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诸天修史书-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金钹,虽然说是用来困人的佛前之宝,但也是有上限的,孙悟空被他猝不及防装进去,坏了心境,当然拖不得身,但只要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和上限,莫说金钹,就是袖里乾坤也困他不得。
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是假的喽!
那老佛见孙悟空脱了身,打碎了金钹,猪八戒、沙悟净又满脸凶相的过来,心下恼怒,气急败坏,便把一只手去腰间解下一条旧白布搭包儿,往上一抛,把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老刘头、张部长都装了进去,只有司马良见机快,跑了。
'570。第569章 若破金钹求金钟,能破伪佛是真佛'
却说这几个强手能人,在人种袋之下,只有司马良一个逃了出来,你道为何?
说出来不怕人笑,因为司马良跟弥勒佛祖有来往,文明之战里弥勒下生助拳、空默如今在弥勒座下做个罗汉且不说,司马良创造的世界里,也有弥勒的道统。
而后天人种袋是有灵的,倒不是说有活生生的器灵,而是这人种袋装起人来生冷不忌,管你什么有情众生、无情众生,一发都能装,是以会有一个阀门在,但凡跟弥勒交好的,都不会装进去。
要不然,两厢大战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弥勒的人种袋要是不分敌友都装了,那根没装有什么分别?
司马良走了之后,也不去请人,也不去救人,就在云头等着孙悟空出来。
原来这后天人种袋,乃是弥勒成道之宝,跟太上的金刚琢、玄黄塔,元始天尊的三宝玉如意、灵宝天尊的青萍剑一般,乃是他下生时候的襁褓炼成。
在他手里当然妙用无穷,被装进去的任由他搓圆捏扁,度化打杀,但在黄眉手里就只能装人,还不能装太长时间,须得把人放出来捆上才行。
但什么绳索捆得住孙猴子?果然,等到夜深,孙悟空使了个遁法,脱身出来,正好见到司马良在云头等着他。
“好个措大,原来你在这里,快跟俺老孙救人去。”行者一把扯住司马良,“你既然有脱身法,也教教俺老孙,教那黄眉吃不了兜着走。”
孙悟空这一路上,得了司马良传授列御寇御大块无形之法,不避风火,白天又得他点拨迷津,明白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道理,也不见外,便要求教。
“大圣莫急,我哪里有脱身法,只不过和那法宝相熟,故而能放我一马。”
“那法宝确实什么跟脚?”大圣问道。
“大圣可知,关你那金钹是什么跟脚?”司马良反问道。
“这个俺却知道,但凡大能开讲,比有金钟玉磬,这三界太上老君开讲时,也是那金角童子敲钟,银角童子击磬,一是为了教谕门人,告诉他们开讲了,而是为了装声威,净耳音,这钹想来也是此类,是某个佛菩萨的锣鼓家伙。”
孙大圣说了一半,忽然醒悟,“莫不又是西天哪个秃驴,来消遣俺们使徒的?”
“大圣说的对,讲法敲磬,文用木铎,武用金铎,官有惊堂醒木,还有鼓乐、唢呐、锣鼓、梆子、木鱼,各有各的用法,这钹便是佛门法器。”孙悟空敢肆无忌惮地指着和尚骂秃驴,司马良还有些忌讳。
孙悟空听的不耐烦,“你直说是哪个佛菩萨走脱了门人,俺老孙自去找他理会!”
“大圣,这各类响器,哪个为尊?”司马良却顾左右而言他,虽然跟弥勒有香火情在,但现在说出来,逃不脱叫孙悟空指摘,还是等他消了气再说。
“若是你们读书人,大头巾,当然以铎为尊,孔夫子不是天之木铎吗。”大圣是个猴性,果然被司马良一下就带了过去。
“那和尚呢,是磬,是木鱼,还是钹?”司马良追着问。
“敲磬是讲法,木鱼是念经,钹是出行壮声势的,”孙悟空抓耳挠腮,“咦!人家都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应当是以钟为尊!”
