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扶一把大唐-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是这样,我也正想要劝说陛下派个人去劝降你们呢,既然你们倭国人自己就想通了,那我倒是省了不少的事儿了,这是我们大唐拟定的对于倭国日后如何管理之事,你先看一看,之后我会派人送到你们倭国去给你们的天皇看一看,若是一个月之内你们的天皇同意了这个事儿了,那咱们就这么办了,要是一个月之内没同意这个事儿,我们就先把你杀了,然后你在天上再等一等,你的天皇啥的基本上就会过去陪你了!”
 说完了这让倭国官吏胆战心惊的话之后,李昀拿起来几张纸甩给了他,之后和李豫他们三人一边品茶一边等着他的答案。
 这倭国的官吏本来还没觉得怎么样,但是他越看李昀给他的这个东西心里面就越是心惊。
 按照李昀的想法,你要是真的诚心把倭国交给大唐,也不是不可以,你倭国的那些个所谓的高官和皇族得带着三分之一的 人口移民到大唐来,而且到了大唐之后得打散了放置在大唐的各个州郡。
 这就跟之前李昀从吐蕃带回来的那二十万人是一样的,这二十万人现在基本上已经忘记了自己原来是吐蕃人了,都以为自己是大唐人呢。
 要是倭国的三分之一的人口到了大唐了,不用二三十年,只要是五年十年的过去了,这三分之一的人口基本上就跟被大唐的将士们给杀了也没啥区别了,反正他们不会再以为自己是倭国人了。
 而把倭国的所谓皇族和官吏全部都迁移过来,李昀的用心也是十分的简单,那就是要让倭国的贵族们在几年之后不复存在,在倭国的地界上可以有倭国人,但是他们所知道的自己就是一个大唐的属国的国人,不会再有任何给倭国复国的想法了。
 这倭国的官吏一看李昀的这个杀人诛心之策的,那脑袋上的冷汗直接就哗哗的淌下来了,三人一看就知道,这绝对是李昀的这个计策完全的刺痛了倭国人的内心了,换句话说,他这回过来的确就不可能是诚心的想要归顺了大唐,他们的心里面花花肠子多着呢。
 “怎么样?这考虑的如何了啊?看完了朕就把这封书信送到你们倭国去,这一个月,你就踏踏实实的待在我们长安城,朕是不会亏待你的,但是要是你们倭国的天皇不同意这个事儿,那可不是朕斩杀了你,而是你们倭国的天皇坑了你了!”
 说完了之后,李豫二话没说就让自己的侍卫把这个书信以最快的速度给送到倭国去了,就单单从这一方面上来看,他还是挺在意这个倭国小官吏的性命的。
 其实李昀这么做,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也的确是不想要让更多的人死在这一场战争之中。
 大唐的将士们的性命是生命,那倭国的百姓的性命也是性命。
 倭国之所以被大唐所不容,跟他们的大部分百姓其实还真的就是没有多少关系的,主要是倭国的贵族们天天都在想着自己得如何做才能超过大唐,最终才让自己的国家到了这一步。
 李昀早就知道了,想要消灭一个国家,并不是将他们的百姓们全部都杀死了才行,而是要融合他们,最终让他们忘了自己本来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才算是成功。
 而这样的方式,是倭国人之前一丁点都没有想到,但是也是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他们知道自己的百姓和贵族被带到了大唐意味着什么,而倭国的天皇和他们的贵族是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所以这个倭国的年轻官吏知道,自己可能真的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活了,这封书信送到了倭国之后,最可能发生的事儿就是倭国的天皇和他们的官吏都开始准备跟大唐进行拼死一战。
'656。第656章 后手'
 其实这个事儿,李昀和李豫也是觉得那倭国的天皇很可能是不同意的面大,毕竟跟百姓比起来,这个天皇更加在乎的肯定是自己对于倭国的统治啊。
 而为了这件事李昀也想了办法了,但是这个办法肯定是不能跟这个倭国人说的。
 倭国人不知道的事,这个消息的确是被大唐送到了倭国,也的确是会给倭国的天皇送去一份,但是与此同时,李昀也派出了不少的大唐将士,他们的目的不是别的,是让倭国的所有的百姓都得知道这个事儿才行。
 有的时候,百姓们往往都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统治者被卖了的,要是百姓们都已经知道了倭国要是不去执行大唐的命令的话就会被大唐彻底拿下,到时候死多少人都是不一定的,他们自然会反抗起来了。
 李昀把这个消息送出去之后,虽然表面上看好像是没事儿人一样,但是他知道,这个事儿的结果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
 虽然张冲现在在蓬莱已经在加紧脚步制作战舰了,但是李昀在这个时候其实还是并不想要让大唐的战舰用在战争中的。
 战舰这个东西,其实就跟后世的航母是一样的,你得有,但是最好还是不动用,一者是动用一下子动静实在是有点大了,再一个就是动用了一旦产生了损失,想要修复实在是难。
 所以李昀心中完美的事儿就是战舰最好就是运送一些个战士,之后就作为大唐的威慑用一用,而真正触动几乎所有的战舰孤注一掷的去灭了倭国这样的事儿,李昀其实并不是十分的想要去做。
 大唐目前的国土,那还是十分之大,虽然总的来说算是没有后世那么大,但是拥有的地方却都是适合住人的地方,所以人口密度还并不是十分的大,按照李昀的看法,大唐还是需要很多的百姓的,而依靠着自己的休养生息,这个数量涨起来也是需要很多的时间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像是之前到了大唐的吐蕃人,还有之后他想要引进来的三分之一的倭国人,那都是十分重要的。
