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武侠之旅-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观众人“啊”的一声,齐声呼叫。
任盈盈惊叫:“爹爹!”扑过去扶住,只觉他手上肌肤炙热似火,转头道:“向叔叔。”
向问天纵身上前,伸掌在任我行胸口前推拿了几下。
第四十八章:山香保命丸
任我行嘿的一声,回过气来,脸色烧得通红,说道:“刘掌门武功,老夫甘拜下风了!”
李晏心想:“你还真存了打败我的心思?看来我出手应该重一点的。”说道:“任教主武功不弱,《吸星大法》练的也是炉火纯青,嘿!就是内力差了一层。”
任我行哼了一声,道:“刘掌门怎么说,那便是吧。”
李晏道:“任教主的《吸星大法》,强则强矣,副作用也是十分之大。练到后来,要想再进一步,那是千难万难。”
任我行道:“老夫省得,不必刘掌门提醒了。”
《吸星大法》的缺陷,他如何不知?但西湖一囚十余年,他自认为已解决了《吸星大法》的隐患,见李晏得胜,喋喋不休,心下不喜,拱了拱手,说道:“刘掌门,咱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令狐冲突然插口道:“教主莫怪,晚辈要转道去少林寺一趟。”
任我行微微一奇,随即明白,道:“是了。你要将两个老尼姑的尸首送回恒山。”转头向任盈盈道:“你要随冲儿一起上少林寺去吧?”
任盈盈道:“不,我跟着爹爹。”
任我行道:“对啦,难不成你跟着他上恒山去做尼姑。”说着呵呵呵的笑了几声,笑声中却尽是苦涩之意。
令狐冲一拱到地,说道:“教主、向大哥、盈盈,咱们就此别过。”转向李晏、莫大先生等道:“刘掌门、莫师伯、非烟妹子,我先走了。”
转过身来,大踏步的去了。
任我行一手牵了任盈盈,说道:“咱们也走吧。刘掌门、莫大,后会有期。”转身而去,和令狐冲分向东、北而行,他们北上,令狐冲东行。
向问天拱了拱手,跟着任我行,四人逐渐去得远了。
眼见天色将暮,积云如铅,北风甚紧,似乎要下大雪。
李晏说道:“我们也走吧,返回湖南。”
李晏等一行往衡山进发,不一日到了衡山。
派中弟子早已得到讯息,齐在山脚下恭候,见到李晏都拜了下去。李晏忙即还礼。
一众随行的弟子,说起掌门人以一敌三,先败正派群雄、再败魔教教主的事迹,尽皆与有荣焉,甚是喜悦。
当下众人共上衡山。
到得天柱峰峰顶,已是黄昏时分,旅途疲惫,众人各自散去,李晏返回自己房屋。
次日清晨,李晏照常打坐练气,忽听得屋外有人叫道:“掌门人,上官师伯有事向你禀告,她在三清观等你。”
李晏心下奇怪,走到三清观,天已大明。
三清观内,只有一名老婆婆,手捧一个白色的小瓶,正是上官宿老。
见到李晏进来,上官宿老道:“掌门师侄,你说的那寒潭水,大半个月来,我已加入了炼药之中,效果不错。我根据寒潭水的特性功效,重新研发了一道配方,名叫山香保命丸,这是前天第一炉炼成的三颗药丸。”
她打开手中白色小瓶的瓶塞,倒出了三颗白色的药丸,这药丸似乎极冷,李晏一见之下,只觉寒意森然,冷气直冒。
李晏登时了然,原来上官宿老要向他禀告的,就是这件事。
他问道:“上官师伯,这山香保命丸效果如何?”
上官宿老微笑道:“药效喜人。这药丸我既给它取名叫做山香保命丸,意思便是只要一口气尚在,就能吊住伤者的性命,不会死亡。疗伤效果嘛?差强人意,不好不坏。但是,无论你遭遇了多大的伤势,服下一颗药丸,总能保你数日性命无忧。后续的医治,那又是另外的事了。”
李晏寻思:“原来是一种吊命的丹药,并不具备优良的疗伤效果。但若是真如上官师伯所说,伤势再重,也能吊住你数日性命,那它的价值,就很难估量了。”又问:“内伤、外伤都可以治么?”
