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诸天修史书-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但没多想,反而有些兴奋。要知道,在苦涩齁咸的海水里,尝到别的味道都是一种奢望。这细作曾听他父亲说过,海族还占领海岛的时候,甜味、辣味、酸味海族还是吃得到的,等到大败亏输之后,就只能吃咸涩的东西了。
 尤其是糖分,这个上天赐给海族的礼物,最为美妙的东西,海族是一点也吃不到,虽然有那么几艘走私船不顾禁令来卖给海族果脯、蜜饯一类的东西,但也只能让高层吃到,他这种海族就不要想了。
 想到这里,一股诱人的香气钻到了他的鼻子里,虽然这不是他原本的躯体,不过他做过适应性训练,还是能分辨出味道的来源。
 定眼看去,原来是街边一份卖拔丝白薯的,当糖分和熟食这两种海族吃不到的东西汇合在一起,细作眼泪都要流下来了,急忙上前买了一份。
 还有蜂蜜烤肉、水晶蚕蛹、回锅肉,这些美味细作挨个吃了一遍,最后的甜点,那向导建议他去买一份冰糖葫芦来吃,酸甜可口。
 “还有酸味!”细作想起了这种没怎么品尝过的味道,跟着向导走了。
'504。第503章 皇城司'
 这里是一个小巷子。
 经过三千年的时光,神山脚下的这座城市做了三个朝代的都城,经过了无数次的改造和扩建,这种小巷子已经很少见了。
 当然,这个细作也知道这一点,因为心灵之力便于记忆和会议这一点,海族派出的细作都是饱学之士,整个任务里需要记忆的东西在出发前就会记好。
 而且海族的光信号通讯也在传递消息方面有很大的方便,细作之间只需要用心灵之力模仿海族发光器官,几秒钟之内就可以传递大量信息,很难察觉。
 “这糖葫芦啊,只有在这小巷子里,才能吃到手工的,那些店面里都是机器做的,没内味儿!”
 “您这会却是赶着了,我恰好知道这巷子里有一个卖糖葫芦的,是一对夫妻俩,老头老太太做了几十年了,那味道,嗬!这边吃着,那边枪毙你爸爸都不心疼!”
 细作并没听懂向导的笑话,他记得只是知识,并不包括这都城人惯有的口癖。
 细作来到向导说的地方,果然是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老头抱着个捆了圈稻草的杆子,好似狼牙棒一样插满了糖葫芦在那儿卖,时不时有几个老主顾过来买个四五串,一家老小的份儿都买了。
 而老太太则支起一口大锅,熬着滚热的糖水,那些穿好的山楂、水果在里边一滚,便是做好的糖葫芦。
 细作一看放了心,虽然海族里的心灵术士都是老而弥坚,像给他们做培训的那个吸盘都掉光了的老章鱼,就是能驾驭一个座头鲸群的猛人。但陆地生物的老人往往衰老无力,他们又是卖糖葫芦的小买卖人,看着身上不带法术,对他构不成威胁。
 这小巷子莫看小,买卖人却有三家,除了卖糖葫芦的老夫妇,还有一个卖糖炒栗子的中年人,一个缝穷的妇女。所谓缝穷,就是给人家缝缝补补,多是家贫的妇女出来做,所以叫做缝穷。
 这向导真不愧干了这行,连这处巷子的背景都知道。原来这里离国子监不远,许多监生在这里祖房子,待下了学回来吃饭,多有买东西。
 “这还早呢,要是等到国子监放学,做小买卖的更多。”
 国子监,这个名词细作也背过,是人族培养官员的地方,一个学生在这里养了浩然正气,学了农桑水利,明了商贾畜牧,懂了人情世故,就可以走马上任,和考试出来的官员一个待遇。
 把一切可能的嫌疑都排除了,细作走上前来,“老丈,我刚吃了饭,您给挑个糖葫芦消消食。”
 挑了糖葫芦,结了账,细作却听到后边有人叫,是那个卖糖炒栗子的,“又香又甜的栗子,客人卖一份吧!”
