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士兵突击当特种兵-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它不带收线功能,所以一般都是头几盘被复线用放线勾,最后一盘用络车正常放线。结束之后可以直接用络车往回收线。
一公里距离并不远,随着汪健身上的线越放越少,身上的重量也越来越轻,跑的自然快了很多。
等汪健放完线后,陈东也在争分夺秒配合着,只要他们多浪费点时间,其他班的人就有可能追上他们。
汪健把最后放完的线头插上自己的电话,电话上是有三个接线口,一个接线口是接自己放完的线,另一个接线口是接陈东即将放的线,最后一个属于接地线。
陈东也学着把放线勾勾在没有络车的那盘线中间孔洞,抽出一根线头接在空余的电话接线口,然后立马提着那盘被复线朝终点奔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等这盘线放完后,陈东将络车上那盘线的线头抽出,按照之前学过的线头接续,采用最便捷的并合结方式,把两根线头缠绕在一起,最后用黑胶布把他们缠上,以免灰尘进入线圈,影响通话效果。
至于空出来的络盘当然是留在原地,准确的说是和两条线合二为一。
被复线只是简单缠绕一起,用黑胶布粘粘,如果受到拉扯很容易拉开的。
而络盘边缘都有几个孔洞,可以将两条线在这之间绕几圈再接上,这样有络盘作为缓冲,线头就不容易断开。
这一步骤做好后,接下来就好办了。
转身,拍轴承,扶着络车,按照平日500米收放线姿势跑就行了。
“唰唰唰”
后背络车中的络盘不停旋转着,他跑的越快,络盘的噪音就越大。
因为还有八一杠的原因,两者背在一起,搁着他后背很难受。但就最后500米了,再难受也得坚持下去。
直到后背声音渐渐稀疏,陈东知道线快没了。
他扭头看着络盘里的线,放慢脚步,等线只剩最后一圈后,立即停下脚步。
把里面的线头抽出接在自己电话上,然后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铁钉,钉子上端已经缠绕了一根铜线。
把线接在接地线的口上,把铁钉插入一旁土中。
按了下电话上的“发铃”
“观察所,观察所,我这里是炮阵地,6号线路架设完毕,通话效果是否良好?”
“观察所收到,通话效果良好,保持警戒,完毕”
“炮阵地收到,完毕。”
陈东放下话筒,长须一口气。
起点一号位的电话能听见他的声音,证明所有的线路都保持着通畅,他们这回小竞赛第一名,老何不会发飙了。
就在他放下电话不久,其他几个连的最后一棒也陆续赶到,把电话架设好。
陈东往地上一趟,也不管地面都是尘土,看着天空中的云朵,此刻整个心灵都宁静了。
这是他第一次在真正连队与别人竞争,能够第一名完成架设任务,虽然不是他一个人功劳,但心里多少还是很开心。
体验生活归体验生活,但是如果这个生活是受人尊敬、受战友敬佩,陈东觉得也挺不错。如果混成许三多那样,不管在哪个连队都被排挤,陈东自认为自己会待不下去。
第二十章 再见许三多
随着驻训时间的推进,有线班的训练负荷也逐渐增加。
时间半月已过
他们的训练已经全部参照演习标准展开,因为驻训时间只有两月左右时间,所有班级都在争分夺秒的训练。
清晨早操绕着小坡上下跑了两圈后,大家赶忙抓紧洗漱。
由于训练任务紧,现在的作息时间已经修改了很多,原本八点带出训练,现在提前了半小时,基本没有空余时间。
出完早操基本六点半左右,大家要在一小时内完成洗漱、整理内务、打扫营房帐篷区卫生,最后还要吃早餐,一切的一切都要求所有人加快步伐。
还是同样的起点,同样的位置,但方向上有了偏差。
“老何,我们这回要不要换条路线。”
“哪条路线?”
“东南方,你懂的。”
“额……这样不好吧!”
“怎么不好,你们班目前成绩基本没问题,我都不担心,你担心啥?而且也只是换条路线,训练他们还是能正常展开的。”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就按你说的来吧!”
陈东蹲在一旁,整理着地面装备,偷听着炮二连有线班班长老傅对班长说的话。
“啧啧,这群班长终于忍不住进村了。”
心里暗暗偷笑,来到驻训场半月,根据地图,他已经对周边区域了解很多。
所谓的东南方架设路线就是指驻训场附近村庄,他们去村里肯定想趁机整点好吃的,喝点小酒。
虽然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但东南方的终点站就是草原五班,自己不出意外肯定还是架设最后一段线路,到时候自己可以看看期待许久的五班众人。
现在的架设从昨天开始,已经是按标准架设十公里长线路。
昨天陈东体验了一回,半条命差点交代到那里。
自从上次新兵腿好了后,不管怎么跑,第二天睡醒也从未出现酸痛感。但昨天训练完之后,今早起来竟然发现双腿肌肉有些酸疼,骨头也微微有些感觉。
也不知道是训练强度问题引起的下一次极限,还是野外湿气重,得了老寒腿。
不管是哪一种,陈东心里都非常沉重,他真的不想体验那种疼痛,太折磨人了。
今天的训练与往常一样,继续小竞赛。
说是小竞赛,但通过这些日子的训练看出,只要他们营部正常发挥,对方根本赢不过他们。所以陈东也没太多想法,背上四盘备复线,把装备全部整理好后,等待口令出发。
标准是十公里长线路,六人架设,很显然陈东和汪健是劳苦命。他们两人负责架设后半段的四公里,剩余六公里其它四位老兵平摊。
陈东前些日子还好奇问过汪健,同样是老兵,为啥他混的这么差。
结果他的回答让陈东深感佩服,感情是因为汪健平日不懂节省,喜欢乱花钱,没钱了只好问同班战友借。
借归借,关键他没钱还,津贴发下来没几天就花个精光,也不知道用到哪了。
故此班里其他老兵联合决定,他欠的那些钱也不用还了,但往后演习、带新兵等等累活儿全交给他,就当做抵债,他们全当花钱买清闲。
所以听到这样回答后,陈东都不得不感叹:“原来部队债主的权威这么强。”
前世都是欠钱是老子,债主是孙子,和这一比,陈东发现这里面人信誉还是挺不错的,至少没赖账。
各取所需,也不吃亏。
一阵微风吹过
老何对了对表:“已经八点了,我们开始吧!”