 按照李昀的想法,引进的三分之一倭国人他还是想要以女子和小孩居多,再搭配一些个老人和极少数的壮年,这样的人到了大唐的地盘上之后基本上是不会去惹事儿的,与大唐本土人的结合也是十分的快的。
 而倭国,就算是把大部分的壮年都给他留下了,二十年之后不也一样都是老人吗,到了那个时候,倭国人就算是真的再想要干点啥,那也是肯定干不了了啊。
 李昀的计划总是完美的,但是这一次,不管是李豫还是他,都不想要亲自到倭国的土地上去实施这个事儿,所以一切都是隔空遥控,所以风险还是有的。
 其实对于李昀的这个打算,就算是李豫和刘晏也是稍微有点迟疑的,毕竟在天宝末年的时候,大唐的户口就已经达到了一千三百多户,这是个什么概念,还得从大唐的一开始说起。
 从李渊时期的唐律就规定,十二岁就可以结婚,十八岁不结婚就会受到处罚。连李世民那些儿女的结婚年龄都没超过十五岁,最小的是十岁结婚,何况民间?往后的一百三四十年的时间里,理论上可以繁衍最少六代人、最多十代人。哪怕每年人口增长率只有那么一点点的话。
 武德年间,长安人口不足三十万,到天宝年间,达到一百五十万的常住人口和五十万的流动人口。增加五倍。就按照五倍人口增长算,武德年间的人口统计是三千万左右,五倍就是一亿两千万到一亿八千万之间,当然,这个数字稍微有点夸张了,但是八千多万还是有的。
 再有一点,大唐不限制计划生育,很多家庭又是一妻多妾。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十七岁生下长子李承乾,三十三岁时生下第七个孩子新城公主,三十五岁去世。若她再活十年,能不能再生两个或四个孩子?在民间,一个妇女生七个八个孩子的例子比比皆是。平均下来,一对夫妻有五个子女不算多吧。
 另外,唐朝时期,儿子在成年后不能主动提出来分家而居,所以,四代同堂,甚至是五代同堂是很正常的,这么算下来每一户最少是十个人吧。
 就算是自从安禄山反叛了之后大唐因为打仗的缘故稍微损失了一些个人口,到现在至少七千多万是没有问题的。
 在李豫他们的眼,大唐有了这七千多万人,其实已经是十分的够用了,压根就不差那点人来给大唐做贡献。
 而倭国的人口,最开始的时候李豫是十分不屑的,他从来都没有问过倭国的遣唐使倭国到底有多少人口,但是在他的印象里不过也就是不超过一百万的数量。
 这个人口数量吗,,就算是给了大唐三分之一,对大唐能有啥改变啊?
 但是李昀在那个使者过来之前,好好的给李豫他们俩普及了一下子这个事儿。
 这个时代基本就是倭国的奈良时代,此期间历代天皇注重农耕,兴修水利,奖励垦荒,社会经济得到大为发展,并且收到唐文化很深的影响。
 而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这些年倭国的人口那是节节攀升啊,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突破了五百万的大关。
 最多的情况下,说不定已经赶上了大唐人口的十分之一了,就算是少,那也是少不了多少的。
 当李豫听到五百万这个数字的时候,他首先想要的不是倭国怎么样,而是这五百万人里面要是出来了五十万的战士,那可基本上就够大唐喝一壶的了,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是一定要严格按照李昀所说的那些个策略,把倭国人的三分之一给成功的弄到大唐来,到了大唐之后,剩下那三百万人也就不能怎么样了,这就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657。第657章 倭国人的选择'
 这是一个能够把倭国的威胁基本上抹除了的办法,是李昀一直以来就在准备着的一个事儿。
 从大唐的角度上来说,有了之前在河东道一个地方就消化了二十万吐蕃人的经验,李昀相信二百万人一点都不会是问题,大唐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接收他们了。
 消息从大唐传递到倭国其实也是不慢的,到了倭国的地界上之后,倭国的天皇当时就气得够呛。
 这是个什么情况,这是让他们所有的倭国贵族的换取三分之二的倭国百姓的安稳啊,这对于他们贵族来说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事儿了。
 “天皇,那大唐的皇帝实在是欺人太甚,咱们倭国怎么着还是能在一年之内训练出来三十万有余的大军的,有了这些个大军,只要是大唐不能一次性把超过二十万的精兵运送到我们倭国的领土上来,他们就灭不了咱们!”
 事情到了这个当口,倭国的将领们也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了,毕竟他们一旦要是同意了这个事儿了之后,就会全部都成为大唐人的人质,到了大唐之后,他们是不会再有任何的自由了,就算是有一定的自由,也不可能像是在倭国这样享受的都是最好的东西。
 “好,尔等从今日开始,有两件事要尽快去做,其中之一是征兵,至少要在三月之内凑齐三十万能战之兵,这其二,就是将战舰以最快的速度修理好,并且尽量隐藏起来,不要再让新罗和渤海国的人给我们破坏了,我们的将士们,不能再浪费在渤海国和新罗的军士身上了。”
 他们在这议论的可是挺好的,好像是一时间又有了能够跟大唐抗衡的本事了,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消息在他们议论着的时候已经是飞速的在倭国的老百姓里面传递开来了。
 说句实在话,在倭国生存的,贵族跟大唐的贵族其实差不多,但是百姓们的生活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耕种的土地十分的少,可以放牧的土地也是十分的少,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倭国人能靠着的就是大海,海里面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