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公家的战国-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郎负责的天守阁,会以两年为工期。时间很紧张,各商家会从各国雇佣民夫及工匠,以此算来两百万贯文不过将将够前两年的投入,后期追加投入不会小,这一点你要有心理准备。”主要情况景光都向鹤介绍了,对于如此规模的撒钱行动,要说一点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但基于长期的利益的考虑,一切还是值得的。
 鹤按照景光的叮嘱,一一在手札上记下了注意事项,俨然一副行政秘书的架势。不得不承认,鹤是个极其认真的人,有了其配合,景光确实是省心不少。
 “对了,”鹤突然抬头笑道,“长尾但马守大人前两日来信,家中一忙竟是忘了,是在询问您何时前往足利城看望他呢。”
 景光有些头大,竟是又把长尾景长女儿的那档子事情忘记了。
第七十八章 热闹
 鉴于有长尾景长这档子事情,景光与北条鹤带着一众人专门跑到足利城过了个年节,照例慰问了一下在此“养老”的各位,顺便为长尾景长的女儿阿初举行了侧室之礼,正式接这位进门,算是了了景光一桩心事。
 按惯例,纳入下级武士或臣属、附庸之女,一般是先从女官做起,地位与其他女官相同,只有受临幸而有孕者才算是侧室,而迎娶上级或盟友之女,一般为正室或继室,至于一“入宫”就成侧室的人不是没有,主要是特殊情况下联姻的结果,核心的一点还是看对方父家的身份地位。因此,由于鹤的存在让长尾初的定位有些尴尬,很有些官定女主变女配的感觉。景光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总归长尾初年幼不懂得这些,而长尾景长此时也不敢提什么过分的要求,景光只好取这个折中的法子,给她一个侧室的身份,也算是说得过去了。
 长尾初也是天文十一年生人,此时也不过十二三岁的年龄,景光很有一种认了干女儿回家的感觉。可能是年龄差距大,亦或是一个人在奥中无聊,阿鹤倒是对新进门的小家伙挺不错,回到唐泽山城后基本就是两人腻在一起,连景光的日常“侍寝”申请都被驳回了。
 当然,目前的侍寝概念仍是停留在“抱着睡”的层面上,即使这样也就仅仅是锁定阿鹤,至于十二三的豆芽菜,毕竟是后世人,真下不去手,有阴影的,什么“两小无猜”条款一类,景光觉得起码从心里上也不适合自己。
 至于和鹤更进一步的关系,景光觉得还是要顺其自然,虽然随着自己的身体进入青春期,各种冲动开始出现,但景光毕竟在精神上是个成年人,知道过早发生不可描述之事对身体的危害,因而还是能够克制住自己,同时也觉得似乎和鹤之间还缺点什么,所以两人关系才一直如初。
 转年来到弘治元年,御馆的奥内因为有了个新面孔热闹了不少,长尾初在唐泽山城中住了些日子,也便逐渐没了早时的拘谨,很快适应了山城的生活节奏,加之鹤待人亲切,阿初更加恢复了这个年纪的天性,整天不是缠着鹤问东问西,就是带着年纪稍小些的女官在本丸内乱转,一副好不容易放风了的熊孩子做派。
 得益于长尾初存在,山城中也不像以往那么沉闷了。
 “没想到才过一个年关,右近卫少将大人这里又添喜事!”定光院莲信听着御馆外不时传来的少女嬉笑声,不禁笑道。
 二月初,下野国的冻雪基本都消退了,定光院莲信也结束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作客求学计划,从日光山返回足利郡,沿途打了个拐,拜访景光,聊说些在山中的见闻及感悟,景光听来也新鲜,于是两人在茶室一坐便是一上午。此时,已经结束了关于日光山寺社方面的交流,两人本是静静品茶,忽然听到馆外的声响,莲信和尚才借机打趣。
