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扶一把大唐-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份盟约,虽然暂时还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但是在通商上面,李亨直接就为阁罗凤完全打通了通往大唐的道路,能做到这样,已经是让阁罗凤十分的满意了。
 “节度使啊,你若是再不来,我可就要回到我们南诏去了!”见李昀都已经快要回去了才想起来过来看看自己,阁罗凤心里面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怨言的。
 “打仗的时候我保你一个胜利,这仗打完了,可就是太子说了算了。”
'427。第427章 归途'
 李昀这话到底代表着啥意思,作为南诏王的阁罗凤自然是明白的,其实他也并没有怪罪李昀的意思,不过就是那么一说罢了。
 “节度使不准备再管剑南道的事儿了吗?”
 “我乃是河东道的节度使,剑南道节度使虽然现如今还没有定下来,但是多半回到了长安城之后陛下会把这个权力交给太子,你只要跟太子处好了关系,这里面的好处还是少不了你的,我要是现在跟你走的太近了的话,那可就不是帮你了,而是害了你!”
 “节度使此言有理啊!自古这帝王之心就是万分的难以揣测,我南诏不过就是大唐境外的一个部族罢了,大唐的国力还是在那放着的,不用五年十年,就会再次坐拥数十万精兵,再加上节度使这样的将领,不用说我南诏了,就是吐蕃比现在还要强悍,怕是也奈何不了大唐分毫啊!”
 “你能想到这些,我自然也就不用多叮嘱你了,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可是不少人都明白的道理,你我既然也算得上是朋友一场,我当然得再跟你多说一句,不要想着把吐蕃人给灭了,水至清则无鱼,你只要让吐蕃人不敢招惹你,就已经算是不错了的,要不然的话,下一个吐蕃就是你了,有朝一日你我二人在这战场上面要是兵戎相见了,你可不要怪罪我没有提醒你!”
 阁罗凤知道,李昀既然能跟他说出来这些,那就是真的把他当成是自己的朋友了。
 这并不是李昀为了让自己不打大唐的主意,而是在交给他带着自己部族的生存之道。
 当李昀说完了那么一番话的时候,阁罗凤郑重其事的冲着李昀拜了几次,李昀的良苦用心他自然是明白的但是这种话,还是不能说破了,要是说破了的话,不但就没了意思了,让别人听了去也就不太好了。
 见完了阁罗凤的,该叮嘱的也叮嘱了,李昀知道,自己在剑南道的任务也就算是完成的差不多了。
 回纥那边郭子仪应该已经解决了,吐蕃几年之内也已经没有了再发动那么大规模的战争的时候了,大唐终于也能消停个几年了。
 而这几年,李昀几乎可以预见到大唐即将发生的变化饿,从李亨这急切的状态上,李昀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一点自己之前没有感受过的情况。
 在前世的历史中,李亨之所以能当上皇帝,那完全就是因为李隆基老爷子把位置让给了他了,只不过那个没有李昀的时代老爷子不但被安禄山给逼迫的真的去了蜀中,而且就连自己的挚爱也没能保护住。
 就是经历了上一世的那么多折腾,李隆基老爷子最终跟李亨死去的时间也并没有差上多少。
 而这一世,在李昀看来李隆基的身体也还是相当的不错的,而就在这相当不错的时候,李亨竟然如此急切的为了自己当上皇帝之后的事儿准备着,这可就稍微有点不太正常了。
 李昀有理由相信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遭遇了什么困难,就算是李隆基上一世并没有好好的把杨玉环给保护好,但是这个皇帝的位置要是他不想的话,是没有人能让他下来的,李亨不行,陈玄礼更不行。
 带着这么一个猜测,李昀带着王震,和李亨一起踏上了回到长安城的道路。
 吐蕃和回纥这一南一北两个地方,这段时间一直在牵动着包括李隆基在内的许多大唐人的心。
 要知道,这一南一北的两个地方要是真的同时都没有抵挡得住,对于大唐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江淮和关内几乎是同时被人家异族人的铁骑踏破,到时候大唐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的谁也说不好。
 好在郭子仪还是十分的牛掰的,率先发回了消息,回纥人的骑兵已经被他死死的阻隔住了,在几次攻击没有什么结果并且损失不小的情况之下,本来就是被吐蕃人给忽悠了才出兵的回纥人终于想明白了一些事儿,直接撤兵并且向李隆基递交了国书,表明了自己不会再犯类似错误的决心,并且赔偿了大唐不少他们回纥的珍惜物件。
 回纥那边的事儿解决了,这边就剩下了一个吐蕃,但是在派去了李昀之后的,李隆基的心里面也稍微有了一点点的底气了。
 李昀是个什么能耐他是知道的,再加上太子都亲自去督战了,这些个将士还能不为了大唐拼命吗?
 李隆基想的没有错,他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算是把消息给盼回来了。
 接到了李亨的书信的时候的,李隆基感觉自己又能多活几年了,要是真的大唐这一次在吐蕃人的进攻之中有了点什么三长两短的话,李隆基还真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了。
 接到消息的时候,李亨已经在书信里面告知了自己的父亲了,自己会在姚州城里面为了这一次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举行一次两三天的庆功宴,之后就会带着李昀和王震以及李光弼三人回到长安城中复命。
 在书信里,李亨并没有什么隐瞒,几乎把功劳都安放在了李昀和南诏王阁罗凤的身上。
 “恩,太子这次做的还是不错的,要是因为这一战胜了他就去跟李昀他们几个抢功的话,那还是说明朕的这个儿子不怎么成熟啊!但是他把功劳全部都分给了李昀和南诏人,这就说明他已然是把自己真正的当成了大唐的主人了,他能有这么个想法,朕把大唐的江山要是交给他的话,也就算是放心了!”
