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豪杰-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少来这套。”渑池县令叫道。
“那我们就谈谈何皇后的问题吧。”张慕突然说道。
“跟她没关系。”渑池县令随口一说,暴露了一个关键点,既然跟她没关系,那么就是和何进有关系了。
“不对吧,那些信你不会想赖账吧?”张慕拿着一堆书信,这些的确是从渑池县令家找到的,也是渑池县令一直和何皇后暗通款曲的一个关键性证据。
“这不可能!别想套我话。”渑池县令的眼神很明显已经散乱,看来和何皇后还是有关系。
张慕笑了笑,又拿了几个铁证,一个是御赐短刀,一个是诏书。
那些可不会伪装,圣旨更不会伪装,这些东西让渑池县令彻底没了希望,全让他们给搜出来了。
“我明明放在了地板砖下,你们怎么可能发现的!”渑池县令叫道。
“哼,你能想到的我们也能想到,你还真以为我傻吗?审你审了这么多天不会去找证据?”张慕问道。
这下,渑池县令彻底没了希望,一五一十地把他最近想要做的事情都说了出来,也不再避讳,直接把他潜伏在弘农的事情都给招了,他的任务是负责控制渑池县的经济和兵力,而大阳城和下阳城那边则是陆续控制。
由于新安县那边根本动不了手,所以他们就打算孤立新安县,把边章孤立出去,只要把新安县从弘农中间断开,这样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新安县了。
“哈哈哈,就这点儿伎俩?实话告诉你吧,渑池县我们控制了。”张慕说道。
“控制……控制!!”渑池县令怒道。
“你们呐,呵呵呵……”张慕笑道。
众人开始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那就是把他掌握的信息全都交代出来,只要交代了出来,就能把弘农城内所有隐藏的何进的党人全部抓出来。
赵彬带着人开始向各地延伸,监政司的人也已经开始向弘农各地开展了暗查工作,不仅如此,影潜卫也已经开始协助监政司的探查,监军司为了探查军中有无奸细,也开始了正面监察,一个个全都查了个遍。
至少,绝不能有漏网之鱼在内。
第273章 斯人已逝
如今已经是中平三年秋,又是一年丰收季节,但是往年和现在来说,收成却是低了点儿,因为司隶地区河东郡和京兆尹几个地方太过干旱,弘农地区也受到了一些相当的影响,不过问题并不是很大,枣祇他们运用水车便利,把弘农周边的粮田都加以灌溉,在这以前张慕曾经在弘农建了一个所谓的“储水库”。
众人认为这个储水库是个什么东西?原来是储存大型水源的府库,有了储水库,就不用担心粮田灌溉的问题了,百姓们的日用水,工匠营也提前在北门设了三个大仓,分别供应弘农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这样一来,所有人的日用水,基本上都差不多能供应上了。
工匠营那边没了杨伯,工作起来貌似十分费力,而且马钧还在渑池一线来回奔波造水车,得知杨伯重病,工匠营的兄弟们的劲头又低了下来,现在的生产效率可以说是十分的慢,无论谁催,慢到已经也不能再慢下去了。
杨伯得知这件事之后,再也按耐不住了,拄着木杖,只身来到了工匠营,看到这些年轻人懒散的样子,当即怒火冲天,用木杖抽打着他们,他们却依旧纹丝不动,因为他们该打,该被收拾,他们辜负了杨伯的期望。
“你们……你们这是想气死老夫是吗?”杨伯拖着苍老的声音怒吼道。
众人依旧不为所动,坐在那里低着头听着杨伯的训斥,他们似乎也是习惯了杨伯的处事方式,没有人反驳,也没有人离开,只是安安静静的被打,被骂。
在太守府的张慕得知工匠营出了事,赶紧带着赵英等护卫队赶到了工匠营,看着杨伯颤抖着站在拿着匠人们面前,看来,这些人已经让杨伯生气到了极点。
“杨伯,别生气。”张慕搀扶着杨伯坐了下来,让他把木杖放下。
把杨伯的心情平复下来之后,张慕开始接着训斥那些匠人,不过张慕的口气却是温和的,张慕骂这些人全是为了杨伯能够消气,之所以大家伙成了这样,杨伯的隐瞒让大家很不理解,他们敬重杨伯,杨伯却一点都不告诉我们,究竟是为什么?
