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豪杰-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荀攸可能不乐意,你得尽可能的表现自己的实力,否则荀攸不答应你。”玄武前辈说道。
“荀攸虽外表憨厚,但被曹操誉为谋主绝不是偶然,他想要找一个靠谱点儿的君主,而且能够获得和大佬们同台表现的机会……”张慕说道。
“不错呀……有长进!”玄武前辈笑嘻嘻地说道。
“我知道了,多谢玄武前辈!”张慕拜道。
“哈哈哈~”神兽空间内传出了久违的大笑的声音,那声音已经传出了神兽空间来到了幻想空间……
幻想空间内的将士们正在练兵,张慕已经很久没有来这里闲逛了,虽然上次请了他们吃一次饭,张慕全程脸都是黑的。
“你们听到了吗?”统帅问道。
“玄武前辈的声音?”左边第一个将军问道。
“就是玄武前辈的声音。”众人说道。
好难听啊~
邓展带着张慕等人来到了荀府,荀府和平常一样,依旧是那么安静,府内学生诵读的声音依旧响亮,荀绲在家中为学子们教书,所以腾出来一个房间供学生们诵读《诗经》。
咚咚咚——
咚咚咚——
张慕轻叩荀府大门,府内扫园的家丁赶来正厅告诉张慕已到的消息,坐在正厅的荀绲点了点头,让管家开门迎接客人。
“荀大人在吗?”张慕问道。
“来者何人?”管家问道。
“张靖之子张慕前来拜会荀大人。”张慕拜道。
“原来是张将军长子,请大人稍后,我家主公让小人带公子先到小亭,主公一会儿便到。”管家拜道。
“嗯。”张慕点头道。
管家走后,张慕三人坐在荀府小亭中,这里格外幽静,虽然寒冷,但是刚刚下完的雪映在梅花中,让人有了赞美之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啊……”张慕不禁赞叹道。
“好诗啊……”荀彧听到这句诗后走到前来与张慕交谈。
“阁下是……”张慕盯着眼前衣装素雅而又不失礼仪的年轻人,想必这就是荀绲之子荀彧了。
“荀彧拜见君侯,君侯所吟之诗甚是绝妙,荀彧佩服。”荀彧拱手一礼赞赏道。
“能得荀公子赞赏,慕可真是有幸。”张慕回了一礼拜道。
“君侯比在下年长十一岁,何谈有幸。”荀彧拜道。
“哈哈哈……荀公子谦虚了。”张慕笑道。
荀绲在一旁盯着二人在亭中交谈,见二人相谈甚欢,也该让荀彧出去锻炼锻炼了。
“文若,也该出去锻炼一番了。”荀绲喃喃道。
荀绲站了一会儿也该去见他了,自己老友的儿子他也想见识见识有何能能力让荀彧也为之一振。
“文若。”荀绲叫道。
“父亲。”荀彧拜道。
“哦,小辈拜见荀大人!”张慕拜道。
“这便是然成的儿子,可真是不得了。”荀绲赞叹道。
“大人过誉了,小辈前来拜见,不妨碍大人吧?”张慕问道。
“哈哈……有何妨碍不妨碍的?老夫已告老还乡,只是在家中置办了一个小书堂招揽些学子,平时也没有事情……”荀绲笑道。
“如此……”张慕点头道。
“彧儿,定世还有诸位坐吧。”荀绲点头道。
…………
“小姐,听说家中来客了。”那女子的婢女小芸跑来说道。
“嗯?听说是父亲已故的老友之子。”女子说道。
“要不要去看看?听说来客可是张靖将军的儿子张慕!”小芸叫道。
“这么激动干嘛?”女子说道。
“去看看嘛?”小芸问道。
“嗯,在屋中也是烦闷,出去看看?”女子说道。
荀彧坐在荀绲旁边,张慕坐在对面,几人谈起了近年来太平教徒四起的事情,缘由还是大汉统治的问题,导致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叔父,兖州教徒号称百万,小侄却不觉得。”张慕说道。
“哦?怎么说?”荀绲提起了兴趣,他倒想见识见识张慕分析这天下大势的本事。
“前些日子我们杀了南华,也就是太平道的祖师,他在阳城附近召集了很多教徒举行祭祀,但是我怀疑这是他们转移我们的目光视线的计策。”张慕说道。
