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武侠之旅-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边厢,杨逍、范遥絮叨了一会儿兄弟之情,两人当年亲如兄弟,江湖上人称“逍遥二仙”,都是英俊潇洒的美男子,范遥竟然将自己伤残得如此丑陋不堪,其苦心孤诣,实非常人所能为。
杨逍之伤感,却无半分虚假。
“鲜于通其人薄幸寡德,当年他师哥白垣之死,对外说是明教所杀,我还惊奇,本教何时杀了白垣?曾起念去探究根源,只因他事耽搁,最终未能成行。却未成想,竟是他自己亲手所杀,嫁祸给本教。”杨逍道。
范遥笑道:“江湖上的势力,都归绍敏郡主管辖,华山派投降鞑子,那就是郡主麾下。日前,我还见过鲜于通一面,他投靠鞑子,可潇洒得紧了。”
明教众人,一阵破口大骂。
李晏四下一望,瞧见了殷天正身旁两人,一男一女,男的俊秀,女的却十分丑陋,但看起来,却都甚为年轻。
他心底已有了猜测,问道:“殷教主,这两位是?”
殷天正笑道:“盟主,这是老夫的孙女和外孙,叫张无忌、殷离。来,无忌、阿离,拜见盟主。”
那两人,却正是张无忌和殷离。
张无忌练成《九阳神功》之后,走出昆仑山秘境,巧遇殷离,两人结伴而行,被明教弟子发现,认出了殷离,上报殷天正。殷天正爱孙心切,亲自去昆仑山,将这一对孙女和外孙,接到了天水。
汉盟和鞑子征战,谁都有可能死,他即便是武林高手,也不会例外。因而要好好享一享天伦之乐,即便明日就死,他也死而无憾了。
“盟主。”张无忌和殷离上前道,献上一杯茶。
李晏一口饮尽,他不喜酒,因而汉盟诸人,若要给他敬酒,他一般以茶代酒,这已是人尽皆知的事。
“殷教主,你可有福了。”李晏笑道,“这位无忌小兄弟,一身纯阳内力,那比你还要强些。”
殷天正一愣,他知道张无忌修炼了武功,却不知具体功力如何。
殷离也是吃了一惊,看向张无忌,意示询问。
张无忌《九阳神功》初成,但他少与人动手,因而也不知道自己的武功,究竟是高是低。
听得李晏如此说,心想:“太师父说过,觉远祖师爷修炼的就是完整的《九阳神功》,我也练了这一门武功,看来是不弱了。”
张无忌道:“外功、蛛儿,我练的是《九阳神功》,练到了第四层,根据盟主说法,内力可能是比较强了。”
《九阳神功》?
众人困惑。
这一门武功的名字,众人从未听过,倒是武当、少林、峨眉,各有一门相近名字的武学。
言念及此,众人又是一呆。
但听得李晏朗笑道:“武当、少林、峨眉三派的九阳功,便是《九阳神功》的分支。这一门武功,和《九阴真经》一般,乃江湖上的顶级武学。殷教主,你可后继有人了。”
殷天正一张老脸上,满是笑容,拱手道:“托福,托福!”
杨逍、范遥、何太冲、唐文亮等,也自感叹。
李晏道:“韦蝠王,你的寒毒之症,却有了指望。”
韦一笑眼睛一亮:“盟主,你是说……”他转眼看向张无忌,心存疑虑。
李晏笑道:“无忌医术很好,加上一身纯阳内力,替你医治寒毒之症,那是再简单不过了。”
他也有一身纯阳内力,但不通医术,不敢胡乱医治,因而韦一笑的寒毒之症,至今未愈。
韦一笑纵身而出,围着张无忌,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圈,问道:“小子,你真能医治我的寒毒之症?”
殷天正鼻中一哼,说道:“死蝙蝠,你有求于无忌,给老夫放尊重些。”
“是,是。”韦一笑抱拳一礼,目中仍有疑虑,但他想李晏从不说虚言,既说张无忌有能力医治他,或许眼前这小子是有几分本事。
张无忌道:“蝠王的寒毒之症,晚辈不太了解,需要摸清楚病症之后,晚辈才敢医治。”
张无忌心里却想,盟主怎么什么都知道?