 长尾初的性子确实是挺活泼的,此时少了在家中父亲的约束,景光又不大在意这些事情,因而有些放飞自我了,每日在城中带着一众小女官说笑、游戏,不亦说乎,景光都有些腹黑的怀疑,鹤这么放纵她,是不是一种变相的“宫斗”策略,毕竟岛国自平安时代开始,就是极其推崇静御前那种“大和抚子”式的贵族女性典范的。
 “在下这里的情况,大师您也知道,主要还是为了稳定本家局势需要,”景光解释道,“不过我倒是也挺喜欢阿初的性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
 “不论是什么原因,总归是神佛赐下的机缘,还是要恭喜阁下了。”定光院莲信继续笑着说。
 “那就借大师的这句话了,希望神佛继续保佑在下多些机缘吧。”景光玩笑道,却是把正在喝茶的和尚呛了一大口,开始咳嗦起来,一边咳嗦一边无奈的用手指点着景光。
 “可不能把玩笑开到神佛的身上。”定光院莲信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瞪了景光一眼才郑重说道,景光哈哈一笑也不以为意,不止一个人这么说过自己了。
 此时,茶室的门被拉开,紧接着景光便看到一身水干装束的长尾初冲了进来,心想自己这一大家子人,怎么都没有个敲门的习惯。
 “殿下,您看城中的樱花开了。”长尾初边嬉笑着边往室内跑,但跑了几步,发现室内还有别人,立马站住了身子,毕竟按此时礼法,贵族内眷是不大方便见外客的。待看清对方是个光头和尚时,长尾初才又继续向景光身边靠来,但走路仪态、说话声调都放缓了很多,一副温婉姿态配上这身武士的水干装,怎么都想让人发笑,
 景光忍笑接过长尾初手中递过来的枝条,对面的这位小脸却是已经涨的通红,虽是站在景光这边,眼睛还在不断地撇向定光院莲信,显然是对自己在外人面前出丑很是介意,虽说年纪小,但也是要面子的。
 “少见多怪,此时城中的樱花才开,已经不算早了!”景光拿枝条扫了一下长尾初的脑袋,佯装作发怒道。
 岛国使用的是类似于天朝的农历纪年,换算成其后世使用的西历,基本算是到了三月份了,因而确实如景光所言,算不得开花早。
 长尾初却是有些气结,自己献宝似的到了景光跟前,被这么句话就打发了,加之又在外人面前出了糗,小脸涨的更红了,不由分说从景光手中又抽回了枝条,赌气道:“殿下不稀罕就算了,我给鹤姐姐去,她插花用得上。”
 长尾初说完话,头也不回的又跑出了茶室,一众跟随她的侍女具是先向景光行礼告罪,而后快步追了上去。此时,随侍在茶室内的村上国清很有眼力见的拉上了茶室的门,把一众慌乱的身影隔绝开来。
 景光看着正强忍笑意定光院莲信,开始反思家中是不是有点热闹过头了。
第七十八章 好消息不断
 自弘治元年开春起,景光便一直悠闲地在唐泽山城中筹划基建相关事宜,这种种田的日子过得尤其轻松,但此时下野国内却说不上风平浪静。
 五月中旬,佐竹家再次出兵下野,与“那须七党”在两国边境处的八沟山地展开合战,是一次中等规模的试探性作战,双方人数均在三千人左右,战事胶着异常,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仍然无结束的迹象。而随着景光将势力延展到下野国中部地区,领地实际上距离东北部战场已经很近了,再没有坐视不理的资本。因故,景光派遣斋藤朝信领第三阵常备,前往作为本家领地交通要冲的多功城镇守,与领第二阵常备于宇都宫城监督筑城工作的甘粕景持相互照应,以防备可能发生变数。
 最终,变数确实发生了,却不是因为佐竹家的问题,而是出现在足利长尾家内部。六月初,刚刚获得壬生家家督之位并转为足利长尾家郎党的壬生周长,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居然在未报请景光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出兵进攻壬生城东临、位于芳贺郡南部地区的芳贺家居城真冈城。
