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武侠之旅-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后数月,李晏便呆在山上,打坐练气,诵读道藏,自觉获益颇丰。有时同门请教武艺,亦悉心指点,绝无藏私。他高屋建瓴,随意几句,就让他们受益匪浅。
到得这时,李晏进入《鹿鼎记》世界,已经十六年有余,从一稚嫩幼童,成长为天下第一的大侠,十六年光阴,并未虚度。
李晏有时回想,天大机缘来至此界,有所成就,不负此生。
这一日,李晏在房中打坐,胸口忽一阵滚烫,登时全身一震,掀起衣物,低头一看,只见心口处,徐徐浮现一个圆形图案,正是那致他穿越的神秘图腾。
“总算等到了!”李晏心中振奋,在《鹿鼎记》世界,他武功当世无敌,为人仰望,但他深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单是一个主世界,就让他望尘莫及。因而他心里,早就期盼回归主世界,可那神秘图腾十六年来,从所未现,他再如何焦躁,也是无法,未曾想竟于今日浮现。
李晏等了半晌,心口处热度渐去,回复平常,那神秘图腾右上角一个小块似乎清晰了些,但仍瞧不清楚具体事物。
“看来还要再等些时日,这神秘图腾上那一个小块完全清晰,才能回归。”李晏心道,他十六年都过来了,再等数年,亦能忍受。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那神秘图腾清晰的速度虽则极慢,细细推算,数月之后,便当完全清晰,等不到一年。
李晏想着,《鹿鼎记》世界之中,尚有许多人物未见,满清皇宫,也未一去游览,未免遗憾。他留下一本小册子,内里记载了他对自己所习练的功法的感悟,放置武当山上,便告别云雁道人,下山而去。
云雁道人觉得自己这名弟子十分古怪,遥望他背影,纵声高歌,歌声清越嘹亮,回荡武当山上,久久不绝。
李晏下山之后,先打探了一番消息,闻听康熙赐婚,建宁公主下嫁云南平西王世子吴应熊,韦小宝担当赐婚使。李晏顿时了然,微微思索:“韦小宝既去云南,未来一段时间,云南便是风起云涌,不仅诸多武林高手汇聚,还有清廷和平西王府之争,加之那天下第一大美人陈圆圆,正当前去一观。”
想到便做,李晏转道云南,途径湖南、贵州,一路游山玩水,仗着一身绝高武艺,越是深山密林,人迹罕至之所,他越是探索游玩。
湘黔之地,甚多高山,在此清初年间,尚有许多珍禽异兽,毒蛇猛虎,更不乏上好的百年份药材。李晏骑行猛兽,遇到别兽,便将之放生,又有时拯救遇险山民,赐予药物,甚或教授武功,强身健体,防范危险。山人感恩,既敬之若神,又感怀其恩,见他一袭黑衣长袍,便立下黑衣神位,时时供奉。
后世之人,发掘湘黔风俗,见这黑衣神庙、黑衣神像,都作虚妄,以为山民愚昧,胡乱崇拜。其实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后人不知罢了。
过得月余,李晏赶至云南昆明,此时清廷赐婚队伍,也已进城。城中张灯结彩,到处都是牌楼、喜幛,十分热闹。
李晏在一家客店住了,歇息一晚,第二天出门,见昆明城中兵马齐动,气氛有异,奇道:“难不成韦小宝和建宁公主的事情败露了?”
