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扶一把大唐-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家先进的兵器来斩杀你的将士。
'616。第616章 遣唐使'
 所以在李昀说是闲着的这三年之中,他的脑袋里面也捉摸着不少事关大唐的事儿,而其中的一个,就是大唐先进的东西如何能够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里面。
 不管是现如今真实的大唐还是历史上的大唐,那说起来都是一个十分开放自由,不管你是什么人种在这都不会受到任何的歧视的国度。
 这样的确是好,的确是会让大唐产生一种万邦来朝的情况,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唐的长处渐渐的被那些个别有用心的国度都给学走了。
 遣唐使这个事儿,在李昀看来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
 在李昀的眼里面,我们大唐的好的地方你的确是可以看,但是有些个东西,比如说大唐的将士们穿着的是什么铠甲,用的是什么兵器,大唐的战舰究竟是什么水平,大唐的进士们究竟是怎么学习,这些个涉及到了国本的核心的东西,是绝对不能让他们触碰到一点一滴的。
 如今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的,各个胡人和倭国这样的外邦每每以遣唐使的名义过来,那完全就是赤裸裸的间谍行为,他们会堂而皇之的学走大唐的很多核心的东西,然后再堂而皇之的回到自己的国家把这些个东西运用起来。
 这叫啥,这不就是到了一千多年之后大清朝才幡然悔悟,说出来的一句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吗?
 在大清的身上已经都出现过了的悲剧,李昀是绝对不允许在这个时候的大唐再次出现的,所以在休息了三年之后,他将要再次出山了。
 之所以选择在了这个时候,也是因为大唐在这三年之后国力几乎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着。
 大唐国力的增强,对于周边的那些个国家来说绝对是一个十分大的打击,所以在这三年之中,各个胡人部族和海外国家的遣唐使的数量剧增,甚至都已经突破了之前开元天宝年间的时候。
 李豫和大唐的那些个官吏倒是可以说都是实在人,他们对于这些个遣唐使那是十分的欢迎,李豫还效仿着曾经李隆基的方式,让不少的遣唐使在大唐的朝堂上面都挂上了官职,虽然不用上朝,但是却都给了不少的俸禄。
 李昀心里面相信,李豫和大唐的官吏们几乎是一定没有想到这些个遣唐使到大唐来到底是干啥的。
 他们还以为是大唐强大了,那些个部族和小小的国度全部都要来依附于大唐呢,这个想法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在大唐建立到现在,还没有哪个境外的异族能够让大唐真正的感受过切肤之痛呢,一个安禄山,虽然在面上看的确是胡人,但是说到底还是让大唐自己培养起来的。
 所以想要让李豫和大唐的臣子们对于那些个国家和部族到大唐的遣唐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还是相当的困难的。
 大唐的现状,李昀是知道的,他更知道就算是现在他不去管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事儿的话,在他的有生之年大唐应该是也不会有什么事儿的,但是李昀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那就要用自己脑袋里面的一些个经验和想法让这个时代的人身上产生一些个烙印,虽然过程可能会十分的艰苦,但是这些个烙印在若干年之后自然会发挥自己的能耐的。
 虽然李昀不知道自己这么做了之后几百年,华夏是不是依旧会被倭国人给困扰的够呛,更不知道他这么做了之后在一千多年后会不会依旧是那么一个落后挨打的局面,但是该做的,他是一定要去做的。
 这三年,他的两个小公子已经是能够满地飞奔了,李昀在这个时代顶着一个武将的名声,所以他的儿子,那自然功夫上就不能荒废了,虽然李昀其实内心里面想着的是万一以后自己不在了的话,这两个小子怎么着都得有自己能够保护自己的手段不是,但是不管初衷是什么样的,最终落在这两个小公子的身上,结果都是一样的。
 他们的老师并非是李昀,因为李昀在战场上面杀人如麻大多数都依靠的是他那得天独厚的额天生神力,而并非是他的剑法或者是刀法有多么的出神入化,一力破十会,这几个字要是用在李昀的身上,那是任谁都不会说出什么毛病来的。
 所以两个小公子的老师分别是李清风和了然,除此之外,张玉也算得上是他们俩的半个老师,他们几个可全部都是依靠着技术取得这个时候的能耐的,教这两个小孩再好不过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昀之前口口声声说过的一句话显然是已经食言了,那就是他会在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对孩子进行相当彻底的管教。
 直到这个时候,这两个孩子还以为自己的父亲是最疼爱自己的,母亲在他们的眼里面那都是十分凶悍的,跟父亲压根就没法相比。
 不过这些李昀倒是都不怎么太在意了,因为这三年之约马上就要到了,再过两个月,就应该是他再一次到蓬莱去检验这三年张冲的成果了。
 在李昀那半年的税收给了张冲之后,兵部多出来的军饷和按照李昀要求的征兵很快就开始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蓬莱的水军数量从不到两万人增多到了四万多人,而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可以稳定在五万精兵了。