 “陛下的意思是……”
 李隆基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杨玉环正陪在他的身边,当时脸上就显现出了十分惊讶的神色。
 “贵妃不必如此急切,朕不过就是在这皇帝的位置上久了,当年的心气早就已经没了,若是如此,反倒不如把这皇帝之位让出去,你我二人也就不用如此的辛苦了,以朕的身体,还是能过几年逍遥日子的。”
'428。第428章 李隆基的想法'
 李隆基说出来这样的话,言外之意已经是十分的明显了,显然就是不想要干这个皇帝了。
 杨玉环吃了一惊,因为自从大唐建立到这个时候,她只听说过为了争夺这个位置手足相残,父子相杀的,还没听说过干的时间有点太长了不想干了的。
 但是反过来一想,杨玉环也还是能够理解李隆基的。
 开元年间,大唐基本上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几乎整个大唐土地上的百姓都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但是自打到了这天宝年间,也不知道大唐是咋了接连着好几年的饥荒不说,还频繁的起了战乱。
 要不是李隆基之前在百姓和官吏们心中的形象实在是太过高大了的话,估计早就开始有人暗地里骂他了。
 换句话说,这些年李隆基完全就是在透支着自己之前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形象和声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现在基本上该解决的危机也算是都解决完了,李隆基要是在这个时候不想干了的话,也不能算是留给李亨一个太大的烂摊子。
 “陛下不管是皇帝还是不是皇帝,我都会一直陪伴在陛下的身边的。”
 杨玉环虽然也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对于李隆基来说肯定是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她并没有多说,因为杨玉环十分清楚的知道,对于她来说,最终要的并不是李隆基是不是皇帝,而是李隆基还能活多少时间。
 李隆基不是皇帝的话,那也是皇帝的父亲,只要他还在,李亨就一定会对他十分的尊崇的,而杨玉环的身份也会更加的尊贵。
 “好!朕有你陪着,再到这世间很少去过的地方游玩游玩,岂不是美事一间,不然朕真是怕活的时间要是太长了的话,把太子都给熬死了,这对于我大唐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李亨当然听不到自己父亲说出来的这句话,要是他听见了这句话的话,估计他当时就得气的吐出来几口血。
 不过李隆基说出来的是实话,他自己的身体他是知道的,要是真的就不用操心了的话,他还真就还能活个不少年头。
 而李亨的身体是个什么样他基本上也是清楚的,李亨因为年轻的时候受了太多的气了,导致这些年气血一直都不怎么好,近几年虽然也应该是没啥大事,但是想要活到他这个岁数肯定是不怎么可能了。
 “陛下是想要禅位?”
 “那是自然,朕就算是不是皇帝了,也只不过是不想管那些个繁杂的朝政罢了,李亨还是朕的儿子,朕不会改变自己的称谓,这个太上皇也还是要当的。”
 李隆基这显然就是还想要地位还不想管事儿,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想法对于李亨来说也是个极好的决定,换句话说,他要是把皇帝的位置就这么就让给了李亨了,对他们俩人来说显然是双赢的。
 这件事李隆基也仅仅就是对杨玉环稍微透漏了一些,毕竟这还只不过是他的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一旦他决定这么做了,朝堂上面会引起十分大的轰动,要是李亨不能把朝臣们震慑住的话,自己就算是退下去了,估计也消停不了。
 所以李亨的这一次到剑南道剿灭吐蕃人对于他来说就十分重要了,要是没有这一番功劳的话,他是一定压不住朝堂上面的那些个老臣的,但是有了这么大的一个功劳,情况就一定会不一样。
 而在做这件事之前,李隆基还要做一件事,或者说征求一些人的意见。
 高力士和陈玄礼这两个自己的铁杆亲信的意见李隆基就不准备征求了,毕竟高力士不管他是不是皇帝了都是要一直跟在他的身边的,而陈玄礼要是知道了李隆基想要让位给李亨的话,不管他最伤感怎么说,心里面都是会十分高兴的,因为他早就已经站了队了,他是一定会在朝堂中帮助李亨的。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李隆基知道现在在大唐的百姓和官吏之中呼声最高的两个人就是李昀和郭子仪了。
 不过是在之前平定了安禄山的叛乱之中,还是在这一次粉碎了吐蕃人和回纥人的阴谋上面,这两个人都是大唐标志性的人物,要是没有这两个人的话,大唐现如今还不一定是个什么样子呢。
 所以李隆基得等着,等到李亨和李昀到了长安城了之后的,再做打算。
 当李亨带着李昀和王震,李光弼等人到了长安城城门处的时候,几乎除了李隆基之外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吏全部都到了城门,显然这是李隆基的安排,太子这一次那算是得了大胜归来,规模隆重一些那是正常的。
 “恭迎太子得胜回朝!”
 一般老臣当时就全部都跪在了地上,李亨扫视着这些人,显然也是想要看一看这些人是不是真心实意的跪拜自己。
 显然,最终的结果还是十分让李亨满意的,之后他挥了挥手的,让那些个老臣全部起来,之后一马当先的回到兴庆宫之中去了。
 李隆基早已经在朝堂上等候多时了,而且这一次让李昀稍微有点吃惊的是,郭子仪竟然也是被李隆基弄到了长安城。
 郭子仪一来只能说明一个事儿,那就是回纥人彻彻底底的老实了。
 在这一次的朝堂上,李隆基先是大加夸赞了郭子仪一番,之后又问到了李亨都奥迪是如何把吐蕃人的二十多万大军给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