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武侠之旅-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晏运起《大日真火功》,纯阳内力汹涌,适才被刀风刮伤了脸颊,仍面不改色,与呼延侠的大刀硬碰硬。他领会出的“至大至刚”之理,悄然运用到了拳法之中,这一双肉拳携带的劲力,轰击的威力,竟比先前还大了两三成。
当得一响,呼延侠虎口酸麻,大刀几欲脱手飞出,强运内力,方才握住了刀把,心下悚然一惊:“这小子怎么一下变这么强了?”
来不及骇异,眼见李晏拳影连绵,火红色的拳头,笼罩了身前丈许之地,向呼延侠攻去。呼延侠大刀横劈,噼里啪啦,电芒几闪,猛向李晏杀去,竟也不作防守,全力猛攻。
看台上的观众们“啊”的一声,齐声惊呼。
只听得好似金铁交鸣的一声大响,跟着噗的一声响,呼延侠一声痛哼,给李晏一拳击中腹部,大刀轻颤,嗡鸣不断。呼延侠顺势后跃,蓦地里一声惨呼,从半空中摔将下来,大刀脱手,和人一起砸落地面。
但见呼延侠面色通红,口鼻间喷出的,竟是一股股炙热的白气,已给李晏的纯阳内力,侵入了脏腑。
看台上观众们的惊呼声,戛然而止。
第十四章:第四次穿越
李晏亦后退数步,脸上蓝一阵、红一阵,好半晌,才调匀内息,睁开眼来。
他微微一笑,说道:“雷刀,我赢了。”
呼延侠尚在驱逐侵入体内的纯阳内力,听得李晏此说,强提一口真气,手驻大刀,勉力站起身来,道:“我输了,这《龙凤榜》第17位的名次,就由你来坐了。”
“《龙凤榜》?”
李晏笑了一笑,登上《龙凤榜》,天下闻名,自是一件人生快事。可他历经诸多世事,已不再那么看重了。
李晏伸衣袖擦干净脸上的血痕,扫了一圈看台,家人没来,倒是管家吴不同,和几个仆人,来了此处,正大声呼喝,寂静的看台上,显得分外瞩目。
静!
偌大的比武场,有了李家庄院管家吴不同和几个仆人的喝彩声,反而衬得愈发寂静。
所有人都看着李晏,良久无言。
呼延侠乃《龙凤榜》上第17位的年轻高手,已入先天之境,年轻一辈的人中,想打败他的人很多,可真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遍数西蜀国,唯有一人,有几乎十足把握,击败呼延侠,而今天,有了第二个。
白龙郡代县——李晏!
东海灵粹商会出品的《龙凤榜》,旨在收录全天下的年轻俊杰,告之以天下。武者练武,一般只为两者:名与利,有时加上第三者——寿命,譬如李晏,便是为了长生。
可要想增加寿命,获得长生,实在千难万难,因而长生才沦为了第三个目标,许多人不以它为目标。
那剩下的,唯有名与利了。
今朝登上《龙凤榜》,一举成名天下知!
“十六岁的先天武者,十六岁的《龙凤榜》第17名,甚至可能还不止!”一个白袍的中年人惊叹,“我西蜀国,终于要再出一个年轻人中的霸主了么?”
第一个霸主,自然是《龙凤榜》上更靠前的那位。
“第17名啊,才十六岁,我十六岁的时候,还在后天境打转呢。”
“是啊!大伙儿错怪他了,原本以为李晏狂妄自负,可现在看来,那分明是自信的表现!”
“是啊!是啊!”
这个时候,看台上的人纷纷议论起来,要他们立时改口,为李晏喝彩,那有些为难,但赞许一二,这么一个厉害的年轻人,就很正常。
“雷刀”呼延侠,成名数载,自然不弱,年轻人中,甚至可称得上一个“强”字,但他已二十三岁,比李晏大了近七岁,又正面交锋,败于李晏。两相一比较,他这位原《龙凤榜》第17名的高手,便相形见绌了。
“李晏,那是我白龙郡年轻一辈的第一高手!”