 细作动了心,回头看去,心灵之力却给了他预警。
 没来得及多想,他按照心灵的指示跳到了一边,但还是被攻击到了。
 ——那个熬着糖水的老太太,把一锅糖水都泼了出去,目标正是他!
 细作虽然躲闪了,但漫天的糖水范围太大,还是沾上了不少。
 “发什么疯——”细作还记得培训的内容,遇到不致命的攻击时,先装作普通人,这样会通过许多试探,譬如走在路上让一个人撞了一下,你要破空大骂,表现的理直气壮才行。
 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装作普通人行不通。
 卖糖葫芦的老头把手中杆子上的稻草一解,露出闪着寒芒的枪头来,双手拿稳了一抖,便有嗡嗡的响声。
 “这是上好白蜡杆打造的长枪,我怎么没看出来!”细作懊恼地想着,动作却不慢,张开大嘴,挺胸阔肺,就要发动法术。
 这一手法术还是跟第一重地的亡灵学来的,叫做“女妖尖啸”,名为尖啸,却不会发出一点声音,只在灵魂上冲击敌人,是面对围攻时的利器。
 但大梁皇城司的缉捕使臣特意把他引到这个僻静无人的小巷子来,岂能没有准备,就这么让他叫出来?
 他刚张嘴,就有一把粉洒在了他脸上,引得他只咳嗽,法术也被憋了回去。随后鼻梁上就被打了一拳狠的,激的他眼泪鼻涕一齐发作,难以自抑——那个向导出手了。
 虽然细作仔细探查过向导,身上没有任何兵器,但人家还有拳头啊!那一把粉末也是从糖炒栗子摊子上抓到胡椒粉,完全就是就地取材——不,应该说是准备好的。
 这是人族对付海族细作的经验,如果用一般的打晕手法,海族凭借强大心灵很有可能豁免,不起作用。但身体上的应激反应是他们豁免不了的。
 掰手指导致剧痛、打膈肌导致反胃、打鼻梁导致涕泗横流、戳眼睛导致闭眼,这些阴损的招式那个向导都会,并在细作身上使了个遍。
 短短几秒,那个抡着大枪杆子的老头已经冲了过来,细作急切之间不顾身体上的负面反应,鼓动心灵之力,默发了一道法术,把自己推了十米远。
 但刚脱虎口,又如狼窝,卖糖炒栗子的中年人也不用别的兵器,把炒勺一挥,从炉子里撮出一勺子火炭来,往细作身上撒去。
 而另一边缝穷的妇人,才是他们这一次行动的撒手锏。那妇人把针线包打开,手轻轻一抚,便有三根针射了出去,再复一抖,又射了三根针。
 向导是个普通人,只是学了几手针对海族的打法;老妇人有些功底,至少能把一锅糖水泼的老远,而且还有法术在身上。
 卖糖炒栗子和卖糖葫芦的老头都是高手,一个是形意拳的宗师,六合枪使得精熟;一个专门练过炒勺这种奇门兵器,就是为了皇城司的特殊任务。
 而那个妇人,则是皇城司的供奉,十年前在江湖上闯下了偌大声望,黑木崖上还曾开宗立派,是皇城司的指挥亲去请来的,乃是领着高俸禄的客卿。
 “绣娘如意追风十三剪!”针线包里的针甩完了,那妇人捻着剪刀杀到,那细作本就伤的不轻,被轻易取了性命。熬糖水的老妇人拿出一片碎玉来,收了那细作的魂魄。
 “有人来了,快收拾!”那个向导是他们这次行动的指挥,看到巷子口来了一辆马车,连忙说道。
'505。第504章 五皇子'
 “皇城司做事情,越来越不爽利了。”梁矩铭放下了马车的帘子,嘟囔着。
 皇城司的四个缉捕使臣加一个客卿点头哈腰地送了这辆马车走,因为地面上的糖水、栗子、碳火和尸体还没收拾干净,还有不少散落在地上的毒针和胡椒粉。
 特务机构办事,讲求一个隐秘,要是在大街上和别国细作动起手来,引发恐慌不说,上面也会不满意,其他部门也算抓到了他们的把柄。
 “这么喜欢大庭广众之下动手,我把你发配到京兆尹当捕快好不好?”这是上一次行动不严谨之后,累的皇城司的指挥被皇帝骂了一通,回来之后跟他们说的话。
 他们之所以选这条巷子动手,就是因为里边住的都是高门大户,白天没什么人行走,没想到还是撞到了大人物的车架。
