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家的战国-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在交战的双方骑马武士瞬间被刚才的一幕惊呆了,纷纷像是看怪物一般看着景光,战场在这个小范围内出现了极其诡异的宁静。
“鞍斩……”紧接着有足利长尾家武士反应过来,开始高声喊道,“武田家大将武田左马助信繁被长尾右近卫少将大人以鞍斩讨取了!”
紧接着便有武士纵马上前欲切武田信繁的首级,而武田家的武士们竟是因为刚才一幕的恐惧,而忘记了阻止,待反应过来后,具是恐惧的对望一眼,纷纷策马逃离了。这本是极其不符合武家精神的,但谁也顾不上这么多了,毕竟刚才发生的一切简直像是做梦一般,足利长尾家的那位,竟是一刀将武田左马头连人带马砍成了两截,这种事说出去都没人信。
景光也还愣在原地,连面甲上溅到的血液也未擦拭,其实他本意就是杀马来挑翻武田信繁,好在平地上决战,却不想竟是一波将这位带走了。
景光低头看向右手中的太刀,瞬间脸就黑了,从足利义辉手中骗来的“童子切安纲”,竟是已经折断了,留在刀柄上的半截残刃,刃部也已经坑坑洼洼不成样子了,景光欲把刀柄扔掉,又觉得一堆人看着不太妥当,将残刃插回腰间的刀鞘,对一旁大部分在发呆的足利长尾家武士喊道:“通报管领大人这边的情况,武田信繁被讨取,对方必然会出现动摇,当乘胜追击,全力进攻对方本阵。”
在景光的呵斥声中,武士们迅速调整状态,又有机灵的,把自己的马让给景光,随即与众人护送景光回到了上杉军本阵。
待景光见到一身黑色大锴的上杉政虎时,后者已经缠好了头巾,正面对“毗”字大旗祷念佛号,大概一刻钟才回身对景光笑道:“刚才听人回报了,料想源义经亦或楠木正成也做不到将敌将一刀两断的程度吧,就是用此刀吗,不会是将军家的宝刀,竟然如此锋利?”
上杉政虎说着抽出“童子切安纲”。
“……”
场面有些尴尬,上杉政虎把断刀插回景光的刀鞘,狠狠瞪了对方一眼说道:“此事……注意就不要和将军大人说起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景光尴尬到。
“好了,料想你也累了,就替我在此盯住本阵!”上杉政虎竟是被景光的战绩激起了些许兴致,想要上一线看看,招呼小姓牵来了战马,翻身上马便冲出了本阵。
景光直接被这一幕镇住了,忙对着本阵中同样目瞪口呆众人喊道:“快,派人跟上管领大人!”
景光自己也欲上马去追,但又想到刚刚上杉政虎的叮嘱,顿时无奈,心道这位怎么人来疯了,要是出什么以外,那乐子可就大了。
第六十二章 战后
作为上杉、武田家第四次川中岛交锋的八幡原之战,其胜负评判,即使是在后世也没有一个定论。狡猾的太阁大人说“卯时至辰时上杉胜势,辰时至巳时武田胜势”,也不过是和稀泥罢了。
此时,已经是深夜,大战一天的上杉、武田两军已经收缩战线,各自撤兵了。上杉军到底是没能冲破武田家的本阵,因为在正午时分,由高坂昌信所率领的武田家主力一万两千人,终于突破了甘粕景持的防线,突入八幡原,加入到了对上杉军的战斗中。虽然位于善光寺一线的上杉军势驰援,但毕竟人数差距太大,待景光遣人找回上杉政虎后,便下令撤军了。
对于上杉家的撤退,武田方面并未追击,毕竟此战半日,两家伤亡合计近万人,对于此时的岛国说,可以算是不能说是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特别是武田家大量亲信重臣陨落,由不得武田晴信不下令撤退。
景光骑马跟在长尾政虎的身边,看着这位刚刚人来疯的军神大人,心中不禁揣测,那场传说中的“一骑讨”到底有没有发生。
“本家各阵收拢起来了吗?”走在前方的长尾政虎突然问道。
这当然不是问景光的,同样跟在身后的上杉景信答道:“除了信浓众留在最后防止武田家再出幺蛾子,包括扬北众在内的越后各阵具已撤至了善光寺以北。”
“伤亡如何?”