上官宿老续道:“内伤可以,外伤要看情况。如果是伤筋动骨、手脚断折,那自然没问题,可若是掉了脑袋、给人刺穿了心肺,虽然也能再吊一口气,但顶多就是几个时辰,不会有好几天那么长的时间了。”
李晏点头道:“那也非常好了。习武之人,行走江湖,难免拼斗厮杀,若是有此丹药,遭逢强敌时,不说一定能活命,但最起码……活命的机会大了很多。”
他又问:“炼制的难度如何?一炉能出几颗药丸?”
上官宿老道:“这是我第一次炼,一炉只出了三颗,日后熟悉了,一炉大概能提高到五六颗左右。不算多,但也不少了。以前门中的断续胶,我每次炼制,一炉也就能出八九枚、十来枚的样子。”
李晏道:“很好。上官师伯,你抓紧炼制,多出几炉,务必要做到每一名弟子,起码都要有一颗山香保命丸随身。”
上官宿老笑道:“掌门师侄,你怕是忘了现在是什么时节?”
李晏微微一愣,哑然失笑,拍了拍自己脑袋,说道:“是了,今天都腊月二十八了,马上要过年了,怎么能够再让上官师伯劳累?这样吧,上官师伯,炼药的事不急,先放一放,正月中下旬,再说也不迟。”
上官师伯站起身来,说道:“我来找你,只是说一下这药丸的事。我老人家年纪大了,过年总要让我休息吧。”一面说着,一面迈步出观。
那一个白色小瓶和桌上的三颗白色药丸,她留了下来。
李晏好奇心起,伸手取过一颗药丸,手心冰凉,鼻子使劲嗅了嗅,未曾闻到任何药香味。
他自言自语的道:“这药丸,带一颗在身上,有备无患。”
将三颗药丸放回瓶中,李晏拿着这个小瓶子,返回自己的房间。眼见天柱峰上人来人往,甚是忙碌,众人正在预备过年,一片喜气洋洋。
李晏心想:“去年我和曲非烟,两人隐居成都,过年的时候,也就置办了两套新衣服,买了些年货,但两人过年,总是不免有些冷清,那里能和今年相比呢?”
第四十九章:五岳壁刻
新年既过,转眼便到了二月。
这一日午间,李晏在房中吐纳运功,习武之路,需持之以恒,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忽听得有人叫道:“掌门人,恒山派来人,莫师伯让她在三清观等候。”
李晏闻言,不禁心中一动,想道:“恒山派?定闲、定逸、定静,三定都已死亡,现在遣人来此,是为了新掌门的典礼吧?唔,恒山派新掌门不就是令狐冲吗?”
他赶到三清观,观内两人落座,左边那人是莫大先生,右边那人是一名尼姑,正是恒山派弟子。
那尼姑起身道:“刘掌门,贫尼恒山派仪文。”
李晏在主位上坐下,笑道:“仪文师太,驾临衡山,不知有何见教?”
仪文道:“贫尼此来,是为送一封请帖给刘掌门。”说着从袍袖里掏出一份请帖,递给李晏,又道:“我恒山一派,定于二月十六,为新任掌门人令狐掌门,举办继任大典,盛邀衡山派观礼。”
李晏笑道:“好说,若有空闲,定当亲自前去。”
仪文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尼既已送到,这便告辞了。”
李晏说道:“仪文师太何必着急?请用了斋饭去。”
仪文略一迟疑,衡山派掌门出声邀请,觉得自己若直接离开,总不太好,便道:“多谢!。”
当下自有女弟子进观,引她去用斋饭。
观内只剩下李晏和莫大先生两人,莫大先生问道:“掌门人要去么?”