他熟知剧情,韦小宝在赐婚途中,已和建宁公主发生关系,白天是赐婚使,晚上是驸马爷。这事若给吴三桂发现了,一时恼怒之下,砍杀了韦小宝和建宁公主,并护送的两千多名清兵,就此反了清廷,犹未可知。
李晏艺高人胆大,向路人询问赐婚使韦小宝的住处,是在城西安阜园中。那是明朝黔国公沐家的故居,本就崇楼高阁,极尽园亭之胜,建宁公主下嫁后,吴三桂更大兴土木,修建得焕然一新。
这日中午,他来到安阜园外,遥见亭台楼阁,好大一座庭院。
李晏在外围转了一圈,见安阜园外松内紧,内里清兵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安阜园看守得甚是严密,连一只飞鸟,也休想飞进来。
可李晏却不是飞鸟,他轻功不俗,有心隐藏之下,便是陈近南在这安阜园中,也极难发觉。
穿庭过院,到得一间大院之外,只听院中一个女子声音说道:“韦小宝呢?他死去那儿了?叫他快快来见我。”
又听女声道:“公主,韦爵爷早晨出门去了,尚未回来。”问话那女子,正是建宁公主,而回答这女子,想必是公主侍女。
只听院中“砰”的一声响,那建宁公主怒道:“好啊!韦小宝又跑外边赌钱去了,你快叫人去找他回来,本公主还要和他商量大事。”
“是,公主。”那侍女应道,听见大门开启、关闭的声音,那侍女离开。
“原来韦小宝出门了,难怪寻他不到。”李晏恍然道。
韦小宝头衔极多,身兼数职,既是天地会香主,又是清廷赐婚使、韦爵爷,而无论从哪一个身份来说,他在这昆明城中,都是危险得很,需时时小心,刻刻警惕,以免和吴三桂发生正面冲突。整个西南一带,都是吴三桂的地盘。
韦小宝既然不在,再留下来,也没有意义,李晏转身离开。至于建宁公主,已是韦小宝老婆,他若进院,那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难免不妥。
韦小宝又非他敌人,关系尚可,何必做这种龌龊事?
第十九章:三圣庵(修)
离开安阜园,李晏走在街上,想道:“听说那陈圆圆就住在昆明城外,名为三圣庵的地方。她既被称为天下第一大美人,即便如今已年至四旬,想来仍是极美,我去看一看。”
李晏问明三圣庵方向,径向西行,出了西城门。三圣庵位于昆明城外西北方向,出了昆明城,先向西走三里,撞见一颗数人合抱的大树,便折而向北,再走一里,就能见到一座小小的庵堂,那便是三圣庵了。
三圣庵距离昆明城虽则较远,但李晏脚程甚快,过不多时,已到三圣庵外,遥见一片翠绿树林,枝干粗大,树叶繁茂。
李晏忽然耳朵一动,抬眼四望,只见树林之中,潜藏了许多兵卒,粗略一数,怕有上千人。他不禁心中一动,飞身上树,踩着树梢,径直奔向林木深处。树木并未晃动。
他这一番动作,轻快无声,林中上千士兵,竟无一人察觉。
林中果有一间小小的庵堂,庵前扁上写着“三圣庵”这三个大字,字体清隽,显是出自名家之手。
只见庵堂里有三人正在交谈,一名威猛老僧,生就一张方脸,颏下一部苍髯,目光炯炯如电,威猛已极。另一个年轻人,李晏认得,正是韦小宝。
最后那人是一名四十年许的女子,身穿淡黄道袍,眉目如画,清丽难言。
李晏不由自主的向她望去,但见她脸色忧喜交加,方才哭过的样子,梨花带雨,越发楚楚动人。世人常以“美若天仙”四字形容女子之美,但天仙究竟如何美法,谁也不知。此时一见那女子,李晏心头不自禁的涌出“美若天仙”四字来。
他三世所见之女子,纵然算上互联网时代的地球,也以此女容色为最。
“这女子,必定是陈圆圆!”李晏心道,当世之中,除她之外,再无第二个女子,能有这绝世容光。
李晏抬眼再看,只见庵堂屋顶上趴伏一人,身穿白色僧袍,头顶无发,却断了一臂,正是九难。九难双目凝注着那老僧,脸色愤恨。
庵外树林里,则有一名老者,身躯雄伟,须发白多黑少,年纪虽老,仍是步履矫健,高谈阔步。李晏见那老者抬手一挥,林中上千名士兵一涌而出,听他朗笑道:“老朋友驾临昆明,小王的面子大的很哪!”那老者正是吴三桂。
