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公家的战国-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会儿就要到山门入口了。”三好政胜多次来过比睿山延历寺参拜,所以熟门熟路正好作为向导。
 景光点点头,又看上一旁身穿明显大一号的铠甲,整个人裹的严严实实的加藤胧,再次叮嘱道:“一会不论发生什么,你千万别出声。”
 “殿下,知道了,您可比千叶姐姐都啰嗦。”胧抱怨道。
 之所以让胧如此打扮,是因为延历寺是不许女子进入山门的。与一向宗那种和尚都可以娶妻生子的“世俗化”宗派不同,起源于天朝而传入岛国的天台宗是明显带有中土戒律色彩的佛门,虽然在本土化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东密的一些理念,但总的来说与极端另类的一向宗天差地别,依然属于遵循五戒的严肃佛教。
 其实在比睿山半山腰有寺院经营的客馆,为一些带了家里女眷的香客提供暂时落脚的地方,但总归是在寺外,景光还是觉得有些够不保险,毕竟自己把十河一存坑成那样,难保对方不会狗急跳墙带人冲击山门。而且景光手里有延历寺中的信物,正好借此机会与天台宗这一当世最大的佛门势力拉拉关系,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当然,景光主要还是抱着试探的心里,毕竟自己这群人代表的是越后国长尾家,而几乎相当于长尾家家庙的林泉寺属东密,信奉真言宗(即以高野山金刚峯寺为总领),而事实上这两大佛家道场的关系也并不十分融洽。
 景光一行在离山门很远处便被寺中的一队山法师拦了下来。所谓山法师是人们对寺里武装僧兵的称呼,随着各佛门势力扩张,不只一向宗,各寺都基本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正因如此,各地大名们才对佛教势力十分忌惮。
 景光等人被拦下来的原因很简单,太高调了,任谁看到家门口出现几十号全副武装的武士也会紧张起来。
 三好政胜拿着景光的佛珠交予了领头的一位粗壮和尚,后者显然是认识佛珠上的隐秘图文暗号,知道确实是寺中的信物,对景光等人的态度就好了很多,主动带领众人来到了山门入口。
 “贫僧无动王堂圆澄,在此也是有幸结识诸位二条关白大人的朋友,”那和尚客气的说道,“但按照山门的规矩,女客是不能入内的,我可安排师弟引导女客先行去寺外的客馆休息。”
 景光内心很是赞叹,不会是佛门弟子,洞察力居然如此之强,胧包成了粽子都能被发觉,正想着示意胧先跟随引导的僧人去休息,只见对方和尚所说的师弟却是来到了自己面前,做了个请的手势。
 “额……这里面是不是有误会!”两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一阵尴尬过后,景光才反应过来原委,开口说道。
 在上山的一路上,名叫无动王堂圆澄的和尚一个劲的道歉,觉得自己冒犯了寺里的客人,特别当得知景光为二条晴良之子后,更是有些无地自容的样子。
 “说实话,在下与二条关白大“人也是极其熟悉的,却不想阁下作为关白大人之子如此……出色!”圆澄和尚想了半天也没想道合适的词语,突然一拍额头说道,“我想起来了,最近山城那边传来过消息,说是酒吞童子再世什么的,应该就是阁下您吧。”
 “法师可别真把我当妖怪收了才好。”景光见这和尚倒也有趣,便应和道。
 “您放心,那可是神道教负责讨伐妖怪,我们佛门可没有这职司。”圆澄倒是很自来熟,就着景光的话继续玩笑道。
 “圆澄,你涉猎很广嘛,怎么不见学经文时反应这么敏捷。”一个桑老的声音从山顶传来,景光驻足在石阶上,抬头看去,是一身着紫袍袈裟的老僧人,身量不高又极其消瘦,显得其比实际年龄更加苍老一些。
