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武侠之旅-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日里习练武艺,李晏只觉时间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心思,去在意外界之事?
如此倏忽便是八年时光流逝,李晏已然年满十六岁,这八年间,他习练武艺,无论剑法、拳法还是步法,皆有长足进步,就连内功,也打通十二正经,进入后天小成之境。
八年练武,才有资格称作后天武者。
一念及此,便是以李晏心智,也不免慨叹。
至于他心口处的圆形图案,十六年来,从未有过任何异动,李晏都将之遗忘,和父母一样,只认为这是一个奇特的胎记。若非脑海中地球时的记忆还在,李晏都会遗忘掉这件事情。
但这多年时间,未有任何异状,李晏已将之抛之脑后了。
直到这一天,天色昏暗,父母应邀外出,数日不会回家,独留李晏一人在家。他已十六岁,武艺初成,素来成熟稳重,父母也都放心。
时近正午,李晏结束习练,用过午饭,去家中书房阅读书籍。自从年前,他迈入后天小成,进步艰难,便自中午分出许多时间,阅读文献书籍。
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即便这是一个武力至高的世界,知识也不可或缺。
突然,他心口一热,手按胸口,整个人便是一怔。
初时他只觉这是《大日真火功》出了岔子,心中深有忧虑,父母外出,他一人在家,练功出了岔子,也没人帮助。
可他随后觉得不对,内力如常,并未有任何异动,但那心口处却越发滚烫,他才忽然想起:“我心口处,可是有着一个圆形图案,我还曾以为是金手指呢,莫非便是此物作祟?”
一念及此,李晏心脏狂跳,拨开衣服,刚瞧了一眼心口,只见到那圆形图案上一十二个小块,其中有一个小块发亮,尚未来得及惊讶,便眼前一黑,晕了过去,不省人事。
************
清朝初年,南方明朝残余势力推举朱氏后裔为王,自诩正统,反抗满清统治。满清朝廷为了威慑天下各方势力,大肆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无不令闻者色变,见者落泪。
清顺治12年,湖北省境内,一条官道上,一匹骏马疾驰而过,马上是一个四十年许的中年道人,身穿一袭黑白相间的道袍,背负利剑,似是江湖中人。
这道人突然勒停骏马,翻身下马,蹲伏路旁,“咦”了一声。原来道旁有一幼童昏死,衣衫褴褛,似一乞丐。
那道人伸掌到幼童后背,内力催发,幼童苍白失血的脸色,渐渐有了几分红润,气息稳定下来。
李晏突然头脑一清,浑身一个激灵,立马醒转。甫一睁眼,便听到耳旁一个男子声音说道:“你醒了,吃点干粮,填填肚子,你饿了好几天了吧。”
听其一说,李晏才觉肚中饥饿难耐,接过一个大饼,一连吃了三个,才稍稍作息。李晏这时才抬起头来,身前是一个中年道人,面色温和的看着他。
李晏又低下头,瞧了几眼自己,衣服破烂,身躯幼小,和自己八九岁时差不多,到得这时,他哪里还不明白。
“我又再次穿越了!”李晏心道,知道自己乃是魂穿,否则不会是这副模样。但眼下是何年岁,哪一个朝代,他一概不知。
“你昏倒路旁,想来家中已经无人,随我一起上山吧。”那道人说道。
李晏正一筹莫展之际,听那道人一说,自然答应,李晏此时不过八九岁孩童身材,两人共乘一匹马,那马儿丝毫未受影响,疾驰如风,径往前方奔行。
第四章:武当山
“原来,我到了清朝。”
一间清静的小院内,有三个房间,中间是一处小树丛。李晏便站在屋檐下,望着翠绿色的树丛,心中说道:“救我那道人,却是当代武当掌教云雁道人,也是运气,刚进入这个世界,就被带到了武当山上。”
为作区分,李晏将他生活了十六年那个世界,称作主世界,而这个世界,自然便是清朝世界。
这几天来,李晏有心之下,对这个世界,他已有初步了解,眼下是清初顺治年间,清廷虽已定鼎天下,南方各地却反王四起,殊不安定。若无云雁道人之助,他一介幼童,纵然在主世界时习武有成,但以他饥肠辘辘的身体,遇到凶残的匪徒,哪里能讨得了好?
