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锦衣御明-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军、海军的总体分属,地方驻防、远洋舰队的相继组建,使得原本人才众多的军队,开启新一轮积攒能量的阶段。
 而造成这样的情况,也就使得东海镇军队中,其实大量缺少中低层将领。
 为了缓解这样的情况,赵宗武便在现有军中抽调、甄选人才,并组建底层将领教导速成班。
 随着一系列科目的高标准完成,底层将领教导速成班,如果填充到东海镇陆军,将会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
 一支强军需要拥有超强的向心力、凝聚力,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在思想层次上去抓,更需要在底层构架上去把握。
 满桂所看的底层将领教导速成班,只是众多速成班的一个,每班50名,共计个班组。
 如此庞大的优秀将领基础,即便东海镇陆军不想变强,那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啊!
 “不要打扰他们学习,是你们的终究是你们的,你们要相信参谋本署、宣抚本署的能力。”
 在大明其他地方或许党争不绝,但在东海镇却绝对没有这种情况,从一开始赵宗武就宣扬这样的思想,确保麾下将领、官员,一心想着的是做实事。
 没有区别对待,没有派系划分,赵宗武做到了真正的一视同仁。
 让参谋本署、宣抚本署管理军队,这从根上就是明确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东海镇应该是一个讲究规矩的地方!
 如果说现在不明确这些根本,那即便东海镇后续变得强大起来,可终究会被这种无序打破!
 或许在抢夺进攻主导权,满桂、祖大寿他们会耍些小心思,但涉及到根本,他们是不会乱动心思的。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况,也使得东海镇现如今,能够确保超强的发展动力!
 拥有这样的底蕴,赵宗武又何惧建奴反攻?
第084章:家丁制度的泯灭
 军队的有关革新、改制,向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中间牵扯到的事情有很多。
 培养合格的中低层军官群体,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环节,真正想锤炼出一支具有超强意志的军队,这里面需要做到的事情依旧不少。
 大明军队在经过时间的沉淀,早已没有了原先的意志,在这个党争不断、贪腐成风的时代下,任何强军都不能得到保证!
 奇葩的军事制度,是造成明军当下这种情况的根本。
 军户世袭,吃空饷、喝兵血,武装家丁,以公谋私……
 赵宗武几乎能够想象的到,在绝大多数明军体系中,上述情况他们几乎都能占据,而这也是军队战斗力,下滑严重的根本原因所在。
 东海镇想要强盛,那么麾下军队必须要不一样,跟其他明军拥有本质的不同,经过很长时间的诱导,就目前形势来看,赵宗武做的不错。
 不分派系,明确战功,不截留功勋、敢于奖赏,奖罚分明,不抛弃、不放弃,军魂塑造,优良的将领群体……
 赵宗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让东海镇将士,在心中明白一个道理,只要你敢在战场上搏命,那你在战场上得到的一切,没有一个人胆敢染指!
 “今日把你们喊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说。”说笑过罢,赵宗武神情中带有严肃。
 该说笑时说笑,该严肃时严肃。
 见赵宗武这般严肃,满桂、祖大寿等人收起玩笑,一个个神情中带有严肃,认真聆听赵宗武要说的话。
 “这段时间统筹本署,一直都在致力于完善,军中将士发放饷银制度,经过这段时间紧张工作,现已制定了相关军规。”
 看了眼满桂、祖大寿,赵宗武继续道:“虽说我东海镇现阶段,实行功勋授田机制。
 但你们心中也都清楚,想要确保士气经久不衰,饷银的发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听赵宗武想到这里,满桂、祖大寿感同身受的点头示意,在大明军队其他地方,克扣饷银、拖欠饷银,这都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有些将士甚至是数年,都未曾见到过饷银长什么样子,有些时候为了生存,白天当兵、晚上当匪的事情,在大明军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更有甚者偷军中兵器,将其贱卖有钱的人,那更是常见至极!
 如今东海镇能够正面解决这一情况,那对于底下将士来讲,绝对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但既然是发放饷银,那在大明军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在东海镇军中就必须要杜绝出现!
 “先前是怎样的情况,本将这里也不在赘言,从你陆军开始抓起,吃空饷、喝兵血的现象,不要再有出现的苗头!
 如果让有司抓住尾巴,证实基本情况,到那时本将可不管他是谁,他在战场上立下多大的战功,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吃空饷、喝兵血,这在大明都是默认的潜规则,如果别人吃了,而你不吃,这就显得你很不合群,那么私底下排挤你是很正常的事情。
 为什么大明贪腐严重?
 根本原因就是这样的心态导致的!
 赵宗武在讲到这一点时,语气是异常的严厉,这也让满桂、祖大寿他们心中明白,这是东海镇的底线,是赵宗武的底线,谁要是触碰,就要有承受雷霆之怒的勇气!
 “还有一点本将要阐明,军队就应该有军队的样子,一切将士皆为公,既然拿了东海镇发放的饷银,那么一切军规军纪都必须无条件服从!
 你们都是在战场上,用实力明确自身地位的将领,也清楚军中出现公、私两种将士的危害。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本将希望东海镇麾下,不要出现所谓的家丁亲卫,参谋本署已经根据不同军阶,规定了所写勤务兵的标准!
 所有勤务兵皆由所属军中挑选配备,超出者一律按违抗军规处置!”
 导致大明军队战斗力,衰减严重的另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军中出现,只听令于所属将领的家丁。
 家丁他们或许战斗力超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翻天覆地,但维系这一根本的前提是精、少!
