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诸天修史书-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精卫部落的老祖是炎帝的那位闺女姜精卫,太乙金仙果位,在蛮族里也是挺强的势力。大本营虽说叫部落,可看起来跟一座大城没什么区别。既然是城,当然有客栈酒馆。
 骆天彪正在这个叫做定海轩的高档会馆里休息,揣摩着饥馑魔门给他的第一门法术——厥脱咒。锦衣卫里的功法真刀真枪的居多,法术大部分起辅助作用。与之不同的是,饥馑魔门的功法大多数的法术都是以杀人为目的,本体倒是不轻易出手。饥馑魔门把刺杀的任务交给他,也是看中了他肉搏的能力强。
 “是时候了!”骆天彪翻身坐起,早准备好的一身贴身短打穿上,捕风捉影靴、浑然一色符一一带戴好,栽赃用的一个小瓶子液体——暴食魔宗一种法术的残留物——塞在裤腰里,新买的单刀背在背后。掐了个土遁法诀,出了这个全石质结构的定海轩。
 “多长时间没干这个活了,”骆天彪感慨一声,想当年自己等人六个金丹去一个小世界平叛,日行八百,夜行一千,潜到皇宫里,在叛贼的登基大典上突然暴起,翻掌之间兴邦灭国。可现在,倒要去杀一个五气都没凝练的年轻人、
 “时乖命蹇啊,”感慨归感慨,脚步可不慢,不到一刻钟,就到了那个小天才的家里。
 这个人,自幼失怙,成年丧母,只留下了一个妹妹和一栋房子。命不好,修行天赋却极佳,精卫部落各种法术一学就会,筑得善品道基,部落长老给他采了一份填海罡、一份衔石煞、一份精禽炁给他防身,看样子是要大力培养,只要不夭折,那是三花有望,散仙可期。
 只要不夭折。
 妹妹去了六家子市游历,朋友也没个来借宿了,不大的房子里就那位小天才一个人。
 “呃!”小天才被惊醒,忽然发现四肢无力,浑身冰凉,却是中了厥脱咒的表现,随后,刀光斩来。
 “咕噜噜……”人头从床上跌下来,死鬼的眼神里透露惊骇与迷茫。
 “下辈子别生在蛮荒,太乱。”骆天彪摇了摇头,腰里抽出小瓶子来,拧开盖子,倒在小天才的尸体上,浅绿色的液体甫一接触尸体,就发出“哧哧”的动静,好好地衣服腐蚀的全是窟窿。
 一股子呕吐物的气味散逸开来,骆天彪早有预料,头顶现金丹,一阵乌光抖动。再一看骆天彪,已经回到了定海轩。
 骆天彪刚舒了口气,正要卸下装备,忽听城中一阵尖啸,“精——卫——”的声音远播四方。
 “不好,被发现了。”顾不得其他,土遁发动,骆天彪径直往外闯。
 一只大鸟掠过半空,黑身花头,白嘴红足,却没去追骆天彪,而是停留在小天才的房子上。
 刷刷刷,叫声过后,这只精卫鸟周围又来了几个人,“姜道友,怎么了?”“四叔,怎么了?”一个儒生打扮的年轻人和一个断发文身的大汉同时开口。
 化身精卫鸟的那位没答话,鸟脸上浮现相当人性化的愤怒神情。“去!”一粒石子凭空出现,往已经逃到外城的骆天彪身上砸去。
 精卫部落最著名的地标,是一个巨大的图腾柱,上边立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精卫鸟。这个大柱子,半径一丈,高有百尺,鹤立鸡群一般插着精卫部落的中央,走了一路共工钊和宋更新也要在这里分别了。
 正在两个人话别的时候,宋更新心血来潮似的抬了一下头,看见一个人影飞来。再仔细一看,是一个彪形大汉,肚子上很违和的穿了个拳头大小的洞,肠子肚子流在后边,让他想起了踏春时的风筝。