 壬生周长亲自领兵六百余人,突袭入芳贺郡境内,开始时确实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一路杀至真冈城城下。
 芳贺郡总石高大概在七万石左右,是下野国内除都贺郡以外石高最高的一个郡,其北部四万石左右在那须家手中,南部三万石在芳贺高定的控制之下。芳贺家及其这三万石,可以算是下野国内仅存的宇都宫家势力了,景光一直没有拔掉这根钉子,主要还是考虑其存在能够缓和自家与那须家的关系,这多少算是个明面上共同的敌人。而壬生周长的擅自做主,无疑让得到消息的景光有些不爽,但也没有立即发令将其召回,仅仅是冷眼旁观,等着看这位的笑话。
 当年,壬生纲房叛乱夺取宇都宫家家业,芳贺高定携幼主出奔并一直客居他处,怕的是当时那领有十数万石领地的壬生家。至于眼前这个仅仅两万多石的阉割版,芳贺高定还是不放在眼里的,甚至连城都不守,同样是领了六百余人于城下野战。结局像景光预想的一样,壬生周长被打得大败,仓皇逃回了壬生城。
 直到前方传来了壬生周长战败的消息,景光才让人将早就写好的问责书状送了出去,在训斥责问其擅自出兵的同时,要求壬生周长至唐泽山城领罪。
 本来此事就算告一个段落,但可能是与壬生周长的一战让芳贺高定错误估计了形势,让其以为景光摄于常陆方面的压力不敢动他,因而有些飘了,竟是从领内又进行了征召,凑出了一支一千人的队伍,直接杀向了壬生城。
 虽说现在景光本没有要拿下芳贺家的想法,甚至如果芳贺高定领兵驰援八沟山地的战事,景光都不会太在意,但此次竟是要动足利长尾家的人(虽然景光很大程度上没把壬生周长当做自己人),景光就有点看不过眼去了。随即,景光传令,以斋藤朝信为主将,小山氏朝、结城晴朝为辅助,共计一千六百人,准备截杀芳贺家的军阵,由于通信条件限制,准予斋藤朝信见机行事的权力,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要把芳贺家打疼,但要最大程度减少本家伤亡。
 景光如此在意自家伤亡,主要是在为来年可能发生的与佐竹家的对抗做准备。毕竟从目前的情况看,那须家方面应对战事已经有些乏力,甚至不排除年内其东北部防线就会被攻破的可能。一旦佐竹家撕开这第一道防线,从八沟山地突入下野国,那么受威胁最大的便成了景光,毕竟景光现在占着宇都宫家的领地呢,届时佐竹义昭肯定把足利长尾家作为攻略重点。
 虽说自年初开始,景光加快了整合领内国人势力、组建训练常备队的步伐,但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手头已成型的五个常备队,是景光能够维持的极限。一方面,养这三千多人开支不小,即使家里有矿,但还是要把主要财力用于建城和“招商”,而且随着组建新队,装备供应已经有些跟不上了,至今第四阵、第五阵的铁炮还未配发全。另一方面,下级武士的数量也影响了组建新队的速度,毕竟为了保证方阵战斗韧性,景光手下的一阵六百人,是由武士与铁炮足轻、长枪足轻是以一比一比四进行混编的,目前常备足轻们的纪律性远没有达到能让景光放心的程度,不可能单独成阵。
 从景光的角度看,保持目前五个阵常备的规模基本可以满足下野国内形势的需要,最多会再组建一支预备队用以临时补充兵员。战时,有这三千多人的核心团队,再辅以领内臣属家族的征召部队,只要不是和后北条家当面硬扛,应付关东地区的战争应当是足够了。甚至景光觉得,真豁出去的话,自己与目前的后北条家来个鱼死网破的能力也还是有的。
 斋藤朝信在此战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