“李晏,掌教叫你。”院门口进来一个小道士,和李晏同住一院,这院落中虽有三间房,却只他二人居住。
李晏跟着那小道士,七转八拐,到得一间大厅侧方,李晏瞧得清楚,那大厅正是武当山紫宵宫。
进入紫霄宫中,那云雁道人负手而立,见李晏进来,说道:“李晏,你既决心拜入武当,我今便传你武当内功。你当好生习练,将来行侠江湖,驱逐满清鞑子,还我中原大好河山。”
上山来的这几天,李晏已拜师云雁道人,收归武当门下,他这具躯体姓甚名谁,何处人家,他一概不知,便用了本身名字,仍叫做李晏。
“我派祖师,乃是元明之际的一位奇人,道号三丰,你也应当有所耳闻。”云雁道人说道。
李晏心想,张三丰的大名,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云雁道人续道:“祖师神功无数,你初初入门,当以打基础为首要,我便传你《纯阳无极功》,此功内外双修,动静结合,实乃江湖武林中的绝顶神功,历代祖师曾仗之以纵横江湖,打下了我武当派的赫赫威名。你得授此功,勿要懒惰怠慢,须勤加习练,假以时日,务必不能神功有成,成为一代大侠!”
云雁道人从一旁桌上掏出一份册子,李晏接过了,云雁道人说道:“这是《纯阳无极功》入门精要,你看过背熟之后,便还给为师,万不可私自携带下山,交于外人。”
“弟子警记。”李晏说道,心理却在想:“我主世界习练的内功《大日真火功》,分属阳刚,没想到进入这个清朝世界,仍然修炼的是阳刚之法,却是机缘巧合。”
在此世界,李晏并不准备习练《大日真火功》,虽然《大日真火功》他颇有心得,但他身处武当山上,又是一介幼童,若给云雁道人发现,免不了以为是别派卧底,或是清廷鹰犬,到时百口莫辩,甚至被云雁道人毙于掌下,犹未可知。
云雁道人武功,在李晏感知,也非弱者,约莫是后天小成之境。便是主世界时,二者交战,谁胜谁败,尚在两可之间,何况如今?
云雁道人叮嘱道:“若有不懂之处,及时向为师问询,千万不可擅自习练,武学之道,行差踏错一步,便会招致不可预料的后果。切记!切记!”
待云雁道人说完,李晏便自回房,房中除了一张床,就只有一张桌子、一个蒲团,武当山乃清修之地,便是门人房舍,也极朴素。
“《纯阳无极功》,就是武当九阳功,虽是《九阳神功》的残缺版本,却也直达先天,乃是一门顶级神功。”李晏仔细研读,他有过修炼经验,对此驾轻就熟,毫不生疏。
《纯阳无极功》,乃是南宋末年,张三丰启蒙恩师觉远大师弥留之际,当其念诵《九阳神功》经文时,张三丰所记下的部分。除他之外,郭襄记下的部分,乃是《峨眉九阳功》,少林寺无色禅师记下的部分,就是《少林九阳功》了。
“这个世界,或许便是《鹿鼎记》的世界。嗯,什么时候问一问明末之际,是否有一位天下第一高手穆人清,便自明了。”李晏心道,《鹿鼎记》延承自《碧血剑》,其中颇多人物,乃是两本书中都曾出现,而那穆人清,在《碧血剑》时号称天下第一高手,乃华山派绝顶高人,江湖中人,自当听说其名。
因李晏已有经验,或许是那圆形图案之故,李晏在此世界初始习武,进境甚快,不过月余时光,便已接连打通三条正经,比和他同住一间院落的那小道士,兀自领先一层。
这却让云雁道人十分惊喜,连连慨叹,李晏乃是习武奇才,当可发扬武当门楣。
这一个月来,李晏多方探听,已然知晓此界是何方天地,正是《鹿鼎记》世界。不过,《鹿鼎记》的剧情尚未开始,《碧血剑》的剧情又早已结束。李晏颇感庆幸,暗想:“来至此界,自当见识天下英豪,仗剑游历天下,我如今年岁尚幼,逢此乱世,武功未成之际,却也不敢轻易下山,行走江湖。”
《鹿鼎记》剧情开始之际,康熙继位未久,鳌拜专权,若鳌拜身死的消息传开,便意味着《鹿鼎记》剧情正式开始,李晏便可下山,去会一会这清朝初年,那许多英雄豪杰!
