是留下了诸多的隐患。”
大明尽管说得国正,但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大明的体制存在着短板,在前文中就曾提到,卫所制度在建国初期,的确是求稳的良策,但是这样的体制,绝对不适用于后期的王朝统治。
正如毛文龙、满桂讲的那样,尽管说大明每年用在边镇的银饷,其实并非是一笔小的数目,但是在这中间有很多银饷,却浪费到了看不见的地方。
尽管说赵宗武已经用了诸多方法,去优化了相应的边镇体制,但是通过这两年的实际调查、汇总,还是有至少两千五百万银元的耗损。
如果说能够解决现有的耗损,尽管说在前期会存在诸多的隐患,投入非常大的财力、精力、物力,可一旦新设的边镇体系组建完成,那么所带来的实际效益,绝对是一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存在。
在赵宗武的示意下,在旁的洪承畴讲道:“根据这两年参谋本署的实际调查,在我九边帅府境内,存在着诸多值得商榷的革新地。
边镇防线,自古就是维系地方安稳的根本。
每年因为一些无效的边镇之地,使得至少两千五百万银元被耗损,如果这样一批银饷,被用于强军所需,那所带来的改变,将会是巨大的。”
当洪承畴将实际的银饷耗损讲出,在场众将这脸上,皆流露出几分震惊,尽管说他们清楚会有耗损,但是万万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一种耗损。
正如洪承畴讲的那样,如果这样一种耗损,能够用在强军途中,那对于华夏陆军的变动,将会带来质的飞跃,这也让毛文龙他们的眼神中,皆流露出兴奋的精芒!
必须要改变这样的边镇防御体系,必须要带动新的革新!
第027章:重塑边境的可行性(下)
“但是革新边镇防线,并非头脑一热就定下的。”看着底下将领那激动的神情,尽管赵宗武不愿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但是涉及到根本核心的东西,他是一步都不会退却的。
长城防线拥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