“大约在三四千之数。”上杉景信实事求是回答道,“各阵最终人数还未报过来,也可能没有这么多。”
这场战斗打到现在的结果,上杉家也好,武田家也罢,都开始反思这一切是否值得,面对如此强劲之对手,信浓是否有与之相匹配的利益。毕竟队伍武田晴信来说,其已经获封信浓守护,成为了信浓国名义上的统治者,而上杉政虎得到了信浓豪族,特别是北信浓豪族的效忠,上杉家的影响力剧增,现阶段的关键攻略方向应当是关东了。
景光看着长长的撤军队伍,不禁有些感慨,上杉政虎、武田晴信在此战之后,认识到了对方的强大,同时也清醒看到了自身的强大,其实现开始不再局限小小的一国之地,而是要开始放眼天下了。
十月底,参与信浓作战的上杉家众人返回了春日山城,为表彰此次对武田作战,上杉政虎下发“血染之感状”给予了长尾景光、色部胜长、中条藤资等人。景光凭借“鞍斩”武田信繁的功绩列有功者首位,算是一扫足利长尾家关东出阵时的阴霾,上杉家中的非议之声开始消减,起码也是暂时隐蔽了起来。
“这就是卯松吧!”
坂户城居馆中,一身杜若色狩衣的景光看着跪坐在自己面前的孩童,有些感慨。这名六七岁的男童便是长尾政景与阿桃的次子,在前不久长尾政景长子义景夭折后,这位便成为了重点培养对象,听说家中教养是极其严格的,效果似乎很好,这孩子跪坐在此这么长时间,已然神情自若,并没有像一般孩子耐不住性子。
“好了,到了学习剑道的时间了,先下去吧。”阿桃安排女官带着卯松下去,看着他恭恭敬敬行礼后退出房间,笑着对景光问道,“怎么样,比你小时候如何?”
“自然是出色的呢。”景光笑着附和道,看着一脸骄傲的阿桃有些无奈,转头对长尾政景道,“起码看着可比越前守大人强不少。”
“右近卫少将当人最近如日中天,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阿桃翻了个白眼,对着一旁陪同来作客的北条鹤说道,“鹤,咱们不理这些大人了,你送我的那件袿袍真是太漂亮了,陪我去试试吧。”
北条鹤几个月的身孕,已经开始显怀了,笑着缓缓起身,由阿桃牵着往内室去了。
景光笑着喝茶,只听长尾政景问道:“听说最近你将大胡城及周边两千石的土地,赠给了那位上泉伊势守(上泉秀纲)?”
景光放下茶杯点了点头道:“长野信浓守大人(长野业正)去世后,西上野的形势变得复杂了,不只是有来自信浓方面武田家的压力,连其族内郎党势力也开始存了龌龊,箕轮长野家有些力不从心了,前一段时间派人到下野拜访了我,我已同意接受其从属,部分原寄居在箕轮城的武士,按个人意愿重新划分了一下,这位伊势守挂到了本家武士团中。”
“那你这也是下了血本啊!”长尾政景点了点头,又有些疑惑道,“你不是一直避嫌不大参与上野国的事务吗,怎么转了性子,如此高调收服上野国人,不怕管领大人有什么想法?”