'838。第828章 三国战'
 马正义和司马良,终于也拿到了户籍,马正义在三十三天转了一圈,然后去幽都,会魔门总坛了。
 而司马良,在禹余天拜会了本门祖师之后,比马正义晚一点回到了洪荒。
 不过跟他们不同的是,司马良并没把公派事务带来的职司辞去,仍然还是学院总部文学院的老师。
 在洪荒中土,当官的人其实并不好找。
 把所有的门派类别都加上,整个盘古苗裔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仙道,求逍遥,一类是神道,求权柄。当然,诸天万界还有求战斗力的,不过这种憨憨在大势力中几乎看不到。
 若得逍遥自在,战斗力够用就行了,若不得逍遥自在,战斗力再强也是苦海中苦熬的。
 而洪荒中土上,因为要实行大政府,需要的官员数量极为庞大,可偏偏,能当官的人不多。
 第一,就是仙道的人多,包括玄门、佛门、魔门、妖族等等,大家都去求逍遥,寻求自我的超拔,把出仕视为苦差,比如当前的这一届总理河山,就是硬推上去,圣人们钦点的。
 这一位名唤陀罗尼经王菩萨,原本是佛门的一件法宝,无数高僧用大法力在金刚上刻下经文,日日祷念,开了灵智,修成大罗金仙。
 不仅法力雄浑,而且全身金刚不坏,佛门的一应神通也尽会,只是因为是新晋大罗金仙好欺负,所以被派来做洪荒中土六十四道的总理河山。
 反正以大罗金仙的实力和智慧,哪怕进取不行,做一个守成的绰绰有余。
 虽然还有神道,以功业为本,有比如以为天下万民己任的诸子百家,人族的先贤巫教,还有天庭地府的各路神明。
 但巫教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蛮荒蜗居,各路神明都有事情,要是让神灵们同时也在中土六院任职,那他们也不用修行了。
 这么算下来,也就只有诸子百家,和一些遇到瓶颈、需要在尘世间游走突破的修士可以在中土六院当官了。
 然而,中土六院的制度严密,中书院、门下院不对外“招生”,学院的需求量少,教师大多数都是兼职,或是往届的学子。
 尚书院、枢密院、大理院需要的,第一要有责任感,第二有镇得住场子的实力,第三思想不能滑坡,第四不能太蠢,这四条,就隔绝了许多人当官的道路。
 有的人想而不得,有的人视出仕为苦差,最主要的,就是实力的限制。
 总理河山,必须是大罗金仙担任,一道总督,必须是金仙担任,州刺史是神仙以上,郡太守是天仙以上,以此类推,哪怕是个县令,也得是超越仙凡之别的强者。
 剩下的这些人,还要分流,大理院和尚书院算一支,枢密院算另一支,毕竟不是谁都有心思处理庶务的,哪怕想为盘古苗裔做贡献,去军队多好,只需要厮杀。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在莽荒,同样有适合诸子百家发挥的舞台,而且那里管的一般不严,只要能做事,其他的大部分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莽荒的国家,为了争抢人才,可是封官许愿无所不用,而且自主发挥的空间更大,比起洪荒中土当个官要守好几个婆婆管着强多了?
 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要面对混沌侵蚀和其他两个大势力的竞争,再加上圣人们用自己的库藏建立了一个华丽的积分兑换系统,外有威胁,内有厚礼,这洪荒中土的六院,根本就建立不起来,因为没那么多人!
