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爱卿,许久未见,你倒是清减了一些。”
杨霖嫩脸一红,自己从征方腊到现在,几乎没有在朝廷露过面。
和韩忠彦相争,也都是在府上调度指挥,具体的都是刘清水和自己几个心腹做的。
皇帝开了个空头支票,自己实打实地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这些日子在家中好不逍遥快活。
“嘿嘿,臣只是未到朝堂,实际上私下里为陛下奔波劳累,故而有所削减。”
杨霖当然不是空着手来的,他狠了狠心从今年的进项中,拿出两百万贯交给赵佶的“内库”,供他吃喝玩乐。
赵佶心情大好,笑眯眯地道:“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若是能蒙陛下御赐墨宝一幅,臣虽死何憾?”
此事正是挠到了赵佶的痒处,他没想到杨霖竟然没有开口要官要权,显然是个识货的,当即提笔写了一幅《绛霄紫庭帖》。
杨霖端详了良久,这书法在他一个读书人看来,已经是臻至化境。
继承了原本杨霖记忆和情感的他,也算是个寒窗十年的书生,对于书法尤其酷爱。
但是不服不行,赵佶的天赋比原本的杨霖高太多了,自己苦练一辈子也打不到这个水平。
就这一副书法,千年以后就是上亿起步。。。如果他不是一个皇帝,不是一个亡国之君,不知道多少文化人要沉醉在这只属于中华的书画美感中无法自拔,而成为此人的迷弟迷妹。
带着皇帝的墨宝,杨霖出殿之后,没有回府,而是来到了内侍省缉事厂。
杨戬这老东西的居所,家里来了几个亲戚,也张致的十分有新年气象。
见到杨霖进来,几个亲戚纷纷起身,杨戬笑着介绍道:“这就是名动天下的杨少宰,你们应该都听过他的名字吧。”
杨霖笑呵呵地一一打过招呼,让杨戬挨个介绍了一遍,他的这些亲戚都比较朴实,毕竟进宫的太监无论混的如何,以前都是生活所迫,家中都是揭不开锅的穷苦人家。
杨戬拽着一个木讷的少年过来,道:“这是我们家唯一一个有出息的,我三弟的孙儿,会识字读了几年书,以后你可得照看着点。”
杨霖从怀里掏出一个玉佩,玉质莹莹,显是珍贵的上品,送给他做了见面礼,问道:“叫什么名字,读的什么书?”
“状元郎问你话,好好回答,将来也考个功名给我们添些光彩。”
少年规规矩矩地回道:“回少宰,学生名唤杨讯,目下读的是《诏令奏议》。”
杨霖笑道:“经史子义,俱是经典,多读一些才能有这入仕的资格。不过却也不能拘泥其中,大丈夫立世,须得通透豁达。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少宰金玉良言,学生受教了。”
杨戬在一旁眉开眼笑,自己这个孙子可是他们家唯一的读书有点出息的,被他视若宝贝一般,当即笑道:“老弟,我这孙儿还无字号,你是状元出身,给他恩赐一个,也让讯儿沾点文曲星的仙气。”
“哈哈,诗曰:‘夫也不良,歌以讯之’,既然你叫杨讯,字良歌可行?”
杨戬捡到宝贝一样,拉过木讷的孙子,道:“还不快拜谢少宰。”
杨霖如此你年轻,已经是位极人臣,杨戬看在眼里,这才让他给堂孙赐字,将来也算有点渊源,自己死了之后,家里这根唯一的读书苗苗,还要靠自己的老弟照拂。
杨讯恭恭敬敬行了师礼,杨霖这才拉着杨戬来到一旁,低声道:“我准备了几箱珠宝,老哥在宫中行事方便,帮我送给陛下身边受宠的几个妃嫔,还有她们身边的宫娥。”
杨戬暗暗佩服,眼前的少年能够被皇帝如此宠信,不是没有道理的,皇帝身边的人全都得了他的好处,当初还没进京就拖童贯送礼,自己都收到了。。。
如此一来,皇帝一提到他,时不时就能听到几句赞美,对这人的印象还能坏了?
