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家的战国-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位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搅动关东,几乎完全打下了这关东八国的势力,殿下不可小视!”宁宁补充道。
“我心里有数!这可是起码二百万石的大名啊,不知毛利家与之相比如何,本家还需要时间发展,起码要解决柴田,只达到右府殿当年的层次,才能不惧怕对方,本家还是需要时间。”羽柴秀吉道,“此行也感谢夫人陪我来回颠簸。”
羽柴秀吉见宁宁含笑不语,心中突然被猫挠一般,起身压了上去。
羽柴秀吉的车队已经消失在了远方,氏光则仍站在江户城的大门外,保持这礼送时的样子,实现落在远处的地平线上。
“各国、郡检地及常备建册的事情推进的怎么样了?”氏光未回头,直接开口道。
一旁的二天清实现今为江户城奉行所总奉行,负责管理调度全领内奉行所的政务,听到氏光问话马上道:“开始我等到是把事情想简单了,关东各家早先上报的数目有隐瞒,这些年又开出一些新地,实际石高与原本书册上的差距很大,各地奉行所需要多次勘检,期间也遇到了一些顽固的国人,讨伐镇压也花了一些时间,其中不乏一些大族,成田家也在其列,还是小笠原大人出面才将对方压下去。”
“这件事你们处理的妥当,成田、太田等在本家入主武藏时毕竟是有功的,可以适当怀柔处置,起码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氏光点了点头,“明年底前可否完成。”
“检地的话应当明年中旬即可完成,但根据检地结果重新勘定各家边界,明年年底底的话时间有些紧张。”二条清实实事求是道。
“让大家动作再快一些。”氏光又强调道。
第四十三章 君臣父子
天正十年冬,在清州会议后得到美浓一国的织田信孝,到底是没能咽下丧失继承权这口气,联合位于越前的柴田胜家,以及位于伊势暂时失意的泷川一益,向位于尾张国的织田信雄发起攻击,刚刚平静了不足半年的织田家,在其“龙兴之地”浓尾平原掀起战事。
织田信雄面对分别自西方和北方而来的织田信孝、泷川一益军团,初战屡遭重创,还好羽柴秀吉大军自畿内感到,战事开始逆转。
信孝联军中本实力最强的柴田胜家,却是遇到了北陆道的大雪,被困在越前难以动弹。
羽柴秀吉趁柴田胜家无法驰援的空档,在先击溃泷川一益的伊势军团后,率军攻入美浓,织田信孝被迫退回岐埠城据守月余,无奈以家中亲眷为人质,提前投降了羽柴秀吉。
天正十一年初春,越前国内道路终于通畅,柴田胜家直接领兵西进,意图自近江国北部攻入畿内。本以降服的织田信孝咬牙再次起势,借羽柴秀吉被柴田胜家牵制的机会,向南讨伐尾张。
位于尾张国的织田信雄则是早有准备,联络了趴在三河的老乌龟,一同向织田信孝发起反击。
到了晚春时节,羽柴秀吉、柴田胜家分别带领重兵,于越前通往近江的山路遭遇,双方你来我往数十日,最终以羽柴军胜利告终。柴田胜家带领残部逃回居城北之庄城笼城待战。
柴田胜家到底没有度过这个艰难的春天,羽柴秀吉大军攻陷北之庄城,柴田胜家与阿市点燃天守阁殉难,至此羽柴秀吉彻底平定柴田家。
柴田胜家战败深死的消息传到浓尾平原,织田信孝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向织田信雄和德川联军投降,于尾张国知多郡大御堂寺勒令剖腹自裁。
至此,阻挡在羽柴秀吉身前的最后一位屏障被拔除。
天正十一年秋,羽柴秀吉如愿拜在了近卫前久膝下,以评定织田信孝、柴田胜家等人有功的名义,经东国各家大名进言,羽柴秀吉进位从二位内大臣,并开始在摄津国东成郡原石山本愿寺御坊基础上营建新城大坂城,至此名义上的岛国第一家织田家内部,已经无人能与其匹敌。
