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扶一把大唐-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力士一听这话,就知道李隆基显然是不想管这些个事儿,当时就赔罪了一番,想要岔开话题。
 不过还没等高力士找到什么新话题呢,李隆基却是率先叹息了一声,之后说道:“李亨此举固然能在百姓中提升自己的声望,但是只怕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啊,而且不久之后,他自己就会陷入到一个尴尬的境地,做皇帝的,凡事都得谋定而后动,他这般想一出是一出,终有一天会后悔的!”
 感慨完了之后,他就又去照顾自己的那些新伙伴了,仿佛之前说的事儿和人就真的跟自己关系不大了一般。
 “那陛下为何不劝阻一番?”
 “他是大唐的皇帝,他要对他自己的身份和权力负责,朕不会再扶着他了,他要是真的把大唐给折腾的不行了,那也是我李氏一族的命数!”
 李隆基都已经把话给说到了这个份上了,高力士当然知道自己再劝也没用了的,老爷子这是在强行的从大唐的各项事务里面退出去,自己今后也就配合着照顾好了他那些花花草草的就行了。
 “力士啊,等朕歇上一阵子,怕是也就裤腰入冬了,到时候咱们到江淮去看看,那边不是有个行宫吗,这常年都不用,总不能荒废了不是?时间就定在一个月之后吧,出了长安城之后先到太原府去一趟,,朕得看看李昀这小子到底是不是把自己的母亲从巴尔虎部接过去了,为了给自己的母亲尽孝,他是不是可以舍弃自己在大唐的锦绣前程!”
 “我这就开始安排此事!”
 听李隆基做出了这么一个决定之后,高力士的嘴角挂上了一丝微笑,他当然知道,老爷子说是去散心,其实为啥要去太原府啊,还是为了如今坐在皇位上的李亨,李亨现在谁都能得罪,但是唯独有那么三四个人不能得罪,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了不正是李昀?
'441。第441章 配合就是了'
 李亨现在干的这个事儿,其实说白了就是在给他自己造势呢,虽然使者还没等出去呢,但是这件事却以非常之快的速度在大唐的各个州郡蔓延开来了。
 作为距离长安城并不遥远的河东道,消息也就是不到两天就传到了。
 “陛下新皇登基想要对胡人们做一点事,那倒是可以理解,不过如此不分青红皂白,怕是会让那些本来已经跟大唐十分亲近的胡人部族寒了心!”
 按照李昀的要求,当大唐有震动朝野的事儿传过来的时候,不管他在干什么,都得是第一时间让他知道,所以这个消息送到了的时候李昀正在跟张玉和乌雅一同吃着饭。
 所以这个消息自然而然的就落入了乌雅和张玉的耳中。
 首先开口的是张玉,而且张玉开口的时候还不忘看了看乌雅,她言语中的意思显然是十分的明显了。
 这要是原来的张玉,是一定不敢在自己的府中随意的说皇帝的不是的,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李昀总是发表一些个对于大唐或者是皇帝十分中肯的评论,所以在李昀的影响之下,张玉也是变得胆子稍微有点大了起来了。
 “母亲以为,此事如何?”
 李昀可从来就不是想要把什么事儿藏着掖着的人,他就喜欢不管发生了啥都拿到台面上面说的感觉。
 乌雅倒是没想到李昀能直接就问了自己了,虽然自己刚刚从巴尔虎部出来,也已经不再是巴尔虎部的首领了,但是巴尔虎部要是有什么事儿了,乌雅当然是做不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毕竟那里正是曾经养育了她的地方。
 “我巴尔虎部要是没有大唐的帮助的话,怕是也没有今日,或许早就已经被回纥人给灭了,如今对大唐称臣纳贡,虽说跟之前我们和郭子仪将军签订的盟约有些不符,但还是说得过去的,只不过对于大唐,要是这么做了的话,恐怕可不是每一个胡人部族都能够认可的,虽然大唐才刚刚击溃了回纥人和吐蕃人的联合,但是这样的获胜可不轻松,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你应该比我了解吧?”
 显然,乌雅对于巴尔虎部拿出一些东西并不是十分的不满,但是她想的也还是十分的长远的,毕竟巴尔虎部早晚都是要依存于大唐的,大唐要是一着不慎了,巴尔虎部绝对也好不了。
 “母亲不必担心,不管陛下向巴尔虎部索要什么,只管给他,他现如今已经是搬起了这块石头,至于最终会砸在谁的脚上,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咱们这位陛下虽然已经早就年过四十了,但是当皇帝,却跟十几岁的少年郎是一样的。”
 李昀说完了这话之后,乌雅和张玉全部都撇了撇嘴,李昀可不正是他自己嘴里面那不到二十岁的少年郎吗?但是经过他这么一说,搞的好像是自己才是四十多岁的老者一样。
 这件事在李昀的授意之下,所有跟他相关的部族包括南诏的阁罗凤,全部都乖乖的跟大唐签订了李亨想要让他们签订的东西,也拿出来了李亨想要的纳贡的物件。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阁罗凤知道这个事儿那是相当的气愤的,别的部族他倒是也不想管,但是他不一样啊,他可是刚刚为了帮着大唐击溃吐蕃人儿损失了自己一大半的精锐,导致自己的南诏也是元气大伤。
 本来他还以为自己能从大唐得到点啥好处呢,但是反而等来了跟吐蕃人一样的待遇,折让阁罗凤当时就有点寒了心了,就算是李亨,那也是亲眼看到了自己是如何为了大唐而前赴后继的,虽然不是为了他,但是事实在那摆着呢不是?