一念及此,李晏便自心潮澎湃。
可出乎李晏余料的是,自他被云雁道人带上武当,传功授艺之日起,往后十余年,江湖中消息虽多,却从未有韦小宝的讯息,鳌拜也是官越做越大,甚至在康熙继位后,受封顾命辅政大臣,清廷政事,一时只闻鳌拜,而不知康熙。反倒是天地会的消息,武当山上流传甚多,那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风采,让云雁道人好生神往,时常对李晏慨叹,若非山上事务繁多,真想去往东南之地,与那陈近南把酒言欢。
又是五年时光,到得这时,李晏此生已年满二十五岁,比之主世界时,犹自年长九岁。而他也已后天小成,十二正经俱通,已不下于云雁道人,乃是武当山上的两大高手之一。
只是他僻居武当山上,从未下山,于江湖中名声不显,倒是无人知晓了。
“晏儿,你何必与我一般,枯坐武当山上?你尚且年轻,可去那武林中闯荡,以你的功力,江湖中胜过你的,当没有几人。”云雁道人时常对李晏说道。
李晏笑而不语,若江湖中风云未起,他便是下山,又能遇到几名高手?还不如呆在武当山上,习练武艺。《纯阳无极功》他回到主世界后,自不会再去习练,但武当功法甚多,他自要抓紧时间,磨练自身技艺,无论拳经剑谱,他皆有涉及。
云雁道人一时倒怕李晏贪心,贪多嚼不烂,曾明里暗里告诫李晏,但见李晏自有分寸,且进境甚快,又不耽搁《纯阳无极功》的习练,便自由得他去了。
而这一天,江湖中终于传来消息,鳌拜身死,康熙初掌大权。
李晏听闻,仰天大笑,让送信的小道士十分不解,误以为李晏和那鳌拜有深仇大恨。
其时晴空一碧,新月的银光洒在武当山上,李晏收拾衣物兵刃,携了一柄利剑,辞别云雁道人,便独自下山,径往东南而去。
这时天下初步安定,南明已被磨灭,独剩台湾的郑家势力,兀自举起反清大旗,但也是无力回天,声势较之南明永历之年,大有减弱。
李晏一路东行,所见者,男人皆是脑后一根头发辫子,额前光头,正是满清“留头不留人,留人不留头”政策的“功劳”。
而李晏黑发满头,束成发冠,十分惹眼,途中不免让人告发。
这一天,李晏到得一处小镇,在一家客店用饭,他不喜酒,向来滴酒不沾。
忽店外马蹄声响,十余人骑马奔来,都是满清官兵的打扮,十余骑奔到近处,将客店围了,为首的军官喝道:“咱们奉命捉拿前明余孽,无关人等,都退开了。”
店中客人见了,哪敢逗留,都立马结账,溜了出去。那客店掌柜和两个店小二,躲在后厨,不敢出来。
李晏仍然坐在大堂一角,独自用饭,待店中客人散尽,方才取一张手帕,擦干净嘴巴,丢在桌上。走到门口,说道:“这位军官,你们是满清八旗人?”
那为首的军官喝道:“老子是哪里人,关你屁事!你这人留有头发,心怀前明,必然是叛逆反贼,还不束手就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