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家的战国-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就听闻阁下手下之劲旅,攻必克战比果,今日虽仅得见声势,但也是羡煞旁人了,想本家极盛之时也未曾如此。”成田长泰引景光入城边,不时回头看向景光的旗本队,有些感叹的。
“下总守大人过誉了,长尾一门本就出身武家,与成田家武家藤原的身份毕竟不同,如此对比,难免有些苛求了。”景光笑道,成田长泰知道景光不过是敷衍自己,也不再说这个话题。
宴席规模极小,几乎算是安排在了一间茶室内,当然由于水城面积的限制,实际居馆的规模也受到了影响。景光按例仅留下了佐竹义重在一旁陪同,成田长泰倒是礼仪摆的极足,令其正室夫人出席了宴席。这亲近表现的却是有些过了,毕竟即使是本家内部也只有在极其亲近臣属时会携夫人参加宴席,正式对外宴请时,这种情况是极少的。
成田长泰现任正室夫人实际上为继室,为白井长尾家先代家督长尾景英之女,名为伊势,现年不过二十多岁,当然这个配偶年龄差同太阁大人与成田长泰未来孙女比,还是在正常区间之内的。
这位伊势夫人一出来时,景光却是愣了,总觉得好像在哪见过一般,随即反应过来,这位长得与青岩院夫人和阿桃倒是极其像的,几乎能到六七分相似的程度。景光心下好笑,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少见多怪,长尾一门同出于一脉,各支内部通婚又十分普遍,出现一两个相似之人,倒是也可能。
景光将此事说与成田长泰、伊势夫人听,后两人倒是有些新奇,毕竟关东八州历来封闭一些,与北陆这种东国的偏远地带接触更少,倒是第一次听闻此事,随即又向景光打听了青岩院夫人的情况。
“那倒是本家与管领大人的缘分了。”成田长泰哈哈笑道。
“此事在下倒是要与管领大人说说,”景光也跟着客套的笑笑,突然觉得有些不大妥帖,脑子里似乎有什么一闪而过的模糊记忆,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便附和道,“料想管领大人也相遇下总守大人多亲近一些的。”
宴席也算是宾主尽欢,虽然景光觉得这位性子上有些大咧,但到是不让人讨厌。于是又在忍城住了两日,由成田长泰引领着简单参观了一下这座著名水城。本打算顺道去岩付城拜见名将太田资正的,没想到这位却是提前来到了忍城拜访,令景光第一次意识到,随着足利长尾家爆发式发展,自己在关东之地的身份确实不一样了。
第四十二章 求援
此时,武藏国内仍留存下来的大族,已经不是很多,较大的不过太田家与成田家两支,其他的国人势力多是知行万石左右的小族。而太田家当主太田资正又要较成田长泰强力不少,控制有武藏国埼玉东部、葛饰郡(葛西地区)、足利郡等近二十万石的领地。
在后北条家开启关东攻略,并攻入武藏国时,太田家也曾是武藏国人势力抵御小田原城方面的核心,奈何天不从人愿,面对后北条家三代英主,太田家节节败退,至太田资正时期,其不得不让嫡子迎娶了北条氏康之女,以此达成了两家的和睦。而太田家也由当年武藏半国的威势,被削减到了如今的规模,成了后北条家的一门众。虽说暂时臣服于北条氏康,但太田资正一直在谋求复仇,至此终于等到了越后国长尾家的崛起。
目前,长尾景虎仍在上野整合当地的国人势力,景光不过是作为先头部队进入武藏以稳定形势、震慑后北条家。虽说太田家的居城岩付城距离忍城不过半日路程,但太田资正如此沉不住气前来拜访景光,也看出其复仇心切。
鉴于太田资正的身份地位,在收到其前来拜访的帖子后,景光与成田长泰到城门处迎接这位。
“长尾右近卫少将大人,幸会了,”太田资正现年四十岁,中等身材十分壮硕,显得倒是很威武,虽然两人未曾见过,但景光与成田长泰站在一起,这位自然是一眼便认了出来,“阁下威名我等在武藏国早有耳闻了,今日见到阁下如此年轻,真是令我等深感惭愧啊。”
“太田民部大辅大人哪里的话,阁下纵横关东时,在下还不知道在哪里呢。而今足利长尾不过是有赖于神佛庇佑与弹正大人统领,今后还要请民部大辅大人多多指点。”景光与太田资正见礼,客气道。
“犬子源五郎资房。”太田资正回身,示意身后一名高个青年武士上前,介绍给景光。
“义……兄大人安……安好!”那青年武士上前问安。
景光听后一愣才反应过来,太田资房娶的是北条氏康的女儿,而鹤算是以氏康女儿(义女)身份出嫁的,两人算是连襟。当然,按照实际的辈分来说,这位是该称呼景光为姑父的,毕竟鹤的生父北条早云是北条氏康的叔叔。
“源五郎大人,幸会了,你我以后多亲近才是。”景光回礼道。
“有……有需要的话,您但……但请吩咐。”景光开始没反应过来,此时才听出这位太田资房竟是口吃如此严重,再看一旁的太田资正已经皱眉瞪着自己的长子,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太田资房已经习惯了父亲对自己的不待见,对景光笑笑,退到了一边。
成田长泰将众人引入城中,刚一坐定,太田资正便开始打听起长尾景虎的行程,以及长尾家如何打算如何惩处后北条家。景光自然是知道此次关东出阵的结果,也就大面上说了说长尾家一定竭尽全力帮助关东各家拜托小田原城的压迫等等,太田资正对如此套话实际上并不太满意。
后北条家所说是个出身不明的外来户,但实际上在关东地区是很有些“群众基础”的,不论是“四公六民”的土贡政策还是乐市乐商的经济政策,都得到了关东地区底层农人、商人的支持,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以前的关东各家领主亦或是越后方面的讨伐军才是不正义的,但此时不是后世,话语权仍掌握在各家国人势力手中,因而在舆论上讨伐叛逆后北条的呼声呈压倒性态势,但实际上又会是另一番景象,这也造成长尾景虎历次看似众望所归的关东出阵均铩羽而归。