 不过还好,大人物之所以是大人物,因为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要讲政治,会维护大梁的统治,让他们撞见了也没什么。
 的确如此,梁矩铭哪怕看见了这一片狼藉,也只能在嘴里嘀咕嘀咕,不会去到处说,生在皇室的人,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他是当今皇帝的第五个儿子,和太子是同母兄弟,皇后更年期之前的最后一个儿子,所以还算受宠。
 不过这皇城司的事情,可不是一句受宠就能掺和的。那是皇家鹰犬,和太尉府的职方司、御史台的直指绣衣使者一样,是一般人不能碰的特务机构。
 尤其是皇城司,只有皇帝有管辖权,太子有指导工作的权利,谁想插嘴,那就是图谋不轨。
 大梁的皇室继承制度,比立嫡立长的孙朝还要进步一点。皇帝即位五年的时候,就要写下至少五个继承人来,按照顺位排序。
 顺位确定之后,就会交给龙图阁、宗正、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台五个部门保管并监督,如果有人想越过顺位,或者发动政变,龙图阁里的博士、宗正里的宗室、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公就会阻止。
 无论皇帝定下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谁,只要不是傻子都可以。哪怕身体有残疾,哪怕性格有缺陷,有满朝文武、宗亲博士们在,也不会让国家脱离正轨。
 有一个稳定的储君对国家的意义是很大的,大臣们有了效忠的对象,也就不会在站队、党争上耗费太多的国家资源。
 当然,党争还是会有的,但至少不必在立长还是立贤上争执。
 每一个人都知道,立贤这个说法虽好,但是有其不稳定性,皇帝的儿子不少,你说这个贤,我说那个贤,还不乱了套。
 这个规矩立了许多年了,许多想要更改的人都被宗正、龙图阁里的老古董还有那些既得利益者打败了——这个顺位制定下来,大家至少还有个盼头,万一哪天皇帝孩子少,自己不也有机会?
 哪怕对于梁矩铭这个榜上无名的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他的两个叔叔排第四、五位,把皇帝的四儿子、五儿子挤了下去。
 至少,不用担心被太子兄长猜忌,能够留在都城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没有威胁的时候,兄弟之情自然会冒出来。
 同样,他还可以借太子大兄的势,吓唬一下皇城司那些眼高于顶的亲从官。
 梁矩铭那个大哥可不是他这样无权无势的皇子,在东宫开府建牙,有自己的属官,还有太子六率作为卫队,并在名义上对在京百司的工作都有指导的权利。
 这不,梁矩铭眼看即将加冠,正在发愁自己以后去哪。
 梁朝的宗室成年以后,宗正就会把月例断掉,换成一批启动资金,令其自生自灭,到底是楼上楼还是楼下搬砖头全看自己的本事。
 虽然在就业创业上宗室会有很多优待,而他的皇帝老爹、皇后老妈也不会坐视不管,但想找个好差事还是不太容易。
 当然,这里的好差事,指的是皇族、宗室心目中的好差事,比如在京百司的佐贰官,牧首郡县的方伯、百里侯,或是搞一门新鲜产业,从技术福利和专利保护中获利。
 但大梁,或者说整个东胜神洲一共就只有三十六州,每州有那么三四个郡、十几个县,丞相府、太尉府、少府下辖的部门也只有一百多个,加起来不到五千个“好差事”,大部分还得是专业人才,或是国子监、科考出身的官员去做,能分给宗室的也就那么几十个。
 而在世的宗室有多少人?大梁开国六百载,从偏远旁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