“白龙郡年轻一辈中原来的第一高手,是莲华寺的行空和尚,二十岁的后天圆满武者,在几个月前的比武大会四强赛上,正面败给了李晏!”
白龙郡是西蜀国数十个郡之一,虽是小郡,人口却也上千万,这么庞大的数目,孕育的天才,自然极多。而几个月前,白龙郡的比武大会,声势浩大,众人均有耳闻,也是因此,才会有很多年轻人准备挑战李晏,想要踩着他上位,赢了血赚,输了不亏。
但这一场比试过后,无人再敢兴起此念。
看台上一角,《龙凤榜》上列名第27位的“玉面书生”仇俊,目中精芒闪烁,死死地盯着李晏,心道:“李晏么?”
另一处角落,《龙凤榜》上最末一位的姜峰,脸色凝重。他乃独行散人,一切功法、资源,均需自己争夺,他知道,这是自己的又一个强敌。
还有一个座位上,一名样貌俊朗的年轻人,瞧了李晏、呼延侠几眼,若有所思。倘若细细瞧他面目,竟似易容了一般。
李晏径直下了擂台,沿着通道,走出比武场去。
忽听得身后有人叫道:“李晏少侠,请留步!”
李晏止步,转过身来,只见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走近前来,满脸堆笑的道:“李晏少侠,敝姓马,添为比武场的管事。叫住少侠,是有一件事,想要和少侠商议商议。”
李晏奇道:“马管事,我就在比武场打过几次擂台,这有什么问题吗?”
马管事摇手道:“没问题,没问题!是这样的,因为少侠名声在外,愿意看你比赛的观众很多。在下代表比武场,想要和少侠签订一个协议,只要少侠答应经常来比武场,譬如三天一次、四天一次,对战者可由我们比武场来找,保管一定让少侠赢。唔,赢得艰难些更好,获得的收益,大伙五五分成,少侠你看如何?”
李晏一听,恍然大悟。
原来这马管事,是当说客来了。比武场本已取消了对李晏的招揽计划,谁料到李晏突然爆发,竟打败了“雷刀”呼延侠,这可是有望成为年轻人中霸主级的人物,自然倍加重视。
马管事当即拍板决定,将分成比例从一九分成调到五五分成,并在李晏下台之后,亲自赶来谈判,以示诚意。
可李晏不太在意这些。
他摇了摇头,道:“马管事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没时间做这些事,来不了比武场。”忽然一笑,伸手一指马管事身后,道:“我不同意,你可去问问呼延侠,看他意见如何?”
“啥?”呼延侠一脸懵。
马管事不及沮丧,向李晏拱了拱手,转头向呼延侠道:“呼延少侠……”继续适才那一番说辞。
李晏走远了,只听见身后传来爽朗笑声,两人相谈甚欢。
回去的路上,管家吴不同和几个仆人,兀自兴奋,连声称赞。
“少爷,你是没看见那些人的脸,啧啧,那叫一个精彩。”吴不同笑道。
李晏一笑,他倒是能够想象。
“嗯?”
李晏忽然眉目一皱,紧接着一喜。
吴不同疑惑道:“少爷,怎么了?”
“没什么。”李晏笑道,他感觉到了心口处的神秘图腾,突发温热,是即将穿越的征兆。
吴不同没再多问,絮叨着适才比武场中的见闻。
到了家中,李晏和长辈们说了一声,径直回房,于浦团上盘膝而坐。
“这一次,会是什么世界呢?”
李晏心中好奇,微合双眸,静静等待。
忽然,心口处热度骤升,李晏眼前一黑,意识便即沉入黑暗。
第十五章:新身份——妙严
当!!!
这是一座位于山顶的寺庙,年轻的僧人撞钟,只见他身披破旧僧袍,头顶结疤,倒似自小出家为僧。
旭日初升,洒落万丈金辉。
那僧人转眼一望,但见山中盛景风华,耳听得鸟鸣嘤嘤,流水淙淙,十余间木屋禅房,依着山坡或高或低的构筑。
那僧人却蓦然一叹,低声道:“来至此界,已有半月了。”这僧人正是李晏。
月前,李晏穿越此界,成为天门山寺的一名敲钟僧人,法号“妙严”。
天门山寺,乃湘西一处寺院,依山而建,十数名老幼僧人,生活此间,钻研佛经,理论佛法,倒是自在逍遥,无有外界兵连祸结,世事惨乱。
忽听得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老僧一灯,携弟子慈恩,拜访天门山寺主持方丈恒定师兄,还望赐见!”
