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豪杰-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查,继续查,不管什么我都得把这个毒瘤铲除,张慕那边的事我来扛。”皇甫嵩为了张慕的仕途,甘愿自己扛下所有罪责。
赵彬将弘农军中的底细查了个遍,最后查到了现任尚书郎杨彪的头上,谢瑛的直属上司是原本是杨奉,但因为杨奉断了风筝就转而和杨彪联系,赵彬一直都在怀疑杨奉和杨彪到底有没有关系,最后他也把这件事情全部确认了,杨奉是杨彪的家丁,他是被杨彪派出来随时接应的。
得到这一消息后,赵彬又突然不想将这件事告诉张慕了,这些人触碰到了皇室的利益,杨彪的同党还有何皇后和大将军,并且刘宏也参与了其中,若想再查下去,估计整个皇室的利益都会被触碰到。
“究竟是为何?”赵彬现在感觉十分地奇怪,皇室为何要插手军中事务,难不成后宫要插手军权事务?
这要真是如此的话,那就成了地方和中央之间的争夺关系了,皇室只要军权在手他们什么都能做的出来,不过刘宏要插手军权问题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后宫插手军权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要知道自先皇以来外戚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这要是再插手军权,估计就没得过了。
“那为何要勾结敌军呢?”那个使者问道。
“呵呵……若地方军权收拢不了,他们可以间接贿赂对方,让敌方替他们做事,若中央有难,他们可以立刻反应以勤王的名义进军洛阳。”赵彬说道。
“看来我们触碰到了皇室的底线。”使者说道。
“再查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了,结束这次侦查,告诉他们吧,我们尽力了。”赵彬摇头道。
赵彬将侦查的始末经过都说了一遍,这次他们彻底触碰了皇室中央的利益,若再次插手他们的事情,估计张慕的命都难保了。
但是弘农军出了这么一个奸细还不能动他们,只能当做不知道的样子,那还玩什么了,直接收拾收拾退隐拉倒。
看来若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只有低头向他们靠拢,名义上是向皇室靠拢,但只有取得他们的信任,这群人才能够被撤下去,他们弘农军才能安然无恙。
第233章 大将军的愤怒
当赵彬将他们的侦查结果告诉了张慕之后,荀彧乃至贾诩都惊呆了,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闹得这么大,并且谢瑛也肯定有了反应,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截住谢瑛,看看他们到底是想干嘛,军权问题绝不容小视,何况张慕手握重兵,皇甫嵩也是把控着中央最精锐的兵力,谁要是先掌握住这两个人,谁就能在朝堂上立足。
而谢瑛这一行为已经让张慕等人知晓了他到底是谁门下一党,王由是他们的引子,假借他是羌人缘由胁迫他与叛军牵线搭桥达成共识,实际上是朝中党派的幕后操纵,这一切都是他们的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边军,谁要是先掌握地方和中央的军权,谁就一家独大。
但是张慕只是猜测,谢瑛他究竟是陛下一党还是何进一党?还是那群宦官一党?现在也就只有把他请进来询问询问才能知道全部了。
但是想要询问谢瑛绝不是现在,他们要造成一个假象,张慕并没有查出来这些东西,抵达长安后他们再把这账算出来,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十天后,弘农军与段煨交接后,段煨亲自率兵开拔前线,临走前托付他了一句话,而这句话也让张慕大吃一惊,什么叫不要再触碰皇室的底线?难不成段煨也在暗中调查?
