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豪杰-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真希望他们能够早一些这样……可惜叔父他,哎!”皇甫嵩摇头道。
 “走吧,皇甫规将军或许也是和我想的一样,面对死亡没有恐惧,只有解脱……”夏育说道。
 公元174年二月,凉州三明皇甫规旧伤复发于彀城病逝,时年七十一岁,刘宏感其功绩卓著,追赠其大司农,一代名将陨落……
第一百四十章 有时候说出来也是种解脱
 张慕也回到了弘农,当得知皇甫规于前日在彀城病逝后痛心不已,遂写下一封手书以悼念皇甫规之死。
 叔父威明,忠君体国。一生戎马,为国肝脑涂地,侄儿由衷为叔父骄傲。叔父不留余财相助于慕,自己却一贫如洗,家中仅有一柄随身宝剑与一件饮酒之酒樽……
 慕之成就,皆叔父倾力相助,叔父在天之灵看着慕儿如何为国效力里下一番功业吧!
 书毕,张慕热泪纵横,不知所言,心中只有如何报答皇甫规恩情的举动,斯人已逝,对于国家来说是个重大的损失,可对于张慕却是失去了一个亲人。
 “少主,皇甫老将军的死……我们已经知道了。”郑孚说道。
 “我想,军中最为难过的应该是文蒙吧。”张慕抹了抹眼泪说道。
 “是啊……皇甫老将军病逝后,文蒙将军每天郁郁寡欢,一蹶不振,怎么劝说他都没有任何反应。”杜霸说道。
 “毕竟他跟随皇甫叔父十年,要知道十年的时间建立起来的友谊是多么的可贵。”张慕说道。
 “报——禀报少主,仲躬先生派人送来请柬!”侍卫将一张请柬交给了张慕。
 众人点了点头,侍卫也说了一句军中大小将领都可以跟随张慕前去,张慕点了点头,让他下去了。
 可真是矛盾啊……前脚皇甫规刚刚病逝,后脚陈寔的寿诞也到了,或许他也应该劝劝文蒙了。
 张慕来到了军帐内,看着文蒙呆呆地盯着那本书卷,怎么也移不开眼神,张慕走到文蒙面前也一点表情没有,只是盯着手中的书卷……
 “文蒙!你看看你,除了打仗是把好手,你也得看看兵书啊。”
 “将军啊~你也知道我不爱看书。”
 “你看你看,又来这样!身为将军要服从什么?!”
 “服从军令!”
 “拿着,这卷是我整理出来在战场上如何行军作战的兵书,送给你了。记着,别给我丢了!好好研读,对你将来有用处。”
 那时候的时光可真是令人难忘啊……张慕坐在文蒙旁边已经很久很久了,他只是想看着文蒙是不是就此堕落下去。
 文蒙也缓过神来,看着张慕在自己旁边坐了很久,赶紧起身行礼,张慕摇了摇头,让他坐下。
 “少主……”文蒙喃喃道。
 “坐吧。”张慕笑道。
 “哎……”文蒙叹了一口气,张慕拍了拍他的肩膀,二人都心知肚明。
 “论年纪,你比我大了十岁,但是同样的是,我们都是人……人的生与死是必然的,皇甫叔父也是一样,你与我更是如此。”张慕慢慢地说道。
 “我知道!可……可我就是……就是不敢面对!”文蒙激动的说道。
 “是啊,有时候觉得不想去直面看待事物所以才让自己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这样的话可以让自己放松,这也不乏一个方法,可最后呢?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你忍心叔父十年来培养你的心血付之东流吗?”张慕反问道。
 文蒙怔住了,这番话皇甫规也曾说过,也是这个场景,也是同一事情,一模一样……
 盯着文蒙发呆地表情,张慕继续引出了谈话的中心,文蒙作为弘农军第一统帅,他要是倒了,弘农军的这面大旗该由谁来扛?