此战,也让众人看清了摇摇欲坠的织田政权的空虚,特别是随着织田信孝推出历史舞台,织田信雄的危机意识加剧。
天正十二年春,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织田信雄处死尾张国内亲羽柴家的臣属,在串联纪伊国杂贺众、根来众与畿内作乱,威胁羽柴秀吉居城大坂城的情况下,联合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越前国的佐佐成政、三河国的德川家康,形成了弱化版的“秀吉包围网”,共同起兵讨伐如今风头正盛的羽柴家。
远在关东的氏光,自然是注意到了畿内的变故,上杉景虎来信询问氏光的态度,武田家甚至已经开始在国内动员,准备介入战场混战。
在氏光有些开始心动时,北条信光自畿内返回了江户城,是羽柴秀吉废了很大功夫派人送回来的,同行的竟然还有包括秀吉生母阿仲、正室宁宁在内的主要家眷。
羽柴秀吉托北条信光带回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亲笔信,信中表示愿以家眷为人质,表明态度争取后北条家的支持。
按照羽柴秀吉的说法,氏光和后北条家甚至不用出一兵一卒,仅仅向岛内各家通报支持羽柴家即可,事成之后愿以美浓国关原为界东西分治。
“你这些年居于畿内,如何看待此事?”氏光放下手中的书信,对着北条信光问道。
“全由父亲大人定夺便是。”北条信光躬身行礼,并不如何多言。
“在家中不要这么多虚礼,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氏光并不反感于自己这个次子的谨慎性格,半鼓励半开玩笑道,“我们这些人已经开始老了,再过几年甘粕近江守他们也要从奉公役的位子上退下来,封到地方去养老了,所以本家今后如何打算,还是要看你们的想法。”
氏光是天文十一年生人,现今也已经四十岁了,虽然这个年龄在后世正算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时候,但放在此时已经算是要步入人生的中晚期了。
氏光最初对年纪并未有如此强烈感觉,但去岁武田菊为其诞下一对双生子,男孩儿被定名为寿千代,女孩定名为冬子。也几乎在同月,氏光长子北条光纲与长尾春的嫡长子出生了,继承了光纲猿千代的乳名。今年初,玉子与上杉景虎也有了一名女儿阿松,后北条家第三代一个个出生,让氏光真切感受到岁月流逝的痕迹,因而有意识的将更多经历放在聆听意见和对第二代家族支柱的培养上。
“父亲大人哪里的话,您此时正当壮年。”北条信光一脸的惶恐,氏光这话对自己说出来可是有些吓人的。
见氏光仍坚持让其谈谈,北条信光小心开口道:“我与织田家的那位庶长子没怎么接触过,如果织田左近卫权中将大人(织田信忠)还健在,羽柴内府大人自然翻不起什么天来,但现今纵观织田家中,比内府大人更有人缘、有能力的确实没有。”
氏光注意到北条信光首先说羽柴秀吉有人缘,倒是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与天朝不同,欧洲也好岛国也罢,传统的封建体制下,很难出现一个能够统御圣地八荒、横扫六合的势力,这是低下的管理机制造成的,分封的不可替代,造成作战最后拼的还是看谁“朋友多”。
这也是大义的名分在古代更为重要的原因,怎么可能随便蹦出一个人抖一抖霸气,然后四夷臣服,心甘情愿跟在后面当舔狗,斗争永远是争取大多数的过程。
织田信忠是大魔王重点培养的继承人,为人温和持正,很得织田家中臣属器重,奈何在本能寺之变中,与大魔王一同葬身京都。