 按照张冲每隔两三个月就会给李昀一封书信之中汇报的,这水军的训练按照李昀之前的叮嘱,还算是十分的顺利的,但是有一点,战舰的数量跟三年前相比并没有增多,这倒是也不能说是张冲不干活,而是按照李昀的要求,之前的所有战舰因为年头已经都比较长了,几乎全部都得翻新一遍,并且对战舰上的兵器进行一定的升级,现如今张冲正在干的正是这么一个事儿。
 这翻新说的容易,需要投入的人力和时间还是十分的多的,而李昀也饿知道这个事儿并非是一个能够急功近利的事儿,所以并没有 太过催促。
'617。第617章 一人陪伴'
 但是不催促归不催促的,李昀心里面的 依仗其实就是自己的那个三年之约,自己是要实体去看的,三年的时间,你张冲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儿,那都得是跟李昀心里面所想能对上号的,要是不能的话,那张冲这个水军将领可就干的差不多了。
 这一次,本来按照李昀的计划,是再次要带着张玉和王纤纤出去的,但是在他再次提出这个事儿的时候,张玉却打起了退堂鼓,说什么就是要让王纤纤自己跟着去,而她则是要留在太原府主持大局。
 在李昀的再三追问之下,张玉才吐露了心声,原来她和王纤纤二人商议了之后,觉得现在和三年之前的情况可不太一样了,他们三人要是都去了的话,他们的府中可就没有一个能够真正拿住事儿的人了。
 而再进一步说来,张玉担心的是玉真公主的身体,这三年之中,年岁已经是十分之大了的玉真公主在李昀等人的关照和李清风的照料下身体倒也还算是不错,但是近几个月,却是越发的不行了,虽然头脑还算是清醒,但是按照众人的判断,应该是不会有太长的时间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玉真公主乃是皇族,一旦在太原府仙逝了,那是不能随随便便下葬的,一旦这个时候李昀的府邸之中没有人坐镇的话,传出去是一定会有人说李昀对于皇族不重视的。
 除此之外,李昀的两个孩子也是张玉平日里教导的多一些,王纤纤虽然也是这两个孩子的母亲,但是她是一个跳脱的性情,在屋里面是坐不住的,所以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承担着带着孩子们玩的职责。
 这些个因素一加起来,再加上这一次去的也并非是什么新鲜的地方,而是三人都已经去过了的蓬莱,所以张玉也就并没有强求。
 “好!那此事就又纤纤陪着我,我们快去快回,希望公主能坚持到我归来啊!”
 李昀心里也是清楚,虽然现在是在这个时代,但是随着自己年纪的一点点增大,自己的责任不可避免的就会更加的多,为了让自己的两个夫人和自己的母亲都更加的轻松一些,李昀在这三年之中已然是拒绝了张玉和王纤纤想要再要两个孩子的意见,看着自己的两个小公子,李昀觉得暂时自己可能是还真就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分给另外的孩子。
 而且他看的是十分的明白的,皇族里面的皇子们为啥动不动就打的头破血流,那就是因为皇帝对于他们的孩子们的关心实在是太少了,关心的少了,自然就会让他们的心里面产生一些个不好的想法,这些不好的想法汇聚起来,自然也就会迁怒到自己的兄弟姐妹的身上了,所以说生在皇族的兄弟姐妹,有的时候并不能说是真正的兄弟姐妹。
 按照李昀的想法,自己和两个夫人左右还算是年轻,这个岁数要是在后世的话,大学也就是刚刚毕业不长时间而已,还没生孩子的多了去了。等到自己现在的这俩孩子都六七岁了,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再要其他的孩子也是完全不迟的。
 而且远了不说,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生下自己的三儿子李旦的时候,那都已经是三十六七岁的高龄了,不也还是说生出来就生出来了吗?
 于是乎,李昀把太原府的事儿都安排的差不多了,把张玉留下来主事儿,了然和小梅等人也是纷纷都留在了府中,自己则是带着王纤纤和五百身边的精锐侍卫,直接就再次奔了河南道了。
 在出发之前,李昀也是给李豫写下了一封书信报备了一下,毕竟这三年之约李豫也是知道的,李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李豫和刘晏这样的人知道,自己这三年可不是完全在自己的太原府中养着呢,而是时时刻刻都盯着自己应该干的事儿呢,自己办事儿,那绝对是得有始有终的。
 虽然这一次只带着一个王纤纤,但是李昀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的兴致的,李昀是个随性的人,他一直以来都觉得既然自己都已经出来了,那就不能抱着赶紧回去的心态,在这个车马都十分的缓慢的时代里,你必须得不浪费自己的每一刻时间才行。
 二人最开始是坐着马车从河东道出来的,毕竟骑马的话时间长了还是非常劳累的,而且二人并没有走之前一次走过的路线,而是设计了一个跟之前不同的路线,以保证能够带着王纤纤多看到一些个不一样的风景。
 其实张玉之所以把这一次机会让给了王纤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在刚刚跟李昀从睢阳城出来的时候,已经有过了许多单独相处的时光了,但是王纤纤却还是没有过这样的机会,所以这一次,张玉觉得就是应该让李昀好好的陪一陪王纤纤,对于她来说也算是一种弥补了,只不过这个想法张玉不管是对李昀还是对王纤纤都没有说出来罢了。
 到了王纤纤觉得景色不错的地方,李昀就会带着王纤纤骑马而行,当然,一旦有了合适的猎物,李昀还是会展示他那独一无二的烧烤本事的。
 这一路,王纤纤还是相当的高兴的,两个人陪着李昀,跟她自己绝对是不一样的,虽然张玉年纪稍微大上那么一点点,不少事儿也都是能让着王纤纤就让着王纤纤了,但是王纤纤还是事事都以张玉为重。
 两人相互之间敬重着对方的确是没有错的,但是这样的敬重却是让两人陪着李昀的时候都很难能够拿出真性情来。
 她们俩都知道,只有当你一个人陪着李昀的时候,有些事儿才能放得开,这样又不会破坏了她们二人之间的感情。
 这些个细节李昀倒是没怎么细想,只不过他这段时间单独跟王纤纤在一起,觉得每每到了晚上的时候王纤纤的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