 “静斋大师,您怎么从佛堂出来了,我还以为只有我这样的会逃早课呢。”圆澄挠挠头,向景光介绍道:“这位是五智院静斋大师,是我山门天台座主之下的首席执事,负责寺内的日常事务。”
 景光明白,这是所谓的“二把手”啊,也难怪一副鼻孔冲天的样子。
 “静斋大师,在下长尾三郎景光,率家将行至于此,心中有感于武家杀戮罪孽,特此入山门静心思过一段时间,希望大师不要嫌弃。”景光行礼问好后说道。当然进山的理由得说的高大上一些,至于真实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一般失势的武士甚至公家躲入寺庙寻求庇护是很平常的事,再加上有二条晴良的几分薄面,料想对方也不可能真赶自己等人出山。
第二十六章 延历寺
 比叡山的道场是在延历七年,由自唐朝归国的留学生,不,是留学僧,圆澄法师开创的。圆澄在唐时主修法华宗,所以比叡山建制方面很大程度是摹仿大唐时候浙江天台山及山北四明山规划修建,故在岛国内又将此山别称为天台山,最高峰称四明岳。到了嵯峨天皇时,朝廷赐号“延历寺”,自此开始兴盛之路,在佛教最鼎盛时期作为御用寺院服务皇室相关事务。
 经过几百年的营建,比叡山延历寺的规模可当的起恢弘二字,景光跟随五智院静斋一路走来,可算是长了见识,即使京都的建筑都不如此处华美。圆澄法师回到岛内传教时,正是佛教密宗在民间兴盛的时期,所以在天台宗本土化过程中,吸收了很多密宗的理念,其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异,故天台宗又被称为“台密”,所以虽然布局上仿照了天朝的天台山,但与天朝寺院古朴素雅的风格不同,延历寺建筑形式上岛内特色十分明显,建筑色调都要明显鲜艳一些。
 后世得益于游戏、文学等等,说道岛国佛教,不少人对一向宗更为熟悉一些,实际上虽然一向宗由于教义和世俗化等原因,其底层信徒很多,但就实际的势力来说,与比叡山(天台宗)和高野山(真言宗)完全不能比。一向总之所以放弃位于京都地区的总坛科山本愿寺,逃窜到近畿地区的边缘重新营建石山本愿寺,便是被真言宗的和尚们赶跑的,而天台宗又是很大程度能够压制真言宗的存在,这就是现实的生态链。
 但是天台宗与一向宗的行事理念不同,后者很明确的妄图建立地上佛国,所以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的军事势力,而前者有浓郁的佛教出世的属性,很少以武力直接干预岛内的纷争,当然这个“很少”是相对而言的,各家大名都不可否认的是,天台宗一直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景光来的很不巧,当代的比叡山领袖、天台座主觉信大师于月前至后山清修,不方便见客,所以景光一行人的安置都统一由“二当家”负责。其实,景光觉得觉信大师很可能是身体不好,甚至说可能快不行了,才无法见客的,毕竟岛内的佛教可不讲究什么闭关修炼这一套,而且看着五智院静斋趾高气扬的样子,完全是已经拿自己当延历寺的主人了。
 “景光大人此来山里打算住多久?”五智院静斋是见惯了因跑路、避祸而躲到山里的公家或者武家的,以往,甚至是幕府将军都来山里躲避过,所以并不大惊小怪,也懒得问景光等人,当将景光一行引导一处偏殿后便直接问道。
 景光知道这山门没有白进的道理,先是示意斋藤朝信取出了早就包好的一小包金豆,足足有三四百颗,恭敬地放到了对方面前,并且缓慢打开让对方看清楚,这才说道:“在下及其家将自越后而来,主要是仰慕天台宗佛法高深,所以想正经的居住一段日子,好细细参禅佛法,怎么也要待到年后才够。”