 洪荒中土乏人,这就给了司马良机会,因为他有一个庞大的计划,需要权柄,需要支持,甚至于整个截教支持都不够,至少需要全体圣人、一半大罗金仙的支持才行。
 而在盘古苗裔中,获取权柄有三种方法。
 第一,就是成圣,自然说什么是什么,哪怕是其他圣人,也会慎重考虑你的意见。
 第二,就是成神,天庭地府的神灵虽然一个萝卜一个坑,但坑里的萝卜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了,比如二十八星宿,就换了好些茬,最有名的云台二十八将、最初的二十八位截教弟子,早都不干了,转到仙道求逍遥去了。
 第三,就是成为洪荒中土的总理河山。
 司马良要实现他的计划,第一条几乎不用想,第二条他也不老情愿的,他可从来没修行过神道,想想每天要面对无数的祷告和祈愿,脑子就嗡嗡的。
 举个例子,诸天万界的玄门弟子,加起来有盘古苗裔的一半人数,就算二分之一会使符箓,那也是无量量的数字,而使符箓必用雷法,用雷法就要联系到雷部三十六个雷公身上——
 可想而知,当一个雷部的雷公有多么忙碌,就算有金仙以上的算力,也得忙的脚不沾地。
 只有第三条,还算容易,不过是一条硬指标,成就大罗金仙。
 说起成圣,司马良心里没底,但是成就大罗金仙,他可有话要说,大罗金仙的境界他都体验过两次了,这一次把修心推倒了重来,又有盘古苗裔的鼎力支持和更加厚实的根基,这再成不了大罗金仙,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五个工具人因为卧底轮回的缘故要重新修行,表面上看是亏大的,但实际上,盘古苗裔的高层虽然没明着表态,但隐形的支持,是一定会有的。
 除了一条硬性指标外,还有两个潜规则,那就是得在六院任过职,表现出一定的处理事务能力,比如现任的陀罗尼经王菩萨,就曾经是中书院的一个采风郎中,后来更是到中书院总部任过职,只不过事情多,耽误修行,辞职不干了。
 第二个潜规则,就是得有一位圣人支持,还是拿陀罗尼经王菩萨说事,他是准提菩萨重伤沉睡后,世尊和阿弥陀佛推上去稳定佛门人心的。
 这两条,司马良都不在意,灵宝天尊是他师祖,虽然截教弟子多吧,但大罗金仙可不多;第二吗,在他现在正做着呢。
 这不,总理河山要求学员派人去调停莽荒的三国国战,司马良就自告奋勇去了。
'839。第829章 朱厚照'
 总理河山的权柄,可不只是明面上领导尚书院和枢密院,对中书院、门下院、学院、大理院的工作有指导权利,还有隐性的。
 那就是作为洪荒界圣人之下第一人,他对其他三个大陆的事情,也有建议和指导的权利。
 圣人之下第一人,虽然只是明面上的,但明面上的功夫也得做足,比如任何大罗金仙在有需要的时候都要听从这位总理河山调遣——虽然也没多少大罗金仙在洪荒中土溜达罢了。
 而蛮荒、穹荒、莽荒这三个地方,作为巫教魔门、妖族神庭、帝王将相、诸子百家的“自留地”、“试验区”,虽然小节上总理河山管不到,但大的事情还是能管的。
 洪荒中土的总理河山就好像五常,除了拥有庞大的资源人口、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外,对其他地区危害和平和人道的事情也有插手的权利。
 其中最关键的一个事情,就是调停局部战争。
 莽荒的战争,其实都是闲的蛋疼,一方面起练兵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要争夺地盘、资源、人口还转移内部矛盾,往往找个借口就开战,而且烈度不是太高,避免削弱太多实力。
 还有一点,其实还是诸子百家在推动,要是没有战争,法家、兵家、纵横家都要干瞪眼,儒家一半的学派也难以掌握话语权,这也是墨家不怎么出蛮荒的原因之一。
 这一次的三国战争,就是因为朱载垕的儿子在穹荒被人算计,叛逃的锦衣卫在蛮荒犯事被人拿了,拷问出来是清朝动的手,于是开了战。
 其实也没大点儿事,大明十六帝,在莽荒重开基业之后,倒有八个不务正业。
 建文皇帝朱允炆出家求逍遥去了,嘉靖皇帝朱厚熜修道,拜在了张三丰门下。
 成化皇帝朱见深、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样求的是逍遥,只不过没出家,一个跟万贵妃周游世界,一个在其他小世界大开后宫。
 正统皇帝朱祁钰、天启皇帝朱常洛、泰昌皇帝朱由校同样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过有的是真爱好,有的是被朱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