“缘由何来?”荀绲问道。
“当然是借着少数人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使各处教徒转移,我怀疑他们转移到了青州,前些日子的天气想必叔父也看到了吧?”张慕问道。
“嗯,这异象的确从来没有见过,整个颍川的百姓人心惶惶,不少人都出了城,官兵们想要拦住,却奈何人数众多,冲击着颍川城门……”荀绲说道。
“这就说的通了。”张慕说道。
他们一旁聊天,却没有注意到亭子一旁的女子正在观望,她看到了那天撞到她的人,他就是张慕。
“小姐,他……他不是昨日撞到你的那个人吗?”小芸叫道。
“嘿嘿……我的梦果然不会错。”荀家小姐喃喃道。
原来,梦中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二人的巧合相遇到再次相遇,这一切都是缘分……
第一百五十四章 以礼相邀
荀绲叫过荀彧,将荀彧手中的那个盒子接了过来,双眼默默地盯着这个木盒子,它已经跟着他们二十多年了,是时候物归原主了。
他起身双手捧着这个木盒子,郑重其事地将他交给了张慕,张慕不明所以,荀绲却故作高深,让张慕亲自打开这个差不多两个巴掌大的盒子。
“定世,打开吧。”荀绲说道。
“嗯。”张慕放缓了呼吸,将木盒子的锁打开后,将盒子慢慢地打开。
吱呀——
盒子被打开了,里面却只有一封书信和一枚玉佩,荀绲从未打开过这个箱子,只是默默地将其保存在书房的书架上,二十五年愣是没打开过。
这是张靖临死前交给荀绲的遗物,他说张慕一旦来找荀绲,就将此盒交给张慕,让他好好保存这个盒子和这个盒子里的东西。
荀绲欣然接受了,一直替张靖保存着这个盒子,一直到今天为止,张慕终于来了,他的使命也完成了。
“走吧。”荀绲拽着荀彧小声说道。
邓展等人也跟着荀绲等人出了小亭来到了正堂,太史慈虽然年轻,但是和荀彧却很聊的来,二人很快便打成一片。
不过一直在亭子角落盯着张慕的荀氏小姐见父亲和兄长去往正堂,自己也不顾小芸的劝告去见了张慕。
张慕在亭内坐了下来,盯着那封书信写的那些话语,那是父亲临死前要说给他的话,却没想到一去不返……
慕儿,恕为父不能陪在你身边了,你长大了,也懂事了,懂得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人情世故了。
为父征战沙场二十余年,心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母亲去世的早,只留下你这么一个儿子,我希望你能够在这个世上好好的活下去。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或许我已经战死沙场,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父亲不在,这封信就代表了我……你要努力为国效力,不要辜负了为父对你的期望。
…………
张慕的精神此时十分的混乱,有对父亲的去世之忧愁,有对这个世界上的事情的不公而悲伤,张慕的一生虽然身边有很多人去帮助他,最后还是徒劳。
父亲浴血奋战折戟沉沙,为国拼死奋战,最后博得个功名,这一切其实都是父亲为了隐瞒自己的死因而不能让他知道的原因。
正是因为这样,张慕内心深处的力量不断地被激发出来,他要继承父志,为大汉也献出他的一份力量。
“父亲,儿不会让您失望的。”张慕向着西方深深一拜,那个方向,是他的故乡……
荀家小姐的倩倩身影在张慕面前逐渐显现出来,玄武前辈顿时大叫一声,把张慕也吓了一跳。
“好……好美!”玄武前辈叫道。
“嗯?”张慕慢慢地抬起头来,眼前的女子衣着素雅,着实是大家闺秀女子。
“阁下便是张慕将军吗?”荀家小姐问道。