 现今距离过年也没多少日子了(此时日本还在使用天朝的旧历的变种),加上随着细川家失势、三好家入主畿内,畿内的局势产生了很大变数,临近地区的各家大名都在摩拳擦掌,希望能够借形势不稳之机火中取栗,近畿各地都挺乱的。从景光一路逃亡的所见,竟是有些地区已经发生了一揆,所以总要等局势稳定了才好找机会返回越后。
 五智院静斋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所以即使见到景光一次性献上价值三四百贯文的黄金,也很镇定。但出乎景光意料的是,这位竟是伸手拿了一颗金豆,放在嘴中咬了咬,随后拿到眼前看了看成色,才满意的点点头,很熟练地将面前的一包黄金包好放入怀中,脸上终于有了些笑容,说道:“既然大人心向我宗门,比睿山上下自然是欢迎的,没问题,山上用于客人们清修的居馆空了很多,我安排人给诸位选几处好的地方。”
 景光见状就有些咋舌,怎么有些住店的感觉,五智院静斋的法名倒是十分雅致,行事风格却像是商人一样,哪有一点得道高僧的样子。
 景光很快从奇怪的感觉中回过神来,继续恭敬道:“那就有劳法师了。”
 “客气!客气!”五智院静斋拍着袈裟胸口放黄金的地方,笑着说道。看着对方的笑容,身处这庄重的佛堂的景光感到强烈的违和气息。
 按照五智院静斋的安排,一名十来岁小沙弥引导景光一行向东侧的山峰方向而去,越过眼前的高峰便是一大片天然平地,错落建有七八栋用于居住的典雅木屋,虽然看上去有些旧了,本来涂漆的地方有些脱落,但总体上维护的还是很好的,最为关键的是,站在木屋前向山下眺望,入眼的便是一大片静蓝的水面,水面之大竟是给人在看海的感觉,甚是震撼,当然也极其的美。
 “这是……琵琶湖吗?”景光有些不确定的问。
 “是的景光大人,正是琵琶湖!”三好政胜打发走了带路的小沙弥,看着如景光一样满副目瞪口呆样子的越后众及野武士,笑着回答道。
 “啊?琵琶湖?”柿崎晴家转头问道,“那过了湖,对岸就是东近江了吧,我们直接游过去不就可以避开三好家的追兵啦?”
 景光满头黑线的的看了对方一眼,十分佩服其脑洞,一脸严肃的拍了拍柿崎晴家的肩膀说道:“弥次郎,很好,那这个艰巨的任务就全权交给你了,这些天你可以大胆的试一试,如果成功了话,回到越后,我让家督大人直接升你为侍大将。”
 斋藤朝信等人听到便是一阵低笑,柿崎晴家却是没有听出景光话语中调笑的意思,很郑重的点点头,答道:“定不辜负殿下所托。”
第二十七章 狩猎
 五智院静斋确实是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典范,拿了景光献上的金子,提供的服务真的是超值的,当得起五星好评。
 整片面东的七八栋“湖景房”都划拨给了景光一行人,不会被人打扰,十分的清净,每日还有小沙弥一日两次送来供众人食用的斋饭,让景光觉得这钱还是花的挺值的。
 住了三五日,众人便开始有些无聊了,甘粕长重开始组织野武士们训练铁炮,这群热情满满的新晋武士们倒是没有怨言,估计也是有些闲,每天一大早就跟随甘粕长重到屋前的空地上举着铁炮练习瞄准。虽然景光等人所带的铁炮未被收走,但火药和弹丸都被负责寺内安全的山法师们扣留了,毕竟不可能允许持有这么大威力武器的客人在山中。
 景光在安顿下来的第二天,便组织了一次简单的效忠仪式,按照约定的那样,正式收山城国这群野武士为家将,算是正式承认了他们的武士身份,并发放了第一个月的薪俸。一共五十三人均是被赐予了足轻组头的身份,领的是一月两贯文的底薪,但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来说也是天文数字了。另外,斋藤朝信和柿崎景家作为景光的小姓,理论上是由景光发每月俸禄的,虽然知道这两位“官二代”也不在乎这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