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豪杰-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宛城张绣!不就是那个张济的侄子?”皇甫嵩问道。
“没错。”
“可算让我找着他了,你不用再告诉定世了,我去告诉他!”皇甫嵩一身火气地说道。
要不是当年张济拖着他们杀董卓,他们早就把董卓给杀了,现在张济死了,张绣还在,年迈的皇甫嵩终于忍不住了,怒气冲天的来到了张慕府邸,想要带兵出征武关。
张慕见皇甫嵩一身火气,赶紧迎过来让皇甫嵩他们哥俩好好消消气。
“义真兄,又怎么了?”张慕问道。
“宛城张绣进攻武关,姜叙快抵挡不住了,我们俩要出征,你同不同意吧!”皇甫嵩说道。
“这……还是因为那件事?”张慕问道。
“定世啊,你应该明白,这件事我非去不可!”皇甫嵩说道。
见皇甫嵩请战恳切,他也于心不忍让皇甫嵩就在这个弘农城里孤独终老,于是命令徐荣和杜霸还有黄忠三人分别领各营兵马共两万人听从皇甫嵩调遣,一来几个人也好有照应,二来也能起到对刘备的震慑作用,不过张绣是怎么有勇气过来打武关呢?
其实这并不是张绣想做的事情,一切都是刘备的忽悠,让张绣丢了城池,把宛城一万老家底兵马全都带走,文聘接替了他担任宛城太守,结果后方传来消息,文聘杀了他在宛城的一家老小,刚想回去,结果就被姜叙给围了。
“可恶的刘备!!!!”张绣怒道。
“什么情况?”姜叙还没反应过来,张绣就对着南面的宛城方向怒骂一顿。
然后姜叙就知道了宛城的情况,刘备是想调虎离山,把宛城张绣的所有家底全部带出去,宛城空虚,刘备命令文聘在张绣离开宛城之后,趁着宛城守备空虚,把宛城给占了,还把张绣的一家老小给杀了。
“张绣,刘备不信任你,所以才这么做的,不然!你们投靠我家主公,高官厚禄,随你便!”姜叙叫道。
自从张济死后,他就每天每夜都在想着能够建功立业,结果因为这些事情让他的梦想一次又一次的折断,现在的他谁也不相信,姜叙的再三相劝也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带着残存的一万余部兵马,再度进攻武关,这次张绣是拼了他们的所有力量进攻,姜叙无奈,命令黑骑全部进城防守。
第377章 壮志难酬
接受命令的徐荣三人立刻在弘农周围调集兵马共两万余人听从皇甫嵩调遣指挥,而皇甫嵩也穿上了他那久违的铠甲和将军披风,在府邸兵器架上的战刀已经沾满了尘土,皇甫嵩拿着麻布一点一点地擦去刀上的灰尘,将灰尘擦干净之后,看着刀面照映的自己,人虽老但志还在,廉颇六十,尚有余勇,皇甫嵩刚刚六十,精气神还很足,算不了太多什么。
把将军头盔戴上之后,将军头盔上的帽缨随着风飘扬而起,身后的将士们挥舞着大纛跟着皇甫嵩再度出征,这次出征是为了让皇甫嵩一雪前耻,报仇雪恨,也是他们的一次历练,练兵多年,不见见血也不是作为士兵的本分。
实际上,张济的锅不应该由他的后辈来承担,但是皇甫嵩在二线多年,心中埋藏着一些怨恨,久而久之一听到一些名字,会让他暴走愤怒,这次他是借着报仇的名义去打仗,因为他老了知道这些道理,复仇只不过是愚者的行为,但如果再不上战场打一仗,估计老兵真的要凋零了。
张慕望着皇甫嵩和朱儁的身影,他仿佛看到了当年叔父出征的身影,就和皇甫嵩出征的身影一模一样,他想到了父亲和叔父,也想到了皇甫规,更想到了段颎,那些战争的残酷都历历在目……
“兄长,记得回来喝酒。”张慕喃喃道。
手中的醉仙酿也变得冰冷无情,可能这次之后,他应该不会再出征战场,而是退居二线,颐养天年了吧?