韦一笑道:“应该的。”说着抓紧了张无忌,就想离开宴席,回到房中,让张无忌给看病。
李晏哑然,说道:“韦蝠王,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何必急于一时?明天再看病也不迟。”
众人也不由失笑。
这一场接风洗尘的宴席,直到亥时方休。
第六十一章:四方四象大阵
随后十余日,在张无忌的医治下,韦一笑最终去了寒毒,摆脱了吸人血这一不得不为之的陋习。
而在这段时间,李晏一直冥思苦想,睡不安生。
“目下已至腊月下旬,距离和鞑子决战之期,业已不远,就在两三月间。唉!汉盟人数虽众,但蒙古兵强马壮,也非易于。”
对于即将到来的这一场恶战,李晏心中担忧,外表却不露丝毫。
他是主帅,就算天塌了下来,也要面不改色,表现得镇定自若,否则军心动摇,未战先怯,十成胜算,也打不赢这场仗。
“报!盟主,江淮来信!洪水旗下朱元璋、徐达等部,已商议停妥,将于明年二月半,攻打南京。”洪水旗掌旗使唐洋来报。
李晏大喜,说道:“很好!南京乃江南重镇,鞑子势必会派重兵把手,分流了兵力,咱们在陕西的压力,就会小一些。快去请杨左使、殷教主、何掌门及各派高层,到大堂与会。”
“是!”
李晏先到议会大堂,在上首主位落座。
不多时,余人尽皆到场。
他将适才唐洋所禀报的消息说了。
诸人也是一喜,均道:“朱元璋、徐达等部,在江南出兵攻打南京,鞑子首尾难顾,陕西、江苏,必将一战而平。”
殷天正道:“盟主,鞑子陕西大军,据探子来报,已上二十万之数,可千万不能轻视。”
李晏正欲回答,忽有明教五行旗教众来报:“盟主,明教徐寿辉部,已商定明年二月,攻打南昌。”
李晏笑道:“好,好!天下诸省,尽皆起义,鞑子再有精兵,也防守不过来。”
众人也均大喜。
李晏道:“诸位,咱们不日将和驻守陕西的鞑子大军作战,不类以往,这是大军交锋,武林高手的作用,较之以往大有下滑。我这些日子,思虑再三,五行旗、天鹰教及最近归附的将士,自然是和蒙古兵正面交锋,但武林高手单人独斗,远胜于蒙古兵的优势,也要发挥出来。诸位,我有一策,你们看一看,是否可行?”
众人齐道:“盟主请讲。”
李晏道:“我们的优势,就是有咱们这一群人,不夸张的说,‘武艺高强’四字,大部分人还是担得起的。但数十万人的大军交战,咱们的作用,便会大幅度下滑。既然如此,那为何不将敌军阵营分割呢?两三千人一团,全是武林中人,以奇门阵法迎敌,那我们的优势,才会极大程度的体现出来。我们总不能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吧?”
众人微一沉吟,杨逍道:“盟主,此计甚妙。”
范遥也道:“不错。若真能分割元军阵营,外围大军厮杀,内里咱们这些武林人士,两三千人一团,纵横冲杀,元军阵脚大乱,胜算必可提高两层。”
李晏道:“杨左使,你精通奇门阵法,可有什么想法?”
对于奇门阵法、五行八卦之术,他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但在场中人,杨逍可是大家。
杨逍凝思片刻,说道:“盟主,前朝年间,襄阳守城之时,五绝之一的东邪黄药师,曾以二十八宿大阵,合斗蒙古精兵强将,最终依靠神雕大侠杨过飞石击毙大汗蒙哥,解了襄阳之围。”
“天下五绝,均乃前辈高人,虽是百多年前的人物,至今思之,仍让我等敬服。那二十八宿大阵,想来必是上乘妙法。”殷天正道。
众人目光凝望着杨逍。
杨逍却苦笑道:“但那二十八宿大阵,早已失传,在下却也没有此阵阵图,只是从前人典籍上,见过此阵记载。”
周颠怒道:“杨逍,你是来消遣大伙的么?”