“没错,”司马良此时意马、灵犀也到了地方,请到了要请的人,“人都说铙钹、铙钹,铙大了就是钟,当然钟压在钹上,金钟玉罄、钟鼓,也都是以钟为尊。”
“我却正好有个相识,认得这黄眉大王跟脚,他是那位佛陀座下敲钟的,这黄眉是击磬的,不如我把他找来,降伏此魔?”
孙悟空听了半晌,明白了司马良的意思,笑道:“你这厮也是,便把主人公说出来,俺老孙不骂他便是,何苦绕这么大圈子,如此也好,也好!”
等了半刻,一个老和尚腾空而来,背后跟着一个小沙弥,老和尚头顶一个大钟,手上拿着敲钟的杠子,正是跟着弥勒修行的空默禅师。
后边那个小沙弥,正是弥勒。原来他的道果在未来,为了尽快恢复实力,把各个世界的化身精华都收了回去,似这个世界,也只留下了一个影响,无多大法力,故而让黄眉得了机会。
那金钹,本来就是他龙华净土里的佛宝,人种袋也是真的,他要历练法力,磨砺心境,当然会把法宝放在家里,连在印度神域收的一干护法神都没带。
此时跟着空默来此,也没表露身份,孙悟空只当是空默的徒弟,倒也没当回事。
几人见了礼,又来到那小西天洞府前面,倒也不用叫阵,空默只把大钟一敲,震动四野,早把黄眉惊到。
此时那黄眉还在试穿唐僧的袈裟,拿着取经的紫金钵盂、九环锡杖刷完,那袈裟本是佛宝,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红玛瑙、紫珊瑚、舍利子、夜明珠,光芒四射,正在得意间,忽然听到一声钟响。
原来,各个大神通者的金钟玉磬都是特质的,只能召唤自家门下弟子,比如广成子敲钟,赤精子击磬,便只能召唤玉虚门下;多宝道人敲钟,金灵圣母击磬,便只能召唤碧游门下,这空默把杠子拿起来,敲了一下,这个世界里只有黄眉听得到。
孙悟空还在纳闷,怎么杠子敲在钟上不见响,便看到那黄眉慌慌张张的跑出来,上前抡起棒子便打,“泼魔,哪里去!”
两人正斗间,忽然一声响,原来是弥勒发了声:“孽畜!
认得我么?”那妖抬头看见,慌忙跪倒在地,磕头撞脑,只叫:“主人公!饶我命罢!饶我命罢!再不敢了!
弥勒上前一把揪住,解了他的后天袋儿,夺了他的敲磬槌儿,一下将黄眉装在里边:“孽畜!金铙偷了那里去了?”那怪不敢隐瞒,在后天袋内哼哼喷喷的道:“金铙是孙悟空打破了。”
佛祖道:“铙破,还我金来。”
那怪道:“碎金堆在殿莲台上哩。”
如此弥勒收了金,悟空救了师父并大唐使节,又复西行。
'571。第570章 七魄通达,六样药引'
七魄者,尸狗,雀阴,伏矢,吞贼,臭肺,非毒,除秽,分别是心、肾、胃、肠,肺、胆、肝,从生物解剖学上来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有些器官不在其中,而有一些,比如肝和胆,肠和胰,是很难分开的。
但从修仙,尤其是玄门修士的角度来说,这种分类方法再合理不过,因为这七个器官因为有魄在,都是能修成神通的。
或者说,这七个器官因为灵气适应性强,适合改造成法术器官,所以他们才有魄——就和佛门的七轮一样,跟魄的位置天差地别,但因为适合储存念力,所以七轮就定在那了。
伏矢,臭肺这二魄,也就是胃和肺,是入门级的,因为改造起来好办,普通人都能感受个七七八八,毕竟呼吸和吃饭人人都会,别提能内视的修士了。
最典型的法术改造,就是郑伦、陈奇的哼、哈二气,一个用臭肺,一个用伏矢,轻轻松松地把对手的魂魄冲掉,而高端一点儿的,就像黄风大王和红孩儿,他们的三昧神风、三昧神火就是存在伏矢、臭肺这些魄里的。
稍微难一点儿的,是心、肝、胆,因为血多,关系多,一不留神就会出岔子,没有名师指点,或是精神力不够足的,都不敢在这三魄上动手脚。