 即便他们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终究还是难以改变大势,局部战争取得胜利,对于整体战争大势来说影响并不大。
 赵宗武需要的不是这样的军队,他想要的是整体听令于,东海镇指挥使府衙的强军。
 家丁制度不铲除,那根本就锻造不出强军出现!
 听到赵宗武讲的这些,满桂、祖大寿脸上的神情变了,尤其是祖大寿的神情变得更多。
 铲除麾下家丁,这无疑于是将维系祖家荣耀的根系铲除多半!
 为什么说祖家在宁远,在辽东拥有名望?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祖家拥有一支强悍的家丁队伍!
 你现在让他们把底气铲除,涉及到核心利益,你说谁轻易能愿意放弃?
 这件事如果换做其他人,或许根本就没法去推行,但怎奈这推行的人是赵宗武,这件事不好办也要办!
 从塑造虎啸营开始,赵宗武就一直避免家丁这一群体,通过接连不断的战争,不断把自我意志灌输进来。
 这样的好处就在于,虽说现在的东海镇陆军,固然有大批将领加入,但是基础内核还是原有根底,这也使得东海镇陆军,还是无条件服从赵宗武的军令!
 “这件事情你们想清楚也好,想不明白也罢,在东海镇的军中,本将绝不允许有不属于东海镇的将士出现!
 家丁制度必须要在东海镇铲除!
 如果说有人对这项制度有不满,可让他直接来找本将!
 今天本将把话说在前面,如果说到了时间,让参谋本署、宣抚本署的人查出,军中依旧存在家丁这一陋习,那就不是简单的撤职查办,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涉及到根本利益,赵宗武才不管他是谁,家丁制度不解决,东海镇军队就永远没有变成强军的根本!
 这件事不容有疑!
第085章:荣耀:定辽伯
 在东海镇杜绝家丁的存在,这必然损害到了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对家族势力最大的祖家,那损失不是一般的大啊!
 麾下拥有多少家丁亲卫,就代表着你在军中地位有多稳固,就代表你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但现在你说铲除就铲除,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这难免的也会让有些人,这心中想不明白!
 其实在这样一种紧要时刻,最不能有的就是,不利于局势稳定的事情发生,但这样的脓疮一日不除,那距离真正的强盛就相距甚远。
 赵宗武这心中不是不清楚,但这心中即便是再清楚,但该要做的事情,他还是要严格执行!
 他想要看看在东海镇,他到底拥有怎样的威望。
 固然说试探是不好的事情,但如果说连深浅都不清楚,那对于后续的安排、部署就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想要解决掉建奴,那必要的整体盘活是根本。
 有些时候这气运的确是有加持的,在该拥有改变的时候,那好的气运的确是会出现在你身边。
 家丁制度的结束,肯定让一些将领心中想不通,也想着向赵宗武提出些意见,当然也仅仅只是意见。
 但他们还没有做出行动,这来自大海彼岸的荣耀却来了!
 来自天启皇帝的赏赐,终于出现在东海镇!
 其实说起来也真是够悲催的,早在七月有关朱由校的赏赐便已出来,为了表示对赵宗武的宠信,朱由校让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亲自带队。
 原本想着是让魏忠贤跑一趟,毕竟他们之间才是最熟悉的,同时这也能显得亲切,毕竟拿下失地这绝对是大功一件!
 但早在赵宗武离京之前,便向魏忠贤讲述过一点,想要干掉东林党,一定要切记寸步不离皇帝身边。
 对于同盟的提议,魏忠贤这心中肯定是不会忘记的,毕竟先前依照赵宗武的提议,他已经成功将东林党的气焰打压了下来!
 所以魏忠贤便找借口,最终为表示皇恩浩荡,便让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带队亲自跑一趟。
 作为本朝第一位封爵的存在,早在京城之际,赵宗武便已是风口浪尖的人物。
 王体乾这还没带队离京,东林党不知从哪里听到了风声,竟玩了一处静坐抗议的戏码。
 这着实是让朱由校愤怒了一把!
 拖着王体乾他们不让其离京,为了解决这事先后耽误了小半个月,最终的结果是几个替罪羊被撤职查办,东林党的威势更被无情打压。
 在这值得一提的是,传出赵宗武封爵这件事的源头,来自内廷……
 搞出此事之后,天启皇帝甚至召开了一次朝会,第一次在朝会上明确赵宗武爵位,从根本上维系了定辽伯这一爵位的正统、合法性!
 但凡是有意见的大臣,皆被朱由校给罢免官职。
 昔日的幼龙,已彻底成长起来!
 结合朝廷有司的加持,王体乾他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出京。
 同时也为了确保这份荣耀,能够最快送达东海镇,一行便未去辽西这一路线,南下准备乘运河,前去登莱之地,最终抵达东海镇。
 但事与愿违……
 本想着抄近道,却不曾想遇到了愈演愈烈的叛乱,种种机缘巧合之下,王体乾他们被困住了。
 这其中的辛酸不在讲述,折腾了两个多月,一行才最终抵达登州,并对袁可立他们进行嘉奖后,乘坐海船便前往东海镇。
 既然代表着天子,那该有的仪仗,肯定是一样也不能缺少。
 再者对赵宗武来说,能让东海镇上下知道,来自天子的宠信,对现在的发展来说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那赵宗武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以至于王体乾他们刚刚抵达铁山岛,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便席卷整个东海镇!
 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那没有谁不清楚此事的。
 面对这样热烈的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