 “兄长,你知道的比我多这无可厚非,但是兄长……你勇气何在?在战场上杀敌的勇气都去了哪里?”张慕又说道。
 “我……我,少主……我承认,我承认我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些。”文蒙摇头苦笑道。
 “就这么放弃了吗?”张慕问道。
 “没有的事!我对少主的诺言一刻也不会变!”文蒙叫道。
 “那么皇甫叔父呢?”张慕又问道。
 同样的事情,依旧围绕着皇甫规这个巨大的阻碍,想来皇甫规也不想看着他老部下这样不思进取,只知愁眉不展的样子吧。
 张慕的话对于他来说是有刺激性的,但是文蒙的因素实在是太过混乱了,身为统帅没有信心那么何来统一和睦?
 “兄长……有时候会觉得人生一中唯有死才是解脱,但生时的痛苦又是什么?你想过吗?”张慕抿了一口茶说道。
 “哎……痛苦?就是我身边的兄弟死去。”文蒙苦笑道。
 “嗯,你继续说下去。”张慕点头道。
 “每每在梦中见到那些战死的弟兄们,我的心中总是一种煎熬,他们一张张稚嫩的面庞就在我面前,我却有愧他们,我……我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他们。”文蒙自责道。
 “他们的心中一直都会认为你是个好大哥,好统帅,保持你真诚的本心,让麾下的将士们心悦诚服,这才是你该做的。”张慕说道。
 “唔……”文蒙说出来后,觉得轻松了很多。
 “皇甫叔父的死,我也深受打击,有什么话,说出来才是一种解脱……”张慕说道。
 文蒙点了点头,他醒悟过来了,诺言和信念才是他一直要坚守的,要知道他和皇甫规有个约定,那就是文蒙能够真正的建功立业,而不是靠着武力杀几个无关紧要的卒子。
 “少主,末将明白了!”文蒙起身拜道。
 “我希望我的战将能够振作起来!”张慕说道。
 “谢少主。”文蒙拜道。
 而此时,陈寔府中高朋满座,张慕带着军中和府中众人来到了陈府为陈寔祝贺。
 张慕拿着陈逸等人手抄的《六韬》、《三略》、《淮南子》来到了陈寔面前。
 “仲躬先生,这是慕为先生准备的贺礼,请笑纳。”张慕拿着书卷拜道。
 “哦……多谢少君侯,老夫真是多谢了!哈哈哈……坐,快坐。”陈寔点头道。
 陈寔翻开《六韬》后,先是一惊,而后纵声大笑,这本兵书乃是人间极品,对于《六韬》批注十分详细,陈寔也因此而喜爱此书。
 军略方面陈寔的确是个刚入门的新手,但是通过这几本书卷来说,陈寔感觉到了一些是时候学习一些军略来授课给学生们了。
 “见过恩师,祝恩师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陈寔学生管宁拜道。
 “我等同上。”后面的华歆和邴原拜道。
 “哈哈哈!起来起来……少君侯,此三人便是老夫想要带给你引荐的学生。”陈寔说道。
 “北海一龙,今眼见为实,果真名不虚传!”张慕赞叹道。
 “少君侯谬赞了,我等比不上少君侯的威名。”管宁说道。
 几人哈哈大笑,通过交谈,三人也对张慕有了新的认识,从英雄到总领一方的大臣,这个道路可以说是十分的难,但这些问题却一点儿也难不倒他们,因为他们会努力,比其他人更努力。
 这样一来,陈寔就间接地为张慕提供了内政人才,想来不久后陈寔还会为自己推荐人才,这也是后话……
第一百四十一章 刘与阎出奇策
 公元174年,也就是汉灵帝熹平三年,曹操被征辟数次拒绝朝廷,而这次答应了父亲的要求,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举孝廉,在洛阳担任洛阳北部尉一职。
 同时,公孙瓒也在北平担任郎将两年左右,深受太守喜爱,并且任命其为北平中郎将总领北平兵马。