但若是炼成了,还是很厉害的,比如梅山七怪中的金大升,一口牛黄喷出来,把郑伦都给打死了;而且炼成之后,看尸狗、非毒、除秽这三个名字都能明白,对体魄的强化是很大的。
不死之身谈不上,因为诸天万界这么大,没有无法针对的特点;百毒不侵也谈不上,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有能毒倒你的药,但血脉强劲如雷音,等闲的毒物秽物伤不得,还是做得到的。
最难练的,就是吞贼、雀阴二魄,肠主消化,肾主转运,这两样要是炼成了,基本上也就脱离凡俗,成为散仙了——不,如果七魄通达了,那么混个八级人仙,有万岁之寿也是等闲。
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修行书,从三魂七魄的角度上来看,确实很像,比如接下来的两个地点,稀柿衕和朱紫国,遇到的麻烦都很像吞贼这一魄会遇到的麻烦。
这一日,众人走到了七绝山稀柿衕,这山径过有八百里,满山尽是柿果。
古云柿树有七绝:一益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枝叶肥大,故名七绝山。
这里地广人稀,那深山亘古无人走到。每年都有熟烂柿子落在路上,将一条夹石胡同,尽皆填满;又被雨露雪霜,经霉过夏,作成一路污秽。这方人家,俗呼为稀屎衕。但刮西风,有一股秽气,就是淘厕所也不似这般恶臭。
幸好如今正值春深,东南风大作,还没闻到。
这附近庄子上还有一处妖怪,猪马牛羊吃了不少,鸡鸭鹅狗咽了许多,便是成年男女,也是一口吃去。
前些年请了个和尚来,结果斗不过那妖,光头打作烂西瓜,又有个道士来此,倒是留了个全尸,斗的力竭了,淹死在了山溪里。
悟空听了,便要去降妖,这是老刘头正好酒足饭饱,也知道这里妖怪不厉害,于是把孙悟空按下,自己便去降妖。
这妖是条大蟒蛇,两只眼睛便如个灯笼,蛇信子便如长枪一般,虽然大,但把全书的妖怪细细排开,怕是这条大蟒蛇最弱。
一来连人形都变不得,只会些天赋的法术,能起妖风,更多的时候还是依仗身体庞大来对敌;而来作为一个妖怪,竟然还怕白天的阳气——那可是冷血动物!
要知道,冷血动物看见阳气本来就欢喜,他竟然会怕,那就可以确定是个野狐禅,一点正经法术都没学过,而且还练岔了,把一个好好的妖身连成了接近鬼体的一类。
更重要的是,他的洞穴在七绝山稀柿衕,虽然听起来跟什么积雷山摩云洞、青龙山玄英洞差不多,但正经的妖怪,那有原因住在粪坑边上的?
果然,老刘头还没用本身的灵能,叫出来几个追猎,一只白球,两下就把那大蛇弄死,又设了一个母巢下去,孵化了一些专门采集有机物的工蜂,把那稀柿衕一并清理,几人继续打法上路。
来到这朱紫国,便有骆宾王、唐僧二人上殿面君,剩下的在会同馆居住,孙大圣玩心起来,便去揭了皇榜,原来这国王已经患病三年,正乏神医医治。
等到一个正使确立了外交关系,一个和尚倒换了通关文牒,那国王亲军便来请孙悟空施展医术,治疗他那国王。
孙悟空先是论了一通医方脉理,说了一遍望闻问切,又拿出悬丝诊脉的手段来——他会个鸟悬丝诊脉,只是太乙金仙,又有火眼金睛,当下便看出了国王的症状所在。
取了八百零八味药,每样三斤,却只用了两样,一样大黄,一样巴豆,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泻药。
巴豆且不提了,大黄也是游牧民族的珍宝,常年吃肉喝奶的肠胃,正需要大黄来给通一通。
用药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