同年九月,崔烈因天下人唾弃,忍不住耻辱,辞官回乡,在北邙山修建了一个山庄居住下来,并且在他归隐前,告诉了曹操一定不要让那些宦官染指中央军权,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把谢瑛叫来。”张慕坐在营帐内令道。
很快,谢瑛独自一人来到了中军帐,起初谢瑛还在恭恭敬敬地和张慕说话,但聊着聊着,他的言语间好像透露着一些不屑和傲气。
“呵呵呵……主公,你找我来不是问这些吧?”谢瑛冷笑着问道。
“说说吧,你是谁一党?”张慕起身问道。
“我?我乃杨大人一党!”谢瑛张扬跋扈地说道。
“哟?杨彪一党?什么时候杨彪也能参与中央军权,染指皇宫之事了?”张慕嗤笑道。
“哼,张慕别给你好脸色就不要脸!若你这样,回京后老子定禀报陛下,让陛下废了你的官职。”谢瑛叫道。
“恐怕你没这个机会了。”张慕抬了抬头,谢瑛身后的文蒙和杜霸早就持刀等候着了。
“你你!你们,你们杀了我陛下不会放过你们的!!!”谢瑛吼道。
“砍了。”张慕轻声令道。
唰——
啪——
二人出刀入鞘只不过一息之间,谢瑛一颗人头落地,众人将此人斩首示众,并且又将其尸身扔进野外喂狼,以解他们的心头之恨。
“主公,杀了谢瑛暴露了我们,但是他不是杨彪的人吧?”荀彧问道。
“呵……当然是何进的人。”张慕笑道。
“哈哈哈哈……主公是故意这样做的吧?”荀彧突然想到了一个事情,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很快,谢瑛被张慕斩首示众的消息传遍京师,对外宣称找到了隐藏在军中的羌人奸细,但实际上是为了告诉何进,我张慕宁可被陛下赐死,也绝不会做你何进的刀。
果然,何进得知他的心腹手下谢瑛被张慕斩首,并且尸身扔到荒郊野外喂狼后,顿时勃然大怒,欲下罪名除了张慕的官职,时任大将军幕僚的陈琳却阻拦何进的想法,张慕乃是当朝重将,也是陛下的依靠,当年若不是张慕谋划陛下夺权,估计还没何进的事呢。
但是何进却不听陈琳的话,擅自下了一个矫诏,令抚军将军张慕回京,矫诏一下,张让那边就立刻做出了反应将其截下呈送刘宏那里,现在的交火点已经不再是边军一个了,而是内宫和外镇之间的争夺,除非你何进想篡位造反,不然你就甭想把外镇军权拿到手里头。
“你说孔璋,这该怎么办!”何进怒道。
“大将军,毕竟抚军将军是有功之臣,相比之下他的资历比大将军都老,何不如拉拢他,为大将军所用呢?”陈琳问道。
“谢瑛被杀之事,我绝不会放过他!”何进一丝不可能退让,陈琳也十分清楚何进的性子,现如今已经没办法了,只能让他一意孤行了。
“大将军,我附议孔璋的话,抚军将军年少从军,其父和族叔皆曾是我朝重将,如今却要罢了他的官,这不是让群臣心寒吗?”袁绍说道。
“那你二人说说,我该如何?”何进问道。
“欲拉拢,先拿下他至亲之人。”袁绍笑道。
何进点了点头,先把边陲镇守的张猛调进京都任中郎将,又将朝中的张昶征辟为幕僚。
并且又结交颍川荀绲,说服荀绲让张慕归顺何进门下。
但是何进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惹了众怒,马日磾亲自上奏大将军的所作所为,当朝重将应是国之栋梁,而不是他何进的一人棋子。
“何进,你欲拉拢抚军将军是何居心?!”刘宏喝道。
“陛下,绝无此事啊!”何进拜道。
“好了,朕不想听到这些,张慕乃是我朝重将,国之重器!乃是朕之肱骨,谁若对他有杀心,朕就先杀了你!”刘宏怒道。
这下群臣才发现刘宏真正的底气,他贪图享乐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群臣,今日这么一说,瞬间就把群臣的精神气全给提上来了,何进也很奇怪,刘宏怎么突然这样了?