众人均是面色不虞。
李晏道:“杨左使,你有什么奇门五行之术?都请讲来,大伙参考一二。”
杨逍道:“盟主,在下感怀前人厉害,这些年来,潜心苦思,参以古人阵法,创下了一门四方四象大阵,本意用于和江湖同道厮杀,并没想到用于千军万马的战阵,然略加变化,似乎倒也合用。”
李晏道:“愿闻其详。”
杨逍道:“这四方四象大阵,乃依四象生克变化,共分四象方位:东方青龙阵、西方白虎阵、北方玄武阵、南方朱雀阵,须由四位绝顶高手主持。”
见众人一脸迷糊,详加解释,说道:“这阵势变化繁复,非一时所能融会贯通,幸好时间尚且足够,咱们可以先行熟悉阵势,再请四位武林中的绝顶高手指挥,众人须依这四位的号令行事。”
崆峒五老中老二宗维侠道:“四位绝顶高手?盟主是一位,武当派的张真人若愿出手,那也是一位,可这才两位,剩余之人,又找谁来?反正我崆峒五老是不行的,一起上嘛?那倒还好些。”
范遥道:“倘若本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金毛狮王谢逊在此,他文武双全,又有屠龙宝刀在手,锋利无匹,此刻找他去,却又哪里来得及?这西方白虎阵的主将,倒是大费踌躇。”
听他提到谢逊,霎时间,一群人脸色各异。
如杨逍、殷天正、韦一笑等明教、天鹰教,那自是怀念旧友。何太冲、宗维侠、唐文亮等,却怫然不悦。
张无忌却甚为想念,他来至中土,已有十余年,期间颇多苦难,父母双亡,他怀念的还是幼年时在冰火岛上的生活。
李晏略一沉吟,说道:“这样吧,除了我和张真人以外,殷教主和张无忌爷孙俩,合领一军。但最后那一军,我的看法是由灭绝师太统领,她手执倚天剑,杀伐之利,余人概莫能及,纵是坚硬厚甲,亦可一剑穿胸而过,正适合战场厮杀。诸位,你们以为如何?”
“便依盟主所言。”众人齐道。
李晏道:“我这就书信两封,言明详情,再交由几位武林高手,快马加鞭,送至武当派和峨眉派。邀请武当派张真人等、峨眉派灭绝师太等,尽快赶到天水来,大伙及早演练四方四象大阵,能多一分胜算,那就要死死抓住。”
他转向杨逍道:“杨左使,那四方四象大阵,你还得辛苦些,尽早转换变化,适合战阵厮杀所用。”
“是,盟主!”杨逍躬身领命。
第六十二章:南方朱雀阵
李晏毫不耽搁,当即挥毫泼墨,写了两封信,吩咐崆峒派的五名弟子,星夜兼程,送往峨眉山,交到灭绝师太手中。
又吩咐五名天鹰教教众,乔装打扮,送信武当。
忽听得张无忌道:“盟主,在下也愿意当这信使。”
李晏笑道:“好吧,你是张翠山的儿子,回去武当山,那也是应有之义。”
张无忌喜道:“多谢盟主。”
一群人又商议了一阵,便即散会,等待武当、峨眉二派的到来。
……
武当、峨眉两派,接到了李晏来信,那自然十分重视,当即点齐人手,于次日出发,赶往甘肃天水。
至于张无忌和张三丰、武当六侠相见,那又是一番情深义重了。
两派人马在甘肃边境遇到,一路毫不耽搁,不一日抵达天水城郊。
只听得号角声此起彼落,远远望去,旌旗招展,剑戟如林,马匹奔驰来去。
双方兵士挖埋壕沟,互相叫骂,污言秽语,直是不堪入耳。
蒙古兵将,虽则多是蒙人和色目人,但蒙古统治中原数十年,许多汉人,耳濡目染之下,亦懂得一些蒙语,双方成天叫骂,也是蔚为奇观。
峨眉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