庵内,韦小宝和陈圆圆立时脸色大变,那老僧却恍若不闻,只双目之中突然精光大盛。
但见白光闪动,嗤嗤声响,庵堂木门已被割下。跟着“砰砰”之声大作,泥尘木屑飞扬而起,庵堂四周墙壁和窗户同时被士兵以大铁锤锤破,那上千士兵,有的弯弓搭箭,有的手持长矛,箭头矛头都对准了室内。眼见只需吴三桂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庵内三人身上立时茅箭云集,顷刻间便都变得刺猬一般。
吴三桂喝道:“圆圆,你出来。”
陈圆圆微微踌躇,跨了一步,便又停住,摇头道:“我不出来。小宝,这件事跟你没有关系,你出去吧。”说着轻推韦小宝肩后。
韦小宝大声道:“老子偏不出去,吴三桂,你有胆就连老子也一起杀了。”
那老僧摇头道:“你二人都出去吧,老僧在二十多年,便该死了。”
三人自说自话,吴三桂见状大怒,喝道:“韦小宝,你跟叛逆图谋不轨,我杀了你,奏明皇上,有功无过。圆圆,你怎么如此糊涂?还不出来?”最后这句话是对陈圆圆所说,语气登时转为温柔。
陈圆圆摇了摇头。
韦小宝道:“什么叛逆反贼?我就知道你会冤枉好人。”
吴三桂气极反笑,道:“韦小宝,我瞧你还不知道这老和尚是谁。他把你蒙在了鼓里,你到了鬼门关,还不知为谁送命。”
那老僧厉声道:“老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奉天王姓李名自成的便是。”
韦小宝纵然大惊,李晏却也吃了一惊,又见这老僧腰挺背直,如狮如虎,气势摄人,确有闯王风范。
屋顶上趴伏的九难,闻听此言,见到平生两大仇敌奸贼,俱在眼前,哪里还能忍耐?她一跃而下,兔起鹘落,便将吴三桂擒在手中,向四周卫士喝道:“快放箭!”
这一下变起顷刻,众卫士都惊得呆了,眼见王爷已落入敌手,谁敢稍动?
韦小宝大喜过望,叫道:“师父!”原来韦小宝此时,已拜了九难为师。九难之所以来到云南,还是韦小宝帮助,伪装成宫女,混入赐婚队伍之中。
九难双眼凝视那名老僧,森然问道:“你当真便是李自成?”
李自成道:“不错。”
九难问道:“听说你在九宫山上给人打死了,原来还活到了今日。”
李自成点了点头,他当初攻破北京,逼死崇祯皇帝,掳走了陈圆圆,以致吴三桂大怒,放清兵入关,又致他兵败。为求活命,他削发为僧,在湖南石门夹山寺出家。二十多年来,仍对陈圆圆念念不忘,曾多次来到三圣庵中,和陈圆圆私会,生下了阿珂。
随后韦小宝又说明九难身份,吴三桂、李自成、陈圆圆三人闻听眼前这独臂神尼,竟是前明崇祯皇帝之女长平公主,齐感惊诧。
九难冷笑道:“今日倒也真巧,这小小禅房之中,竟聚齐了一个古往今来第一大反贼,一个古往今来第一大汉奸。”
韦小宝补充道:“还有一个古往今来第一大美人,一位古往今来第一武功大高手。”
九难冷峻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说道:“武功第一,如何敢当?李晏既在尘世,除他之外,便无人胆敢自称武功天下第一!你倒是古往今来第一大滑头。”
韦小宝哈哈大笑,陈圆圆也轻笑一声。吴三桂和李自成却绷紧了脸,念头急转,思索脱身之策。这两人都是统带大军,转战天下的枭雄人物,生平也不知已经历了多少艰危凶险,但当此处境,竟一筹莫展,脑中各自转过了十多条计策,却觉没一条管用。
庵堂之外,忽有长笑声,说道:“哈哈!承情师太认可,当初比斗之情,我是不敢或忘。“
韦小宝、陈圆圆、李自成、吴三桂四顾无人,心中又惊又奇,听这声音并不响亮,明明是从近处发出,但四下里已被官兵包围,绝无藏身之处,这说话之人却在哪里?
第二十章:陈圆圆(修)
九难听到李晏的声音,也是欢喜,她知李晏所使的是上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