杨伯的苦心实际上是能够让这些匠人们成才,有些匠人才刚刚二十二岁,这些年少轻狂的孩子们,本应该是自己享受打拼的日子,不是为自己担心的时候,为他一个老翁担心的时候,这个特殊时期,没了主心骨难道就不能撑下去了吗?
“老夫辛辛苦苦培养你们,到头来你们却没明白老夫的苦心!”杨伯怒道。
“杨伯这几十年来大风大浪,你们的年纪甚至才刚刚二十出头,有的甚至要比我都大,杨伯的问题你们就不能为杨伯考虑吗?杨伯不愿意告诉诸位,诸位就不能拍着胸脯我们一定不辜负杨伯的期望?”张慕说道。
“呼……咳咳咳!”杨伯开始剧烈的咳嗽,估计是被气的,病又开始复发了。
张慕赶紧让赵英把杨伯平躺下来,虽然有风,但是众人在最快的速度把这里又架设了一顶帐篷,并且赶紧让军医前来诊治,众人看到杨伯这样,瞬间呼啦啦全起来了。
这些人本心上是好意,但是他们却把这件事情做错了,有些人开始内疚,为何这么做?惹得杨伯再度犯病,说白了自己的无知铸就了现在的这种局面,谁都没有错,错的是这个时代,一个甘愿为国而付出的老丈,你们值得去学习,不仅值得,而且海燕彻彻底底的把他的本事学去这才叫真本事。
“军医!军医!!”张慕叫道。
很快,杜霸带着两名军医从军营里骑马赶了过来,看到杨伯躺在床上,两个军医迅速展开了一系列的措施,让所有人退出去,并且帐外不许有任何声音。
张慕和赵英在帐内观察着杨伯的情况,两名军医全身心贯注着杨伯的脉象和气血,刚刚剧烈的咳嗽吐出了很多的血,而且又是天凉,刚才又生气,一口气没上来。
这种情况,本来杨伯也已经身患重疾,又因为刚刚那一幕气上心头,怒火冲击着心脏,导致了杨伯气血不通,同时引起了他的重疾一系列连锁复发,现在杨伯的问题,十分严重。
“主公,以我等医术根本不能把老大人救回来,除非把长沙太守请来,这病或许有一治,不过老大人重疾缠身已久,估计还有不到十天时间,如果六天内救治,还有些时间。”两名军医给出的几乎都是同一个答案,除非找张仲景或者华佗这样的神医,否则根本没得治。
咳咳咳……
突然,杨伯慢慢地清醒过来,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握着张慕的手说,别救他,让他们都散去吧,现在他的愿望就是张慕能够把他答应的事情全都做到就可以了。
“定世啊,老夫撑不住了,这么多年以来,我见证了你的成长,老夫看到你这样,很欣慰也很开心,但是……你父亲,不要仇恨,因为这件事的真相还远远没有解开,不要好奇事情的结局。”杨伯说道。
“嗯,我会的。”张慕点头道。
“千万记住,一旦知道了事情的结局,你会后悔的。”杨伯直着眼睛说道。
张慕十分难受地点了点头,杨伯是他最为敬重的老者,现如今他成了这样,放谁眼里也不会好受,何况这个老者是见证了他的成长的人,也是当年帮助自己建立工匠营的功臣,更是大汉的背后忠诚者。
杨伯转过头来,盯着帐篷的顶端,嘴里在念着一种辞赋,那是《楚辞》吗?张慕仔细的听着杨伯吟诵着这首辞赋,直到他睡着了,他才离开。
“快,马上派人去找长沙太守!”张慕出了营帐后叫道。
众人纷纷请缨去找张仲景,结果还是赵英带着人离开了弘农去找张仲景,现在这个情况也就只能这么办了,不这么办杨伯怎么救?