“啊!在下昨日冒犯小姐,请小姐不要放在心上。”不知为何,张慕的心中总是有一种冲动,她真的太像她了。
“哈哈……将军不要这样子,奴家……诶?将军这是怎么了?”荀家小姐看张慕脸颊两边略有泪痕,看样子是哭了。
“哦……没什么。”张慕收起书信,站了起来。
眼前的女子年轻貌似刚刚及笄,正是豆蔻年华,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告诉的为好。
既然来了荀府,他已经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事情,第二个事情就是这个颍川荀家长子荀彧了,有了荀彧他就等于收拢了颍川大部分名门士族,只要有了这些人才,纵使这里未来被曹操占据,估计也没什么人可拉拢了。
何况颍川荀家是忠诚汉室的代表,只要荀彧投奔自己,那么将会有很多大才来投奔自己。
“叔父。”张慕拜道。
“如何?”荀绲问道。
“已经清楚了,父亲的用意真的好伟大。”张慕叹道。
“这几天留在这里,也让你看看颍川的盛景。”荀绲话是这么说,但其实他也想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张慕,张慕如今是国家的支柱,又是忠臣派别的,荀彧跟着他以后会有大发展。
不过荀绲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儿却对张慕情有独钟。
“爹爹!”荀家小姐叫道。
“哈哈哈……言儿来了。”荀绲笑道。
“小妹,有客在此,怎能失了礼数?”荀彧小声叱道。
“爹爹,哥又说我~”荀言朝着荀绲傲娇地说道。
“好好好,文若怎么能在公共场合说你小妹呢?”荀绲说道。
“叔父,这是您的女儿?”张慕问道。
“正是。”荀绲点头道。
“如此美丽素雅的女子,真乃人间少有。”张慕赞叹道。
“将军说笑了~”荀言笑嘻嘻地说道。
“好了好了,文若,带定世去后院看看吧。”荀绲笑道。
“喏,兄长请跟彧来。”荀彧点头道。
邓展等人被荀绲安排到了偏房小憩一会儿,管家正在亲自下厨,今夜荀绲亲自请张慕等人,为他们迎风洗尘。
荀彧引领着张慕来到了后院,后院内的景观和野外的景观简直如出一辙,想不到荀府竟还有如此景观。
“想不到荀府还有如此景观,美哉!”张慕赞叹道。
“兄长过誉了,父亲只是喜爱花草树木,于是便将这些植物栽到了这里供客人欣赏,有时候父亲与客人酒兴正酣,也会在此弹琴作乐。”荀彧说道。
“难怪,叔父如此雅兴……”张慕笑道。
…………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荀彧的内心其实在想着张慕为何不问他世事,而是问一些琐碎的问题。
而张慕则是认为,荀彧此刻年轻但是不轻易显露才华,这的确是谦虚,他想观望一阵。
二人依旧沉默不语,但是对上了眼神,二人相视一笑。
“文若,谈谈当今世事吧。”张慕笑道。
“兄长坐吧。”荀彧坦然一笑说道,“今大汉疲弊,朝中臣子皆非忠臣,十常侍把持朝政,大臣们敢怒不敢言,而天下各州却早已虎视眈眈,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
“一个由农民领导的大起义,使得天下大乱,他们好从中渔翁得利。”张慕好似看透了一切般,将这些话都说了出来。
“兄长所言极是,太平道教流行甚广,已经遍布了整个大汉,农民们拥有了对太平道教的信仰却不相信大汉的政治制度,这就是他们的机会。”荀彧说道。
“所以,两个月内肯定会有一方沉不住气的。”荀彧又说道。
“此话怎讲?”张慕有些感兴趣地问道。
“太平道教虽然流行甚广,但是有一点,他们中央究竟有没有大汉安插进去的暗探?他们内部的商议,将取决于大汉能不能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