“小李,你到时候放完线,回到起点监听电话,我老时间会回来。”
“好的,班长。”
班长口令下达后,陈东等人自觉走到起点。
李班副是第一段路线,他先把一盘线接在起点电话上,其他人也等着他起跑再出发。
“开始”
随着班长一声令下,李班副率先起跑,除了第二段的人跑在他前面,其他人都跟在后面。
陈东也是最近学会的经验,之前他一开始就跑太快,到了后半段是真的受不了。现在学聪明了,反正前半段人线路还没架设好,他们后半段的也不用着急。
跟在后面别落后太远就行,保存体力,等到接近自己那段时,再卖力往前冲。
至于老何他们一群班长,悠哉悠哉的步行朝村庄走去,村庄位于第三段线路位置,距离起点六公里处。
以陈东目前体力,背着五六十斤的负重,跑过五公里之后难免开始大喘气。擦了擦额头汗水,即便清晨挺凉快的,但在这种高强度训练上,汗水不要钱的流。
更为关键的还是在于身上的四盘被复线,左右各两盘,其中一盘还是装在络车上。
跑步过程来回晃悠,自己还需要使更大力气调整重心,双脚的负担更重。
等到最后三公里时候,陈东的脑海基本没什么思绪了。
就是低着头闷声跑,他觉得抬头都是一种奢侈,实在太累了。
直到汪健的线路全部放完后,喊停了他,如果没汪健的呼喊声,陈东估计还闷头接着往前跑。
把线头接好,只不过卸下了一盘线,陈东都觉得仿佛天堂,身体瞬间轻了很多,跑步的力气也得到补充。
远远望去,已经可以隐约见到草原五班的营房。
陈东眼睛一直盯着营房,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参照物,继续咬牙坚持着向前冲刺。
随着一盘被复线放完后,掏出口袋的黑胶布,立马开始接线。
“还有一点五公里”
“还有一公里”
“最后五百米”
……
嘴角低声自语着,陈东奋力的跑着,就剩最后这点距离了。
最后一盘线放完后,陈东也没注意周围环境,把电话拨通,确定通话线路效果良好后,直接躺在了草地上。
他觉得自己已经彻底虚脱了,此时此刻,他一点也不想动弹。草地淹没了他的身影,陈东側了下脑袋,透过草地隐约看见不远的两道身影。
陈东眯了眯眼睛,把眼角的汗水又擦拭了一遍,原来是许三多正趴着据枪,瞄准的方向正是他躺着位置。
许三多边上也趴着一人,正是五班的班长老马,两人面对面在交谈着什么,没有注意到他正躺在这里。
“此景怎么觉得有点眼熟。”
经过漫长的线路架设,脑子一片混沌,迷迷糊糊的。
陈东拍拍脑袋,想了许久终于想到了:“这不就是电视剧中,老马正在和许三多聊五条狗的故事吗?”
当剧情中的事情发生在他面前,身体深处莫名有了一些动力。
陈东双手撑着地面,把钢盔络车等一些负重卸在电话旁,枪拿在手上,他打算去和他们打打招呼,准备和新兵连的战友许三多叙叙旧。
(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明天上推荐了。)
第二十一章 与五班的第一次接触
“嘿,许三多。”
陈东起身后,缓步朝他们走去,边走边喊道。
许三多见有人喊他名字,还下意识的回头,以为是班里的其他人。后来发现后背根本没人,木木呆呆的又转头看向前方。
待看到陈东身影,第一眼没认出来,等走近之后惊喜喊道:“陈东,怎么是你?”
对于他的反应速度,陈东也是无语,但还是保持着笑容,又喘了两口气,缓释下疲惫的身躯:“怎么就不能是我。”
“三多,你认识?”
一旁老马瞧了陈东一眼问道。
“是的班长,他叫陈东,是我们新兵连的战友。”
许三多很高兴,下连这么久从没见过熟人。他虽然有些呆,但不是傻。他能感觉到班里的老兵都不喜欢他,每天大多就班长能陪他说说话,这次难得见到同批战友,心里肯定非常激动。
“班长好!”
许三多介绍完后,陈东马上对着老马敬了个礼。
对于这位三期士官,当了这么久的老班长,他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不仅仅是因为他带出了那么多优秀士兵,更多是因为老马对部队的热爱。
尤其他退伍那天在团大门说的话,包括他与三连指导员何宏涛说的那句:“说一千道一万,我哪想走啊!我都不知道自己脱了这身军装还像什么。”
这份情感陈东目前还不懂,但不妨碍对老马的敬仰。
老马也标准的对他回了个礼:“陈东,你是炮兵营有线班的吧,哪个连?”
“咦,班长,你怎么知道?”
陈东十分好奇的问道。
“这还用问,你侧面挂着的工兵锹就说明了一切,这种小型工兵锹随身携带的,在702一般就是有线兵。”
老马指了指他身旁的工兵锹笑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