太田资正未能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带着儿子于傍晚离开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看得出小田原城方面给其压力很大,其迫切的想要摆脱出来,景光知道此次的结果,自然是不敢给他太多的念想。
景光本打算在忍城等候越后方面的大部队南下,不想第二日接到了长尾景虎的手书,说佐竹义昭南下的队伍在下总国遭到了当地两大豪族千叶家、原家的联合狙击,无法进入武藏国,暂时退回到常陆南部地区。而长尾家在关东地区的另一主力盟友,安房国守护里见义尧,本是接着长尾家关东出阵的声势北上夺取了后北条家在上总国的不少领地,但在攻入下总后亦是遭到了千叶家的攻击,被打回了上总国龟缩了起来。
长尾景虎在信中的指示十分明确,应佐竹家、里见家求援,要景光领兵前往下总解决千叶家与原家的威胁,帮助佐竹、里见两家顺利出兵武藏。
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能算是个好的军令,毕竟长尾家大军讨伐小田原城,千古功业就在此一役,此刻被派往房总地区(上总、下总、安房)处理纷争,怎么看都不划算,但景光却是欣然应允了,当天便领兵向东南方向开拔。
此次关东出阵的结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当于后世历史上无异,后北条家仍处在全盛阶段,一役毙之的可能性不大,那还不如多拿些好处更加划算,在这方面,景光还是比较现实的。而要想拿些实打实的好处,在武藏国内是没多少可作为的,此地为关东拉锯战的主战场,领地易手司空见惯,并非上上之选,去房总地区反而很合景光心意。
不过千叶家确实是块难啃的骨头,其与长尾家同属桓武平氏良文流出身,甚至称得上是平良文嫡脉,为坂东八平氏之首,又是“八屋形”之一,自镰仓时期开始便是房总地区的霸主,实力十分强劲。下总国的原家最初不过是千叶家一门众,单独自成一家也是后北条家入主关东之后的事情了,在日常之中原家也多以千叶家马首是瞻,将同在下总国西北部地区的古河公方、结城家势力挤压得几乎都没有了生存空间,以至于下总国不足四十万石的总领,有三十余万石在千叶家及其亲族手中,形成了下总这股最大势力。
第四十三章 联军
下总国位于房总半岛中南部,西面为武藏国,北临下野国,东北方被小具川等河流与常陆国隔开,南方沿着下总台地与上总国交界。其地形狭长,东边通过鹿岛浦和九十九里浜与海洋连接,西南部是一片内海。国内主要以平原为主,同时又因为有着较长的海岸线及优质良港,农业、渔业都很发达。但也恰恰由于如此平坦的地势,下总国一直以来是岛国内乱的发源地,而小的豪族又很难凭借天险据守,大多都是依附于大规模的势力,由此造成了关东八州中少有的“清一色”。
在下总国,后北条家及其盟友千叶家,几乎可以算是此地唯一的势力。此等局势最早可追溯到天文七年,第一次国府台合战爆发,明面上是古河公方嫡脉的足利晴氏与支脉的足利义明(小弓公方)的对立,实际上是后北条家先代家督北条氏纲与房总国霸主里见义尧在争夺房总半岛话语权。此战,以后北条家大获全胜告终,自此下总国主体被纳入北条家的统治下,成为后北条关东制霸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节点。
作为后北条家控制下总国的重要助手,千叶家在下总国一家独大,本领动员能力可以超过万人,因而景光在率军进入下总国后,并未敢直接发起进攻,而是又给佐竹、里见家传去了书信,意欲三方合围千叶一族。
讨伐下总国豪族,唯一的好处就是此地城池大多都是易攻难守的平城,对于下总国抵抗军来说,野战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这无疑对景光等人是有利的。
收到景光的消息,佐竹义昭领兵两千余人自常陆国再次南下,里见义尧之嫡子里见义弘领兵三千北上,与景光在东葛饰郡关宿城一代集结。同时,在此地盘桓的前代古河公方嫡长子足利藤氏,也携臣属领兵一千余人加入了军团,由此组成了一支近万人的队伍。
考虑到足利藤氏此时自称新任古河公方,虽说正统性不足,但仍可以算是反对后北条家手中的那位傀儡“葛西殿”足利义氏的一面大旗,因而景光以足利藤氏为总大将,自己则是以副将身份指挥作战。
联军的第一站关宿城,原属于古河公方势力范围,地处利根川与江户川分流点,是内陆大河入海的重要闸口,其政治、经济的意义更甚于其实际价值。且其城池形制较为古老,防御能力不足,被联军当作开门红的不二之选。
毕竟此地远离相模国,负责守城的又是后北条家的队伍,其仅仅做了象征性的防守,便撤出了城池往千叶家所在的下总国东部撤离,将此城拱手让给了景光所领联军。轻取关宿城,无疑为联军打入了一剂强心针。到嘴里的肉景光自然不会客气,未征求足利藤氏的意见便,安排桐生助纲所部驻守,算是将关宿城收入自己囊中。
联军趁势东进,又顺利拿下高城一族的主城小金城,城主高城胤辰带主力部署亦是退入千叶家领地内。而面对联军各主将一副“排排坐分果果”的架势,景光也不好多吃多占,将此城划归足利藤氏所属驻防。
如此这般,一路直抵下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