“礼多人不怪,尽管送就是,我们还差这几个钱?”
杨戬点头答应下来,杨霖笑着说道:“小刘贵妃乃是清水胞姐,对我们时常照拂,更是不能怠慢。我有一箱是专门给她准备的,到时候贴上标签,老哥别送错了。”
“老弟有心了,正该如此。”
宫中的小刘贵妃、大刘贵妃,都是颇为受宠的皇妃,尤其是小刘贵妃,自从上次被打入冷宫一段时间,整个人气质都变了,更加的出尘,更有韵味。杨戬知道他和刘清水好的跟一个人一样,也不疑有他,痛快地答应下来。
做完了这一切,杨霖才从宫里出来,伸了个懒腰,看着远处清澈澄静的天空,心情一片大好。
接下来就可以在家中度过新年了,大观元年绝对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一年,这一年的收获大的离谱,自己也该好好享受几天了。
毕竟新年之后,就是更残酷的竞争,以前自己再怎么胡作非为、嚣张跋扈,上面有蔡京顶着,给自己遮风挡雨。。。将来的朝堂,自己就要独自撑起这朝堂上的一片天空了。
“杨三,回府过年!”杨霖意气风发地说道。
“坐稳了,大郎。”
行至高殿前宅,马车突然停了,杨霖掀开帘子一看,有一辆马车挡在前面。
大宋缺马,尤其是童贯、蔡京谋划着开始讨伐西夏之后,大宋和契丹的关系降至冰点,汴梁马市已经炒到了高的离谱的价格。
这样两匹纯色的白马,更加罕见,再加上配备豪奢的装饰,可想而知,马车内主人的身份极其高贵。
既然是在汴梁,自然没有杨霖为别人让路的说法,可是对面的马车似乎也没有让道的意思。
一般来说,汴梁中有权势的人家,车架上都会插些小旗,或者辨识的标志。
眼看对方并非那有数的几家,需要自己让路的,吕望上前道:“对面是何人,即见杨少宰车架,何不让路?”
对面马车上,车窗帘子一掀,一张如花似玉的小脸露了出来。
清丽的小萝莉面孔上如大人一般精心装点着花钿,更显娇俏。
旁边的骑士提马上前,压低了身子低声说了几句。
小萝莉一边张望,一边道:“这便是汴梁么,果然够繁华,就是见了人还要让道,不如在延安府威风。既然我们不如人家官大,还是快快让道吧,免得给爹爹惹麻烦。”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东瀛
两匹纯白色的骏马停到路边,杨三驾车而过,透过掀开的车帘,杨霖看到一双少女闪动着好奇目光的眸子。
弯翘的睫毛,大大的眼睛,稍微有些婴儿肥的可爱双颊上,梨涡似的酒窝不笑也能浮现。肌肤白皙润泽,彷佛光滑的象牙透出粉润的血色,吹弹得破。
还当是哪个世家的公子,竟然是个可爱的小萝莉,头梳三丫髻,模样极为甜美。
透过车帘,两个人的目光一对视,小丫头并不怕羞,十分大胆地盯着杨霖,似乎是想看看汴梁的大官和延安府有什么不同。
杨霖嘴角一勾,突然双眼翻白,舌头吐出,做了一个吓人的鬼脸。
小丫头倏地一下放下帘子,缩回了马车内,吓得小脸一红,过了一会抚着胸口,皱着鼻子道:“真是个幼稚鬼!”