 阁罗凤是真的不想纳贡,但是李昀的书信却是比大唐的使者早了几天到了,而在李昀的书信之中不过就只有姗姗数语,真正提醒了阁罗凤的,正是他其中的一句话:枪打出头鸟。
 阁罗凤细细一想,李亨是刚刚当上的大唐的皇帝,日后怎么样他不敢说,但是这刚上来的时候,一定是最有威严的时候,所以……
 当天阁罗凤就给李昀写下了一封回信,让李昀放心,之后的大唐使者到来,阁罗凤都是亲自迎来送往,不单单把李亨要求的物件给了,还多拿了不少。
 他知道,李昀是绝对不会坑害他的,阁罗凤自诩自己看人还是相当的准的,就在自己第一次败在了李昀手中的时候他就知道,李昀这小子绝对不是凡人,对于能够在未来成就大事。
 其实在阁罗凤的心里面早就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特别是在上一次自己跟李昀一同击溃了吐蕃人之后,因为那一次他也见到了现在大唐的皇帝,李亨。
 巴尔虎部和南诏人都非常的听话,但是有一些部族可就不是这样了,特别是一些规模本来就不大的部族,人家自己的族人本来就已经是没法吃饱了,自然不能再给大唐送上诸多的宝物。
 也不知道是谁最先想出来的,有些使者还没等到达目的地呢就在某一个深夜里不知道被谁给杀死了,而在那之后,这些部族完全就开始装作没有这回事一样,当然,如果大唐再次派出使者的话,这个使者多半还是会死在半路上的。
 而像吐蕃这样的部族,则是选择直接正大光明的杀死了大唐的使者。
 毕竟之前大唐虽然把吐蕃人给击溃了,斩杀了吐蕃将士二十多万,但是那可不是吐蕃人的全部,吐蕃人经历了那么一战虽然是没了再主动进攻的力量了,但是自保还是绰绰有余的,毕竟人家的领土也还是十分大的。
 不光如此,人家吐蕃人也知道,大唐经历了之前那一站,虽然说是保全了自己的全部领土,但是他们却也没啥人马了,想要出兵教训教训吐蕃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而且不是这几个月不可能,而是这几年都不怎么可能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人家自然是不怕你的了。
'442。第442章 吃瘪了'
 最终,李亨派出去的几十个使者成功带着那些自己去过的部族纳的贡回到长安城的部族三分之一,还有姗姗数个空着手回来的,剩下的那些人,那可就是音信全无了,不管是谁都知道,这些个多半就是已然死在了不知道什么地方了。
 李亨听着一个又一个的消息,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他到了这个时候已然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办了,人家吐蕃人既然已经高举了反抗的大旗,剩下的一些个吐蕃周边大大小小的部族不单单跟吐蕃一样也没有管大唐的动作,反而是紧紧的围绕在了吐蕃的周围,本来他们倒是一盘散沙的模样,但是让李亨这么一整,有点抱团了。
 这要是全盛时候的大唐,这不正好就是一个由头吗,能让李亨直接出兵就去攻打吐蕃人,但是现在,却不是这么回事了,他当了大唐的家了,大唐现在有多少家底他绝对是知道的,想要用这点人马就去灭了吐蕃,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而且就按照现在这么个发展速度,十年之内他都不敢这么说。
 李亨也问了几个重臣这件事到底应当如何处置,但是他们除了写下国书去谴责吐蕃和那些个拒不称臣纳贡的部族之外,就说不出任何有用的东西了。
 李亨在这个时候倒是有心想要问一问自己的父亲,但是也就是在这件事刚刚渐渐有了点结果的时候,李隆基竟然带着杨玉环和高力士等人出关游玩去了,说是要在江淮的行宫里面过了冬之后再回来。
 这要是最开始的时候,李亨巴不得自己的父亲不在长安城呢,这样能让自己更加牢固的掌控着长安城和大唐的朝政,但是现在这个事儿真正发生了的时候,李亨却觉得自己好像是没有了主心骨一样。
 李亨不知道的是,李隆基并非是直接去了江淮,而是出了长安城之后就直奔着太原府去了。
 当李亨正为了自己办的这件事焦头烂额的时候,李隆基老爷子已经出现在了李昀的书房之中。
 对于李隆基的忽然到来,李昀也是有点蒙圈,按照他的猜测,老爷子指定是想要看一看自己的母亲到底是不是真的被自己给接到了太原府。
 事实上老爷子刚一到了这里的第一件事也的确是见了乌雅一面,但是对于乌雅,他却没有任何不好的情绪,除了对乌雅表示她能有这样一天还得感谢自己的儿子李昀之外,就并没有再说什么。
 反而是书房之中只剩下李隆基和李昀这爷俩的时候,李隆基问了李昀一个他完全没有想到的问题。
 “李亨如今正在做的这件事,你觉得如何?”
 李昀一听这话就知道了老爷子为啥到了自己的太原府,感情虽然他嘴里面说着自己能完全放下朝政不管,但是真的到了李亨昏招频出的时候,老爷子还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帮着自己的儿子。
 李昀其实对于这件事是真的不想插手的,不光如此,但凡是李亨没有主动的找到他的事儿,他都是不想要有任何的插手的,毕竟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河东道节度使,自己只要是把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情况都管好了也就行了,至于朝政的事儿,跟自己真实没有多大的关系。
 所以当李隆基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李昀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虽然知道在李隆基老爷子的跟前演戏好像是不太好,但是还是皱着眉头问道:“不知道太上皇说的是哪件事?”
 “嘿!你这小子想来是看朕不是皇帝了,也还是跟朕故弄玄虚了不是?朕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要是真的不知道,可别后悔!”
 显然,李隆基就是想要让李昀对于这件事发表一个自己的态度,想要跑,那是肯定跑不了了。
 “让胡人在这个时候对我大唐称臣纳贡这件事,陛下做的的确是着急了一些,要是等上几个年头,等到我大唐兵强马壮了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