在织田家中,羽柴秀吉无疑是拉拢人的好手,从大多数人选择他而非柴田胜家便能看出来。织田信雄与其相比虽是出身上有些优势,打着大魔王的烙印,但是毕竟是个曾经改嗣的庶出子,在织田家中的认可度并不太高。
“你觉得德川家康如何?”氏光又问道。
北条信光明显一愣,不太明白父亲问那个三河国的土豪是什么意思。
第四十四章 意外的消息
北条信光对德川家康的印象并不如何深刻,这似乎是一个长期生活在自己父亲阴影下的家伙。
也听人说起过三河武士如何如何骁勇,但北条信光毕竟要年轻一些,并未亲身经历过早年本家与德川家的战事,在其印象中德川家似乎是每逢与氏光冲突必败的。
至于德川家康,北条信光更是有些看不大上,早年织田信长在时,让德川家康杀死自己的正室夫人和嫡子,这位可是二话没说就动手了,吓得德川信康跑到了武藏国来避难,虽然此事因织田信长突然身死而不了了之,但这位在诸国大名的印象中是很失分的。
“应当是个能隐忍的。”北条信光思索了很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氏光点头以示赞许,这一世自己的出现,确实把德川家康坑的不轻,令其在诸国大名中名声不显,实力也是被极大地限制住了,但越是如此,氏光却觉得越危险,自己先知先觉早下手对付这位,但这位毕竟是很能活的,万一自己撑不过老乌龟怎么办,还是要提前着手处理,免得给后北条家第二代遗留什么隐患。
“由你代我向羽柴内府大人回信吧,就说本家应允此事了,如有需要的话,关原周边那几国的土地,后北条家可以发兵自取。”氏光对自己儿子说道,后几句话含着对羽柴秀吉方面的威胁。
现今的织田家,号称六百万石知行,但内部分裂比较严重,羽柴秀吉及其盟友能控制的大概一半左右,织田信雄控制的浓尾平原有一小半,畿内的寺社等各松散势力还控制一部分。
氏光控制关东平原及远、骏两国,总石高近四百万石,如果算上上杉景虎、武田胜赖两个盟友,亦是有六百余万石的势力。当然武田家现今还不能算是个坚定的盟友,武田胜赖一贯表现的投机心理极强,不能排除这位反水的可能。
而在后北条家的东侧,趁着羽州最上家内乱的功夫,陆奥的霸主伊达辉宗捞到了不少好处,有崛起的趋势,目前佐竹义重在努力牵制,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羽奥虽然纬度偏北又多山地,但毕竟地域广阔,加起来也有两百多万石的势力。
羽奥作为自家的后院,氏光有心先平整一下,对羽柴秀吉方面到是可以先以怀柔为主。
氏光在安排的回信中,对羽柴秀吉的提议表示了认可,但就战后的具体利益分配提出了不同意见,不只明确了对越前、三河的诉求,并要求将尾张、信浓整个划给自己,作为相应的会支持羽柴秀吉统一畿内并夺取四国等地。
这是趁着羽柴秀吉有麻烦,而狮子大开口了,尾张、信浓是连接东国与畿内的要道,平原地区产出又高。特别是信浓国连接了畿内、北陆道、东海道、东山道,是重要的枢纽地段,战略地位及其重要。
后北条家的信送出去,许久没见回音,这么大一块利益羽柴秀吉还是有些心痛,但战事太过突然,刚刚结束讨伐柴田胜家的羽柴家准备不足,而战事的发展程度也超出了羽柴秀吉预料。暂不提织田信雄、德川家康等人的正规军团,根来众、杂贺众竟是接机掀起了一揆,并迅速席卷整个畿内,根来众、杂贺众的核心军力,甚至逼近了位于摄津国的大坂城。
天正十二年盛夏,终于收到羽柴秀吉答复的氏光,联合上杉景虎、武田胜赖行文,斥责织田信雄等人不敬朝廷、轻起战事,分别陈兵于远江、信浓、加贺边境处。
德川家康、佐佐成政不得不将大部队从畿内抽调回国,以防出现变故。
氏光令井伊直政冒险潜入三河,辗转与德川信康取得接触,并向其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