实际上张让也清楚,只要把何拖住威胁不到他们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何况张慕给的好处要比刘宏给的都多,一生都花不完的财富,权力又是最大的,不过他的野心现在也仅限于此了,他老了。
退朝后刘宏对着张让笑了笑,今日是他最痛快的一天,怒斥何进是他很久以来都想说的,今天终于得以实现。
刘宏在朝上所言所行皆被带到张慕那里,一切计划十分顺利,刘宏得手了,只要何进不再为难,他不会把事情做绝的。
实际上谢瑛一直被杨彪蒙骗,真正的原因是杨彪和何进一党,杨彪只不过是何进的棋子,可用可不用,而谢瑛正是受了他们的蒙蔽,不过杨奉和杨彪的问题赵彬是真查出来了。
不过,杨彪为何在这么个关键时候把杨奉卖出来了?这不应该啊……
而此时。
“封杨奉为振武将军,韩暹为鹰扬将军。”
杨彪的本意是借着此事把杨奉和韩暹抬出来当自己的盾牌,果不其然,杨彪的老谋深算,把所有人也蒙蔽了,何进长久如此绝不会安稳,所以他得自己找个退路,省着夜长梦多。
第234章 背后的原委
之所以张慕提出退兵,是因为他和刘宏做了个保证,他的保证是助刘宏扳倒何进一党,但又同时也能制衡张让一党,他和刘宏制订了一个周密的计划,早在一年前进宫时,张慕和刘宏就商谈了这个问题,何进权势日益增大,总不能眼看着何进一家独大,乃至自己也镇不住,重蹈覆辙了。
所以,在制定这个计划前,张慕就曾经彻查过军中的底细,谢瑛早在两年前就和何进有过往来,并且次数十分频繁,所以他们就打算从谢瑛下手,到了今日,退兵是刘宏的旨意,谢瑛不会说什么,诏令也在,他们也不会说什么,所以这一切都在安稳的进行。
杨彪方面实际上是个很大的纰漏,张慕没有考虑到杨彪能突然把自己暴露出来,这就成了一个很大的失误,王由被抓出来之前,张慕始终认为是何进在从中动手脚,之后到了谢瑛,他就完全把这件事情弄错了,杨彪和何进实际上是一党的,谁都没想到这件事情这么乱。
并且,昨日京城来报,朝廷下诏封杨奉和韩暹官职,这一招棋完全让张慕措手不及,杨彪的招数他根本没想到,为了从中谋取利益,真的是连脸面都不要了。
张慕坐在营帐内将他的计划始末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荀彧等人,他们为了这个计划花了两年的时间,就是为了扳倒何进制衡权力。
“王由只是个幌子,他死后我就盯上了谢瑛,并且怀疑他们二人与何进的关系,结果我的方向错了,结果并不是这样……杨彪主动卖了一个破绽给我,就是为了让我知道,不仅有何进,还有他杨彪。”张慕自嘲道。
“看来杨彪也想换靠山了,何进根本靠不住,所以他才卖了个破绽,把消息给你,同时又将杨奉抬了出来,当做自己的挡箭牌。”荀彧说道。
“没错,我们一直都忽略了杨奉的存在,一直认为他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卒,却没想到中间还有他的问题。”张慕点头道。
这一切所有人都能理清楚关系了,王由和谢瑛一直与何进还有杨彪有联系,并且以杨奉为媒介之间传递消息,王由死后杨彪觉得何进并不靠谱,而谢瑛此时已经知道杨彪已经有了二心,所以他把杨彪供了出来。
杨彪清楚自己的形势十分不利,所以就把杨奉抬了出来,表明自己对大汉的忠心,与何进彻底断了关系。
至于赵彬是如何查出来杨奉和杨彪的直接关系,实际上是在黄巾之乱爆发时,影潜卫曾经潜藏在弘农杨府见到了二人密谋,并且杨奉曾见过杨彪一面,这一情况当时并没有得到正视,而是忽略了过去,他们并没有听到他们的话,所以就忽略了。
“也就是说,中央和外镇的关系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大将军和陛下都想争夺军权,有了主动权,谁都不会再次轻举妄动。”荀攸说道。
“我们不刻意的拉拢谁,你们记着,时时刻刻记着,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