李晏沉吟道:“我派是在南岳衡山,赶到北岳恒山,一南一北,距离遥远,路上便要花费许多时间。莫师伯,你代我去吧。”
莫大先生愕然道:“掌门人,这不太像话吧?”
天下五岳五派其名,李晏继任衡山派掌教的时候,四岳也是掌门人亲上衡山观礼,如今恒山派新掌门大典,若他这一派掌教不去,似乎不太尊重。
李晏笑道:“莫师伯你也是衡山派掌教,代我赴宴,有何不可?便这样定了,莫师伯,我先回房了。”不待莫大先生回答,便出得三清观。
莫大先生叹道:“罢了,我便亲自去往恒山,再向令狐老弟赔罪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晃眼之间,便又五个月过去,时间来到了七月份。
李晏几个月来,不曾涉足江湖,可江湖中的是是非非,通过门人弟子的嘴巴,还是多多少少的传入了他的耳中。
今天是令狐冲继任恒山派掌门,上千名三教九流的杂人,拜入恒山派,归于恒山别院,人们都说,恒山派势力大增。
又有日月神教的讯息传来,说是任我行起复,重任教主之位,东方不败据说给任我行杀了。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李晏还曾慨叹:“东方不败也是一代人杰,可惜啊,练《葵花宝典》练到男不男、女不女的,不理俗事,导致众叛亲离,任我行攻上黑木崖,都无人给他报信。”
而到今天,衡山脚下,一名弟子快马加鞭,赶到衡山,上得天柱峰顶,大声叫道:“掌门人,有要事禀报!”
李晏听到叫声,忙奔出观来,问道:“何事慌忙?”
那弟子叫道:“掌门人,从华山传来讯息,说华山派岳不群岳掌门,通告江湖,邀请各门各派的门人弟子,前去华山,观摩五岳剑派的壁刻。”
闻讯而来的弟子中,有人叫道:“什么五岳剑派的壁刻?”
那弟子道:“华山思过崖上有一石洞,洞内刻满了五岳剑派的剑法招式,甚至破解之法,传闻说也刻在石壁之上。”
天柱峰峰顶,登时响起了一片喧哗之声。
只听得有弟子大声喧叫:“这不可能?我衡山派武功,他华山派怎么留有壁刻?”
“华山派什么时候干的?掌门人,我们一定要去华山派讨一个说法,将衡山派剑法的壁刻,全都销毁,不能给别派人士学了去。”
“是啊!我衡山派武功,给别人学去了,哪还了得?”
上官宿老大叫一声:“好啦!别吵啦,听掌门人怎么说。”众人方才安静下来。
李晏凝思:“华山思过崖上的壁刻,是被五岳剑派设计困住的魔教长老,临死之前,在石壁上刻下了五岳剑派的所有剑法和破解招式。众弟子说得也有道理,我既为衡山派掌门,衡山剑法,自然不能让别派人士学去了。”朗声道:“诸位,岳不群既然邀请各派人士,咱们也别落于人后,明天便即启程,赶往华山。”
众人大声应是,各回房屋,收拾衣物兵刃,均想:“这次前去,旨在销毁我派壁刻,势必会有一场恶斗,兵器丹药,可一样都不能落下。”
次日清晨,众人启程,出发赶往华山。
华山在陕西境内,称为西岳,衡山在湖南,一南一西,距离并非十分遥远,但若想尽快赶到,也得要好几天时间。
西去之际,一路上遇到的武林同道渐多,都是赶到华山去观摩五岳剑派壁刻的。
这次邀请,乃岳不群一人所为,无论来的是何人,是正是邪,一概不管,全都欢迎。
五岳剑派纵然十分不满,也得先去华山,才能兴师问罪。
接到消息之人连夜快马转邀同道,一个转一个,日夜之间,消息竟也传得极远。只因时间仓促,来到华山的,大都是陕西左近数省的人物。
但陕西是中原之地,西安更是十三朝古都,除了本地武人之外,北上南下、东来西去的武林知名之士得到讯息,尽皆来会,人数着实不少。
数日后,衡山派一行数十人来到了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