再往外看时,杨霖的马车已经消失了踪迹,车外的一个侍卫道:“小姐,时辰不早了,我们快些去表老爷家吧。”
小丫头撅起粉嫩嫩的嘴唇,脾气还十分差,呕气道:“又不是我耽搁的时间,是你们怕人家,才要在这里干等的,跟群傻子一样。”
说完一摔车帘,外面的侍卫有点好笑,这小小姐没有人舍得对她生气,示意马夫加快速度。
刚到昭德坊门口,杨霖就看见府门前停着许多马车,一队队的貂帽护卫往府中搬着东西。
杨三喜道:“是老爷回来啦。”说完也不管杨霖,蹭的一下跃下马车,钻到护卫中找相熟的聊天去了。
杨霖骂了一句,下车往里走,果然杨通正牵着杨天爱的小手,在指挥着众人搬运箱子。
“爹。”
看到儿子进来,杨通呵呵一笑,道:“霖儿,我和你五叔从密州快马加鞭回来,总算没误了新年。”
杨天爱在一旁,乖巧地叫了一声义父,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眸中充满了依恋和爱慕。
杨霖奇道:“爹,这些箱子里是什么?”
“这几个月,徐家庄造了一批大船,我和你五叔心血来潮,跟着去了一趟东瀛倭国,箱子里全是从倭人手里购买的货物。”
纵观中华历史,从未有一个朝代,像宋朝这样让倭人如此崇拜敬仰。
隋唐时代中原王朝是倭人学习的对象,宋则是倭人心驰神往的地方,但是,接下来的元、明、清三朝却成为了倭国的敌人。
崖山海战有十万人自杀殉国,消息传到了东瀛,倭国举国痛哭,上至天皇、幕府将军,下到低级武士、平民无不哀悼,举国上下皆穿孝服面西而跪长达三日之久,以此来哀悼大宋王朝的灭亡。
更夸张的是,《清波杂志》记载:倭国一舟飘泊在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妇女悉被发,遇中州人至,择端丽者以荐寝,名‘度种’”。
即便被冠以弱宋的外号,但是中外的史学家有一观点是极为一致的,那就是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中,中原王朝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的最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
万国舟车会,中天象魏雄。
大宋的开封府比唐朝首都长安更加繁华,更加开放,当得上“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赞誉。
杨通等人去了一趟东瀛,竟然带回这么多货物,而且没有存放在密州港进行售卖,杨霖顿时来了兴趣。
拦住两个正在搬运的护卫,杨霖撬开箱子,只见里面用干草铺垫掩盖,拨开黄色的枯草,露出一柄柄倭刀。
随便挑了一把,拿在手中,轻巧锋利,是近战白刃格斗的不二神器。
倭刀的制作工艺是一项浩大工程,由于无法规模化生产,从材料准备到铸造出成品倭刀,这期间就需要动用当时日本的一个村的所有手工艺者和村民的努力,他们分工好每一户家庭要制作的配件,这能够提高倭刀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即使这样,一把完整的倭刀做出来也需要一百多天的时日,所以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是很大的。
因此一把倭刀的价格之高也是其他冷兵器所无法比拟的,它更多的是用来作为一种观赏的艺术品。只有徐家庄这样的土豪军队,才有实力人手一把。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
欧阳修的一首《日本刀歌》,写出了宋人对倭刀的喜爱,还有对这个岛国的向往。
“好刀!”
杨霖赞叹一声,杨通笑道:“倭人所造折扇、螺钿、刀剑,以精巧见称。这次我们各自购进了不少,若是常开此道,所获何止千金。”
杨霖嘿嘿一笑,道:“此事交给徐进和阮小七,我准备在给他升一升官,到时候官商两道都是我们的人,密州港来往东瀛,就可以络绎不绝于道。”
杨通上前拍了儿子肩膀一下,道:“真没想到方妙怜是江南方腊的人,他们在太平州,折了我两个生死弟兄。如今霖儿你给两个叔父报了仇,爹准备过完年去一趟太平州,拜祭你的二叔、六叔。”
“爹,逝者已矣,你可不用太过伤怀。”
“哈哈,我们这些人和霖儿你不同,刀头上舔血,死人堆里打滚,生死全由命数定。那方腊杀我们人多,我们杀得他手下也不少,彼此间谈不上恨意,不过是争抢财路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