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公家的战国-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往里间走,景光边漫无目的的扫视着房内堆放的兵器,没有什么能够入眼的,特别是太刀和打刀,一看就是些大众货色。拐过一个角落,景光眼睛一亮,却是看见了一柄长枪平躺在地上,这是一柄有些传统造型的日式素枪,总长大概在两米左右,其中刃长三十公分,整体造型古朴,通体深黑色,显得枪身十分厚重。
 景光顿时来了兴趣,由于一直没有什么趁手的长兵器,之前的战斗,自己仅能凭借勉强算是二三流的剑术出战,在对战中是吃了不少亏的。
 伸手去拿地上的长枪,入手景光便是一愣,枪身不仅看上去厚重,那是真重啊,景光马上改用双手握持,都尚且有些吃力,将长枪举到眼前观察,才反应过来,此枪竟是通体用铁打造的,手感才会如此诡异。
 “这柄是什么枪?”景光好奇地询问陪同而来的小沙弥。
 那小沙弥看着景光所举的长枪有些愣神,给了景光一个有些尴尬的答案:“这位大人,这不是长枪,这是大殿所铸佛像装饰在手里的法器。”
第三十三章 十如是
 景光听到小沙弥的回话就有些尴尬,却又有些不解问道:“什么佛像手持长枪?”
 小沙弥奇怪的看了一眼景光,回答说:“多闻天啊。”
 “多闻天王的形象不是拿伞的吗?”景光回忆着自己两世的印象,没见过有持长枪的天王。
 这方面柿崎晴家却是知道,为景光解释:“这个我听父亲大人说过,持伞的天王形象是明国传来的,说是象征风调雨顺,所以最近这些年各地的庙里佛像也开始更换了佛像手中法器的制式。”
 景光诧异的看了一眼柿崎晴家,倒是没想到这位平时缺根筋的样子,对佛教这么生僻的事情竟是都知道,看着景光打量自己,柿崎晴家有些不好意思,说:“父亲大人对明国文化比较推崇,我是被熏陶的。”
 景光想来也对,这柄枪是全铁制的,入手感觉得有四五十斤的样子,可以说作为兵器是有些太重了,而枪的攻击主要以刺为主,太重的话很影响发挥。景光又看向枪刃处,两面都印着字,一侧是“十如是”,另一侧是“诸法实相”,都是《法华经》内的佛语概念,如此看来这倒真的是装饰用的法器。
 景光拿着手中长枪翻来覆去的看,心里盘算着怎么下台阶,便听到柿崎晴家又说道:“殿下,这柄枪虽然像是法器,但看样子却是叠打锻造的,当作兵刃倒是也可以的。”
 景光发现今天柿崎晴家真的是超水平发挥了,便点点头说道:“弥次郎说的对,这柄长枪我要了,没问题吧。”
 “这倒是没什么,本就是替换下来的。”小沙弥回道。
 “弥次郎帮我拿着,以后你就是我阵中的长枪持小姓。”景光点点头,将长枪交给柿崎晴家,后者一听就苦了脸,但还是将长枪扛在了肩上。
 领着一众选好兵器的武士返回住的地方,景光便找到了正在一个人练习枪术的大熊朝秀,虽然从小学习枪术,但是景光从来没有自己打理过兵器,现在拿着一杆烧火棍似的“法器”,还是要先找专家开刃同时调理一下,不然真的得当法杖用了。
 大熊朝秀听到景光介绍,取过长枪试了试手,皱眉说道:“有点重啊,虽然知道你力气大,但用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吧,虽然岛内武士中不像明国一样流行轻枪,但这份量也太夸张了。”
 大熊朝秀算是个膀大腰圆的成年人,又是常年练枪术,一入手便觉得铁枪极不趁手,故此才向景光提出了客观的建议。
 景光自然是不能说放弃就放弃的,自己一群手下都看见了自己的选择,总要留点主家的威严,问道:“可以当兵刃使用吧?重一点没关系,毕竟我以后还会长力气的。”