姜叙得知刘备背信弃义,将张绣彻底从宛城孤立出去之后,打算从他们内部入手,他凭着张慕给他统领一部分影潜卫权力的职务,派遣几个兄弟进入了张绣军队探查一下消息,而潜藏在这里的影潜卫也被激活,并且命令这里的影潜卫统领,带动所有张绣兵马投降,不要再打无意义的仗了。
得到命令的内部影潜卫统领,带着几个兄弟在张绣军队散布一些言论,说刘备又做了什么,又干了什么等等等的言论,打算让张绣彻底知迷途反,投降张慕。
“将军,有人擅自散步言论说刘备对你的家人进行不可言语的侮辱,并且还把首级砍下放入粪坑里………”副将说道。
“…………人在哪儿?”张绣问道。
“就在外面。”副将说道。
“砍了。”张绣面无表情地说道。
副将二话没说,直接带着人把散布言论的那些人全部抓了起来,并且拉到营外砍了首级,不过影潜卫统领只不过是以张绣的人为代价来获得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现在看来他们已经成功了。
张绣的士兵们见张绣如此无情无义,于是纷纷跟着这里的影潜卫统领商议谋反,把张绣抓起来送到张慕那里,让他去处置,宛城被刘备拿住,他还不回去再把宛城拿回来,却继续进攻武关这个小小的关隘,再这么打下去,兄弟们全都死光了。
“你说,该怎么办?”一个士兵问道。
“反了他娘的。”一个士兵回答道。
“你们确定了?”另一个盘坐的士兵说道。
“张绣不把咱们当人看,亏得我们是他原来的老班底,要不是因为张济将军,我们还不愿意在他手底下呆着呢。”一旁的老兵说道。
影潜卫统领见成效卓著,于是带着几个影潜卫的兄弟也去策反几个主要头目将领,在几天内,他们商量好了这些事情,并且还把如何抓捕张绣的方案立了两个,如果张绣喝醉就利用这个时间抓,如果张绣抵抗,那就逼着他就范。
于是在第二天晚上,张绣被副将灌醉,影潜卫统领笑了笑,带着人把张绣绑了起来,将人带到了武关营帐,而皇甫嵩此时刚刚抵达武关,刚要出兵突袭敌军大营,他们就把人给抓过来了。
“…………”皇甫嵩摇了摇头,这场仗又没得打了。
将张绣绑到俘虏大营之后,次日清晨张绣醒酒,黄忠等人来到了俘虏大营,张绣见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身上也多了一条绳索,这才知道自己被绑了,口中怒骂副将和在场的所有人,但也无济于事。
“张绣,刘备待你如此,你还这样对我们,至少我们没杀了你吧?”黄忠问道。
“你们都和刘备一路货色!杀人不眨眼。”张绣怒道。
“还真别说,我们从征多年,没有说一回干这么个无耻的勾当,背后捅刀子,也只能他干得出来了。”徐荣说道。
张绣瞬间就被他们说的无话可说了,皇甫嵩慢慢地走进大营,盯着张绣,眼里看到的都是张绣的无奈和愤怒,那是他曾经的自己。
“张绣……”皇甫嵩喃喃道。
“皇甫嵩,你这老儿还没死!”张绣吼道。
“张济已经死了,你还继续下去干什么?徒劳之功而已。”皇甫嵩说道。
“我呸!要不是因为你们几个老东西,我叔父至于被董卓那老小子一顿骂?还挨了一顿打。”张绣叫道。
“他已经死了,事情已经过去了。”皇甫嵩说道。
但张绣却依旧不依不饶,皇甫嵩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终于皇甫嵩的怒火又被张绣点了起来,众人见状不妙赶紧拉着皇甫嵩离开了这里,而张绣也被皇甫嵩挨了一巴掌。
众人劝着皇甫嵩,一边劝一边把他送到营帐内,朱儁笑了笑,他还是这么不服老,何况他俩都已经快六十了,还和年轻人过不去,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今非昔比,这天下早就属于年轻人的了。