 “主簿大人……”一小吏拜道。
 “嗯,怎么了?”年仅十三岁的刘备问道。
 “太守大人找主簿大人,请马上去太守府议事厅,诸位将军都在等待大人。”小吏说道。
 “我马上就去。”刘备点头道。
 此时涿郡太守府议事厅内,所有镇守涿郡的将军们皆汇集于此,他们此次被太守召集过来的原因,其实是右北平上谷等地的乌桓之事。
 由于从北方乌桓入幽州的乌桓人太过繁多,而前些日子公孙瓒又发现了几地乌桓大人相聚一地的大营,这就有道理说明,这几个地方的乌桓大人早有准备。
 “刘备拜见大人!”刘备拜道。
 “哦,玄德啊……入座吧。”太守点头道。
 众将对于刘备早已经心服口服,前些日子涿郡周边山贼横行,多亏了刘备以身犯险单枪匹马独闯敌营劝降贼首,这才让那群将领们心服口服。
 此后多次领兵征剿山贼的任务,涿郡太守就全部交给了刘备统率,且每次作战皆克敌军,太守甚为器重于他,并且打算收他为养子,却被刘备拒绝了。
 “大人,备听公询兄(涿郡主簿小吏赵言)说,乌桓人又有所举动了?”刘备问道。
 “是的,北平方面已经在探查对面的底细了,在没有查清楚之前,我们决不能先动手。”太守说道。
 刘备点了点头,这是明智之举,但是想不打草惊蛇可就难了,在两年前公孙瓒出任北平郎将时,曾亲自独闯敌营揭露了他们的秘密,想来这层面他们不会没有警惕。
 突然有一个与刘备差不多的少年男孩请求拜见,刘备点了点头,太守随即请他进来。
 只见那少年一身夷装,腰佩弯刀,更像是乌桓人,太守却不得不警惕起来。
 “拜见太守大人……”那少年拜道。
 “尔乃何人?为何找本太守?”太守问道。
 “禀大人,小子并非乌桓人,乃是汉人,请大人不要见怪。”那少年解释道。
 汉人?那又为何穿着胡人的服装?
 那少年苦笑一通,这还得从五年前一场劫掠说起。
 五年前的秋天,一场浩劫降临在了幽州边疆,北方乌桓王大军压境四处劫掠牛马并且还有汉人,其中就有他一个。
 他的双亲被乌桓人杀害,被带往乌桓之地,整天都在为乌桓人放马牧马,对马性颇为了解,并且深受乌桓人的信任。
 同时又担任了与鲜卑联络的中间人,和鲜卑人的关系也是互通有无,交情倒也不错。
 “所以,你是什么意思?”刘备问道。
 “在下请大人相信在下,他们定不会犯我大汉疆土。”那少年诚恳地拜道。
 “勇气可嘉……小子,叫什么名字?”中郎将龚禄问道。
 “在下阎柔。”少年拜道。
 “若真有办法,还请劳驾了。”太守点头道。
 刘备对这个阎柔的感觉和牵招的感觉十分相似,他刚刚离开,刘备就追了上去。
 他转过身来对着刘备行了一礼,这也是他作为汉人的礼节。
 “阁下是……”阎柔问道。
 “阁下刚刚席上所言,备深感激动,不过备有一策,不知阁下可进我府中一叙?”刘备问道。
 “既然如此,在下就不吝赐教了。”阎柔点头道。
 二人来到了刘备府,自从父亲死后,母亲便一直跟在他的身旁照顾他,现在刘备也有成就了,自然也是为刘备高兴,并且叔父刘子敬之子刘武也成了刘备的助手。
 “娘,我回来了。”刘备拜道。
 “哦…吾儿玄德回来了,诶,此子?”刘母问道。
 “母亲,这是我的兄弟,叫阎柔,身手敏捷。”刘备介绍道。
 “阎柔拜见令母。”阎柔拜道。
 “原来是玄德的兄弟啊……快请坐,就不打扰你们叙事了。”刘母点头道。
 刘母走后,厅内只留下了两人,刘备端着热茶递给了阎柔,阎柔起初还不相信,刘备的确是涿郡主簿,且是汉室后裔。
 “柔有眼不识泰山,兄台莫怪。”阎柔拜道。
 “哈哈……阎兄这就见外了,既然我刚刚称你是我兄弟,你就是我兄弟。”刘备笑道。
 “玄德兄果真名不虚传,涿郡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