 “我刚才看过了,实际上这不大像是专门打造的佛像装饰物,一般那些都是空心的,毕竟没必要浪费铜铁。这枪却是是柄正儿八经的兵器,虽然造型上总体是素枪的样子,但枪刃处似乎又融合了一点明国龙刀枪的造型,应该是九州地区匠人制作的。估计是兵器匠人把枪做的太重了,又不舍得熔掉,没办法才当作法器捐献给了寺里。”大熊朝秀看了半天总结道。
 景光听到他这么说也算放下心来,不然以后自己拿着个塑像装饰品打仗可是很羞耻的。
 经过大熊朝秀的打磨,这柄长枪才现出真身,通体乌黑的铁枪,枪刃寒光凌厉,由于锻打的材质较密,打磨花了很大功夫,但总归是值得的,连大熊朝秀最终都不禁赞叹是把好枪,但想到分量,大熊朝秀还是摇摇头,心里嘀咕,制作长枪的匠人技术如此高超,这用料上却真奇葩。
 “名字?有必要吗?”景光接过长枪,面对大熊朝秀的询问有些不解。
 “当然了,作为武士的伙伴,没有名字自然就没有灵魂。既然兵器上没有铭文,你就应当自己为其命名。”大熊朝秀还是挺传统的。
 景光挠挠头,实际上对岛国这种小题大做的偏执行为是不能理解的,抬眼望向枪刃的部分,指着对大熊朝秀说:“这里刻了啊,十如是。”
 大熊朝秀翻了个白眼,一副你喜欢就好、老子不管了的样子,也便不理景光,又一个人到空地上练枪了。
 景光满意的看着经重新打磨的长枪,想着有机会给其配个高档的枪刃套,能不能用另说,看着倒是十分霸气。
 “弥次郎!”
 听到景光的召唤,柿崎晴家一路小跑过来,紧接着满脸郁闷的接过景光手中的铁枪,心里嘀咕,人比人气死人,斋藤朝信能担任太刀持小姓,有面子又省力,自己就只能扛个几十斤的铁枪,费力不讨好。
 “好啦好啦!”景光拍了拍柿崎晴家的肩膀,笑着说道:“这也是磨练啊,静斋法师给咱们安排的山法师到了吗?”
 “已经来了殿下,领头的几位法师已经到木屋去等了,新九郎在招呼他们。”柿崎晴家答道。
 景光带着柿崎晴家返回自己的木屋,发现来的是两位熟人,学识僧定光院莲信和山法师无动王堂圆澄。
 见景光进来,两位和尚连同斋藤朝信都站起来行礼问好,景光还了一礼,望着定光院莲信笑道:“圆澄法师在这里我倒是不奇怪,不过在下还不知道莲信法师您是文武双全呢,居然也要参与护送我们。”
 定光院莲信摆摆手,指着山法师圆澄说道:“别看在下比圆澄法师年轻不少,可要交起手来,三四个我一起上对不是人家的对手。”
 无动王堂圆澄听到他的话,佯装生气道:“明明七八个我也没问题的。”
 定光院莲信摸了摸光头道:“自然是知道您厉害我才来给你增加点负担的嘛。景光大人,在下想随您到东国走一遭,算是见见世面,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再养个闲人呢?”
 景光很想说自己那点钱连武士都养不起了,哪还有你的饭吃,但也明白身边跟着个有天台宗背景的和尚,很多时候就是多一层保障,实在不行当家庭教师教教自己手下文化课什么的,让土鳖出身的野武士们涨涨学识,也算是不浪费资源。这种情况下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法师肯来,在下是再欢迎不过的,但东国苦寒,就担心法师不一定能够适应。”
 定光院莲信躬身道:“在此谢过大人了。”
 景光觉得既然想跟就跟着吧,自己真去了下野国混的惨的话,对方也不可能死皮赖脸一直跟着。敲定了定光院莲信的请托,景光便转向另一位和尚圆澄:“我等一行出近江前往越前,一路上有劳您和诸位法师了。”
 圆澄倒是挺直接,说:“寺里收了钱自然是要有诚信的,就是不知大人打算何时出发?”