但,赵英刚走没多久,半夜……
“主公,主公!!”杜霸突然擦鼻涕抹眼泪的跑了过来。
“怎么了?!”张慕突然想到了不好的东西。
“杨伯去世了!!”杜霸哭着拜道。
“不,这不可能!!!快,快带我去!!”张慕叫道。
第274章 进言表
张慕一路踉跄来到了工匠营,看到众匠人围在了那里,杜霸喝退那些匠人,张慕赶紧快步进了营帐,看到杨伯的遗体被被子盖了上去,张慕依旧不相信杨伯会死,他想揭开被子,但荀攸和荀彧拦住了他,众将领全都拦住了他,现在的张慕正处于十分不理智的状态,太史慈拉着张慕离开了营帐,来到了帐外,相对于那些匠人们来说,最值得挂念的其实是张慕。
张慕在上午的时候一直都在忍耐,听着杨伯吟诵《楚辞》,听着听着,杨伯就睡着了,张慕其实内心早就想让杨伯退隐山林,这些事情就让别人替他,结果他还是没有过了这道坎,他走了,他踩着匠人制作的踩踏车离开了,去往了一个不知道的地方,那个地方将来你我也会去。
张慕逐渐地冷静了下来,荀言和张宁也赶到了这里,看着杨伯的遗体被盖上了,赶紧接过太史慈安抚张慕,现在的张慕宛若一个小孩子一样,不停地哭泣,要知道这个老人对他的一生有多么重要,感情至父,张慕已经把杨伯当做了自己的父亲,
“都别拦着我!!!”张慕叫道。
神兽空间内的玄武和青牛也在不断劝张慕的精神意识,但是他的精神意识貌似已经失去了控制,就连这两只神兽也受到了波及,没想到张慕的意志竟然这么强大。
一旁的杜霸和太史慈等人根本拦不住张慕,张慕趴在了杨伯的遗体上,再度痛哭,匠人们也一起跟着大哭起来,荀言和张宁两个女子也不禁被这个情况惹得失声痛哭,在她们姐妹在府中的时候,杨伯一直都在兢兢业业地照顾着她们两个,也算是给张慕一个交代。
“回去吧。”荀彧对荀言和张宁二人说道。
“哥……”荀言最终也没有绷住,终于失声痛哭起来,趴在了荀彧的怀中。
而张宁则是忍住泪水,来到了张慕身旁安慰张慕,其实她对杨伯的印象十分的深刻,自从她来到了这里之后,杨伯见到她都是和颜悦色,一点儿都没有其他的影响。
说白了,杨伯的本身就是一个清廉而又耿直的老者,又是一个富有工匠智慧的匠人,对于所有匠人们来说,他们失去了一个匠心独具一格的师父和统领,对于整个弘农官员体系来说,杨伯更是一个忠诚和正直的一个象征,他的死对所有人都有影响。
夜晚,中部方向流星降,那颗星应该就是杨伯的星,黯淡无光,失去了应该有的光。
今夜,所有人都在陷入一种痛苦的心情中,没有一个人是例外的。
次日清晨,张慕亲自穿上了孝服,带上了白巾,而渑池县的马钧得知师父昨日病逝,当即对着弘农方向叩首三头,痛不可遏,痛声大哭。
中平三年九月八日,一个籍籍无名的杨氏匠人,在弘农因工作劳累过度病逝,时年七十一岁。
张慕亲自在前头抬着杨伯的遗体,一路上,百姓们无不苦痛,杨伯对弘农百姓们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他的名字会永远铭刻在史册上,并且张慕亲自上奏,请求刘宏追赠杨伯谥号和官职。
杨伯在暗中所做的一切,今日彻底公布于天下,也让刘宏彻彻底底地知道了这个七旬老人对大汉有多么的忠心。
在他死前,对着窗户写下了一封奏疏,这是以自己曾经没有告诉任何人的先皇郎中令为名,为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