李晏一怔。
一灯大师,他如何不知?天下五绝之一的“南帝”,身具《一阳指》、《先天功》两大先天级别的武学,当世最顶级的先天高手之一。
那慈恩,本名裘千仞,湖南铁掌帮帮主,轻功卓绝,号称“铁掌水上漂”。第二次华山论剑时,经一灯大师点化,幡然悔悟,并拜入一灯大师门下,出家为僧,法号“慈恩”。
这一个月的时间,李晏已适应了新的身体,从原身的记忆之中,翻找得到,目下正当南宋理宗年间,郭靖、黄蓉夫妇镇守襄阳城十数年,杨过的消息却没听过,想来杨过、小龙女二人,还没从古墓中出来。
“不过,他们两位赶来天门山寺,意欲何为?”李晏暗暗好奇。
又听得一声苍老悠长的声音:“阿弥陀佛,二位请上山来吧。”正是天门山寺的方丈恒定。
“老僧叨扰了。”只听得一灯大师的声音,由远及近,显是上了山来。
“这‘千里传音之术’,施法者须内力深厚,否则便无法施展。一灯大师乃天下五绝之一,称号‘南帝’,有此功力,自是平常。却没想到方丈师叔的功力,竟也这般浑厚!”李晏奇道。
他心念一动,正欲动身,忽听得山下寺院中有人喊道:“妙严师叔,方丈祖师唤你回来。”
天门山寺,共一十四名僧人,分作三辈:恒、妙、常。李晏这一世,法号“妙严”,乃妙字辈的僧人。
“来啦!”
李晏回答,沿着山中小路,跑下山去。撞钟之处,在靠近山顶的地方,而天门山寺的房舍,是建在山腰。
李晏的功力,尚未尽复,目下只至后天大成之境,恢复到先天小成,大略还要两三个月的功夫。
匆匆赶到天门山寺主殿,只见殿上已集了十数人,便是寺内的三名火工头陀,亦在此处,他是最后一个赶到的。
天门山寺,拢共才只十数人,虽有辈分,却无严格尊卑,因而大伙先后进殿,各寻一个蒲团坐下。
李晏进殿,只见大殿上首,悲天悯人的观世音菩萨铜像之下,列了四个蒲团,只坐了三名老僧,居中那人,李晏认得,正是天门山寺的方丈恒定,唯一的恒字辈僧人,他是唯一的妙字辈僧人。
另外两个老僧,一个白眉长垂,神色慈祥,另一个身材矮小得多,留着一部苍髯,身披缁衣,相貌颇为凶恶,显见是慈恩了。那白眉老僧,自然便是“南帝”一灯大师。
恒定方丈见李晏进殿,便站起身来,说道:“妙严,这位是大理天龙寺的高僧一灯大师,这位是他的弟子慈恩大师。”转向二人道:“这位是老衲的师侄妙严禅师。”
李晏双手合十,躬身向一灯大师行礼。一灯大师慈和一笑,还了一礼。
其余僧众适才已由恒定方丈,逐一引见。
一灯大师笑道:“恒定师兄,僻居山中,精研佛理,何等潇洒自在?老僧颇为羡慕啊。”
恒定方丈摇手道:“蒙古攻宋,兵连祸结。天门山寺,自老衲以下,恒字辈、妙字辈,均各一人,常字辈倒有一十二人。”蓦然叹道:“倘若恒远师兄、恒智师弟,以及那几位妙字辈的师侄,尚在人世,一灯师弟此言,老衲方可领受。”
众僧微微黯然。
“阿弥陀佛。”一灯大师口宣佛号,说道:“恒定师兄,老僧亦在湘西隐居,听闻师兄佛理精妙,心中不胜仰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