 “没有什么其他变故的话,我们后日出发。”景光早就在山上待够了,从了解的情况看,前几日幕府军方面已经与三好军在山城与近江交界处发生了几次交战,虽然规模不大,但景光觉得三好家的注意力肯定已经转移向南方了,决定尽快启程了。
第三十四章 踏上返程
 定下了行程,景光托人给住在山中的方仁亲王送了封书信,表示自己即将下山返回越后,至于方仁亲王是否还因为那日的事情生气,就不知道了,景光之所以写这封信实际上还是要告诉万里小路房子一声,自己就要走了。
 经过在山上几个月的突击训练,原先的野武士们已经有了那么些正牌武士样子,不论是在听从指令还是配合作战上面都有了极大地提升。而三好政胜自从随景光来到延历寺后,就整日整日见不到人,本来景光也没大注意,没想到临走前竟是发现其有入道出家的打算,景光废了不少口舌才劝回来。在得知其自觉无力为已故的三好政长报仇,不打算去投奔幕府军后,在景光的劝说下,最终决定暂时加入景光麾下,跟随去东国游历一番,也算是磨砺自己。这算是临行前有意外惊喜,冲淡了景光对即将踏上归程的一丝惆怅之感。
 景光等人提前几天便收拾好了行囊,由于行刺十河一存后,景光一行是撒丫子跑到比睿山的,所以这次返程就没马可骑了,景光和大熊朝秀等人也只能全靠两条腿。
 虽然返程的队伍比来时壮大了不少,又有山法师们的保护,给人挺安全的感觉,但毕竟是处在山城国战场辐射区,为了安全起见,景光一行全员披甲赶路,这可苦了柿崎晴家,这位还要扛着景光那柄四五十斤的铁枪,开始还没什么,下山到一半腿脚就有些飘了。但毕竟能够拿着主家的兵器,这对于武士来说是极大地荣誉,他又不可能找人代劳,一路看在景光这个始作俑者的眼里倒是有些可怜。
 一行人来到山下,景光却是发现方仁亲王竟然已经在那里等候了,很是有些意外。景光马上摘下头盔交给侍立在一旁的斋藤朝信,上前向方仁亲王行礼说:“殿下您太客气了,有话要嘱托的话托人带过来就好了。”
 方仁亲王看着一身戎装的景光,又扫了一眼景光身后一众的武士,有些调侃道:“这还真是个属于武士的时代啊,看看景光大人威风凛凛的样子,即使是官家也不曾能如此啊。”
 景光摸不准他的来意,小心答道:“我等都是些乡野之辈,官家的仪仗自然不能像如此一般,这么粗俗。”
 “官家现今哪还有什么仪仗敢奢望啊!”方仁亲王阻止想要反驳的景光,继续说道,“你我在比睿山相遇,我一直相信这是神佛赐予的机缘,今日阁下将要返回东国,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一面,我就是想当面问问阁下,你藤原氏先祖中臣镰足曾经自比为我皇族左右手,如今藤原氏受封已然九百余年,不知先祖之信是否还算数,如果一天朝廷需要阁下,阁下能否给我一个承诺。”
 方仁亲王的声音不高,语速也是极缓的,但仍然压得景光很不舒服。景光有些恼火,之前在山中居馆内已经表明了态度,没想到方仁执念如此,也便不说什么,仅仅是深深一礼,起身后直接从方仁亲王身边走过,招呼身后众人启程。
 其他一行人并没听到方仁亲王与景光的交流,仅仅是看到景光礼貌寒暄后行礼告别,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定光院莲信却因为靠的近些,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故意放慢了脚步,待众人走后才来到方仁亲王跟前,看着一脸沮丧的“皇太子”,劝慰道:“殿下不必灰心,景光大人不轻易给您承诺,正好说明其是重信之人,这反而是好事。”
 方仁亲王听到此话点点头,看着远去的景光等人说道:“也只能如此想了。刚才倒是未曾留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