景光微笑不语,反问道:“倒是没想到,六郎大人最近倒是异常低调,听说最近连十郎殿的几次挑衅都未回应,这可不大像是上田众的做派,更不像是您的做派啊。”
“管领大人已经吐露了迎卯松入嗣的意愿。”长尾政景低声说道,景光毕竟知道历史,对此倒是没有太过惊讶,反而是有些愣神的听到下面一句,“不过我和阿桃都想要回绝。”
长尾政景见景光有些不解,解释道:“虽然他上杉景信上赶着送嗣子入春日山城,但我上田长尾可不一样……而且,本家就剩下卯松一子了,他要是走了,上田长尾一脉怎么办。”
景光点头表示理解,但又想到后来历史上长尾政景的离奇死亡,觉得还是劝一劝这位,毕竟其和阿桃还算年轻,并不一定说不会再有子嗣,真的回绝了春日山城方面,结果真的未可知。
两人又谈了许久,长尾政景却是一味回避,景光也不好说的太过,仅仅表示以后有需要的话尽管开口,长尾政景表示了感谢。
景光与北条鹤在上百骑马武士的护送下,告别了坂户城中众人,在大雪封路前,乘坐牛车返回了下野国。刚刚抵达日光城,便有人禀告,现任关白近卫晴嗣终于正式来拜访了。
第六十三章 近畿有变
由于已经进入到了十一月份,下野国极其寒冷了。以至于在景光与北条鹤自越后回到日光城的第二日,纷纷扬扬的大学开始降了下来,整个日光城及其周边城下町披上一层白纱。
与寒冷的天气相反的是,城下町依然热闹非凡,大多是被大雪阻断归国道路的游商,在町中酒屋与游女打情骂俏,不时还有喝醉了的,跑到大街上高声喧哗,之后又被同伴拉回店中。町中的居民闲着无事,有围观的,也有起哄的,权当看热闹来打发时间。
大约是受到小冰河期影响,最近几年的冬天尤其难过,稻米减产的问题已经开始出现,关东八州一带,乃至整个东国地区,粮价已经有了上涨的趋势,加上战乱的加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一揆”。
足利长尾家辖内已经全面推行“五公五民”的政策,算是帮农人平抑了一些因减产带来的口粮危机。至于日光城乃至周边数座城的町市,都是消耗粮食的怪物。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景光安排梅居小一郎从关西等地高价购粮,再以更高价格出售给町内商户。町内商户本身就富裕,且这个时候,与组织人手专门去关西购粮的成本相比,不用远行就能买到粮食,已经算谢天谢地了,自然是都咬咬牙认了。
现今,足利长尾家毕竟是财大气粗,因而下野国内倒算是一切正常,甚至一派安乐祥和。与之相比,包括越后在内的北陆道各国,粮食短缺问题已经及其严重,上杉家已经向关东各家征粮,除了景光支援了一部分,其他各家反应了了,毕竟现在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下野国外饿殍遍野,下野国内一派富足(起码吃的上饭),因而,即使是这天气中天守阁极冷,景光仍喜欢没事在顶层的茶室会客,边谈事情边欣赏城下的市井气。
“明国的团茶,这倒是稀罕物了。”近卫晴嗣看着正在仔细处理茶饼的村上国清,笑着对坐在一旁的景光笑道。自明洪武帝登基后,在贡茶一项上,免掉了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的团茶而改为散茶之后,天朝继续制作销售团茶的就少很多了,而能够出口或走私到岛国的就更为稀少,在此时也算是个稀罕物。
景光端起村上国清递过来的茶盏,示意近卫晴嗣饮茶,自己则是趁机好好打量这位。
近卫晴嗣现年不过二十五六,已经担任了左大臣兼任关白,算是名义上的宰相,这个年纪的高官,放在后世可能只有金委员长能媲美了,不过此时的岛国倒是不扎眼,毕竟已经不是摄关政治时期了,二条晴良担任关白时也不过二十二岁。
不过,这位年轻的公卿领袖,比之前几任都要有抱负的多,甚至景光猜测近卫晴嗣与那位官家所谋求的事情是一致的,其对各领国事务之热心,从此次替上杉家斡旋关东事务上就可以看出来,所谋求的也并不似以往买卖官位的公卿大臣一般。
对于如此年轻、有能力,但又野心勃勃的关白大人,景光实际上是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