“义真,该放下就放下吧,这次出征本来你就带着最后的一次期盼,你看这仗又没打成吧?”朱儁说道。
“哎……就让我打最后一仗就这么难吗?”皇甫嵩喃喃道。
张绣最后还是松口了,将起始经过都和他们说了一遍,实际上是刘备想要掌控宛城军权,但因为宛城一直都是张绣的掌控范围,所以刘备就没敢动手,所以就趁着这个机会,刘备动手了,宛城失陷了,他的家人也被杀了。
第378章 侠士徐庶
而在荆州附近的游侠也是不少,最具有名声的当然还得是龙头徐庶,徐庶年轻时因为友报仇怒杀一人而后浪迹天涯,随后又来到了荆州并且又和司马徽隐居山林,并且成为了他的弟子,在几年的潜心修学,他的武艺虽然下滑,但是他也成为了文武双全的侠客,在同行眼中,他就是个仗义行侠的侠士,在文生眼中,他是个钻心求学的学者,在两行中各有盛名。
当得知徐庶在荆州的刘备,二话不说直接派人去荆州各地寻找徐庶,无论如何也得把他找出来,徐庶此人乃是良才,如果让他走了就太可惜了,于是蒋琬和费祎二人分别派人从襄阳出发,向江夏和南阳出发,并且听闻徐庶在南阳一带游走,又听说他的母亲带到了南阳定居,具体在哪个地方,文聘找到了徐庶的具体位置,就在宛城东郊外的山林里隐居,那里豪杰众多,多是侠客聚集地。
获悉徐庶的居住地之后,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兄弟二人前往南阳邀请徐庶至他麾下,并且又命令文聘一定要看着徐庶,别让他丢了。
两天后,三兄弟来到了宛城东郊外,并且在文聘的指引下他们来到了一片竹林,竹林里侠客众多,多是行游天下的侠士,并且又有很多重义志士在此交谈,刘备恨不得把他们统统都收入麾下。
“敢问壮士,徐庶先生在何处?”刘备找了一个侠士问道。
“徐庶?没听过啊……”那个侠客摇头说道。
“壮士,认识一个叫徐庶的先生吗?”刘备又找了几个正在下棋的侠客问道。
“徐庶?你说的是单福吧,他家住在竹林尽头往北走五十步处。”正在下棋的一个侠士说道。
“多谢壮士提醒,再会。”刘备拜道。
知道了徐庶的居住地之后,兄妹三人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他的居住位置,徐庶的家是建在一条小溪旁边,背后是一座竹山,这里山清水秀,不失为一片风水宝地,隐居避世在此地,正是风人雅客所求之地。
“大哥,这个徐庶真有传闻说的那么神吗?”关羽问道。
“刚刚询问那些侠士们徐庶住在哪里的时候,他们的眼神都有一种羡慕的目光。”刘备说道。
“啊?大哥你这都看得出来?”张飞惊讶地说道。
刘备摇了摇头,赶紧上前叩门请徐庶出山,不过出来的却是一个老妇人,那老妇人看样子也有六十多岁了,应该是徐庶的母亲,她看着刘备三兄弟一脸疑惑,于是刘备将他们的目的告诉了徐母。
“夫人,在下乃刘备,打搅老夫人休息,请问徐庶先生在家否?”刘备问道。
“刘备?啊!原来是皇叔大人,哎呀,不得了……”徐母突然跪拜,刘备等人赶紧扶着徐母起来。
徐母眼中,皇室亲自请人出山哪可是世间少有,何况刘备是朝廷公认的皇叔,亲自来找徐庶可能也有一些要紧的事情。
“敢问皇叔找我儿徐庶是……?”徐母问道。
“这次前来,是为了请徐庶先生出山,请先生辅佐在下共谋大业!”刘备拜道。
“哎呀呀,皇叔折煞了,快起来……”徐母叫道。
三兄弟打听到徐庶今日并不在家,而是去南阳城采购食材,最近这些天家里的食材不够了,应该晚上才能回来,于是刘备几人反正也来了,再回去也费劲,看着天色也差不多了,徐庶也应该快回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